教案 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_第1页
教案 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_第2页
教案 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_第3页
教案 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_第4页
教案 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的溶解性?【教学分析】: 一、?科学?课程标准中 “物质的溶解的相关具体内容目标与活动建议1、具体内容目标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了解溶解度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了解水及其其它常见溶剂;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2、活动建议探究物质的溶解性;研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二、“物质的溶解知识体系 三、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溶解相关内容与活动编排: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溶解的吸热与放热,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探究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第三册第一章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

2、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因素探究,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教材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教学目标分析1、以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为例,了解物质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并不相同;物质溶解的能力与温度有关。2、以油漆在水中和在香蕉水中所呈现的现象为例,确认在一种物质中不能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可能会溶解。以汽水为例,确认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液体中,并说出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3、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4、通过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

3、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五、“物质的溶解性教学建议物质的溶解性学习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初步,因此,教学中教师: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蔗糖、盐、咖啡、洗衣粉、食用油等激发学生探究溶解的兴趣;2、注重开展学生从一般现象中发现和产生问题的意识;3、让学生明确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4、有条件学校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并通过观察现象培养学生进行初步分析与推断的能力;5、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探究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二个探究活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学生探究活动,如:食盐和

4、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比拟,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等。6、?科学?课程标准中“了解水及其其它常见溶剂,在本教材中缺乏较好表达,教师可适当增加这局部内容的教学,或以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自行收集常见溶剂资料。【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2、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开展勇于创新的精神;3、 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过程、方法与能力:1、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透过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通过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知识与技能:1、以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为例,了解物质溶解的能力是

5、有限的;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并不相同;物质溶解的能力与温度有关。2、以油漆在水中和在香蕉水中所呈现的现象为例,确认在一种物质中不能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可能会溶解。以汽水为例,确认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液体中,并说出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3、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教学重难点】:1、透过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教学方法】:1、演示实验引导讨论模式;2、实验探究模式;【教学用具】:仪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铁架、温度计、火柴、放大镜。药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

6、酸铵、蔗糖、色拉油油漆、汽油香蕉水、蒸馏水。【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教 学 意 图【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过把蔗糖溶解在水中的现象,或者曾经亲自做过把蔗糖溶解在水中。回忆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中引入新课【演示】在一盛有开水的玻璃杯中教师往其中参加一小汤匙蔗糖,再参加一小汤匙蔗糖,又参加一小汤匙蔗糖,停顿片刻,往其中参加一小汤匙蔗糖,再参加一小汤匙蔗糖观察、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好奇心【提问】你产生什么了想研究的问题?可以研究的问题?思考:发现问题或形成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交流】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蔗糖溶解有没有极限?一杯

7、水中能否让蔗糖溶解的更浓些?一定量的水能溶解蔗糖的最在量是多少?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改变外界条件物质的溶解能力会否改变或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无关系?蔗糖在汽油、酒精中与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有些物质能溶解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为什么?有没有能把铁、塑料等物质溶解的液体? 概述、整理 典范示范培养形成问题能力【提问】你对物质的溶解是怎样猜测的?思考回忆自己原有认知【假设】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搅拌能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概述、说出假设及为什么发挥学生猜测或假设能力【讲解】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物质溶解

8、的量是有否有限的?明确研究目标【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形成方案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器材和步骤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方案一:量取10亳升水于大试管中,另称量22克在蔗糖于小烧杯中,每次取用一钥匙于玻璃杯中,搅拌,直至蔗糖不能溶解,并估计溶解质量。方案二:取10克蔗糖于小烧杯中,参加5亳升水,搅拌,蔗糖不能完全溶解,再参加5亳升水,搅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学生实验,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小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水越多能溶解物质的质量越大讨论,报告,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使学生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

9、解性,认识只要条件一定,物质不会无限溶解。【提问】能否用其它物质食盐以证明你们的结论? 建立迁移结论需要证实或证伪【实验】方案一:量取10亳升水于大试管中,另称量22克在食盐于小烧杯中,每次取用一钥匙于玻璃杯中,搅拌,直至食盐不能溶解,并估计溶解质量。方案二:取10克食盐于小烧杯中,参加5亳升水,搅拌,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再参加5亳升水,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直至参加约30亳升水食盐才完全溶解。学生实验,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提问】经过以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了你的结论?还是否认了你们原来的结论?甚至你们又得出了进一步的新的结论?思考、讨论得出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

10、溶解的量是不同的。启发学生思维【小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溶解的量是有限的。而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报告结论,建构新知使学生从条件的角度认识比拟物质的溶解性,需要相同的条件。【讲解】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是难以判断糖和盐的溶解性大小的,如果都用同量的一杯水观察能溶解糖和食盐的最大质量,或以同质量的糖和食盐需参加多少质量的水才能溶解,却较易比拟糖和盐的溶解性。思考讲解内容,进一步理解条件控制概念进一步建立条件控制概念【提问】已经不能溶解蔗糖的这一试管溶液,我们能否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蔗糖继续溶解呢?思考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的可能影响引入新问题【假设】升高温度?

11、参加更多的水?继续搅拌?参加某种物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假设、说出发挥学生猜测或假设能力【实验】加热已经不能溶解蔗糖并还有少量蔗糖剩余的一试管溶液。观察并得出结论。让学生得出:改变温度物质的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会改变【小结】升高温度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大温度改变物质的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会改变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交流与稳固结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推断和能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推理能力【提问】水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来溶解物质的试剂,有没有其它可以用来溶解物质的试剂?各种物质在汽油、酒精中的溶解与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进一步思考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引入问题,促进猜测【实验

12、】向两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参加适量的蔗糖和色拉油油漆。向两个盛汽油香蕉水的烧杯中分别参加适量蔗糖的色拉油油漆。(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溶解情况并得出结论。稳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的结论。让学生得出:不同的物质在汽油中溶解能力不同的结论【小结】色拉油油漆容易溶解在汽油香蕉水中不溶于水中;蔗糖容易溶解在水中不溶于汽油香蕉水中。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汽油香蕉水也是一种比拟好的溶剂。交流、分享认知明确实验结论和同一现象可以得出不同推论【演示】教师出示一瓶雪碧汽水,举起,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对这瓶汽水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翻开瓶盖,倒入一杯汽水,盖紧,振荡雪碧瓶汽水。观察,思考创设

13、学习情境,引出问题【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做出什么推论?思考气体能否溶解水?气体的溶解有何规律?进一步促进思考,猜测。【小结】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我想研究汽水为什么会冒汽泡?我想研究汽水为什么振荡后汽泡会增多?我想研究盛汽水瓶盖为什么要盖紧?我想研究为什么喝了汽水要打嗝?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管它叫汽水?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装满,差那么一截? 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发言,形成问题。【推论】气体能溶解于水中;升高温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小;振荡或搅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小气体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概述、交流引导学生作出推论有关气体溶解。【提问】是否真有气体从

14、水中逸出而形成的气泡?能否证实?思考如何验证引导学生推论需证实或证伪【演示】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实验实验步骤附后观察并得出结论激发兴趣并让学生得出:气体溶解的有关结论【小结】CO2气体能溶于水;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升高温度而变小减小压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小气体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概述、交流明确实验结论,欣赏学生【讨论】为什么洗洁精很容易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氧死亡。你能解释这现象吗?思考,解释、汇报增强迁移和保持,提供反应【讲解】物质的溶解还有许多特性和规律,下面我们再来探究物质溶解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关系?明确问题【演示】“硝酸铵物质溶于水使烧杯底外的

15、水结冰兴趣实验观察,形成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好奇心【实验】取两只烧杯,装入局部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其中一只烧杯中参加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在另一只烧杯中参加硝酸铵并使之溶解,再分别用温度测量水溶液的温度。学生实验观察、测量让学生得出物质溶解于水过程中伴随有吸热与放热现象【小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物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有的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根据刚刚的实验讨论出结果并概述整理。交流结论,稳固认知【反思】通过以上有关物质的溶解的学习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今后学习中要注意什么?反思、回忆、汇报促进学生反思和归纳,

16、提高学生成就感与认知策略【提问】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的结论怎样进一步研究与修正才能更具广泛的意义或更严密?例如: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0,100毫升水中能溶解食盐的最大质量是多少?物质溶解能力是否任何物质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没有能在水中无限溶解的物质?学生思考:是否能把原结论推广到任何物质,能否认量描述,能否从生活实际继续产生新的溶解问题,交流引导学生从定量角度、从条件与结论关系角度进一步产生新的问题,并去思考探究【作业】1,课本中的问题略2、探究: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食盐的最大质量是多少?或比拟洗衣粉与食盐在水中与在色拉油中的溶解性?3请你介绍一种工业上常

17、见的溶剂用途、制法、产量、特性等。完成练习稳固、提高与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教 学 意 图【引入】播放录像:在音乐声中,一人悠闲地在冲泡咖啡并搅拌的过程。观察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中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提问】如果我现在给每2位同学10克砂糖和水,比赛哪一组使砂糖在水中溶解的更快?比赛前,你们会怎样准备?为什么这样准备?你们是怎样考虑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的? 从学生原有生活事例或间接经验中形成假设、讨论引导学生要密切合作,引导学生做出猜测或假设: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交流】假设1:搅拌能加快蔗糖溶解的速度(搅拌越快蔗糖溶解的速度越快)假设2:水的温度越高蔗

18、糖溶解的速度越快(蔗糖温度高溶解的速度越快;温度越高溶解的速度越快)假设3蔗糖颗粒越小蔗糖溶解的速度越快(蔗糖颗粒越大蔗糖溶解的速度越慢)假设4:水越多蔗糖溶解的速度越快(水越少同样的蔗糖溶解的速度越慢)思考、整理、表达假设及为什么培养形成假设能力, 【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课桌上已称好的放在试管纸中6份方糖冰糖、6份砂糖粒糖、热水、仪器、实验记录表观察、二人一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形成实验方案【交流】选三、四组方案交流,让学生明确需要控制的条件因素有:1、容器2、水的取量、水温3、是否搅拌、搅拌速度4、糖颗粒大小、质量多少交流、修正方案引导学生明确如何控制条件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单一变量对照实验

19、。 【实验】学生完成实验方案:方案一、1取20 mL常温的水于二只50mL烧杯中,同时参加3克粒糖,一杯进行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哪杯粒糖先完全溶解。2用3克方糖重复上步操作。方案二、1分别取20 mL热水与冷水于二只50mL烧杯中,同时参加3克粒糖,同时进行同速搅拌,观察哪杯粒糖先完全溶解。2不搅拌重复上步操作。方案三:1分取20 mL冷水于50mL烧杯中,两边同时参加3克粒糖和3克方糖,同时进行同速搅拌,观察哪杯糖先全溶解。2改20 mL热水重复上个步骤。学生实验,观察溶解现象,互相配合,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体验实验乐趣、学会合作。【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步骤时要注

20、意:选举一个伙伴当“搅拌者。搅拌者如果同时搅拌两个杯子里的水,不搅拌的伙伴应该使杯子保持在原地不动。为了公平的测试,把全部砂糖从试管或纸中倒入两杯水中,并尽量同时倒入。为了防止学生们之间的竞争,提醒他们,不是他们自己在进行比赛,他们是在做一种形状的糖同另一种形状的糖之间的比赛,高温与低温的比赛,检验它们之间哪一个首先溶解实验、观察:搅拌时,糖发生了什么情况?使学生实验操作更标准、严密,从而使结论更科学。【交流】1:搅拌能加快蔗糖溶解的速度(搅拌越快物质溶解的速度越快)2:水的温度越高蔗糖溶解的速度越快(物质溶解的速度与温度上下成正比)3:蔗糖颗粒越小蔗糖溶解的速度越快(物质颗粒越小其在水中溶解

21、的速度越快)4:水的多少与蔗糖溶解的速度无关(同样的蔗糖溶解,水越多溶解速度不变)整理实验报告、交流结论、同学评议实验方案与结论科学性。分享探究成果、同时明确实验结论需要验证【讨论】实验结论的局限性或进一步需要验证的问题:搅拌是否能加快任何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少的物质通过快速搅拌能否溶解的更多?为什么搅拌是否能加快任何物质的溶解速度?)是否任何物质都随温度升高而物质溶解速度越快(氢氧化钠溶于水是放热的,是否还有这种关系)颗粒越小溶解的速度越快那么颗粒无限小时是否立即溶解于水?是否任何物质都能溶解于水?不同的搅拌方式是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推理、提出问题交流、进一步猜测或作出假设引导学生可以

22、从普适性角度思考探究是无止境的;让学生明确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开展的;培养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问】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今后学习中要注意什么?反思、回忆、汇报促进学生反思和归纳,提高学生成就感与认知策略【反思】1、科学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价。2、可溶解性固体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依赖于三个主要的因素: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怎样搅动,固体的尺寸大小和水的温度。交流体会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实验条件控制、合作【作业】1、课本中的根本问题略2、写一篇海水中盐的由来的故事记录需完成作业,实验整理稳固科学探究的根本步骤【实验记录表】实

23、验一实验一实验一目的检验蔗糖溶解的快慢是否与搅拌有关条件控制1、 取20 mL常温的水于二只50mL烧杯中,同时参加3克粒糖,一杯进行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哪杯粒糖先完全溶解,并记录时间。2、3、实验数据结论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实验I 1按装置图如下所示,连接好装置,检验其气密性。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烧瓶气体。 3塞紧烧瓶塞注意:小气球囊内不留空气。向分液漏斗中参加适量的冷水,然后翻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向烧瓶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待小气球刚鼓起时,关闭活塞,振荡烧瓶。 4加热圆底烧瓶,小气球鼓起,冷却并振荡,关闭活塞,鼓起的小气球收缩。 2 实验现象及原理 当由分液漏斗向烧瓶内注入一定量的冷

24、水时,因只有极少量的溶于水,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小气球囊鼓起。再振荡烧瓶,使烧瓶内的气体与水充分接触,在该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少,鼓起的小气球囊收缩。升高温度,气体溶解能力减弱,气体从水中逸出,小气球又鼓起。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实验II 1取一支规格为20mL的一次性注射器要求注射的润滑性好,拨出针头,然后在安针头处套上2cm长的细的软胶管。2先抽取10的水最好刚凉的冷开水。注意不要让针管内的水面上和软胶管里留有空气;再从盛有CO2的集气瓶里抽取10mL的CO2此时活塞处于20mL刻度处,立即把弹簧夹夹在软胶管上。 3用力振荡针管内的水78下,停止振荡后,活塞会自行向前慢

25、慢推进;活塞停下后,用手去轻轻推动活塞一下因为活塞与针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使得活塞在接近“针管内外气压相等的平衡位置mL刻度处。 4振荡针管内的CO2溶液34下,随即竖起注射器前端在上,并猛地下拉活塞,可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的小气泡冒出;重复该操作,现象依旧。2现象分析 活塞从20mmL刻度处,说明10mmL的CO2,这比理论值在101Kpa、20时,10mmL的CO2略小。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CO2中混有少量的不易溶于水的N2、O2。活塞猛地下拉,有大量的小气泡从溶液中冒出,说明:减小压强CO2在水中溶解的量会减少,从而推知,增大压强CO2在水中溶解的量会增多。3、实验

26、拓展如果把水改为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溶液做此实验,就可将“CO2溶于水、“CO2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酸二个实验合二为一。附:探究食盐和糖对水的溶解性大小教学步骤1、食盐和糖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它们都能溶于水,它们对水的溶解能力有没有区别?请你猜测一下哪种物质的能力较强。2、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来比拟它们的区别?与同座位的同学讨论,提出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的器材和步骤。3、进行实验,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4、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样的结论?5、你认为外界因素是否会影响食盐和糖对水的溶解能力,根据你的经验提出一种可能影响的因素,并用实验来证实你的猜测。6、你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案例评价:该案例选用了两种学生熟悉的物质溶解性,学生是比拟感兴趣的,而且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另外,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