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_第1页
《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_第2页
《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_第3页
《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_第4页
《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組成背光模組的各種材料:組成背光模組的各種材料:2上擴散片( Diffuser)3.增光片(菱鏡片3M-BEF) 6.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4.增光片(菱鏡片3M-BEF)5.下擴散片( Diffuser)7.反射片(Reflector)8.塑膠框架(PC)9.光源(LED+FPC)(CCFL)1.黑白遮光膠膜(3M-4003T)2;.1.黑白遮光膠膜: 一種雙面均備膠的薄膜(約50100微米厚),一面為黑色, 一面為白色!黑色面用於貼附液晶面板,白色面貼於背光 模組,所以其位置在模組最上端,用以固定液晶玻璃及遮掩縫隙。 如3M 4003T產品,厚度0.085mm。

2、2.上擴散片: 一種透光率高但是霧度低的擴散片,原理與下擴散片相同, 但主要因為BEF的價格成本高,加工不易,極容易受損,所 以通常在大尺寸上會加上一片上擴散片,以保護菱鏡片在 加工或運送的時候不會受損,並加強霧化的效果。5.下擴散片: 利用塗佈方式將散射顆粒塗佈於基材上,利用這些顆粒 影像打散造成模糊的效果,但也有非塗佈形式的擴散片 ,利用壓印的微小結構來打散影像造成模糊效果!通常 位在導光板上方,直接模糊導光板上結構強烈的影像! 擴散片的好壞在於其透光率以及霧度,若兩者數值越高 ,則擴散片越好。 3;.擴散材料Polyester Film Diffuser Diffuser 擴散片擴散片P

3、ETLight passage rate(%) =Light passed through diffuser + Light received from backsideDiffuserHaze rate(%) =Diffused lightLight passed through diffuser +4;.3.增光片(菱鏡片) : 利用材料與結構物理特性,改變光行進的方向,而使得某 一個角度範圍的光線得以聚集,增加其亮度。 由特殊材料與鍍膜技術以及成形技術所做成一種薄膜, 厚度選擇相當多,約在50微米500微米之間,目前由3M 市場佔有率為最大,厚度約在62微米上下。 4.增光片(菱鏡片):

4、 與3.一樣,為相同的東西,但是其結構方向卻與3.增光片 的結構方向垂直排列,收斂另外一個軸向的光線。物理結構Exp. 3M Thin BEF Pitch : 24 um Angle : 90 ? a 5;.下菱鏡一般採 90 ? a 方向裁切上菱鏡一般採 0 ? a 方向裁切菱鏡片的裁切方向菱鏡片的裁切方向LED光源LED光源1. 上下菱鏡片的裁切方向除 0 ? a ; 90 ? a 外,亦有其他方向,例如 6 ? a ; 96 ? a . 但差異皆為90 ? a . 2. 改變裁切方向可避免光學干涉現象.6;.6.導光板: 使用光學等級的壓克力材料,將進入其中的光線改變方向 ,使所謂的”線

5、光源”或是”點光源”成為一種”面光源”,光學 等級的壓克力材料價格較高,但吸收少,透光率高,所以 目前導光板所使用的均為光學等級用的壓克力材料!7;.7.反射片: 利用高反射材料或是高散射材料製作的薄膜,將導光板背面 (結構面)導出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中,以增加光線的利用率, 製作方式繁多,一般為利用鍍膜技術製作,或是利用添加高 反射材料的PET做微發泡處理!8.塑膠框架: 一般的背光模組,都使用白色的PC材料來作為框架,一方面不失 框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用白色來將導光板側面(非光源入射面) 所出去的光線反射,增加導光板內的光線數!而在單色手機上則 可將導光板與框架結合,全部使用壓克力做射出成

6、形!以節省成本。9.光源: 一般目前所使用的背光模組光源有CCFL(冷陰極燈管)以及LED ,CCFL應用於較大尺寸,而LED應用於小尺寸(PDA 或 cell phone 或是數位產品的display等),目前LED白光部分由日本 日亞化學市場佔有率最高(因專利以及品質緣故) 。8;.背光模組,可分單面及雙面兩種,結構如下圖:背光模組,可分單面及雙面兩種,結構如下圖:A type;優點:厚度較薄,SUB發光區易於修改 缺點:強度略為不足,尺寸較大時,需加BezelB type;優點:較堅固,外殼易做其它設計用途 缺點: 厚度較厚, SUB發光區不易修改備註;1.模組的厚度取決於整體各材料的總

7、厚度,依客戶需求去搭配 2.背光最小厚度(津日背光參考):Single:1.1 mm Dual(Color-Color):1.3 mm Dual(Color-Mono)l:1.2 mm9;.1.SINGLE TYPE:總厚度約等於1.104mm背光模組的厚度,取決於各材料的厚度,以下列出三種基本背光型式:擴散片資料參考菱鏡片資料參考LED資料參考反射片資料參考10;.2.DUAL(Color-color) TYPE:總厚度約等於1.378mm11;.3.DUAL(Color-Mono) TYPE:總厚度約等於1.189mm12;.背光模組的亮度為最基本的需求,而一般客戶所要求的亮度,通常是經過

8、LCD衰減後所得到的亮度,因LCD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透光度,如下: 透光度黑白 半透式 20%、15%、7% 全透式 30%彩色 半透式 3% 全透式 5.56%例如:客戶要求透過玻璃後亮度為100 cd/m2,使用的LCD為 CSTN全透式,故背光模組至少需達到的亮度為 100 cd/m2除以5.5%=1819 cd/m2以上的亮度*當然,只有亮度是不夠的,均勻性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廠內會將發光區分成九等分,然後各別計算此九等分的亮度及差異值,廠內標準為均勻度80%以上13;.1 A.A(X)與A.A(Y)為背光發光區,其值大小應為: COLOR LCD:25.332A.A+1.0(單邊0.5

9、mm Min.)=A.A(X) , 28.15A.A+1.0(單邊0.5mm Min.)=A.A(Y) MONO LCD:28.334V.A+1.0 (單邊0.5mm Min.)=A.A(X) , 31.15A.A+1.0(單邊0.5mm Min.)=A.A(Y)2 B與C為發光區距側邊可貼膠的距離,其值至少=1.0mm以上3 背光Light guide plate單邊至少大於發光區0.6以上,即A.A(X)+1.2mm min,A.A(Y)+1.2mm min4 D與E為背光置放LCD所預留的尺寸,其值為單邊加上0.1mm,即31.94+0.2=D,39.6+0.2=E 公差為+/-0.114;.5 F為放置玻璃封口的尺寸,其值離封口至少單邊1.0mm以上,即6+2.0=F6 H為LED離發光區的距離,假設LED發光角為110度, 其值為 H(min)= A.A(X) / 2xLED數量x tan(110/2) =A.A(X)*0.35 / LED數量 LED間距=A.A(X) / LED數量7 G為環繞於LCD旁,固定LCD位置的Housing厚度,其值0.5mm(min),一般最好0.8mm以上以確保強度。15;.定位柱:定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