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_第1页
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_第2页
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前言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为津西门户。杨柳青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鲜明的运河文化、年画文化、大院文化、民俗文化,是以北方民居、民俗和民间艺术为特色,具有千年历史的运河古镇。杨柳青镇自北宋就已初步形成聚落,元代以后随着南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逐步成为南运河沿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漕运带动了其商业和文化的繁荣,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杨柳青镇位于城市近郊区,属于经济发达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因此,杨柳青历史文化

2、名镇受建设性破坏的威胁较大,如城市风貌的趋同性等,导致地域特色、运河特色的缺失。如何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背景下,把杨柳青镇打造为天津市的民俗文化聚集区、西青区的旅游服务基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杨柳青镇的全面繁荣,是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 二、现存问题分析1、建筑景观:核心保护范围的周边界面杂乱,缺乏历史氛围,急需治理。 2、植物景观:在历史区域内,特别是南运河两岸,现有绿化景观缺乏特色。3、人文景观:特色商业活动较少,缺乏人气。 三、保护规划1、规划定位:津西古驿·水韵画风。2、保护内容 镇域的自然和民俗环境,包括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环境、地形地

3、貌、植被、河流水系、风景名胜区等。 镇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核心保护范围、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其背景环境。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古树名木、重要文化景观的空间载体等。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总体保护框架以“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有效利用、协调发展”为原则,杨柳青镇的总体保护框架为:“一区、三轴、四十七点”,系统地保护杨柳青镇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环境。 “一区”: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总面积为112.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的总面积为14.5公顷。 “三轴”:包括镇区北部,依托子牙河的生态景观轴线;镇区

4、中部,依托南运河并贯穿镇区的历史文化轴线;纵贯镇区,依托柳口路的综合发展轴线。 “四十七点”:即镇域内四十七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4、主要技术措施 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保护。 对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各项建设活动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中,在核心保护范围内,除了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不再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在积极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建新如旧”等技术手段,将杨柳青镇塑造为“古香古色、古姿古貌”的魅力名镇。 通过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控制保护范围内的居住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5、建筑保护与更新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根据现状评估,将所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分为四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建筑分类保护和整治的措施主要有保护、修缮、改善、改造、拆除、新建六类。6、控制图则对保护范围内的各地块提出规划控制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配建机动车位、配套设施等。另外,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块又分别做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图则、建筑与环境控制引导图则。 在天津市规划局、西青区规划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