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比设计_第1页
☆混凝土配比设计_第2页
☆混凝土配比设计_第3页
☆混凝土配比设计_第4页
☆混凝土配比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凝土配比設計(Mix Design Proportion)&混凝土坍度試驗(Test for Slump Concrete)B09304045 闕文婧 土一丙 混凝土配比設計(Mix Design Proportion)試驗目的:設計符合需要強渡耐久度和經濟性之混凝土配比。試驗原理:運用之前之物性試驗,如:比重、單位重、粗細骨材係數、含水量等,再試結構物類別,決定混凝土坍度、抗壓強度等進一步求得最大骨材決定用水量,由用水量及水灰比計算水泥量。一、 配比設計之基本流程:1. 依構造種類選擇坍度。2. 決定骨材最大徑度Dmax。3. 由強度和耐久度需求選擇水灰比。4. 基於工作性需求選擇用水量

2、和粗骨材量。二、 配比步驟:1. 材料性質資料整理(物性試驗)篩分析(粗細骨材)、粗骨材單位重()、容量比重()、骨材吸水率。2. 坍度選擇。3. 選擇骨材最大粒徑Dmax。4. 估計拌合用水量。5. 選擇水灰比()6. 計算水泥量。7. 估計粗骨材用量。8. 估計細骨材用量。9. 調整水量。三、 數值演算:設計強度 = 3000 psi水泥 : 普通水泥粗骨材: Dmax = 19.1 mm比重 = 2.54吸水率 = 1.87 % 乾搗單位重 = 1574 kg/m細骨材: 比重 = 2.57吸水率 = 3.31%細度模數 = 2.4【步驟一】坍度選擇152 mm178 mm【步驟二】最大

3、骨材粒徑 Dmax粗骨材的最大粒徑定義為,可以讓所有樣本通過的最小號篩。根據物性試驗中,粗骨材篩分析得 ”( 19.1 mm )【步驟三】估計拌合用水量查 圖(一) 得214 kg 【步驟四】選擇水灰比 (W/C)本組之設計強度 f c為3000psi查 圖 (三) 得0.68【步驟五】計算水泥量 查表 W / C = 0.68C = W / 0.68 = 214 kg / 0.68 = 314.71 kg【步驟六】粗骨材用量 查圖(二) 每單位體積混凝土所需的粗骨材含量( 粗骨材乾搗體積 ) = 0.66 m/每m 混凝土粗骨材用量 = 0.66 x 1574 ( 粗骨材乾搗體積 ) = 1

4、038.84 kg/cm【步驟七】細骨材用量 ( 絕對體積法 )砂體積 = 混凝土體積 ( 水 + 水泥 + 粗骨材體積 )水體積 = 214 /1 x 1000 = 0.214 m 水泥體積 = 314.71 / 3.15 x 1000 = 0.0999 m粗骨材 = 1038.84 / 2.55 x 1000 = 0.4074 m水 + 水泥 + 粗骨材體積 = 0.214 + 0.0999 + 0.4074 = 0.7213 m*需要砂體積 = 1 0.7213 = 0.2787 m砂用量 = 0.27871 (2.57) x 1000 = 716.259 kg/ m1 m混凝土所需材料

5、0.03 m混凝土所需材料重量水泥 = 314.71 kg細骨材 = 716.259 kg粗骨材 = 1038.84 kg水 = 214 kg水泥 = 9.44 kg細骨材 = 21.49 kg粗骨材 = 31.17 kg水 = 6.42 kg【步驟八】調整水量粗骨材吸水率 = 1.87 %細骨材吸水率 = 3.31 %粗骨材實際用量 = 31.17 ( 31.17 x 0.0187 ) = 30.59 kg細骨材實際用量 = 21.49 ( 21.49 x 0.0331 ) = 20.78 kg調和水量 = 6.42 + ( 31.17 x 0.0187 ) + ( 21.49 x 0.03

6、31 ) = 6.42 + 0.58 + 0.71 = 7.71 kg【步驟九】拌合拌合步驟:1.放置骨材入拌合機之前,應先以濕布抹擦拌合機內壁,以免其吸收大量水分,對混凝土稠度影響,或先以類似之混凝土配料或超量水泥砂漿之混凝土試拌之,以補償可能貼附於拌合機上之水泥砂漿。2.將水泥、粗細骨材倒入拌合機,乾拌3分鐘後,再將所需水分2批倒入,拌合機仍保持轉動,直到拌混均勻為止。3.將拌合機停止,把混凝土傾出,以坍度試驗儀器立即做坍度試驗。混凝土坍度試驗(Test for Slump Concrete)試驗目的:本試驗乃以坍度法策定新拌混凝土之稠度,間接決定混凝土之流動性。試驗原理:由坍度模所製成之

7、混凝土模體,於坍度模移去之後,其模體下之坍度,即為該混凝土試樣之坍度大小。試驗儀器: ()坍度模及附件:(含量尺、鐵板等)()搗棒:直徑公尺(5/8)、長公分(24),其中一端為直徑mm(5/8)之半球形圓鋼棒。()鏝刀。()小鏟。()台秤:須符合標準局規定,或電子秤。試驗材料:按或其他方法配合之混凝土材料其中粗骨材粒徑必須小於者,若大於則須先以 吋篩除過大之部分。試驗步驟:()將坍度模先以抹布濕潤,置於鍍鋅鐵板上,以足踏緊,以防止底部發生滲水現象。()將混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層填入坍度模,每一層約為全體積之1/3,亦即各層據底板面約6公分、15公分、30公分,每一層並以搗棒均勻搗實25次,搗實之

8、力以適使搗棒端達下層之頂面即可,置填滿為止,底層之搗實可傾斜搗棒,並有半數值(12次)搗擊周邊。(亦可以震動器搗實)()以混凝土刮平刀將模頂刮平或滾平,並立即將坍度模向上穩定垂直舉起,其速度未秒內公分,混凝土即坍下,應以測量尺量取混凝土坍下之高度,坍度即為坍下後之高度與原有高度之差。應讀至.公分( 吋)遇有試體坍陷不平時,平均值。本試驗2 分鐘內完成。圖3 - 2 - 2()爲坍度試驗之步驟示意。()反覆試驗二次以上,取其平均值。試驗結果:坍度公分 第一次往下坍公分(水份多),第二次往下坍公分,所以我們需要求坍度的平均值。注意事項及結果討論:混凝土配比部分:()稱重依據步驟八的數據(預定好的數

9、據)。()手套避免碰觸到骨材,以免骨材附著在手套上,造成誤差。()模子須先拴住下面,以維持模子平衡,在栓上面,以利於組裝。()模子上油是爲了拆模子時,以防止混凝土試體黏於模子。()乾拌骨材分鐘,是要讓粗細骨材混合均勻,拌合箱則須成度角。()攪拌過程,水需分成批倒入,並且注意混凝土是否有乾硬之變化,直到混凝土混合均勻。 混凝土坍度部分:() 每做完一次坍度試驗,要將混凝土重新攪拌。() 分別在倒入混凝土公分、公分、公分的地方,由外往內,分別各搗下。() 放入模子時,平均分三層,每層均用搗棒搗下,四周需用鐵鎚敲一敲,讓氣泡和水分跑出來,用鏝刀鏝平表面,再用保鮮膜把表面覆蓋住。 單位重:稱重:鐵桶.

10、公斤鐵桶水泥 . 公斤鐵桶水 . 公斤(:水泥需分3層,每一層分別用搗棒搗25下。)步驟:(一) 28.85 5.4 23.45 公斤 水泥重(二) 15.25 5.4 9.85 公斤 水重(三) 23.45 9.85 2.38 公斤 單位重混凝土模體抗壓強度:12/2混凝土灌模4英吋4英吋6英吋4英吋4英吋4英吋4英吋4英吋6英吋4英吋4英吋養護天數7天14天21天28天35天直徑(mm)99.2100.1150.110010099.210.199.7152.299.799.899.5100.8149.1100.1100.199.5100.899.9152.199.999.999.9100.

11、3149.2100.2100.299.9100.3101.4151.9100100.3100.2100.5149.2100.5100.5100.2100.599.515399.599.7平均直徑(mm)99.70100.43149.40100.20100.2099.70100.43100.13152.399.7899.93面積(c)78.0779.21175.3078.8578.8578.0779.2178.74182.1878.2078.43最大荷重(kgf)841987831958295078518124111169212276325561768713734抗壓強度(公制)107.8411

12、0.88111.70120.56108.02158.97147.61155.91178.71226.18175.11抗壓強度(psi)1540.571584.051595.761722.341543.172271.062108.712227.322552.953231.092501.59抗壓強度的表格,我們發現最後一天的試體,有一個混凝土的強度比21天的強度低,它的誤差原因,我們分析出了3種:1.放入試驗機時,可能有小石子卡在試體和試驗機之間,造成誤差。2.當初所灌模的水灰比不好,造成誤差。3.試體內的水泥、骨材分布不均勻,也可能造成誤差。感想與心得:經過漫長的35天,這個實驗總算結束了,雖然辛苦,但卻非常值得。我覺得我在這個學期所做的實驗,不管是混凝土、鋼筋、篩分析等等,我深深體驗到團隊默契必須很好,如果是一點小小的問題,組員們就可以一起幫忙想解決辦法,一起討論,這真的比我們埋讀於書本好太多了!混凝土試驗,一開始照著助教的數據,一步一步的拌合,這當中需注意許多事情。接著坍度試驗,只見一旁的助教一直嗺我們動作快,如果骨材乾了就不好啦!當然我覺得這個在之後的強度試驗,也會有所影響,因為水灰比的不同,會造成試體的強度不一。在坍度實驗中,也出現了意外,或許是助教太擔心混凝土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