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2卷第2期VOI.22NO.2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I Of Jingmen TeclnicaI COIIege 2007年2月Feb.2007收稿日期2005-l2-20作者简介李 湘(l965-,女,湖北荆门人,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儒道两家万物本原说之比较李 湘(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湖北荆门 448000摘 要 荆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先秦道家佚书,反映了早期道家道本原的思想即世界本原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性质,与后世对宇宙形成的认识有明显的渊源关系。道家认为世界是物质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存在于物质之上,与儒家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比儒家的
2、观点显得更清晰、明确,更有思辩色彩。关键词 郭店楚简;世界形成;大一;太极;对立统一中图分类号 Gl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008-4657(200702-0090-03一、先秦道家佚书l993年在荆门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出土的楚简大一生水属先秦道家佚书,原文如下: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
3、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週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忌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l (Pl25按照道家理论和郭店楚简老子阐释,“大一”即道。在郭店楚简老子(甲中,有一段明确的文字:“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敚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之名曰大。”l (Pl25这段话明确地表述了两个观点,其一,道即“大”,“大”即道,道和“大”都是事实存在的而且是不可更改的东西,道和“大”都是人们给予的一种名称;其二,在天地生成之前,“道”已在事实中存在。“道”是什么?“道”即是“大”,而且是天地之“母”
4、。天地之母,我们可以引申为就是宇宙,那么其本意也即是天地之本源。古字“大”即“太”,本文“大”、“大一”即“太”、“太一”,以下不赘释。二、大一生水的世界本原观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毛泽东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2(P299大一生水在阐述世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法则,是我国较早的利用对立统一法则来阐明世界本原的一部著作,也是一篇未见传世、充满唯物主义思想的文献,在思想史、文化史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关于“大一”,在先秦诸多文献中屡有出现。什么是“大一”?郭店楚简老子(甲对“大”
5、的解释是:“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滔为无边无际,远为无止无尽,反为往返循环。在道家学说中,“一”是最小的,又是最大的,一切事物都源于一;“大”是最广的,又是虚无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3(P354林亨锡认为,“太一”是天道变化所发生的本原。4(Pll6在道家学说中,大一就是“道”,而在世界本原观念中,“大一”是万物生成之原,天9地、神明、四时、阴阳、凔热、湿燥乃至于岁,均源于“大一”。而天地、神明、四时、阴阳、凔热、湿澡又都是互为矛盾的一对事物,正是这种互为矛盾的事物
6、,才构成了世界。大一生水较之于老子,利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阐述自然的本源,说得更具体,更有层次。如“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大一、水、天”除了直接作用以外,还有一个“反辅”过程,“大一”化生(是化生而不是派生为水以后,水如果不反辅“大一”,天也就不可能生成,天不反辅大一,也就不可能生成地。庞朴先生认为,这种反辅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化生过程的重要程序。而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讲了化生,而缺少反辅思想。“大”和“一”只是一种概念,它既有形体又无形体,看似虚无飘缈、却又实际存在于人们思维中,是最高最大的一种主宰。正是这样一种
7、类似于“神”的东西,在它的作用下,化生了水这样一种形体。对于水是怎样产生的,古人并不知道它是氢和氧的最普遍的化合物,但是从水反辅大一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能充分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这样一个高深的、客观的道理。这里的“水”,并不单指呈现于人们视觉所见到的液态之水,而是“大一”所化生的浑沌中的物质,即哲学概念。天和地本来是一对矛盾的形体,但是在“大一”的作用下,它们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春秋时期,人们还未认识到世界形成规律时,主宰人们思想观念的是“神”,大一生水冲破了神创造一切的障碍,大胆地提出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经过矛盾运动产生新事物的观念,这实际上也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产生的基本规律。以下的“天地复相辅也,是
8、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句中的“复”作“又”解释,“相辅”作“互相作用”解释,“神明”指万物,整段话可以理解为:天和地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切事物,也就是“神明”。一切事物均有阴和阳之分,阴和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春、夏、秋、冬互为矛盾的四时,四时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冷和热。冷和热又相互作用,形成了湿润和干燥。湿和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年”的周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白昼黑夜,阴晴雨雪,等等一切互为矛盾的事物,都是在“大一”这个本源中产生,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水”在宇宙形成中起
9、到主宰作用,有了水才有万物。大一生水又说,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时,週而或始。“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这是道家宇宙生成论的最初一环,在这里,“大一”就是老大,不存在也不必追寻从何而来的问题。人们对于宇宙的形成,可以夸张地说,几千年来也没有超越这种观念。现代科学的应用,使人们对于宇宙的形成有了更新的研究成果,但宇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大裂变前的单细胞又是怎样形成的?几千年来人们苦苦追寻这个答案,结果毫无建树。两千多年前,先人们能够作出“大一生水,水生万物”的结论,除了对于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贡献外,在宇宙生成、世界形成的科学研究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对于“大一”,尽管无边际,无休止,看似
10、虚无,实则又是客观存在的,离我们又很近。道家学派对“大一”的认识,与今人对宇宙的认识很相近。宇宙是一种物质世界,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无终无尽。对于宇宙的解释,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大一”是客观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因此,道家学派所认识的“道”即“大一”,是一切事物之母,万物之原,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事物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一种新的事物,而最终才能产生世界万物。“大一”本身也属于物质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思维和概念中的无形的物质。三、道家的“大一”说和儒家的“太极”说道家和儒家在万物本源说上万宗归一,提法有异。道家
11、两种说法基本归一。一种是太一生水,通过水的作用而生成天地、万物;一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一即道,“一”在道家学说中是高深莫测的,是万物之母,宇宙一切事物都生于道。儒家则以“太极”为母,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八卦生六十四卦。其秩序为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后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又演绎八卦次序,用八种符号分别表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种符号相互合一,交相配置,形成六十四种卦相。儒家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客观地反映了古代
12、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八卦所寓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雷、风、山、泽、火、水,也是四对互为相克的表象,其中天为阳,地为阴,雷为阳,风为阴,山为阳,泽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道家的“大一”说和儒家的“太极”说万流归源,其根本性的观念是一致的,都是以对立统一的规律为根本法则。吕氏春秋仲夏纪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而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5(P241在“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句下,高
13、诱注说:“两仪,天地也;出,生也。”这句话我们直接可以读作“太一生天地,天地生阴阳”,与大一生水开篇“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其结构、术语也就基本一致,回味意思,那更是同一概念。“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6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其目的都是通过对自然的了解来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应该看出,道家的“大一”说,儒家的“太极”说,其本质还是自然界的东西,是人们身边的一些现象,是物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道家和儒家对宇宙的解释,都是唯物的。四、“大一”说
14、比“太极”说表象更清楚虽然,在宇宙形成和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表述上,“大一”说和“太极”说都是唯物的,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理论,但比较而言,“大一”说比“太极”说显得更清晰、更客观。一是在文字结构上,“大一”直截了当。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凔热、湿燥等等一切,都是“大一”的作用。读起来浅显易懂,使人有一种轻快感,而且朗朗爽口,知字而明意。而儒家洛书、河图,直至伏羲八卦,使人们容易产生一种玄奥的感觉。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一书,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难以解读、且深奥无比的一部奇书,就是一个例证。二是从具体内容上,大一生水层次显得更清晰。“大一”与水的作用和反作用,生成天、地,天、地的
15、作用和反作用,生成神明,乃至生成阴阳、四时、凔热、湿燥。儒家之说就不如大一生水层次清晰。当然,作为我国古代两大学派之一的儒家学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文化。拙文仅就两家学说在万物本源说上作一比较,决无他意。参考文献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沙少海.!子集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林亨锡.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与纬书C.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1999.5陈奇猷.吕氏春秋校注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6毛泽东.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新中华报,1940-0
16、3-15.【责任编辑:荆云】The primitive view of the world of the'Dayi produced water'LI Xiang(the museum of Jingmen,Jingmen,Hubei,448000,ChinaAbstract:Guo Dian Chu Jian-Dayi produced water'is the book of Taoism about pre-Oin Dinasty.It was refiecting the basic thoughts of eariy Taoism,that is to say
17、,the primitive view of the worid.It had the propery of simpie Diaietic Materiaiism.It was the resource for the iater peopie who reaiized the worid.Tao-ism beiieved the worid was the resuit of matter movement and interaction.'Dao'iived beyond the matter, which was the same with the Lonfuciani
18、smwho reaiised the origin of the worid.But the thoughts of Taoism was more fiourish,ciaritiiy,definite and thoughtfui.Key words:Guo Dian Chu Jian,the origin of the worid,the thought of both oppistion and unity.29 儒道两家万物本原说之比较作者:李湘, LI Xiang作者单位: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湖北,荆门,448000刊名: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MEN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2007,22(2参考文献(6条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 19982.林亨锡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与纬书 19993.沙少海荘子集注 1987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19915.毛泽东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1940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注 1984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张景春.Zhang Jingchun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哲学意义期刊论文-铜仁师专学报2001,3(42.于涛赫拉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高考试题及答案
- 济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化学(含答案)
- 水利机电专业试题及答案
- 历史转专业试题及答案
- 路基前期旳施工方案
-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分析
- 关于学科部期末工作总结
- 桔子酒店电路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师教材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医备案诊所管理办法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主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绿化施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选调生培训课件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