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_第1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_第2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_第3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大连市一二七中学王玉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并记住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能从材料中归纳出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原因;借助书中材料讲述“退避三舍” 、“问鼎种原”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等历史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识读地图,说出战国七雄并称及具体位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浏览找出春秋战国的时间段和具体成员,反复强调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阅读文字及相关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进而归纳出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学习并提高从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与能力;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故事,加深对当时社会局势及历史人物的理解;识读“战国形势

2、图”,找出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编制口诀帮助记忆;借助地图理解“合纵”、“连横”策略及功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了解与分析,逐步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竞争,对这一时期斗争的复杂性形成感性的认识,认识到这些竞争对历史的进步具有的推动作用;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典故,学习齐桓公、管仲等历史人物身上的闪光品质(如任人维贤、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初步了解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逐步建立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确定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难点是

3、认识齐桓公称霸的实质和作用,“合纵”、“连横”概念的理解。二、教学过程下面我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导入整体把握学习新知识拓展升华自我检测小结)(一)导语:“西周建立初期,为了加强自己的通知,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初见成效。但分封制存在着极大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实力不断增强,甚至超越周天子的实力,于是他们不再听从周王号令,成为了地方的割据政权。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 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于是战争不断, ,最终产生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二)整体把握。 (启发诱导、自主参与)1、找出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春秋五霸指的是谁

4、,战国七雄指那些国家。进行一分钟记忆。学生快速翻书马上能找到答案,并争相汇报成果。强调了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阅读新课,看看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发生过哪些大事。(点拨授法、自主尝试)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他们自主尝试着感知学习内容,借助自己得力量解决问题,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进行语言处理的能力。(三)学习新知识。 (鼓励释疑、自主探究)1、“春秋五霸”(1)齐桓公称霸。1)称霸原因。阅读文字和观察书中和齐桓公相关的图片、地图,分组探寻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先讨论,再汇报,然后完成问题框:“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意图

5、:让学生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按老师的要求去想去看的好习惯,并能体会到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思考而解决问题的极大满足感。2)称霸实质。结合书下注释,谈谈对“尊王攘夷”的认识;联系葵丘盟会的史实,体会齐桓公的召集力,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诸侯争霸的实质。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了解历史实质的能力。教给学生看待历史现象的角度和方法。(2)晋楚争霸1)结合书中材料讲讲“退避三舍”的典故,意图:让他们对晋文公这个人物有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为晋楚争霸,了解楚庄王争霸的艰巨性和持久性埋下伏笔。2)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城濮之战(晋胜楚败。是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3)楚庄王问

6、鼎中原。楚国称霸之心由来已久。“王”的称呼、问鼎中原的典故(学生讲故事)意图:帮助学生认识楚庄王意图称霸中原的野心,交代使楚庄王越升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战役。( 3)“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结合书下注释让学生了解即可,如有时间可在学习完新课之后,引导学生讲讲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等故事。2、“战国七雄”1、具体位置。观察“战国形势图” ,找出七国所在位置,根据七国方位自行编出快速记忆的口诀。 (最佳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独立完成课后自我测评的填图题,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意图:牢记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让学生体验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快乐。2、“合纵”“连横”策略。 (外交攻势) 。1)

7、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阅读文字,了解“合纵” 、“连横”的概念。看地图,结合秦和东方六国的地理位置和实力对比,以讨论形式分析秦国为什么实行合纵政策,而其它六国实行连横政策,谈谈这两种策略的作用。最后点出秦国的连横政策,远交近攻,取得成效,最终灭掉了东方六国。2)“合纵”抗秦策略失败的原因。课后材料阅读:要求学生看材料,然后结合课文想一想,六国合纵抗秦的策略为什么没有成功?(成语“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不能团结抗秦)意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帮助学生的理解。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同学之间的讨论,完成该问自然水到渠成。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

8、言表述能力。(四)拓展升华自主发展课前排分组收集春秋战国成语、典故,并以你喜欢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如:卧薪尝胆、寒食节的来历、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围魏救赵、宴子使楚 , )形式灵活,鼓励发挥创造力:1、讲成语故事、历史典故。2、编排小话剧。3、制板报、宣传画。意图: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空间,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精神。(五)课堂小结如何看待春秋战国这种战乱的局面。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各分裂势力、地方割据政权为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而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