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_第1页
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_第2页
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_第3页
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_第4页
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 几种反应的速度方程3.2.1 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简单溶解由扩散过程决定,溶解速度遵循如下方程 (315) 式中 dc/dt某一瞬时的浸出速度;KD 浸出扩散速度常数;Cs化合物在实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Ct化合物在溶液中瞬时的浓度。)(tsDCCKdtdc3.2.1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3-18DssKCCClog303. 2从式(318)可以看出,将lgCs/(Cs-Ct)对作图,便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KD。在t=0、Ct=0的起始条件下便可导出:3.2.2 化学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固体氧化锌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可以作为这类反应的典型实例,其反应为: ZnO

2、+H2SO4=ZnSO4+H2O 这一反应是在固体溶质ZnO的表面上进行的,溶剂H2SO4也主要是在ZnO表面上消耗。因此,在紧靠固体表面硫酸的浓度比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要小,溶液中硫酸的浓度随着远离反应区逐渐增大,在离开固体表面某一距离的地方,称为液流中心,硫酸的浓度最大。相反,反应产物硫酸锌的浓度在紧靠固体表面处为最大,而在液流中心为最小。由于液流中心与相界面之间的浓度差,故发生溶剂质点向相界面迁移。化学溶解过程可以认为是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 1)溶剂质点由液流中心向固体矿物外表面的扩)溶剂质点由液流中心向固体矿物外表面的扩散;散; (2 2)溶剂质点沿着矿物的孔隙和裂缝向其内部的)溶剂质

3、点沿着矿物的孔隙和裂缝向其内部的深入渗透的内扩散;深入渗透的内扩散; (3 3)溶剂质点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表面包括外)溶剂质点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表面包括外表面、孔隙和裂缝);表面、孔隙和裂缝); (4 4)被吸附的溶剂与矿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被吸附的溶剂与矿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5 5)反应产物的解吸;)反应产物的解吸; (6 6)反应产物由反应区表面向液流中心的扩散)反应产物由反应区表面向液流中心的扩散 根据菲克定律溶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物单位根据菲克定律溶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物单位表面扩散的速度可表示如下:表面扩散的速度可表示如下: 3-193-19 )()(iLDiLtcDCCkCCDddV

4、发生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其速度根据发生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其速度根据质量作用定律表示可表示如下质量作用定律表示可表示如下: V VR R = -dC/d= K = -dC/d= KR R.C.Ci i n n (320) (320) 根据浸出过程两类的各自速度方程,可以求得稳定状态下的宏观速度方程: (1)当KRKD,即扩散速度相当大,而化学反应速度相当小,式(321)中的KR+KDKD,因而式(321)可以简化为: V=KRCL。说明浸出过程的速度服从化学反应所固有的各种规律,也即浸出过程处于动力学区域。(2)当KDKR,即化学反应速度相当大,而扩散速度很小时,式(321)中的KR+KDKR,因而式(321)可以简化为:V=KDCL说明浸出过程的速度受扩散速度所控制,也即浸出过程处于扩散区域。比值KRKD/(KR+KD)起着调节宏观变化速度常数K的作用,因而(321)可表示为: - dc/d=KCL (322) 在t=0,CL=C0的起始条件下积分可导出: lnC0/CL=Kt (323) 式中C0溶剂的起始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