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节点论文中间节点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调度_第1页
中间节点论文中间节点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调度_第2页
中间节点论文中间节点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调度_第3页
中间节点论文中间节点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调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间节点论文:基于中间节点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中文摘要】随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拥塞问题日趋严重。拥塞控制机制是提供数据流的传输速度与网络所能提供的可利用带宽有效匹配的保证。在网络中间节点实施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QM)和队列调度算法(QS)较端节点能及时的反映拥塞,成为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的热点。首先,分析了基于端节点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不足,指出了拥塞控制的本质,阐述了AQM和QS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AQM算法不能同时兼顾公平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到达时间间隔的自适应AQM算法:AI-AQM(Average Interval-AQM)。AI

2、-AQM对REM拥塞价格公式加以改进,提出了AI-AQM算法拥塞度量的标准及参数自适应的处理方法。以不同数据流的分组平均到达时间间隔(AI)为恶意竞争流的鉴别标准。算法只维护AI超过公平上限的数据流状态信息以降低开销。再次,针对AQM和QS分而治之的问题,提出了配合AI-AQM使用的AI-RR(Average Interval-RR)算法。AI-RR利用AI-AQM维护的流状态信息对数据流进行分组;采用数据包个数与AI的比值作为组权值分配标准,并对权值进行了矫正.【英文摘要】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network users, network congestion p

3、roblems become more serious.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provides the transmission speed of data flow effective matched with available bandwidth.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AQM) and queue scheduling algorithm (QS) implemented in middle nodes in time than in end nodes reflect the congestion,

4、 and thu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hortcoming of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imple.【关键词】中间节点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调度 NS2【英文关键词】Middle Node Congestion Control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Queue Scheduling NS2【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基于

5、中间节点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摘要5-6Abstract6-7第1章 绪论11-191.1 研究背景11-121.2 研究现状12-161.2.1 AQM 研究现状12-141.2.2 QS 研究现状14-161.3 研究意义16-171.4 研究内容17-181.5 本文结构安排18-19第2章 中间节点网络拥塞控制概述19-272.1 拥塞产生的原因及拥塞避免19-222.1.1 端节点拥塞控制机制19-202.1.2 网络负载与吞吐量的关系20-222.1.3 拥塞控制的本质222.2 AQM 与QS22-262.2.1 AQM 与QS 的关系22-232.2.2 AQM 算法分类及评价指标

6、23-252.2.3 QS 算法分类及评价指标25-262.3 本章小结26-27第3章 AI-AQM 算法27-433.1 AI-AQM 基本思想27-293.2 拥塞预测29-333.2.1 拥塞度量标准30-313.2.2 、的取值31-323.2.3 聚集流到达速率的估计方法323.2.4 目标队列长度的取值32-333.3 恶意竞争流的鉴别33-373.3.1 鉴别标准33-343.3.2 数据流状态信息的存储结构34-353.3.3 和的取值35-363.3.4 包到达时间间隔的更新36-373.4 拥塞避免37-383.5 AI-AQM 算法描述38-413.5.1 拥塞预测阶段

7、38-403.5.2 拥塞避免阶段40-413.6 本章小结41-43第4章 AI-RR 队列调度算法43-574.1 AI-RR 算法的提出依据43-464.1.1 最大-最小公平性43-444.1.2 GPS44-464.2 AI-RR 基本思想46-474.3 数据流的分组47-504.3.1 分组依据48-494.3.2 分组方法49-504.4 组权重值50-514.4.1 组权值的计算504.4.2 组权值的矫正50-514.5 轮循方法51-534.5.1 组间轮循51-524.5.2 组内轮循524.5.3 轮循输出的平滑性52-534.6 AI-RR 算法描述53-564.6.1 AI-RR 分组53-544.6.2 AI-RR 组权值分配54-564.6.3 AI-RR 轮循调度564.7 本章小结56-57第5章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57-695.1 仿真平台57-595.1.1 平台介绍57-585.1.2 NS2 工作流程58-595.2 实验环境的搭建59-625.2.1 算法实现59-615.2.2 环境配置61-625.3 性能评价指标62-635.4 仿真结果及分析63-675.4.1 丢包率仿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