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卢柳柳《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_第1页
济源卢柳柳《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_第2页
济源卢柳柳《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_第3页
济源卢柳柳《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_第4页
济源卢柳柳《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师预习作业(1)·完美教室课程】完美教室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提交人:济源卢柳柳邮箱:452153561主题帖:(一)第56号教室的奇迹由三个部分,分别是:家最温暖、方法、疯狂之举。雷夫最让大家佩服的是第三部分“疯狂之举”,但是为什么雷夫把“家最温暖”放在第一部分?也就是说,在雷夫的教室里,什么是基础?为什么这是基础?在雷夫的教室里,信任是基础。雷夫的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他拥有了什么,而是缺少了害怕。他打造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优质的学习环境,雷夫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他请孩子们信任自己,并承诺自己对孩子们的信任。但是,仅有相互的家庭式的爱还不是教育,教育是让人成

2、为人,是按照人类的规范塑造人。所以,雷夫老师同时又把“道德发展六阶段”公布给学生,把它作为班级文化的基石。它既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基础,也是教育培养优良人格的最终目的。雷夫把家最温暖放在第一部分,也就是想告诉所有的老师,信任是第一位,是最重要的。(二)在我的教室里,有“信”吗?我的“信”我能够让我的学生们“卓越”吗?我是不是像犟龟一样,每天都走在“信”的路上?反思自己的教室。在我的教室里,我一直以为有“信”,因为自从阅读了雷夫的做法后,我也想在教室里营造那种信任,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去信任学生,让学生信任我。当时,我的学生已经五年级了,每次在做事情之前,我都表达了我对学生的信任,但是,收到的效果却

3、不是最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是以信任取代恐惧。艾伦的话:“我去年问一个老师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啊!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听了这段话,我有些惭愧。每个班都有后进生,我也曾经因为我反复讲解学生听不懂而大发雷霆。表面上看,好像是为学生着想,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对我产生畏惧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那我们做的努力岂不是适得其反。我们为什么不能想雷夫老师那样,讲3遍不懂,可以讲5遍,5遍不懂,可以讲10遍,所以,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

4、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知道做人要诚实。你教学生这样做,请问,你自己做到了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对学生开着“空头支票”。也许,我们不会像雷夫老师那样疯狂,可至少我们必须对我们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身教重于言教”,让我们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吧。 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惩罚学生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所以,惩罚学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除了公平之外,我们也可以让惩罚变得有趣些、生动些、让学生易于接受些,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是“你就是榜样。” “其

5、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希望学生勤奋、谦逊、有礼,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榜样,需要时时提高警惕,关键是打心眼里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我要带着孩子扎扎实实朝着雷夫的“56号教室”目标前进。 (三)1.雷夫的道德六阶段和科尔伯格的有什么不同?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是从行动的结果及与自身的

6、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这一水平有两个阶段:阶段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凡是权威人物选手的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他们道德判断的理由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对自己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好坏以自己的利益为准。(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阶段3,

7、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儿童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这个水平的两个阶段是:阶段5,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在前一阶段,个人持严格维持法律与秩序的态度,刻板地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而在本阶段,个人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

8、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这一阶段是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的,但并不同意用单一的规则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道德判断灵活了,能从法律上、道义上较辨证地看待各种行为的是非善恶。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某些刻板的法律条文的、较确定的概念。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道德判断已超越了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准则。2.教室的主体是谁?雷夫怎样论述的,找出证据。教室的主体是学生。书中这样写道:没有害怕,没有讲台,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

9、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教师决定了教室的尺度,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雷夫老师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般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气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第56号教室作为一个象征意义的符码,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许会创造出一个又

10、一个奇迹来。3.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想想在我们班由这样的实例吗?如:小红花、笑脸、奖状请反思自己的教室。孩子们因为良好的行为获得奖赏,无论是糖果、玩具,还是虚拟的红星、红花,这种方式都可以大大地强化孩子们良好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多人看来,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物质奖励表现好的孩子,是乎是一种很平常的事,但是从培养孩子品德而言,这样只能训练出狭隘自私的功利心,从长远看,对孩子的将来没有任何益处。最好的奖赏是什么?学习的乐趣,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体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带领孩子们去体会学习的快乐,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这才是最好的鉴赏。(四)1.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这里雷夫指

11、的某人主要是老师和父母。你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取悦你?是因为你手里的权威?还是你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想一想,教室里真正能长期汇聚孩子们是什么?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学习课本,因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去充分发展他们的自我,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雷夫老师就做到了,他让我们看到不只是“下马威”才能镇得住学生,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智慧同样能够“镇得住”孩子,还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2.第四阶段与班规有什么不同?请你根据资料简述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到处充斥着规则的社会,在家里有家庭的规范,在学校有学校的制度,走在马路上则要遵守交

12、通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班规应然而生。这也是道德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我要遵守规则。但还略有不同。雷夫老师在主张要遵守规则的同时,还提出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着超越规则,突破第四阶段的思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五)1.56号教室里的课程有:道德人格课程(道德发展六阶段+经济学)、阅读课程、写作课程、数学课程、历史课程、自然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公益课程、电影课程、旅游课程、莎士比亚课程。请你列出每个课程的实质、目标、实施过程。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雷夫教室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此本质

13、来开展。在第56号教室里,有着一套独特的检测标准,即“阅读评估可以从标准化的测验分数开始,但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流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笑声和泪水可能不会列在各州的阅读标准上,却是我们第56号教室的标准。”“笑声”和“泪水”,这是多么灵动的检测标准啊!正是这样的阅读标准,才能引领孩子们走向终身阅读,并为人生而读。在第56号教室里,有着一套特别的经济制度。孩子们可以通过在班级申请一份工作教室管理员、银行、办公室信差、球具管理人等,以此来来获得月薪,并把薪水存入班级银行。而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存款来支付课桌椅的费用。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经济制度,教会了学生“

14、储蓄”的概念,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节省每一分钱和延迟享乐的重要性,更重要是的,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组织与规划的技能。旅行课程有两个目标:第一,用一种不同于平庸学生的热情来追求知识的深度;第二,提早认识大学的环境,学会独立生活。2.在这些过程中,通过看资料,可以知道在56号教室里真正称得上卓越课程的有:人格课程、旅游课程和莎士比亚课程。那么,请你针对这些课程说明“卓越课程和优秀课程的区别”。你还知道哪些卓越课程?请你对这些课程做出分析。雷夫的理财课现在,很多人不知如何理财。所以,雷夫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申请一份“工作”。有工作,就有月薪。这些“月薪”不是真钱,但可以在教室里使用

15、。比如,他们必须存钱来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座位越靠前,费用就越高,如果他们想靠前坐就需要更多的钱来购买。而在雷夫的课堂中,有很多办法来赚外快。比如,孩子们加入一些活动,类似莎士比亚俱乐部或乐队,就可以挣到外快。有的时候,班级会举行座位拍卖,或文具用品竞标,如果学生有额外的教室内支付手段就可以买这些东西,但有的孩子并不买。通过这样的一个竞标、拍卖,雷夫告诉孩子们,如果能存更多的钱,就可以把这个座位作为你的家或寓所。而尽量更多积累你的座位,就可以挣到更多的租金。因为你可以向每个月租你位子的同学收租金,你将会变得很有钱。3.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目的是:在课程中发展自己。那么,请你在书中找出雷夫是如何在

16、课程中发展自己的?并谈谈你的课程规划。书的第三部分叫做“疯狂之举”,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疯狂之人”,他的疯狂之举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和格局,书中有段文字记载了他的疯狂:因为我并不是特别有创造力,所以只能尽我所能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我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相处,就连寒暑假也几乎天天陪着他们学习。我们周六要上课,有时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也在教室里留到晚餐时间。我不是圣人,我也希望能和家人去打网球和听音乐会。值得开心的是,我的收获远远超过付出:第56号教室最充实的时光,长长发生在第一堂课之前,或放学后的非正式上课时间。班上的孩子们是自愿在这段时间全员到齐的,所以从来不曾发生纪律问题。我

17、只需专心教书即可,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们在漆黑的天色中开始上问题解决课程,于太阳升起之际告一段落,随即开始一天的课程,这感觉还挺有诗意的。他带领学生利用放学时间观看经典电影,他指导学生用一年的时间排演莎士比亚的话剧,他利用假期带领学生旅行这些举措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撇开其它原因不说,单是雷夫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摆在中国教师面前的一座高峰。如果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何能如此?如果不是真正把孩子的发展看作自己的人生价值,何能如此?雷夫的疯狂就在于把自己的工作真正当成自己的生命价值了,为此甚至可以接受“免费教书”,如此的疯狂实则是找到了人生的定位,从此心无旁骛。班本课程的开

18、发者。听到过“班本课程”这个词,但自己没有深入思考过,校本课程都快忙不过来了,哪有时间研究班本课程,但看了书以后,感觉雷夫的一些疯狂之举,实际上就是在开发课程,比如排演莎剧,连续很多年坚持下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检测,那就是他开发出来的一门课程啊。在本学期,我努力把我的国学课程和孩子们一起去穿越,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在祖国经典文学的浩瀚大海中去远洋。(六)1.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像雷夫一样卓越的教师?我们要成为怎样的“雷夫”?是什么妨碍了我们成为“雷夫?”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他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师,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