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模块二模块二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聚焦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素养12栏目导航素养一区域认知素养一区域认知素养二综合思维素养二综合思维素养三人地协调观素养三人地协调观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命题角度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命题角度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北京卷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
2、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米)。据此,回答下题。据此,回答下题。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BCD素养一区域认知素养一区域认知D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解析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
3、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过度猎狼,会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过度猎狼和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平性,正确。正确。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4、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命题角度二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命题角度二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2(全国卷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5、。解析解析第第(1)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该区域气候干燥,湖水流动性差,造成污染严重。第重污染,此外该区域气候干燥,湖水流动性差,造成污染严重。第(2)题,乌梁素海题,乌梁素海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生活废水排放,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生活废水排放,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等,因而可以从减少排放、及时
6、清淤、生物净化等角度思考。肥等,因而可以从减少排放、及时清淤、生物净化等角度思考。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答案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重。(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
7、构,采取绿色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等。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命题角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2019全国卷全国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
8、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据此完成(1)(2)题。题。素养二综合思维素养二综合思维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废料 B原料原料C能源能源 D产品产品解析解析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自动处理系统是以厨余垃圾为原料,通过分拣,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自动处理系统是
9、以厨余垃圾为原料,通过分拣,厨余垃圾中的杂物被分离,有用的部分被用来生产沼气和提取生物油脂,故厨余垃圾中的杂物被分离,有用的部分被用来生产沼气和提取生物油脂,故B选项选项正确。正确。B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废渣生产沼气生产沼气沼气发电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有机渣C有机渣有机渣生产沼气生产沼气废渣废渣D生产沼气生产沼气有机渣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提取生物油脂解析解析因为该系统是用来处理厨余垃圾的,所以图中的工艺流程大致是自下而因为该系统是用来处理厨余垃
10、圾的,所以图中的工艺流程大致是自下而上推进。再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生产的沼气用于发电并产生废渣,故上推进。再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生产的沼气用于发电并产生废渣,故A项错误;提项错误;提取出的生物油脂用于生产工业油脂并产生有机渣,故取出的生物油脂用于生产工业油脂并产生有机渣,故B项和项和D项错误;有机渣可以项错误;有机渣可以用于生产沼气,生产沼气时也会产生废渣,故用于生产沼气,生产沼气时也会产生废渣,故C项正确。项正确。C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2(2019江苏卷江苏卷)下图为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和SO2多年平多年平均浓
11、度日变化曲线图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解析解析大气大气PM2.5浓度浓度10时后开始下降,说明时后开始下降,说明10时以后开始具备污染扩散条时以后开始具备污
12、染扩散条件。随着人类生产件。随着人类生产(如汽车流量增加如汽车流量增加)与生活与生活(人们户外活动增加人们户外活动增加)活动的进行,热岛活动的进行,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城郊热力环流逐渐形成,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效应逐渐增强,城郊热力环流逐渐形成,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项正确,项正确,A、D项说项说法错误;降水频率增加,利于空气净化,但降水并非普遍现象,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法错误;降水频率增加,利于空气净化,但降水并非普遍现象,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性,B项错误。项错误。C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
13、素是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能源结构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出行方式解析解析SO2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而华东地区的能源结北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而华东地区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水电和天然气为主,能源类型多样,构以煤炭、石油、水电和天然气为主,能源类型多样,SO2排放少,排放少,A项正确;华项正确;华东地区人口密度高于东北地区,东地区人口密度高于东北地区,B项错误;与
14、资源条件关系不大,项错误;与资源条件关系不大,C项错误;出行项错误;出行方式主要影响氮氧化物的排放,方式主要影响氮氧化物的排放,D项错误。项错误。A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命题角度一循环经济命题角度一循环经济(2018天津卷天津卷)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式。素养三人地协调观素养三人地协调观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
15、地理1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B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解析解析A图显示稻鱼共生模式,既增加了稻米和鱼的生产,又减少除草剂和农图显示稻鱼共生模式,既增加了稻米和鱼的生产,又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属于循环经济模式;药的使用量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属于循环经济模式;B图显示共享单车经济的运作图显示共享单车经济的运作模式,既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没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属于循环经济模模式,既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没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属于循环经济模式;式;C图显示的是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可以化害为
16、利,变废为宝,属于循环经济图显示的是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属于循环经济模式;模式;D图显示的是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图显示的是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属于循环经济模式。耗,属于循环经济模式。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命题角度二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命题角度二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2(2016全国卷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
17、木采伐区,采伐区,20世纪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年、1987年和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的变化。返回导航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轮地理(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
18、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解析第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