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_第1页
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_第2页
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_第3页
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_第4页
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2 药品生产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药品生产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 因此,制药用水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其微生物学指标的因此,制药用水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其微生物学指标的 控制是极其重要的。控制是极其重要的。 合理的操作规程、水系统的日常监测策略以进合理的操作规程、水系统的日常监测策略以进 一步降低一步降低 系统的风险指数。系统的风险指数。 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制药用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3制药用水的分类、定义及用途制药用水的分类、定义及用途定义定义 制药用水是药物生产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制药用水是药物生产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

2、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分类分类 2010版药典收载的制药用水,根据使用的范围不同版药典收载的制药用水,根据使用的范围不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 、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4 制药用水的用途制药用水的用途制药用水的选择制药用水的选择 应根据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应根据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药用水。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预期用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预期用途的要求。途的要求。5制药用水的用途制药用水的用途

3、饮用水饮用水 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 用途用途 制备纯化水的水源。制备纯化水的水源。 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设备、容器的初洗。设备、容器的初洗。6制药用水的用途制药用水的用途纯化水纯化水 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

4、量应符合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年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用途用途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非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非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7制药用水的用

5、途制药用水的用途 注射用水注射用水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的要求。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的要求。 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 储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储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年版二部注射二部注射 用水项下规定。用水项下规定。 用途用途 无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无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 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和稀释剂。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和稀释剂。8制药用水的用途制药用水的用途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6、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 不含任何添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不含任何添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年版二部二部 灭菌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灭菌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用途用途 主要用于注射用的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主要用于注射用的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9GMP 对制药用水的要求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药品生产用水应适合其用途,应至少采用饮用水作药品生产用水应适合其用途,应至少采用饮用水作 为制药为制药 用水。各类药品生产选用的制药用水应符合用水。各类药品生产选用的制药用水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7、的相关要求。10GMP 对制药用水的要求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 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制药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 水处理设备的水处理设备的 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 - 应定期清洗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进行验证。并对清洗效果进行验证。 - 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 耐腐耐腐 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 除菌滤器;除菌滤器; 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

8、免死角、盲管。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 - 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 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标准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标准 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11GMP 对制药用水的要求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 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 应的记录。应的记录。 -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 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 生,如注射用水可采用生,如注射用水可采用7

9、0以上保温循环。以上保温循环。 - 应按照书面规程消毒纯化水、注射用应按照书面规程消毒纯化水、注射用 水管道水管道,必要时包含其他必要时包含其他 供水管道,并有相关记录。供水管道,并有相关记录。 - SOP 还应详细规定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的警戒限度、纠偏限还应详细规定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的警戒限度、纠偏限 度和应采取的措施。度和应采取的措施。12 GMP 对制药用水设备清洗的要求对制药用水设备清洗的要求 设备清洗的规程应遵循以下原则设备清洗的规程应遵循以下原则有明确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周期。有明确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周期。明确关键设备的清洗验证方法。明确关键设备的清洗验证方法。清洗过程和清洗后检查的数据

10、记录并存档保存。清洗过程和清洗后检查的数据记录并存档保存。无菌设备的清洗无菌设备的清洗, - 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和部件必须灭菌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和部件必须灭菌 - 表明灭菌日期表明灭菌日期,必要时进行无菌验证。必要时进行无菌验证。 经灭菌的设备在经灭菌的设备在3天内使用。天内使用。某些可移动的设备可移到清洁区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某些可移动的设备可移到清洁区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13纯化水管道清洗与灭菌参考示例纯化水管道清洗与灭菌参考示例 管道的清洗及灭菌管道的清洗及灭菌纯化水预冲洗纯化水预冲洗碱液冲洗碱液冲洗钝化钝化初始冲洗初始冲洗蒸汽消毒蒸汽消毒最后冲洗最后冲洗14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工艺

11、用水的制备与分配纯化水纯化水n纯化水机纯化水机n生产纯化水设备分成两部分生产纯化水设备分成两部分 - 预处理部分预处理部分 - 纯化部分纯化部分 15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纯化水纯化水n工艺示例工艺示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 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 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 PH调节中间调节中间 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 纯水泵紫外线灭纯水泵紫外线灭 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纯水泵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纯水泵 紫外

12、线灭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紫外线灭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16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注射用水注射用水n注射用水的生产注射用水的生产 蒸馏法,进一步去除原水中微生物、内毒素和蒸馏法,进一步去除原水中微生物、内毒素和无机离子无机离子n常用设备:多效蒸馏水机常用设备:多效蒸馏水机n工艺示例工艺示例 17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工艺用水的制备与分配n储存和分配系统的特点储存和分配系统的特点 -连续循环运行连续循环运行 -通常包括储罐通常包括储罐+水泵水泵+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在线仪表在线仪表 -自动化运行,实时曲线记录自动化运行,实时曲线记录n 按系统分为:按系统分为: -纯化水储存和分配系统纯

13、化水储存和分配系统 -注射用水储存和分配系统注射用水储存和分配系统18 我国我国GMP 对制药企业制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要求对制药企业制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生产企业工艺用水系对生产企业工艺用水系统的要求统的要求, 可以看出,新版可以看出,新版GMP 强调了水系统的制强调了水系统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这就对整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这就对整个系统设备和管道的材料构成、管道回路的布局和个系统设备和管道的材料构成、管道回路的布局和设备性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并加强了微生物限度设备性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并加强了微生物限度的检测。的

14、检测。19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 一般性要求一般性要求 一般是参照一般是参照FDA 的观点进行验证,采用以下两类方法的观点进行验证,采用以下两类方法 验证系统的可靠性: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定期检测微生物学指标。定期检测微生物学指标。 在特定的监控部位安装监控装置,对水系统的有关在特定的监控部位安装监控装置,对水系统的有关 部位取样检测,以确保整个系统始终达标运行。部位取样检测,以确保整个系统始终达标运行。20 一般性要求一般性要求 FDA 高纯水检查指南高纯水检查指南中论述,工艺用水系统的中论述,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一般可分为验证一般可分为3 个阶段。个阶段。 初始验证阶段初始验证

15、阶段 当确认所有设备和管路均已正确安装并能按要求运当确认所有设备和管路均已正确安装并能按要求运行,则可以进入水系统的初始验证阶段。行,则可以进入水系统的初始验证阶段。 在此阶段,应制定出运行参数、清洁消毒规程及频在此阶段,应制定出运行参数、清洁消毒规程及频率。率。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21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一般性要求一般性要求 运行阶段运行阶段 也称同步验证阶段。通过系统验证的第二阶段能证明,也称同步验证阶段。通过系统验证的第二阶段能证明,按按SOP 运行,系统始终能稳定地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运行,系统始终能稳定地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 水。取样方案及检测时间与第一

16、阶段相同。水。取样方案及检测时间与第一阶段相同。 22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一般性要求 长期考察阶段 通过系统验证的第三阶段证明,按SOP 运行,系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产生符合质量要求的水。 在此阶段,需找出因原水的质量变化而给系统运行和成品水质所造成的影响。 23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一般性要求 我国工艺用水验证的基本思路 证明水系统在已有的或未来的操作情况下,工艺用水的质量与预期设计的一致。 验证必须用文件证明,当根据设计的操作方法和规程,管理工艺用水系统时,系统能稳定地生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 验证通常需进行适当的挑战性实验,但验证方法需认真考虑。24

17、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 URS(工程技术标准确认工程技术标准确认SQ)n工程技术指标是用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工程技术实现方式,包括功能指标工程技术指标是用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工程技术实现方式,包括功能指标及工程及工程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n工程技术指标确认包含工程技术指标确认包含 设备设备/系统的详细工程技术信息描述。系统的详细工程技术信息描述。n是供应商制造厂供货技术文件的依据。是供应商制造厂供货技术文件的依据。n其具体内容需要与供货商制造商共同确认。其具体内容需要与供货商制造商共同确认。n为了清晰完整的表示用户需求,建议使用表格。为了清晰完整的表示用户需求,建议使用表格。n 在签署合

18、同前,需对供应商在签署合同前,需对供应商 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能力按照功能设计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能力按照功能设计制制 造相应设备。造相应设备。 25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 程序程序nDQ(设计确认设计确认) -设计文件确认设计文件确认 -系统基本生产参数的确认系统基本生产参数的确认 -主要组件的确认(生产能力、材料、抛光等主要组件的确认(生产能力、材料、抛光等) 26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程序程序n关键仪表的确认(量程、精度等)关键仪表的确认(量程、精度等) - 规格确认规格确认 是否购入安装了符合规格的仪表。是否购入安装了符合规格的仪表。 - 厂商资质的确认

19、厂商资质的确认 确认所购仪器出厂前的检验记录。确认所购仪器出厂前的检验记录。 - 设置确认设置确认 确认是否设置了符合规格要求的仪表。确认是否设置了符合规格要求的仪表。 27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程序程序 施工程序的确认施工程序的确认 焊接、坡度、死角、压力测试等。焊接、坡度、死角、压力测试等。 系统功能的确认系统功能的确认 主要的报警联锁功能、消毒主要的报警联锁功能、消毒/灭菌方灭菌方 式等。式等。 偏差报告偏差报告28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 程序程序n IQ(安装确认)(安装确认) - 文件确认文件确认 P&ID(管道仪表流程图)和布局图的检查(非管

20、道图)(管道仪表流程图)和布局图的检查(非管道图) - 组件的检查组件的检查 - 仪表和仪表校准的检查(仪表和仪表校准的检查(确认重要仪表与标准仪表的误差)确认重要仪表与标准仪表的误差) 在记录里附上所使用的标准仪表的校正说明书等在记录里附上所使用的标准仪表的校正说明书等。29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 程序程序 - 材料和表面抛光的检查材料和表面抛光的检查 - 组件结构的检查组件结构的检查 - 死角的确认死角的确认 - 焊接文件焊接文件 - 排放能力的确认排放能力的确认 - 水压测试的确认水压测试的确认 - 脱脂钝化的确认脱脂钝化的确认 - 公用设施的确认公用设施的确认 - 控制

21、系统硬件组件的检查控制系统硬件组件的检查 - 控制系统软件配置的检查控制系统软件配置的检查 - 偏差报告偏差报告30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程序程序 第第1阶段:阶段:2-4周周 - 每个制水工序点和使用点每天取样,连续进行每个制水工序点和使用点每天取样,连续进行24周周 -运行参数的确认运行参数的确认 -系统清洁和消毒程序和周期的确认系统清洁和消毒程序和周期的确认 - 确定确定SOP 第第2阶段:阶段:2-4周周 -每个制水工序点和使用点每天取样,连续进行每个制水工序点和使用点每天取样,连续进行24周周 -目的目的: 确认水系统能持续生产出合格的水确认水系统能持续生产出合格的水

22、 第第3阶段:阶段:1年年 -每天至少每天至少1个使用点取样,每周所有使用点轮换取样个使用点取样,每周所有使用点轮换取样 -目的:确认季节的变化对水的影响目的:确认季节的变化对水的影响31 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实施实施制定验证方案制定验证方案验证方案是企业重要技术标准。是进行验证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验证方案是企业重要技术标准。是进行验证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方案名称)项目名称(方案名称)-方案编号方案编号-方案制定人、制定日期方案制定人、制定日期-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验证目的验证目的

23、-验证方法验证方法-采用文件采用文件-控制标准控制标准-验证步骤验证步骤-验证周期验证周期-验证记录验证记录32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实施实施 批准验证方案批准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应经验证项目负责人批准后生效验证方案应经验证项目负责人批准后生效. 组织实施组织实施 由验证项目负责人组织验证小组成员由验证项目负责人组织验证小组成员. 根据验证方案所规定的方法、步骤、根据验证方案所规定的方法、步骤、 标准具体实施标准具体实施. 在验证过程中应做好验证记在验证过程中应做好验证记 录录,实施前做好培训实施前做好培训. 33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实施实施 提出验证报告提出验证报告 验证

24、工作结束后,验证人员应及时汇总验证结果,验证工作结束后,验证人员应及时汇总验证结果, 编制验证报告编制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内容应包括:验证报告内容应包括: 验证项目名称验证项目名称 验证日期验证日期 验证人员验证人员 验证结果验证结果 偏差处理偏差处理 最终结论最终结论 报告起草人签名报告起草人签名 证小组组长审核签名证小组组长审核签名 提交企业验证工作负责人提交企业验证工作负责人34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工艺用水系统验证实施实施批准验证报告批准验证报告 由企业验证工作负责人批由企业验证工作负责人批 准准建立验证档案建立验证档案 应建立完整的验证档案,将每项验证工作的有关应建立完整的验证档案,将每项

25、验证工作的有关文件归档。文件归档。35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1、 纯化水系统验证所需各类文件纯化水系统验证所需各类文件 纯化水系统设备说明书纯化水系统设备说明书 饮用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 纯化水标准纯化水标准 水预处理系统标准操作规程水预处理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反渗透装置标准操作规程反渗透装置标准操作规程 紫外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紫外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纯化水系统运行监测、纯化水系统运行监测、 维护、保养操作程序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纯化水系统清洗消毒程序纯化水系统清洗消毒程序36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取样频率取样频率 整个水质监测分为三个验证周期,每

26、个周期为七天。整个水质监测分为三个验证周期,每个周期为七天。 取样点取样频率:取样点取样频率: - 纯化水贮罐:天天取样。纯化水贮罐:天天取样。 - 纯化水回水口:天天取样。纯化水回水口:天天取样。 - 纯化水总送水口:天天取样。纯化水总送水口:天天取样。 - 纯化水使用点(轮流取样):一个周期一次。纯化水使用点(轮流取样):一个周期一次。说明:每次取样均做全项检测。说明:每次取样均做全项检测。37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纯化水系统日常监控纯化水系统日常监控取样点取样点 二级反渗透后、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各使用点(轮流二级反渗透后、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各使用点(轮流 取样)

27、取样) 取样频率取样频率 每月一次每月一次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全项检验全项检验最终分析和评价最终分析和评价38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纯化水检查验证参考示例验证周期验证周期1纯化水系统若较长时间停用,在正式生产三个星期纯化水系统若较长时间停用,在正式生产三个星期 前开启纯化前开启纯化 水系统,并做三个周期的监控。水系统,并做三个周期的监控。2纯化水系统改造或大修后,应做三个周期的监控。纯化水系统改造或大修后,应做三个周期的监控。3每月对纯化水系统消毒一次。每年对纯化水系统进行一次验证。每月对纯化水系统消毒一次。每年对纯化水系统进行一次验证。39制药工艺用水的污染制药工艺用水的污染 水是一种良好的

28、溶剂,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含有各种盐类和化合物,溶有含有各种盐类和化合物,溶有CO2。胶体和大量的非溶解性物质如腐殖质胶体、胶体和大量的非溶解性物质如腐殖质胶体、 黏土、沙石、黏土、沙石、 微生物、浮游生物等。微生物、浮游生物等。 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 因此,自然界的水是不纯水,必须要经过复杂的处理程序才因此,自然界的水是不纯水,必须要经过复杂的处理程序才 能用于制药生产中。能用于制药生产中。 40制药用水系统的污染制药用水系统的污染 大体上可分为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两种。大体上

29、可分为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两种。 外源性污染外源性污染 主要指原水及系统外部原因所致的污染。主要指原水及系统外部原因所致的污染。 内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 指制药用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致的污染。指制药用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致的污染。 我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经蒸馏制得,因此纯化水我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经蒸馏制得,因此纯化水 及注射用水的质量与原水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制药用水存在微及注射用水的质量与原水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制药用水存在微 生物和细菌内毒素污染的风险生物和细菌内毒素污染的风险,而各种离子、有机化合物、微粒而各种离子、有机化合物、微粒 等经制药用水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不再是构

30、成污染制药用水等经制药用水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不再是构成污染制药用水 的主要风险因素。的主要风险因素。41 原水的污染是制药用水最主要的外源性污染源。原水的污染是制药用水最主要的外源性污染源。 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均明确要求制药用水的原水至少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均明确要求制药用水的原水至少 要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要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 饮用的水质与其水源的污染相关。饮用的水质与其水源的污染相关。 这是外源性污染的一大特点,它往往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外源性污染的一大特点,它往往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如我国有的地区梅雨季节饮用水水质相对较差。如我国有的地区梅雨季节饮用水水质

31、相对较差。 水系统的外源性污染水系统的外源性污染42 水系统的外源性污染水系统的外源性污染 贮罐的排气口无保护措施或使用了劣质气体过滤器、用于贮罐的排气口无保护措施或使用了劣质气体过滤器、用于 混和混床中阴阳离子树脂的压缩空气中存在污染菌。混和混床中阴阳离子树脂的压缩空气中存在污染菌。 水从污染了的出口倒流。水从污染了的出口倒流。 地漏的缺陷以及更换活性炭和去离子树脂带来的外源性污染。地漏的缺陷以及更换活性炭和去离子树脂带来的外源性污染。43 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的影响因素内源性污染的影响因素 制水系统的设计制水系统的设计 选材选材 运行运行 维护维护 贮存贮存 使用

32、使用 以上因素与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密切相关,它与外源性污染也以上因素与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密切相关,它与外源性污染也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如饮用水系统的微生物污染有可能导致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如饮用水系统的微生物污染有可能导致细菌内毒素的增加,使制药用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细菌内毒素的增加,使制药用水的质量发生变化。44 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水系统的内源性污染 水系统的组成单元均可能成为微生物内源性污染源。水系统的组成单元均可能成为微生物内源性污染源。 原水中的微生物被吸附于活性炭、去离子树脂、过滤膜或其它设备原水中的微生物被吸附于活性炭、去离子树脂、过滤膜或其它设备 的表面上,可形成生物膜。的表面上,

33、可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受到生物膜的保护,增强了抵抗力如对消毒剂有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受到生物膜的保护,增强了抵抗力如对消毒剂有 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其中某些微生物从生物膜脱落并被冲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其中某些微生物从生物膜脱落并被冲 往水系往水系 统其它区域时,微生物可吸附于悬浮粒子上,生长繁殖统其它区域时,微生物可吸附于悬浮粒子上,生长繁殖,成为纯化水成为纯化水 设备和分配系统的污染源。设备和分配系统的污染源。45 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 热原热原 药学上通常是指那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药学上通常是指那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大多数细菌和许多霉菌都能产生热原。大多数细菌和许多霉菌都能

34、产生热原。 革兰阴性杆菌的代谢产物,致热能力强是造成热原反应的最主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的代谢产物,致热能力强是造成热原反应的最主要因素。 内毒素的危害性内毒素的危害性-除了引起高烧外,还有凝血、除了引起高烧外,还有凝血、 致代谢紊乱、血小板致代谢紊乱、血小板积聚、骨髓坏死等毒副作用,这是各国重视控制细菌内毒素污染的积聚、骨髓坏死等毒副作用,这是各国重视控制细菌内毒素污染的重要原因。重要原因。46 我国现行我国现行饮用水饮用水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GB5749-2006替代了替代了GB5749-1985标准标准,微生物检查指标由微生物检查指标由2项增项增 至至 6项项; 增加了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

35、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增加了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 虫检查虫检查,修修 订了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订了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标标 准准 指指 标标 限限 值值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 cfu ml 100 贾第鞭毛虫贾第鞭毛虫 10L 1个个 隐孢子虫隐孢子虫 10L 1个个 注注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MPN表示最可能数。表示最可能数。 当水

36、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 肠菌群。肠菌群。 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表示菌落形成单位。47 饮用水管理饮用水管理饮用水的标准饮用水的标准 储水池定期清洗,清洗要有卫生防疫部门的认可,储水池储水池定期清洗,清洗要有卫生防疫部门的认可,储水池要有二次供水证书,储水池的人孔、维修孔必须密闭并且要有二次供水证书,储水池的人孔、维修孔必须密闭并且加锁加氯杀菌(国标总氯加锁加氯杀菌(国标总氯0.05)自来水泵定期切换。自来水泵定期切换。 48 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 1 1、纯化水、纯化水ChP2005BP2008

37、/EP6.2USP2009ChP2010酸碱度酸碱度酸碱度酸碱度氯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硫酸盐钙盐钙盐硝酸盐硝酸盐(60ppb)硝酸盐硝酸盐(2ppm)硝酸盐硝酸盐(60ppb)亚硝酸盐亚硝酸盐(20ppb)亚硝酸盐亚硝酸盐(20ppb)氨氨(0.3ppm)氨氨(0.3ppm)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易氧化物易氧化物TOC或易氧化物或易氧化物TOCTOC或易氧化物或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不挥发物(1mg/100ml)不挥发物不挥发物(1mg/100ml)重金属重金属(0.3ppm)重金属重金属(0.1ppm)重金属重金属(0.1ppm)铝盐铝盐(10ppb)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

38、0个个/1ml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0个个/1ml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0个个/1ml49 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2、注射用水、注射用水ChP2005BP2008/EP6.2USP2009ChP2010pH5.0-7.0pH5.0-7.0(加KCL)氨(0.2ppm)氯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碳、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均同纯物与重金属均同纯化水化水硝酸盐硝酸盐(2ppm)铝盐铝盐(10ppb)、电导率、电导率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有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有机碳、电导率

39、、不挥发物机碳、电导率、不挥发物与重金属均同纯化水。与重金属均同纯化水。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个个/1ml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个个/1ml微生物总数不得过微生物总数不得过10个个/1ml50 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3、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ChP2005BP2008/EP6.2USP2009ChP2010pH5.0-7.0酸碱度酸碱度pH5.0-7.0(加加KCL)pH5.0-7.0(加加KCL)氯化物氯化物氯化物氯化物氯

40、化物氯化物氯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硫酸盐钙盐钙盐钙盐和镁盐钙盐和镁盐钙盐钙盐钙盐钙盐硝酸盐硝酸盐(60ppb)硝酸盐硝酸盐(2ppm)硝酸盐硝酸盐(60ppb)亚硝酸盐亚硝酸盐(20ppb)亚硝酸盐亚硝酸盐(20ppb)氨氨(0.2ppm)氨氨(0.2ppm)氨氨(0.2ppm)氨氨(0.2ppm)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不挥发物(1mg/100ml)不挥发物不挥发物(1mg/100ml)不挥发物不挥发物(1mg/100ml)重金属重金属(0.3ppm)重金属重金属(0

41、.1ppm)重金属重金属(0.1ppm)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0.25Eu/ml)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不溶性微粒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无菌,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不溶性微粒51 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 2010版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关于制药用水的质量标,除关于制药用水的质量标,除 适当减少适当减少 了某些化学检查项外,主要是增加两项检查:了某些化学检查项外,主要是增

42、加两项检查: 电导率检查:用于控制各种阴阳离子的污染程度。电导率检查:用于控制各种阴阳离子的污染程度。 总有机碳检查:控制有机污染(有机小分子)上述两项的总有机碳检查:控制有机污染(有机小分子)上述两项的 在线检测可对制水系统进行实时流程监控。在线检测可对制水系统进行实时流程监控。52我国制药用水质量标准概况我国制药用水质量标准概况1980 年年 电子工业的高纯水试行标准电子工业的高纯水试行标准 。1994 年年 电子机械工业部制定了高纯水电子机械工业部制定了高纯水JB/T7621-1994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制药行业参照电子机械工业部行业标准的个别项目。制药行业参照电子机械工业部行业标准

43、的个别项目。2000 版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收载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标准并规定了使用范收载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标准并规定了使用范 围。围。2005 版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在纯化水和注射用水项下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标准在纯化水和注射用水项下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标准 和检验方法。和检验方法。 以上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对制药用水的质量规定在不断加强以上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对制药用水的质量规定在不断加强 , GMP对制药企业制水系统的要求也逐渐加强。对制药企业制水系统的要求也逐渐加强。2010 版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53我国现行制药用水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我国现行制药用水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饮用水饮用水 GB57

44、49-2006替代了替代了GB5749-1985标准标准,微生物检查指标由微生物检查指标由2项增项增 至至 6项项; 增加了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增加了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 虫检查虫检查,修订了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修订了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标标 准准 指指 标标 限限 值值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MPN 100ml或或cfu 100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 cfu ml

45、 100 贾第鞭毛虫贾第鞭毛虫 10L 1个个 隐孢子虫隐孢子虫 10L 1个个 注注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MPN表示最可能数。表示最可能数。 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 肠菌群。肠菌群。 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表示菌落形成单位。54我国现行制药用水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我国现行制药用水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纯化水纯化水 标标 准准 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不 得过得过100 个。个。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取本品,采用薄

46、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 注射用水注射用水 标标 准准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00ml不得过不得过10个。个。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取本品至少取本品至少200ml,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依 法检查。法检查。 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标标 准准 无菌应符合规定。无菌应符合规定。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照照2010版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检查。附录无菌检查法检查。55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总大肠菌群检验意义总大肠菌群检验意义大肠菌群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菌有近大肠菌群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菌有近90年的历史。年的历史。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大肠菌群是指一

47、群在3537培养能发酵乳糖培养能发酵乳糖,24h能产酸能产酸 产气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需氧和兼性厌氧、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除包括埃希菌属除包括埃希菌属(Escherichia)还包括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枸还包括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肠杆菌属中以产气肠杆菌肠杆菌属中以产气肠杆菌(E.aerogenens)和阴沟杆菌和阴沟杆菌(E.cloacae)多见,克雷伯菌属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克雷伯菌属中以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lae)多见。多见。实际上大肠菌群基本上包括了正常人畜肠

48、道内的全部需氧的实际上大肠菌群基本上包括了正常人畜肠道内的全部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较大肠埃希菌代表范围更广革兰阴性杆菌,较大肠埃希菌代表范围更广,以大肠菌群为指以大肠菌群为指示菌示菌,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质量控制更为严格。56 大肠菌群分类大肠菌群分类生化试验生化试验 大肠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属 枸橼酸菌属枸橼酸菌属 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肠杆菌属 靛基质试验(靛基质试验(I) + - + - - + - + - - - +甲基红试验(甲基红试验(M) + + + + + + - - - - - -V P - - - - - - + + + + + +枸橼酸盐利枸橼酸盐利) - - - -

49、 + + + + - + + +用试验用试验(CH2S - - - - (+)()(+) - - - - - -乳糖(乳糖(44.5) + - - + - - - - - + - -57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我国我国GBT5749-2006收载的检验方法有三种收载的检验方法有三种;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及酶底物法及酶底物法,检验步骤如下检验步骤如下; 一、多管发酵法一、多管发酵法 乳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试验 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 分离培养分离培养 伊红美兰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 典型菌落典型菌落 深紫黑色、具金属光泽,紫黑色

50、、不带或深紫黑色、具金属光泽,紫黑色、不带或 略带金略带金 属光泽,淡紫红色、中心较深。属光泽,淡紫红色、中心较深。 革兰染色革兰染色 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证实试验证实试验 取上述典型菌落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取上述典型菌落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发酵乳糖并发酵乳糖并 产酸、产气。产酸、产气。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发酵乳糖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产酸、产气, 判总大肠菌群存在。判总大肠菌群存在。 报报 告告 查总大肠菌群检索表报告每查总大肠菌群检索表报告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水样中总大肠 菌群最可能菌群最可能 数数(MPN)值或总大肠菌群阴性。值或总大肠菌群阴性。 58 大肠菌群检验

51、方法大肠菌群检验方法二、滤膜法二、滤膜法(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 将水样置过滤器中抽滤将水样置过滤器中抽滤,水样全部通过孔径水样全部通过孔径0.45um的滤膜的滤膜,将污将污 染染 微生物全部截留在滤膜上。微生物全部截留在滤膜上。 滤膜及滤器灭菌滤膜及滤器灭菌 过滤过滤 取水样取水样100ml全部过滤。全部过滤。 培养培养 取出滤膜贴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培养取出滤膜贴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培养(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品红亚硫酸钠培养 基基) 。 挑选典型菌落挑选典型菌落 紫红色、具金属光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紫红色、具金属光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 光泽,光泽, 深红色、深红色、 中心较深。中心较深。

52、确认试验确认试验 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发酵乳糖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产酸、产气, 判总大肠菌群存在。判总大肠菌群存在。 报报 告告 总大肠菌群菌落数总大肠菌群菌落数 (cfu100ml)滤膜菌落数滤膜菌落数 100 水样体积。水样体积。59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检验方法三、酶底物法三、酶底物法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Dgalactosidse)的细菌的细菌 群组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群组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使培养基使培养基ONPG-MUG(MMO-MUG) 的颜色改变来检测大肠菌群。的颜色改变来检测

53、大肠菌群。 检验程序检验程序 水样稀释水样稀释 定性反应定性反应 100ml水样加入水样加入2.7gMMO-MUG培养基培养基,完全溶解完全溶解, 培养。培养。 10管法管法 100ml水样加入水样加入2.7gMMO-MUG培养基培养基,完全溶解。完全溶解。 分别取分别取10ml加入无菌试管中加入无菌试管中,培养。培养。 定量盘定量盘(51孔孔)法法 100ml水样加入水样加入2.7gMMO-MUG培养基培养基,完全溶解。完全溶解。 将上述溶解的水样全部倒入无菌将上述溶解的水样全部倒入无菌51孔定量盘内孔定量盘内,培养。培养。60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检验方法结果判断及报告结果判断及报告

54、培养培养24 h后判断结果后判断结果,必要时可延长至必要时可延长至28h报告。报告。定性反应定性反应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培养后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培养后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表示水样中含总大肠菌群。表示水样中含总大肠菌群。 报报 告告 检出或未检出总大肠菌群。检出或未检出总大肠菌群。 10管法管法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培养后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培养后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表示该试管中含总大肠菌群。表示该试管中含总大肠菌群。 报报 告告 计算阳性管数从表中查出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计算阳性管数从表中查出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 ,结结 果以果以MPN 100ml表示。表示。61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检验

55、方法定量盘定量盘(51孔孔)法法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培养后孔内培养物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培养后孔内培养物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表示表示 该孔含总大肠菌群。该孔含总大肠菌群。 报报 告告 计算阳性孔数从表中查出总大肠菌群最可能计算阳性孔数从表中查出总大肠菌群最可能 数数(MPN) ,结果以结果以MPN 100ml表示。表示。62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是一群不仅能在是一群不仅能在3537 生长生长,在在44.5仍能生长的大肠菌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耐热大肠菌群群称为耐热大肠菌群,多是直接来自近期人和动物粪便中的多是直接来自近期人和动物粪便中的大肠菌群亦称为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亦称为

56、粪大肠菌群。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采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采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步骤同总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步骤同总大肠菌群检验方法。63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 GB5749-2006收载三种检验方法;收载三种检验方法;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 1、多管发酵法是指总大肠菌群检验阳性培养,、多管发酵法是指总大肠菌群检验阳性培养, 在含在含 有荧光底物培养基上,有荧光底物培养基上,44.5培养培养24h产生产生-葡萄糖葡萄糖 醛酸酶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醛酸酶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 使培养基在紫使培养基在紫 外灯下产生特征性荧光的细菌以此来检测水中大肠埃外灯下产生特征性荧光的细菌以此来检测水中大肠埃 希菌的方法。希菌的方法。64 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检验步骤检验步骤接种接种 取大肠菌群阳性培养物接种至取大肠菌群阳性培养物接种至EC-MUG培养基(该培养基(该 培养培养 基含有基含有-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 Dgalactosid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