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3部分:溶藻弧菌.pdf

SN∕T 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3部分:溶藻弧菌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963210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9.9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2-21 上传人:阿毅44****867 IP属地:广西
12
积分
关 键 词:
SN∕T 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3部分:溶藻弧菌 SN 5364.3 2021 出口 食品 致病菌 检测 方法 微滴式 数字 PCR 部分 弧菌
资源描述:
SN∕T 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3部分:溶藻弧菌,SN∕T,5364.3-2021,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第3部分:溶藻弧菌,SN,5364.3,2021,出口,食品,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部分,弧菌
内容简介: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I C S0 7. 1 0 0. 3 0C C SX 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5 3 6 4. 32 0 2 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 C R法第3部分: 溶藻弧菌D r o p l e t d i g i t a l P C R m e t h o d f o r d e t e c t i o n o f p a t h o g e n s i n e x p o r t f o o dP a r t 3 V i b r i o a l g i n o l y t i c u s2 0 2 1 - 1 1 - 2 2发布2 0 2 2 - 0 6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前 言本文件按照G B/T 1. 1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S N/T 5 3 6 42 0 2 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 C R法 共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 副溶血性弧菌;第2部分: 霍乱弧菌;第3部分: 溶藻弧菌;第4部分: 创伤弧菌;第5部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6部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第7部分: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第8部分: 克罗诺杆菌属( 阪崎肠杆菌) 。本文件为S N/T 5 3 6 42 0 2 1的第3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丹、 徐蕾蕊、 魏海燕、 魏咏新、 马丹、 付溥博、 赵晓娟、 曾静、 董志珍、 高飞。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 C R法第3部分: 溶藻弧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溶藻弧菌的微滴式数字P C R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定性检测。 本文件的检出限为1 C F U/2 5 g 5 C F U/2 5 g( 或1 C F U/2 5 mL5 C F U/2 5 m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T 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 B/T 2 7 4 0 32 0 0 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NMK L N o . 1 5 6 食品致病性弧菌的检测和计数(P a t h o g e n i c V i b r i o s p e c i e s d e t e c t i o n a n d e n u m e r -a t i o n i n f o o d s)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 NA(d e o x y r i b o n u l e i c a c i d) : 脱氧核糖核酸。 d d P C R(d r o p l e t d i g i t a l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 微滴式数字P C R。 P C R(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 聚合酶链式反应。5 方法原理 针对溶藻弧菌G r o E 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探针, 将一定浓度的引物、 探针与模板D NA及数字P C R反应预混液混合, 配成P C R反应体系。将该数字P C R体系分布到1 0 0 0 02 0 0 0 0个微滴中, 使大部分微滴中模板D NA分子的数量为1或0, 然后进行P C R扩增。G r o E L基因探针5 端标记F AM荧光基团, 利用数字P C R系统的检测通道, 可对每个微滴的荧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含有模板D NA的微滴出现荧光信号的增强, 形成阳性微滴簇。最终根据阳性微滴的有无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溶藻弧菌。1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6 主要设备及耗材6. 1 天平: 感量0. 1 g。6. 2 均质器。6. 3 恒温培养箱:3 6 1 。6. 4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 离心力1 2 0 0 0g) 。6. 5 涡旋振荡仪。6. 6 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6. 7 生物安全柜。6. 8 d d P C R扩增仪及相关配套设备。6. 9 不同量程移液器:1 0 0 L1 0 0 0 L、2 0 L2 0 0 L、1 0 L1 0 0 L、0. 5 L1 0 L。6. 1 0 离心管:2 mL、1. 5 mL和0. 2 mL。7 材料与试剂7. 1 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 B/T 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7. 2 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7. 3 d d P C R反应配套试剂。7. 4 去游离核酸酶: 伯乐1)。7. 5 阳性对照: 溶藻弧菌标准菌株D NA, 或含目的片段的D NA亦可。7. 6 溶藻弧菌G r o E L基因特异性序列片段参见附录A, 引物探针如下: VA - F:5- GAG C T T T C T G T T GAAT G TAA C GA C A C - 3 ; VA - R:5- A C C C A C A C G C T C C AT T G C - 3 ; VA - P:F AM - T C T C T G C AAA C T C AGA C G C AAG C G TAG G - BHQ 1 - 3 。8 检测程序 食品中溶藻弧菌d d P C R检测程序见图1。1) 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文件使用者, 并不表示只认可该产品。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 则可使用等效产品。2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图1 食品中溶藻弧菌d d P C R检测程序9 实验操作步骤9. 1 样品制备 参照NMK L N o . 1 5 6中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和增菌。9. 2 D N A提取 直接取9. 1获得的增菌液2 mL加到无菌离心管中,8 0 0 0 g离心2 m i n, 尽量吸弃上清; 利用1 0 0 L磷酸盐缓冲液重悬沉淀, 加入2 0 L去游离核酸酶, 置于3 7 作用1 5 m i n3 0 m i n,9 5 加热1 0 m i n使酶失活。继而利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D NA, 操作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9. 3 D N A浓度和纯度测定 取适量D NA原液加双蒸水稀释一定倍数后, 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 6 0 n m和2 8 0 n m处的吸收值, 按照式(1) 计算D NA的浓度。=A2 6 0N5 0( 1 ) 式中: D NA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A2 6 0 2 6 0 n m处的吸光值;N 核酸稀释倍数。 当D NA浓度为0. 1 g/mL1 0 0 g/mL,A2 6 0/A2 8 0在1. 82. 0之间时, 适用d d P C R检测。3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9. 4 d d P C R检测9. 4. 1 对照和平行 检测过程中分别设置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以溶藻弧菌标准菌株D NA或含目的片段的D NA作为阳性对照, 利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按步骤9. 2提取的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D NA作为阴性对照, 用等体积的双蒸水代替D NA模板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待检样品提取的D NA溶液进行3个平行d d P C R检测。9. 4. 2 反应体系 按照表1配置反应体系。表1 d d P C R反应体系试剂名称储备液浓度终浓度体积数字P C R反应预混液211 0 LVA - F1 0 m o l/L0. 7 5 m o l/L1. 5 LVA - R1 0 m o l/L0. 7 5 m o l/L1. 5 LVA - P1 0 m o l/L0. 2 5 m o l/L0. 5 LD NA模板5 L水1. 5 L体系总体积2 0 L9. 4. 3 微滴生成 将配制好的数字P C R反应混合液, 加入微滴生成装置加样孔中, 按仪器操作说明生成微滴。9. 4. 4 d d P C R扩增 将生成的微滴缓慢转移至9 6孔板中, 封膜后置于P C R仪上, 按以下参数进行P C R扩增:9 5 1 0 m i n( 升降温速度:1 /s) ;9 4 3 0 s( 升降温速度:1 /s) ,5 8 1 m i n( 升降温速度:1 /s) ,4 5个循环;9 8 1 0 m i n( 升降温速度:1 /s) ,4 保存反应产物。注: P C R反应参数可根据基因扩增仪型号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9. 4. 5 荧光信号读取 扩增反应结束后, 将9 6孔板放入d d P C R检测仪中对每个微滴进行荧光检测, 采用F AM通道读取荧光信号。1 0 结果分析与表述1 0. 1 阈值的设定 根据空白对照的终点荧光值设定阈值限, 阈值限应对空白和阳性扩增结果进行明确的区分。4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1 0. 2 质量控制1 0. 2. 1 体系分隔产生的有效微滴的总数量满足所用d d P C R仪器型号要求。1 0. 2. 2 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无荧光信号检出。1 0. 2. 3 阳性对照有荧光信号检出且阴性微滴簇与阳性微滴簇能够截然分开。1 0. 2. 4 以上质控条件有一项不符合者, 实验结果视为无效, 查找原因后再次进行d d P C R检测。1 0. 3 结果表述1 0. 3. 1 待检样品所有微滴的荧光信号均低于阈值限, 待测样品中不含有溶藻弧菌, 检测结果表述为“ 未检出溶藻弧菌” 。1 0. 3. 2 待检样品3个平行中至少1个平行有荧光信号高于阈值限的阳性微滴, 且阴性微滴簇与阳性微滴簇能够截然分开, 该样品结果为溶藻弧菌初筛阳性, 对样品的增菌液进一步按NMK L N o . 1 5 6中的操作步骤进行确认后报告结果。1 1 防污染措施 检测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按照G B/T 2 7 4 0 32 0 0 8中附录D的规定执行。5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附 录 A( 资料性)溶藻弧菌特异性基因序列片段溶藻弧菌G r o E L基因序列( 部分) 及引物设计示意图(A c c e s s i o n N o . K X 0 9 4 8 9 7) 见图A. 1。图A. 1 溶藻弧菌G r o E L基因序列( 部分) 及引物设计示意图注: 阴影部分分别为上下游引物序列, 方框部分为探针序列。6S N/T5 3 6 4. 32 0 2 1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120234635 T/N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 业 标 准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SN∕T 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3部分:溶藻弧菌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9632109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