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_第1页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_第2页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_第3页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_第4页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北京邮电设计院 王炳南 一、住宅建筑的通信需求情况    综合布线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企业、金融、商业等部门组织计算机网络提供传输媒介,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阶段,都已有相应的规范可供选用,逐步趋于正规化管理,使综合布线工程的方案和质量得到较大的进步和提高。随着通信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以及普及程度的空前提高,城市住宅区家家有电话已成为现实。全国电话用户已超过1亿户,家庭安装计算机终端的上网的用户也已不在少数。    全国少说也以千

2、万户计,而且呈高速发展的趋势。即使已经上网的用户,对于网络下载的速度也感到越来越不满意,要求提高效率。住宅用户对通信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话音通信。     集话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已为人们所向往。ISDN 2B+D已能利用普通的电话线为用户提供低等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通过拨号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话音、图像通信,每秒15帧的画面虽然会有动画片的感觉,但毕竟可以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感情,比单一说话有了较大的进步。如果加上反向复用器(1MUX-inverseMUX),可以将3个2B十D或4个2B十D集合成6B+D或8B+D,开放384kbps或512kb

3、ps的点对点拨号式会议电视,通过多点控制器(MCU)还可拨号组织小型电视会议,这种方式的图像可达到每秒30帧,已可基本消除动画片的现象,比2B+D有了更大进步和提高。    此外,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各种数字用户线(XDSL)设备,还可更进一步扩展传输带宽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多媒体通信服务。    现在,北京等不少大城市都把住宅区划分为若干小区,由居民委员会组织进行封闭式社区服务管理,有线电视的管理与收费、房租、水、电、气、卫生等管理与收费,汽车停车车位的管理与收费,目前这些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尚处于初级水平。随着社会和

4、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度发展,光纤和接入网设备逐步伸向社区和大楼,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接近用户,为用户提供了对外通信的必要条件。如果社区组织计算机局域网,可以很方便地与城市电信网或广播电视网沟通,为实现社区现代化管理,以及为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和广播电视服务创造必要的环境。    由此可见,单个用户要求扩展传输信道的带宽,利用普通电话线即可实现,要组织社区计算机局域网,则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才能较好的满足网络的要求。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住宅建筑的综合布线已提到议事日程,有的已开始实施。制订相应的标准是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为此,中国工程

5、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已于2000年9月完成了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信息产业部、建设部等业内资深专家的审查,主编单位已完成报批工作,协会已于9月30日正式批准该规范为协会标准,编号为CECSll9:2000,于2000年12月正式施行。二、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设计规范首先应强调在进行城市住宅区与住宅楼的建设时,应将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及管线设施纳入相应的规划之中,同步实施,才能保证居民在入住时,可以方便地满足各种通信的需要,避免临时架线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且保证较高的通信质量

6、。    对于住宅建筑的综合布线设计标准的制订,比较复杂。我们面对的现状是大量的住宅建筑已经投入使用,已经保证每户1对或2对市内电话线,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住宅建筑,按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的要求,也仅按1户1对电话线或按用户要求设置,估计标准不会太高;新设计的住宅建筑没有新标准,处于用户自行设想的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考虑在住宅建筑设置综合布线和智能化的内容。及早制订住宅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标准,将会对住宅建筑通信设施的安排起到规范化的作用。    结合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通信设施的

7、现状和未来通信需求情况,同时参考了北美TIAEIA570标准,住宅建筑综合布线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新建的城市住宅区或较大规模的住宅楼,有可能组织计算机局域网,住宅用户通过该网与邮电公网进行通信时,宜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对于分散的住宅用户,或现有的住宅楼宜采用市内电话线开通各种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特别是已敷设的市内电话线应加以充分利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市内电话线上开通ISDN 2B+D的业务,通过网络终端(NT)可向用户提供2个64kbps的B信道和1个16kbps的D信道,传输距

8、离在05mm线径的优质电话线对时可达5km。    2)在市内电话线上开通各种数字用户线(XDSL),可向用户提供符合下表传输特性的传输信道:     (2)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应一次分线到位,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确定其等级和数量,宜符合下列规定:     1)基本配置:适用于满足基本的信息服务的需要,提供电话、数据和有线电视等服务。     每户可设1条5类4对对绞电缆,同步敷设1条75欧同轴电缆及相应的插座。  

9、0;  每户宜设置壁龛式配线装置,每一卧室、书房、起居室、餐厅等均应设置1个信息插座和1个电缆电视插座;主卫生间还应设置用于电话的信息插座。    每个信息插座或电缆电视插座至壁龛式配线装置,各敷设1条5类对绞电缆或1条75欧同轴电缆。    壁龛式配线装置的箱体应一次到位,满足远期的需要。    2)综合配置:适用于满足较高水平信息服务的需要,提供当前和发展的电话、数据、多媒体和有线电视等服务。    每户可设2条

10、5类4对对绞电缆,必要时也可设置2芯光纤;同步敷设12条75欧同轴电缆及相应的插座。    每户宜设置壁龛式配线装置,每一卧室、书房、起居室、餐厅等均应设置1个信息插座或光缆插座,以及1个电缆电视插座,也可按用户需求设置;主卫生间还应设置用于电话的信息插座。     每个信息插座、光缆插座或电缆电视插座至壁龛式配线装置各敷设1条5类4对对绞电缆,2芯光缆或1条75同轴电缆。    壁龛式配线装置的箱体应一次到位,满足远期的需要。    

11、(3)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敷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内综合布线应采用暗配线敷设方式。    2)暗配线管网和配线电缆或光缆应满足终期需要,楼层和楼层间的配管应备有维修余量,每户应备用1根引入管。    3)暗配线管网和配线电缆,光缆或同轴电缆应设计到每一住户室内的信息插座、光缆插座或电缆电视插座。    4)在改、扩建工程中,暗管敷设确有困难时,楼内配线电缆可利用明线槽、挂镜线、踢脚板等布放。   &

12、#160; (4)城市住宅区内综合布线的敷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住宅区内综合布线应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敷设方式,在地理环境难以敷设地下通信管道时,也可采用直埋、电缆沟等敷设方式。    2)地下通信配线管道应按终端期容量设计,并应有13个备用管孔。    3)对改、扩建的住宅楼,配线电缆、光缆或同轴电缆宜采用与该地区原有敷设方式相一致的方式。     (5)城市住宅小区和住宅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应符合下列

13、规定:    1)拓扑结构应符合图1的规定。 图1 住宅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2)分界点(DP)至最远住户信息插座的电缆总长度不应大于150m。    3)每户配线装置(DD)至户内最远用户终端的信息插座电缆(OC)、设备软线(EC)和配线装置(DD)的跳线总长度不应大于100m。    4)信息插座电缆(OC)不应大于90m。    5)配线装置(DD)的跳线和设备软线(EC)的总长度不

14、应大于76m。    6)设备软线和跳线的衰减大于实芯铜线的对绞电缆,应注意换算电气长度,折算为物理长度,使衰减指标符合规定。三、结 束 语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曾经编写过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协会标准,后来,经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协商同意,将该规范上升为GB50311-2000国家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我作为主要起草之一参与了编写和制订工作,从1993年底开始筹备,1995年3月14日颁布CECS72:95第一版,1997年4月15日颁布CECS72:97修订版,2000年2月28日颁布GB50311-2000国家标准版,历时6年。在这期间不断消化吸收国际标准的精华,同时,广泛征求国内专家在实践过程中的意见,扬长避短,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