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jyfn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定稿_第1页
Hpjyfn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定稿_第2页
Hpjyfn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定稿_第3页
Hpjyfn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定稿_第4页
Hpjyfn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学 生 姓 名 潘 莹 莹 指 导 教 师 刘 阳 专 业 会 计 学 学 院 会计学院 2008年6月17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raduation ThesisERP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Student Pan Yingying Supervisor Liu Yang Specialty Accounting School Accounting I

2、nstitute 2008-06-17毕业论文任务书姓名:潘莹莹学院:会计学院班级:会计专科一班专业: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立题目的和意义: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人员的工具,企业中的核心系统,其作用主要就是帮助会计人员提供各种信息:对外提供报表,对内提供各种决策有用信息。在ERP中,财务会计系统业务处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提供对外信息,同时财务会计系统也是管理会计系统的基础,管理会计系统主要是根据财务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工作的,同时辅以其它模块的业务数据。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而且还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

3、内部控制制度,以对上述系统与内控制度的审计(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审计)。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技术要求: 1选题适当,符合本专业的研究范畴。 2论文内容充实、论点论据充分、英文摘要准确。 3逻辑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术语规范、数学模型(案例分析)运用适当,图表形式正确。工作计划:1指导教师做论文撰写讲解,审定题目,制订资料的收集计划。 2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通过电话、互联网与学生随时沟通,了解论文资料收集和提纲写作情况。 3返校后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做开题审查。 4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阅和修改,推荐优秀论文。 5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做论文定稿的审查。 6评阅教师做论文评阅。 7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

4、。时间安排:12.28审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提纲。4.27 毕业实习、搜集资料、拟订毕业论文提纲。5.4 学生返校,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实习及论文提纲写作过程。2008.5. 55.11 审定毕业论文提纲,完成开题审查与开题答辩。2008.5.126.1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08.6.2 6.9 修改论文并定稿。2008.6.106.12 上交毕业论文,学院最后审查论文内容与格式。2008.6.136.17 审阅人评阅论文,学生做答辩准备。2008.6.186.21 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要求:(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院长意见:(签字) 年

5、月 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一、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二、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业论文成绩: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签章)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摘 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我国会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会计信息化系统要在会计基本理论、实务、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提高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推广的重要方面

6、。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概括部分,回顾了ERP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并具体说明了ERP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第二部分从二者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ERP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对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作出了比较。第三部分进一步完善ERP中会计信息系统是发展的客观要求,该部分针对ERP中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分析。第四部分对ERP中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提出解决方案。第五部分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随着会计软件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一定走向成熟。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ERP ;敏捷制造 ;事项法AbstractT

7、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new face of China's accounting issu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RP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ac

8、counting basic theory, practic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ve sweeping across the world today, ERP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popularity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

9、nology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aspect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summary of the review under the ER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o specify the ER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under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

10、second part from both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ERP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ERP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ke the comparison. The third part further improv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ERP system is an objective r

11、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P in part for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de a corresponding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ERP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the problems proposal put forward solutions. Part 5 in the final article, b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

12、opment prospect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certainly mature.Key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ERP; agile manufacturing; law matters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 论31.1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背景31.2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意义与目的3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意义3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13、的目的41.3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方法41.4应用研究的内容52会计信息化与企业ERP概述72.1会计信息化与企业ERP的基本概念7会计信息化7企业ERP8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82.2ERP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92.3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9二者立足点不同9自动化的程度不同9对会计理论、方法的运用程度不同93当前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03.1财务会计理论对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限制10对于传统会计报告的影响10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10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113.2政

14、策法规存在的问题11相关文件规定存在重复、矛盾之处11有些规定不利于软件设计11有些会计软件功能应当限制12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124对于目前ERP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124.1对于会计理论的限制,引入事项法124.2对于修改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议13彻底修改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3尽快制定计算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145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45.1会计信息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145.2会计信息化管理将更加规范145.3ERP(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成熟15结 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附 录191 绪 论1.1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背景会计信息系统的在我国运用

15、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会计软件的开始由企业自制,后来先后有了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公司,财务软件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财务软件的发展也随着其它信息技术从DOS发展到Windows再到现在的多平台,从单机版到局域网再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商务的运用。从20世纪90年代末,ERP逐渐在我国热起来,传统的财务软件的缺陷渐渐显现出来,国内各大财务软件厂商纷纷从单独的财务软件设计转型为ERP厂商。 财务是ERP中的重心,ERP要想整合企业各种资源,财务是衔接企业各个部门的最佳手段,财务不仅仅是ERP的重心,也是ERP的中心,各种企业的资源如销售、生产、采购、人力资源、及企业的管理通过财务联系在了一起

16、。1.2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2.1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意义可以说,会计信息系统在ERP中处于核心地位。ERP之所以被称之为企业资源计划,是因为它整合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集成于一个系统当中,因需而用,而要整合这些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财务,不论是采购、生产、销售,还是企业日常工作、员工管理等各类工作,只要发生资金的流动就必然会与ERP产生联系。有一种观点认为ERP的核心是MRP,本文认为不妥。以MRP为核心,或许是因为ERP是从MRP发展过来的。一者ERP的使用范围已不单单是制造业,也已用在了如医疗、出版、咨询等非制造行业,这些行业无MRP可言。再

17、者,通过MRP或许可以联系起来生产、采购、销售等相关环节,而别的部门则难于与之联系,难于组成企业资源。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人员的工具,企业中的核心系统,其作用主要就是帮助会计人员提供各种信息:对外提供报表,对内提供各种决策有用信息。在ERP中,财务会计系统业务处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提供对外信息,同时财务会计系统也是管理会计系统的基础,管理会计系统主要是根据财务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工作的,同时辅以其它模块的业务数据。管理会计系统主要负责参与企业管理、对内提供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会计

18、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支撑,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机制的任何决策都可能盲目无效。1.2.2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目的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化是不同于会计电算化的全新理念, 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在各种场合, 以各种形式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 是目前会计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会计信息化可以说是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派生的。因此,会计界对于会计信息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会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利用的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而且还包括

19、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对上述系统与内控制度的审计(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审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上述目标的目的,旨在保证AIS(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运用。这种观点更符合归纳推理的思维逻辑,即先设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路线或体系层面的内容,然后定位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这种观点也是一种演绎推理思维逻辑的结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将导

20、致一种新的会计思想。同时认为会计信息化要重整传统会计模式,预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是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充分开放的并高度共享的、实时报告的会计信息。1.3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方法1.与ERP下的其它子系统完全融合“如果ERP的财务会计模块仅仅是一般会计软件功能的延伸和加强,那它不会在最近的十年时间对全球企业的财务实践带来如此巨大的变革。” 跟ERP中的所有模块一样,会计信息系统地完全融入到了ERP当中,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子模块。以产品销售为例,销售产品之后,销售员便会将这件事记录在电脑上,产品销售、库存产品减少、应收款增加等事件便记录入数据库,这时当会计部门需要这些

21、数据时便会直接在数据库中读取,而不是销售人员来会计部门提供。这是的会计模块也未必就都在会计信息系统子模块当中,例如盈利分析或许会被放到销售模块当中,使销售人员能尽快获得销售信息。2.高度自动化会计中的许多业务处理都具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是机械重复地进行,而这些正是计算机所擅长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一般的设计仅仅是模仿手工记账,虽然是电脑处理,却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多少自动化,原始凭证一般为纸制,记账凭证由会计人员录入系统,之后的记账、生成报表才开始体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特点。而ERP则不同了,由于它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都集成到了ERP当中,原始凭证被相关部门人员录入之后,会计部门不必再自己生成记账凭证,

22、计算机会通过读取数据库自动获取原始凭证相关数据,生成记账凭证。企业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传送得到原始凭证,在数据库中记录相应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生成各种报表,支持企业分析决策。“ 如果信息集成度做得好的话, 企业财务的70 %以上的凭证是可以自动生成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3、充分运用先进的思想ERP中吸收了许多当代最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并将它们融合在了一起,保持了其先进性。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同样运用了许多新的思想,许多在传统会计中难以实现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ERP下的会计系统普遍使用了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度。ERP系统很重视计划地制定,在

23、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计划控制,如主生产计划、产能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等,因此在ERP下很容易进行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的核算。ERP下融合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如适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促进了新的核算方法的产生。 4、信息提供的灵活多样会计最终的目标是提供信息:为政府提供税收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发展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为员工提供工资、福利待遇信息等等,然而传统会计却只能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由于精力有限,过程复杂,很难再提供其它信息,所以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会计人员努力工作,而管理层在决策时却常需要自己主观臆断,传统

24、会计不得不成为“外部会计”、“财务会计”。在ERP中,这种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企业决策时,管理人员不必再凭单凭主观臆断,这主要归功于穿透报表,管理层在决策时,会计人员可以提供穿透报表,得出分析结论。1.4 应用研究的内容 客观环境和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依存于环境和需求的会计就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与环境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更为彰显与突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日渐成功应用,使我们更加易于看清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下的会计实践及其特征进行抽象化和标准化的结果。网络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建立首先要受到互联网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

25、,网络会计模式又是对网络会计实践所进行的总结与规范。诚然,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相对稳定的核心理论,会计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不能脱离会计的本质属性。网络会计模式也不例外,当我们在看到它作为会计理论与客观环境相协调的产物的同时,又必须清楚地看到网络会计模式是网络环境因素作用于会计理论内涵而形成的会计理论外延,并充分体现会计理论与环境因素共生与互动的关系,看到网络会计模式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征,因而基于上述的构想对网络会计模式着手加以研究至关重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网络条件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数据联系,是进一步搞好会计信息化的关键。针对当前广为采用的财务会计软件所涉及的输入口数据加以扩充与拓展,寻找财务

26、会计与管理会计共享的数据源,同时,根据企业资源计划(ERP)所提供的业务数据,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企业学习与成长等方面实现数据分流与采集,逐步建立一个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一体的、能为我国企业带来增值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会计数据源来看,未来电子原始凭证将全部替代纸质原始凭证,电子签名将代替手写签名。这一革命性的变化固然改变了原始凭证的表现形式,但却未能摆脱原始凭证必须通过人脑的会计确认的要求,在原始凭证全部电子化以后,会计人员仍然面临经济业务进入会计系统的判断与选择,但这种判断与选择对时间的要求更高了,什么时间确认各经济业务对会计要

27、素的影响变得十分敏感。美国的微战略(Microstrategy)利用商务智能软件系统销售确认的复杂性,通过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和推迟合同签字时间等方式以制造销售收入攀升的假象。这一案例不仅说明信息产品收入确认的困难性,而且进一步揭示网络时代会计确认时间的重要性。另外,会计确认时间的及时性,还体现在收到完整的发票账单的当天对其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由于信息用户期待的会计报表报送的时间周期大有缩短至一周甚至一天之势,因而会计要素的及时确认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重要问题,而计量的问题主要是选择计量属性。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是以货币量度为主的信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既要考虑

28、会计的基本职能,同时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完善会计计量的基本程序。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不仅不排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而且可以使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同步得以反映。基于现行成本的相关性优于历史成本,我们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这一计量属性实现进行探讨。不难设想,通过建立以上五种计量模式相应的数据库文件,并根据各计量模式的要求分别生成报表信息,对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ERP概述2.1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ERP的基本概念2.1.1 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对

29、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以机技术、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会计信息化,要求在会计的所有领域充分依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整,通过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又一

30、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因而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平台。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会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是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到会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对会计流程的重整和会计模型的重构。 2、智能化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

31、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因此,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3、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在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广泛接收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信息量更大;信息提供多元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期间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来披露会计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时生成、提供会计信息,还可以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如存货计价可以同时采用计划成

32、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法下,也可以运用多种计价方法进行试算,比较差异,选择相对准确的计价方法。此外,由于系统接收了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预测和决策;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用户可以各取所需;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等等。4、共享性 随着Internet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通过Inte

33、rnet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监会、政府管理部门、银行、税务、企业)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5、阶段性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都一步到位,是从手工会计方式会计电算化阶段初级会计信息化阶段,到会计领域全面的信息化阶段,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乃至全社会信息化,显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会计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建立新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2.1.2 企业ERP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公司

34、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资源管理方案。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 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思想,它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通过软件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这就是ERP。ERP系

35、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2.2 ERP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IT)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ERP作为企业全面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杰出代表,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首选目标,无论从时间、从深度、从广度,ERP都不可能取代信息化,它只是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企业信息化基础和核心。 2.3 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2.3.1 二者立足点不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时,是

36、站在会计的角度,站在会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会计软件的设计一般总是不能迈出会计部门的范围,这样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流只能在会计部门内部流动,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之间交换数据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因为信息孤岛间的信息流动往往不能以原始的形式流动,如需要转换成纸制凭证,或者存入磁盘来传送。而在ERP中则不存在这一点,如果ERP实施的好,企业中不应当有信息孤岛,ERP的设计,是在整个企业甚至是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的角度设计的,而不是在会计或生产等某个企业内部部门的角度设计的。在一个部门录入的数据,其他部门只要有权限,便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2.3.2 自动化的程度不同传统

37、会计信息系统确实有创新的想法,但就厂商的产品看基本上都是在模仿手工处理,少有创新之处,立足点不同,创新也就难了。有些软件甚至故意迎合会计人员手工处理的习惯。ERP下的处理流程则不同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是从记账凭证开始的,会计人员通过原始凭证在计算机中录入记账凭证,然后才是自动记账、自动生成报表。ERP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是从原始凭证开始的,原始凭证录入数据库之后,记账凭证的生成大部分就是自动化的了。2.3.3 对会计理论、方法的运用程度不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新理论的接受速度缓慢,接受程度也低,而反观ERP则不同了,从MRP到ERP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融合其它先进思想与理论的过

38、程。由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孤岛,与企业其它部门无法通畅地联系,虽然理论界有许多优秀的理论出现,但只在会计部门实施,再好的信息系统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而ERP是一个整合整个企业的集成系统,为优秀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环境。作业成本管理、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财务管理等的运用,使ERP下的会计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账务系统,真正对企业管理起到了帮助。3 当前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3.1 财务会计理论对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限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或者可以这么说,信息时代来临之前的成熟的技术便是落后的技术,会计便是如此。会计的成熟在信息技术普及

39、之前,所以会计理论并不能与计算机相适应,限制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3.1.1 对于传统会计报告的影响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网络环境下将会更好地实现会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首先,互联网是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成为可能,这不仅加快了会计信息传输的速度,也改变了会计信息的阅读方式。其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既可以按约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供会计信息,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信息要求,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工生成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交流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且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和空

40、间的限制。此外,联机实时的报告输出方式,还在增加会计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提供的成本。ERP环境下,会计报告能得到更好的表达,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却没有给这种表达提供太多的机会。3.1.2 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从会计数据向会计信息的加工、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之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所以传统会计便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组织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组织的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等距的、首尾相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在信息化社会,就主观而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会计信息,以支持经营决策;

41、就客观而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可是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并将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实时地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上,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网上随时获取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的结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这时,会计分期假设的要求这于计算机实时性的特点便产生了冲突。3.1.3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这一假设的内涵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币钟唯一、币值稳定。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行业之间实现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和比较。在信息化社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表现企业组织竞争力

42、方面的非货币信息。由此可见,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对传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造成了冲击。3.2 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会计软件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1989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4年)、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6年)等,这些法规对于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原有法规有很多规定都已无法规范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阻碍了会计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制约了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3.2.1 相关文件规定存在重复、矛盾之处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

43、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而这一规定与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三章“应征得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的规定相矛盾。3.2.2 有些规定不利于软件设计如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七条规定“应当提供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账凭证的审核功能,审核通过后即不能再提供对机内凭证的修改。”十八条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凭证冲消法或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财务软件都分别设有审核、记账两个功能,究竟是审核后还是记账后就必须使用留有痕迹的修改方法,文件规定含混、不清

44、,不利于软件设计的规范化。3.2.3 有些会计软件功能应当限制有些功能对用户使用可能带来一些方便,在软件设计中已普遍采用,但这些功能确实存在重大数据安全、真实、可靠的隐患,对这些功能现有法规缺乏相应的规范。默认这些功能影响了法令、法规的严肃性,不利于会计执法工作。例如目前几乎所有的会计软件都提供了“反记账”和“反结账”的功能,而这些完全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相关规定。再如批量审核功能,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严格执行了审核后才能登记机内账簿的规定,但实际上由于凭证打印进行审核时,这些凭证处于未审核状态,可以由输入人员任意修改。3.2.4 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与会

45、计基础工作规范都规定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而网络环境下个工作站要执行连续编号只能是谁先存盘谁先编号,这样做打乱了原有工作站同类凭证的编号顺序,不利于相关信息的查询和输出。在ERP下,由于记账凭证可以根据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这样的记账凭证是否还需要审核,甚至是否还需要生成类似手工会计处理那样的记账凭证,然后再提供相关账簿纪录,有待讨论。4 对于目前ERP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4.1 对于会计理论的限制,引入事项法要想让会计理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最彻底的方法当然是彻底改革会计理论,使之适应信息时代,但这在现实中是明显不行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中间应当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在尽量不抵触现行会

46、计制度的前提下对现有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改进。1969年,索特在Accounting Review上发表了“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提出了事项法(Events Approach)的概念。事项法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向信息使用者报告企业具体经济事项,让信息使用者选择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而无需编制会计报表。与传统会计相比,事项法注重的是数据,即经济事项的各个属性,而传统会计各项业务的最终目标是生成会计报表;传统会计一切以货币计量,事项法下同一经济事项可以有多个计量属性,以适应不同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事项法的特点:全息数据。传统会计所记

47、录的信息都是企业业务数据中经过提取的部分,仅仅包含了财务信息,去掉了其他部分,信息的确认和计量都以货币来表示。事项法的信息记录不然,事项法下记录的数据都是最原始的,确认计量手段多样化。当信息需求者需要信息时,根据需求者的分析模型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所需要的形式。这样,报表便可以因需而生,需要什么报表时可以通过模型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转换成需要的形式。从这个角度说,传统会计的处理方式便可以看成是一种分析模型,用以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三张报表。整体设计。事项法的立足点是整个企业。要记录全息数据,必须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记录,而不能仅仅从财务部门的角度记录。实时处理。事项法下平时的工作仅仅是记录事件,将其录入数据库

48、中,当需要报表时在数据库中读取原始数据,通过模型将其转变成所需报表的形式。REA模型是设计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种设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中应当记入数据库的数据分成资源(Resource)、事件(Events)、相关人员(Agent)三类,故而称为REA模型。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时,REA模型并非立足于会计部门,而是整个企业。在资源、事件、人员三者中,核心是事件,系统的设计围绕着事件而展开。事件指企业中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资源是指企业当中能带来经济价值的各种东西;相关人员即参与到事件当中的人。事项法本是不统驭传统会计的一种方法,然而由于传统会计也可以看成事项法下的一个视图,可用事项法来进行传

49、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在事项法下,平时记录的是各个业务部门的原始数据,会计信息是在需要时根据预先设好的模型动态生成的。原始数据的计量手段不仅仅是货币计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会计单一货币计量的不足;会计报告在事项法下实时动态生成的这样就提高了会计的实时性;各种报告仅仅是预先设计的模型下的视图,所以,事项法下可以产生各种所需要的报表,而不仅仅限于传统会计上的三张报表。由此可见,事项法有许多与ERP相似之处,将两者结合将不是一件难事,并且可以很大的改善传统会计理论在计算机处理方面的不足。4.2 对于修改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议4.2.1 彻底修改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应彻底修

50、订。修订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对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在现行的有关规定中各省市的规定不完全一致,这给县属企业分布在不同省份但使用统一软件的企业集团带来麻烦。考虑到这类企业集团会越来越多的情况,管理办法应对替代手工机长的管理办法和相关手续作统一规定。管理办法应对企业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应建立的管理制度及其制定原则作出规定。4.2.2 尽快制定计算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由于手工会计工作的处理方法与计算机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分别制定规范手工会计核算业务和规范计算机核算业务的基本功能规范。目前执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对手工会计核算业务的规范,另行制定计算机会计核算

51、基础工作规范用来规范计算机会计核算业务。规范的制定应充分考虑ERP等集成系统的特点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应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会计核算部分具有的功能制定原则性的规定:如软件数据处理的正确性、输出的会计资料应满足的条件、系统应具有的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为审计需要应具备的要求。该规范在对各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模块基本功能、工作规范作的同时,应重点规定应达到的目的,对具体的实现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规范普遍使用,并保持规范的稳定性。并且,计算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中应对会计核算部分不允许具有的非法功能作出明确规定。5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5.1 会计信息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近几年,我国会计信

52、息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我国会计软件水平提高很快,一些专业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尤其是ERP管理软件很受欢迎,为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准备了很好的前提条件。但是,会计软件的应用水平及普及程度却受到会计人员水平的影响,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然而,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在今后几年将掀起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热潮,并为全面普及会计电算化奠定人才基础,推动会计信息化的普及。 5.2 会计信息化管理将更加规范在前几年实践摸索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迸一步组织实施已有的管理办法。同时,制定符合我国会计电算化特点的计算机审计准则,研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将更加规范化。 5.3 ERP(会计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