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安全用具_第1页
高压安全用具_第2页
高压安全用具_第3页
高压安全用具_第4页
高压安全用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压安全用具在电力生产中,工作人员经常使用各种电气安全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完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保护人身安全起重要作用。主要防止人身触电、电弧灼伤、高空坠落等等。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对各种电气安全用具的基本结构、性能有所了解,掌握其使用和保管方法。电气安全用具;可分为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绝缘安全用具分为; 基本安全用具 ;辅助安全用具 基本安全用具:是指绝缘强度能长期承受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在该电压等级产生内部过电压时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工具。如绝缘杆、绝缘夹钳、验电器等。 辅助安全用具:是主要用来进一步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绝缘强度的工具。例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 辅助安全用

2、具不能承受高电压。因此,辅助安全用具配合基本安全用具使用时,能起到防止工作人员遭受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弧灼伤等伤害。 注- 在低压带电设备上,辅助安全工具可作为基本安全用具使用 (一)基本电气安全用具1、绝缘杆 绝缘杆又称操作杆(拉杆)。它主要用于接通或断开隔离开关、跌落保险、装卸携带型接地线以及带电测量和试验等工作。绝缘杆一般用电木、胶木、环氧玻璃棒或环氧玻璃布管制成。使用方法与结构;由工作部分(5-8cm左右长)绝缘部分,护环及受握部分组成。绝缘棒的最小长度:10KV以下绝缘部分长度0.70 握手部分长度0.3535KV以下绝缘部分长度 1.10 握手部分长度 0.40 使用注意事项1、

3、电压等级相同。 2、使用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3、下雨、下雪或潮湿天气,无伞型罩的绝缘杆不宜使用。保管注意事项 1、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受潮。 2、放在架子上或垂直悬挂。 3、不与墙或地面接触。 4、一般每年试验一次。2. 绝缘夹钳 1、绝缘夹钳是用来安装和 拆卸高压熔断器的工具。 2、使用注意事项: (1)绝缘夹钳不允许装接地线。 (2)妥善保管,防止受潮。 (3)定期试验,周期1年。3. 携带型电压指示器(即验电器) 一般称为验电器(实物) (1)高压验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确认电压等级相同 (1)验电前,应在有电的设备上试验,验证验电器良好.验电时,验电器应逐渐靠近带电部分.验电时应戴绝

4、缘手套,手不得超过握手的隔离护环。高压验电器每半年试验一次。 (2)回转式高压验电器: 也称风车式验电器。验电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预防性电气试验。声光高压验电器注意事项:使用前先要在同等电压带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才能使用.验电器使用前后均应用清洁干燥软布将操作杆擦拭干净,以防使用中发生闪络,爬电等现象.高压验电器每半年试验一次。 辅助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套, 绝缘靴, 绝缘鞋, 绝缘垫, 绝缘站台, 绝缘毯等.绝缘手套和绝缘靴(鞋) 注意事项:检查有否漏气,最好先戴上一双棉纱手套, 绝缘手套和绝缘靴试验周期6个月,试验合格应有明显标志和试验日期绝缘垫由特种橡胶制成,表面有防滑槽纹,试

5、验周期每两年1次。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一般性防护安全用具没有绝缘性能,主要用于防止停电检修的设备突然来电、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登带电设备、电弧灼伤、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这种安全用具虽不具备绝缘性能,但对保证电气工作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防护安全用具有:携带型接地线、临时遮栏标示牌、安全牌、近电报警器。为了防止停电检修设备突然来电和邻近高压带电设备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将停电设备用携带型接地线三相短路接地,这对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是生产现场防止人身电击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携带型接地线由短路各相和接地用的多股软裸铜线及专用线夹组成。使用时禁止用缠绕的方法接地。统一

6、编号、固定存放。定期检查、及时维护。 使用方法:1)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2)拆时,先拆导体端后拆接地端。 高压电气设备部分停电检修时,为防止检修人员走错位置、误入带电间隔及过分接近带电部分,一般采用遮栏进行防护。之外,遮栏也用做检修安全距离不够时的安全隔离装置。 遮栏分为栅遮栏、绝缘挡板和绝缘罩三种。标志牌 标志牌的用途是警告工作人员不得接近设备的带电部分,提醒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采取安全措施,以及表明禁止向某设备合闸送电等。 标示牌按用途分为禁止、允许和警告3类. (1)“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等。 (2)“在此工作”、“从此上下”、“由此出入”等。 (3)“止步

7、,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常用的安全提示牌 禁止类安全牌:禁止开动、禁止通行、禁止烟火。 警告类安全牌:当心电击、注意头上吊装、注意下落物、注意安全。 指令类安全牌:必须戴安全帽、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戴防护目镜。 安全用具使用注意事项(一)验电方法 验电时,应先将验电器在有电的设备上试验,验证验电器良好,指示正确(全停作业在停电前先试验验电器)。 验证验电器合格、指示正常后,在被试设备的进出线各侧按相分别验电,将验电器慢慢靠近被试设备的带电部分,若指示灯亮或用绝缘杆验电,慢慢靠近带电部分(多点验电,防止盲区),绝缘杆端有火花和放电劈啪声,则为有电,反之为无电。(二)验电注意事项

8、1) 验电时,验电人员应佩带合格的绝缘手套,并有人监护。 2) 使用的验电器,其电压等级与被试设备(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致,且合格。绝对不允许用低于被试设备额定电压的验电器进行验电,因为这会造成人身积淀,也不能用高于被试设备额定电压的验电器验电和操作杆操作,这是因为验电或操作时,因操作器具几何尺寸过大,可能导致相间距离小于规定值而引起短路故障,造成人员电击事故和设备损坏。3) 验电时,必须在被试设备和进出线两侧各相上分别验电,对处于断开位置的断路器两侧也要同时按相验电,不允许只验一相无电,就认为三相均无电。 4) 线路的验电应逐相进行,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必须在被试设备的进出线

9、两侧各相及中性线上分别验电。对处于断开位置的断路器两侧也要同时按相验电。杆塔上电力线路验电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对停电的电缆线路电容量大,则停电时因贮存剩余电荷量较多,又不易释放,因此,刚停电时验电,验电器灯泡仍会发亮。此时,要每隔几分钟验电一次,直至验电器灯泡不亮时,才确认该电缆线路已停电.。(三)装设接地线1当验明设备(线路)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线路)用接地线(或合接地线刀闸)三相短路接地。装、拆接地线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装、拆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2、装设接地线时,应先将接地端可靠接地,验明停电设备无电压后,立即将接地线的另一端

10、接在设备的导体部分上,这样做可以防止装设接地线人员因设备突然来电或感应电压而受电击的危险。 3、拆除接地线时,应先拆除设备的导体端,后拆除接地端。按这种顺序拆除接地线,可防止突然来电和感应电压对拆除接地线人员的电击伤害。 4、装、拆接地线时,应使用绝缘杆和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以免感应电压或突然来电时的电击。5、装设接地线时,接地线与导体、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严禁用缠绕的方法接地或短路,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已刮去油漆的导电部分。 6、接地线的接地点与检修设备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隔离开关或熔断器。 7、对带有电容的设备或电缆线路,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应放电,以防工作人员被电击。 8、同杆塔架

11、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装设接地线时,应先装低压,后装高压,先装下层,后装上层。(四)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1在电源切断后,应立即在有关地点悬挂标示牌和装设临时遮栏。下列部位和地点应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1、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2、凡远方操作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控制盘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3、线路上有人工作时,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4、部分停电的工作,当安全距离小于“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时,小于该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时遮栏。临时遮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在临时遮栏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5、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的遮栏上,工作地点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过的过道(通道应装临时遮栏)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6、在室外地面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