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dwg
顶板.dwg

手机后壳盖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1模2腔-斜顶抽芯含NX三维及13张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19734361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2-24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100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手机后壳盖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1模2腔-斜顶抽芯含NX三维及13张CAD图,文本
内容简介:
摘 要塑料在工业快速发展,提出了质量好,加工精度高,开发周期短等注塑模具的设计和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适应这种需求已成为模具制造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模具行业已比较成熟,很多零件日趋标准化,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到,本次设计的是手机后壳的注塑模具。手机后壳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所用材料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ABS。在设计中,分析塑件的工艺性。模具结构可采用一模两腔,侧浇口进料,注射机采用HTF80XB型号,设置冷却系统,采用斜顶抽芯机构。包括零部件设计成型,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的设计等。并且着重介绍了注射加工方法、模具的结构。设计出一套塑料注塑模具,并对模具以及主要零件进行了图纸绘图。此次设计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模具设计资料,通过手机后壳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手机后壳制作工艺上的突破,同原有的设计方法相比,模具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模具整体设计的思路和要求符合现代设计潮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手机后壳;注塑模具;一模两腔;侧浇口;注射机;抽芯机构目 录摘 要I1 绪论52 塑件分析82.1 塑件图82.2 塑件的材料分析82.2.1基本特性82.2.2成型性能92.2.3主要用途92.3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分析102.3.1 塑件的结构设计102.3.2 塑件尺寸及精度112.3.3 塑件表面粗糙度112.4 计算塑件的体积、质量123 塑件成型方案设计133.1 分型面选择133.2 型腔数的确定133.3 型腔布局133.4 浇注系统的类型和位置的选择153.4.1浇注系统组成153.4.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153.5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153.5.1型腔设计163.5.2型芯设计173.6 侧向抽芯机构类型设计183.6.1斜滑杆侧抽芯机构选择183.6.1斜滑杆侧抽芯机构数值计算183.7 脱模机构的设计203.7.1 脱模机构的选择203.7.2推杆推出机构设计203.8 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213.9 排气及引气系统的设计223.10模温调节系统的设计23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233.11模架选用243.11.1确定模具的基本类型243.11.2模架的选择244 模具零件设计264.1 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264.2模具强度与刚度校核264.3脱模力的计算274.4浇注系统的设计274.4.1 主流道的设计274.4.2分主流道的设计294.4.3浇口的设计294.4.4拉料杆的设计304.4.5冷料井的设计304.5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305 注射机的选用及相关参数的校核32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325.1 相关参数345.2最大注塑量校核345.3 锁模力校核355.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355.5 开模行程校核366 模具结构总图37总结38致谢39参考文献401 绪论模具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2 塑件分析2.1 塑件图在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对塑件的工艺性如形状结构、尺寸大小、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恰当确定塑件制品所需的模具结构和模具精度。本设计课题-手机盖如图所示,具体结构和尺寸详见图纸,该塑件结构较为简单,生产量大,要求较低的模具成本,成型容易,精度要求不高。 手机盖三维立体图2.2 塑件的材料分析21 塑料材料的优缺点优点:ABS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及表面硬度,有较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无毒,无气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料有较好的光泽,、不透明,它的热变形温度比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高,尺寸稳定性较好,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配成任何颜色,价格便宜原料易得; 缺点:耐溶剂性差、低介电强度 、低拉伸率。22 塑件材料成型性能ABS易吸水,使成型塑件表面出现斑痕、云纹等缺陷。因此,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ABS在升温时黏度增高,黏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模具设计中大都采用侧浇口形式,成型压力较高,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该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及小。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时,模具温度应控制在6080。ABS比热容低,塑化效率高,凝固也快,故成型周期短。23 塑件材料主要用途ABS在机械工业上用来制造汽车空调转盘、泵业轮、轴承、把手、管道、管连接件、蓄电池槽、冷藏库和冰箱衬里等,汽车工业上用ABS制造汽车挡泥板、扶手、热空气调节导管等,还可用ABS夹层板制小轿车车身。ABS还可用来制造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玩具、电子琴及收录机壳体、食品包装容器,农药喷雾器及家具等。 所以根据以上优缺点,我认为ABS材料适合手机盖的制造。2.3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分析2.3.1 塑件的结构设计(1)、脱模斜度 由于注射制品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因此它在脱模前会紧紧的包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突出的部分。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因脱模力过大拉伤制品表面,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制品内外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大小与制品形状、壁厚及收缩率有关。斜度过小,不仅会使制品尺寸困难,而且易使制品表面损伤或破裂,斜度过大时,虽然脱模方便,但会影响制品尺寸精度,并浪费原材料。通常塑件的脱模斜度约取0.51.5,塑件材料ABS的型腔脱模斜度为0.35130/,型芯脱模斜度为30/1。(2)、塑件的壁厚 塑件的壁厚是最重要的结构要素,是设计塑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塑件的壁厚对于注射成型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与注射充模时的熔体流动、固化定型时的冷却速度和时间、塑件的成型质量、塑件的原材料以及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密切相关。一般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塑件的壁厚应尽量小。因为壁厚太大不仅会使原材料消耗增大,生产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延缓塑件在模内的冷却速度,使成型周期延长,另外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但如果壁厚太小则刚度差,在脱模、装配、使用中会发生变形,影响到塑件的使用和装配的准确性。选择壁厚时应力求塑件各处壁厚尽量均匀,以避免塑件出现不均匀收缩等成型缺陷。塑件壁厚一般在14,最常用的数值为23。本产品壁厚均匀,周边和底部壁厚均为2左右。(3)、塑件的圆角为防止塑件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改善其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充模特性,增加相应位置模具和塑件的力学角度,需要在塑件的转角处和内部联接处采用圆角过度。在无特殊要求时,塑件的各连接角处均有半径不小于0.51的圆角。一般外圆弧半径大于壁厚的0.5倍,内圆角半径应是壁厚的0.5倍,所以,均为1mm左右(4)、孔塑料制品上通常带有各种通孔和盲孔,原则上讲,这些孔均能用一定的型芯成型。但当孔太复杂时,会使熔体流动困难,模具加工难度增大,生产成本提高,困此在塑件上设计孔时,应尽量采用简单孔型。由于型芯对熔体有分流作用,所以在孔成型时周围易产生熔接痕,导致孔的强度降低,故设计孔时孔时孔间距和孔到塑件边缘的距离一般都尖大于孔径,孔的周边应增加壁厚,以保证塑件的强度和刚度。2.3.2 塑件尺寸及精度塑料制品外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品种的流动性和注射机规格,在一定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流动性好的塑料可以成型较大尺寸的制品,反正成型出的制品尺寸就比较小。从节约材料和能源的角度出发,只要能满足制品的使用要求,一般都应将制品的结构设计的尽量紧凑,以便使制品的外形尺寸玲珑小巧些。该塑件的材料为ABS,流动性较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制品。塑件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模具结构的设计和模具的制造精度。为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和模具的制造成本,在满足塑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把塑件的尺寸精度设计得低一些。由于塑料与金属的差异很大,所以不能按照金属零件的公关等级确定精度等级。根据我国目前的成型水平,塑件尺寸公差可以参照塑件的尺寸与公差数值标准来确定。根据任务书和图纸要求,本产品采用MT6级精度。 2.3.3 塑件表面粗糙度塑件的表面要求越高,表面粗糙度越低。这除了在成型时从工艺上尽可能避免冷疤、云纹等疵点来保证外,主要是取决于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 0.021.25之间,模腔表壁的表面粗糙度应为塑件的1/2,即Ra 0.010.63。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型腔磨损而使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加,所以应随时给以抛光复原。本次产品表面粗糙度为外表面Ra0.2,内表面Ra0.81.6。2.4 计算塑件的体积、质量本次设计中,塑件的质量和体积采用3D测量,在UG软件中,使用塑模部件验证功能,可以测得塑件的体积4.185,因ABS的密度为1.03,即可以得出该塑件制品的质量约为4.3。3 塑件成型方案设计3.1 分型面选择将模具适当地分成两个或几个可以分离的主要部分,它们的接触表面分开时能够取出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当成型时又必须接触封闭,这样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它是决定模具结构的重要因素,每个塑件的分型面可能只有一种选择,也可能有几种选择。合理地选择分型面是使塑件能完好的成型的先决条件。选择分型面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2)使塑件在开模后留在动模上;3)分型面的痕迹不影响塑件的外观;4)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能合理的安排;5)使推杆痕迹不露在塑件外观表面上;6)使塑件易于脱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本模具制件的外观特点,受用平面分型面,并选择在塑件的最大平面处,开模后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分型面的选择3.2 型腔数的确定 因为本设计手机盖结构简单,生产量大,塑件的尺寸较大,为提高塑件成功概率,并从经济型的角度出发,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一模两腔,进行加工生产。3.3 型腔布局型腔的布局与浇注系统的布置密切相关,型腔的排布应使型腔每个区域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均等的分得所需的压力,以保证塑料熔体均匀地充满型腔,使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这就要求型腔与主流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同时采用平衡流道,以求达到良好的浇注质量。型腔布局由图所示。 型腔布局方式3.4 浇注系统的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浇注系统是指注射模中从主流道始端到型腔之间的熔体进料通道,浇注系统可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两类,本设计中采用普通侧浇口浇注系统。正确设计浇注系统对获得优质的塑料制品极为重要。3.4.1浇注系统组成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主浇道 2第一分浇道 3第二分浇道 4第三分浇道 5浇口 6型腔 7冷料穴3.4.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在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下列有关因素:a)、塑料成型特性:设计浇注系统应适应所用塑料的成型特性的要求,以保证塑件质量。b)、模具成型塑件的型腔数:设置浇注系统还应考虑到模具是一模单腔或一模多腔,浇注系统需按型腔布局设计。c)、塑件大小及形状:根据塑件大小,形状壁厚,技术要求等因素,结合选择分型面同时考虑设置浇注系统的形式、进料口数量及位置,保证正常成型,还应注意防止流料直接冲击嵌件及细弱型芯受力不均以及应充分估计可能产生的质量弊病和部位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留有修整的余地。d)、塑件外观:设置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到去除、修整进料口方便,同时不影响塑件的外表美观。e)、冷料:在注射间隔时间,喷嘴端部的冷料必须去除,防止注入型腔影响塑件质量,故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储存冷料的措施6。 3.5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模具闭合时用来填充塑料成型制品的空间称为型腔。构成模具型腔的零部件称成型零部件。一般包括型腔、型芯、型环和镶块等。成型零部件直接与塑料接触,成型塑件的某些部分,承受着塑料熔体压力,决定着塑件形状与精度,因此成型零部件的设计是注射模具的重要部分。成型零部件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需要经常承受温度压力及塑料熔体对它们的冲击和摩擦作用,长期工作后晚发生磨损、变形和破裂,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其结构形式,准确计算其尺寸和公差并保证它们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主要应在保证塑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从便于加工、装配、使用、维修等角度加以考虑。 1. 凹模的內形尺寸: 式中:L凹为型腔內形尺寸(mm); L塑为塑件外径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外形尺寸; K为塑料平均收缩率(%),此处取0.5%s为塑件公差,查表知ABS塑件精度等级取5级;塑件基本尺寸在36mm范围内取0.24mm;1824mm范围内取0.24mm;80100mm范围内取1.00mm;在100120mm公差取1.14mm;在140160mm公差取1.44mm;在200225mm公差取1.92mm;在280350mm公差取2.5mm;在315355mm公差取2.8mm所以型腔尺寸如下: L1=100.32(1+0.005)-(3/4)0.50=100.82L2=54.27(1+0.005)-(3/4)0.50=54.54型腔深度的尺寸计算: h=h(1+k)-(2/3) (5.7)式中: h凸模/型芯高度尺寸(mm); h为塑件內形深度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深度尺寸; s 、K 含义如(1)式中。 H1=9.05(1+0.005)-(2/3)0.20=9.95 2)凸模的外形尺寸计算: L=L(1+k)+(3/4) (5.8)式中: L凸模/型芯外形尺寸(mm); L为塑件內形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尺寸;s 、k含义如(1)式中。所以型芯的尺寸如下: L1=98.32(1+0.005)+(3/4)0.74=98.81 L2=52.27(1+0.005)+(3/4)0.50=52.53 型芯的深度尺寸计算: h=h(1+k)+ (2/3) (5.9)式中: h为凸模/型芯高度尺寸(mm); h为塑件內形深度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深度尺寸;s 、k含义如(1)式中。型芯的高度分别为: H1=8.05(1+0.005)+(2/3)0.44=8.093.5.1型腔设计 型腔是用来成型制品外形轮廓的模具零件,其结构与制品的形状、尺寸、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及模具的加工方法等有关,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嵌入式、镶拼组合式和瓣合式四种类型。本设计中采用嵌入式型腔,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不容易变形,成型出来的制品表面不会有镶拼接缝的溢料痕迹,还有助于减少注射模中成型零部件的数量,并缩小整个模具的外形结构尺寸。不过模具加工起来比较困难,要用到数控加工或电火花加工。型腔3.5.2型芯设计本设计中零件结构较为简单,深度不大,经过对塑件实体的研究,采用嵌入式型芯。这样的型芯加工方便,便于模具的维护型芯与动模板的配合可采用。型芯3.6 侧向抽芯机构类型设计3.6.1斜滑杆侧抽芯机构选择斜滑杆侧向抽芯的特点是利用推出机构的推力驱动斜滑杆斜向运动,在制品被推出脱模的同时由斜滑杆完成侧向抽芯动作。适用于制品具有侧孔或较浅侧凹、型面积较大的场合,一般分为外侧抽芯和内侧抽芯两种。因本设计产品侧壁有卡扣,适用内侧抽芯斜滑杆侧抽芯机构。3.6.1斜滑杆侧抽芯机构数值计算一般的,采用斜滑杆脱模的距离为卡扣深度加安全脱模距离(23mm),本产品卡扣深度皆为6mm左右,设定推出距离为40mm,斜滑杆角度为12,因此得出脱模距离:tan12x40=8.5 。符合卡扣出模要求。斜滑杆侧抽芯机构3.7 脱模机构的设计塑件从模具上取下以前还有一个从模具的成型零部件上脱出的过程,使塑件从成型零部件上脱出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主要由推出零件,推出零件固定板和推板,推出机构的导向和复位部件等组成。3.7.1 脱模机构的选择脱模机构按其推出动作的动力来源分为手动推出机构,机动推出机构,液压和气动推出机构。根据推出零件的类别还可分为推杆推出机构、套管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推块推出机构、利用成型零部件推出和斜滑杆侧抽芯机构等。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1)使塑件脱模时不发生变形(略有弹性变形在一般情况下是允许的,但不能形成永久变形);(2)推力分布依脱模阻力的的大小要合理安排;(3)推杆的受力不可太大,以免造成塑件的被推局部产生隙裂;(4)推杆的强度及刚性应足够,在推出动作时不产生弹性变形;(5)推杆位置痕迹须不影响塑件外观;本设计中采用推杆推出机构使塑料制件顺利脱模。3.7.2推杆推出机构设计(1)、推杆布置该塑件采用了5mm 推杆和斜顶顶出,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这些推杆和斜顶的作用,使制品受推出力从而脱模。(2)、推杆设计本设计中采用台肩形式的圆形截面推杆,设计时推杆的直径根据不同的设置部位选用不同的直径。推杆端平面不应有轴向窜动。推杆与推杆孔配合一般为,其配合间隙不大于所用溢料间隙,以免产生飞边,ABS塑料的溢料间隙为。推杆推出机构3.8 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导向机构的作用:保证模具在进行开合模时,保证公母模之间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导向零件承受一定的侧向力,起了导向和定位的作用,导向机构零件包括导柱和导套等。 1. 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1) 导向零件应合理的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压入导柱和导套后发生变形。(2) 根据模具的形状和大小,一副模具一般需要2-4个导柱。如果,模具的凸模与凹模合模有方位要求时,则用两个直径不同的导柱,或用两个直径相同,但错开位置的导柱。(3) 由于塑件通常留于公模,所以为了便于脱模导柱通常安装在母模。(4) 导柱和导套在分型面处应有承屑槽(5) 导柱导套及导向孔的轴线应保证平行(6) 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首先接触,避免公模先进入模腔,损坏成型零件。2. 导柱的设计(1) 有单节与台阶式之分(2) 导柱的长度必须高出公模端面68mm(3) 导柱头部应有圆锥或球形的引导部分(4) 固定方式有铆接固定和螺钉固定(5) 其表面应热处理,以保证耐磨。 3. 导套和导向孔(1) 无导套的导向孔,直接开在模板上,模板较厚时,导向孔必须做成盲孔,侧壁增加排气孔。(2) 导套有套筒式台阶式凸台式(3) 为了导柱顺利进入导套孔,在导套前端应倒有圆角r。一般情况下,导柱与导套共同使用,用于保证动模与定模两大部分内零件的准确对合和塑料部品的形状,尺寸精度,并避免模内零件互相碰撞与干涉,起到合模导向的作用.3.9 排气及引气系统的设计排气是注射模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注射成型中,若模具排气不良,型腔内的气体受压缩将产生很大的背压,阻止塑料熔体正常快速充模,同时气体压缩所产生的热使塑料烧焦,在充模速度大、温度高、物料黏度低、注射压力大和塑件过厚的情况下,气体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下会渗入塑料制件内部,造成气孔、组织疏松等缺陷。特别是快速注射成型工艺的发展,对注射模的排气系统要求就更为严格。在塑料熔体充模过程中,模腔内除了原有的空气外,还有塑料含有的水分在注射温度下蒸发而成的水蒸气、塑料局部过热分解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气体,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或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常用的排气方式有利用配合间隙排气,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排气,利用推杆运动间隙排气等。由于本次设计中模具尺寸不大,本设计中采用间隙排气的方式,而不另设排气槽,利用间隙排气,以不产生溢料为宜,其值与塑料熔体的粘度有关。3.10模温调节系统的设计在注射模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各种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要求不同,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注射到模具内的塑料粉体的温度为左右,熔体固化成为塑件后,从左右的模具中脱模、温度的降低是依靠在模具内通入冷却水,将热量带走。对于要求较低模温(一般小于)的塑料,如本设计中的ABS,仅需要设置冷系统即可,因为可以通过调节水的流量就可以调节模具的温度。模具的冷却主要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模具的加热有通入热水、蒸汽,热油和电阻丝加热等。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注射模的温度对于塑料熔体的充模流动、固化成型、生产效率以及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都有影响,对于任一个塑料制品,模具温度波动过大都是不利的。过高的模温会使塑件在脱模后发生变形,若延长冷却时间又会使生产率下降。过低的模温会降低塑料的流动性,使其难于充模,增加制品的内应力和明显的熔接痕等缺陷。模具冷却水路图3.11模架选用3.11.1确定模具的基本类型注射模具的分类方式很多,此处是介绍的按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分类所分的典型结构如下: 单分型面注射模、双分型面注射模、带有活动成型零件的模、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定模带有推出机构的注射模、自动卸螺纹的注射模、热流道注射模。3.11.2模架的选择根据对塑件的综合分析,确定该模具是单分型面的模具,由GB/T12556.1-12556.2-1990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可选择CI型的模架,其基本结构如下:CI型模架图CI型模具定模采用两块模板,动模采用一块模板,又叫两板模,大水口模架,适合侧浇口,侧入式浇口,采用斜导柱侧抽芯的注射成形模具。由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而选择模具的导柱导套的安装方式,经过考虑分析,导柱导套选择选正装。根据所选择的模架的基本型可以选出对应的模板的厚度以及模具的外轮廓尺寸。把型腔排列成一模两腔可得长为230mm,宽为110mm,模架的长L=230+复位杆的直径+螺钉的直径+模板壁厚350mm模架的宽W=110+复位杆的直径+型腔壁厚250mm根据内模仁的尺寸,在计算完模架的长宽以后,还需要考虑其它螺丝导柱等零件对模架尺寸的影响,在设计中避免干涉。在设计中,如果有斜滑块侧抽芯机构,还需要考虑侧抽芯对模具设计中模架外形尺寸的影响。综合考虑本设计选用WL=250x350的模架。塑件的高度为4.97mm,塑件的大部分部胶位都留在型腔部分,型芯、型腔的厚度是塑件所伸入高度加20-40mm。本设计取型腔厚度35mm,型芯厚度30mm,综合考虑强度要求,定模板厚度取70mm, 动模板的厚度取70mm。考虑推杆的顶出行程要求,支撑板取80mm以满足顶出要求。综上所述所选择的模架的型号为:CI-2535-A70-B70-C80。4 模具零件设计4.1 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部件上直接决定塑件形状的有关尺寸,主要有型腔和型芯的径向尺寸,型腔的深度尺寸和型芯的高度尺寸,型芯和型芯之间的位置尺寸,以及中心距尺寸等。在模具设计时要根据塑件的尺寸及精度等级确定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及精度等级。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塑件的收缩率,模具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模具成型零部件的磨损及模具安装配合方面的误差。这些影响因素也是作为确定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依据。由于按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计算型芯型腔的尺寸有一定的误差(因为模具制造公差和模具成型零部件在使用中的最大磨损量大多凭经验决定),这里就只考虑塑料的收缩率计算模具盛开零部件的工作尺寸。塑件经成型后所获得的制品从热模具中取出后,因冷却及其它原因会引起尺寸减小或体积缩小,收缩性是每种塑料都具有的固有特性之一,选定ABS材料的平均收缩率为0.5%,刚计算模具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公式为: 式中 A 模具成型零部件在常温下的尺寸 B 塑件在常温下实际尺寸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公差值可取塑件公差的1/31/4,或取IT78级作为模具制造公差。在此取IT8级,型芯工作尺寸公差取IT7级。模具型腔的小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正值;模具型芯的最大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负值,中心距偏差为双向对称分布。各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具体数值见图纸。4.2模具强度与刚度校核普通意义上的模具强度包括模具的强度、刚度。模具的各种成型零部件和结构零部件均有强度、刚度的要求,足够的强度才可以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由于模具形式较多,计算也不尽相同且较复杂,实际生产中,采用经验设计和强度校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强度校核来调整设计,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模具强度计算较为复杂,一般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时采取保守的做法,原则是:选取最不利的受力结构形式,选用较大的安全系数,然后再优化模具结构,充分提高模具强度。为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不仅要校核模具的整体性强度,也要校核模具局部结构的强度。整体性强度主要针对型腔侧壁厚度,型腔底板厚度,合模面所能承受的压力等几个方面,实际选用尺寸应大于计算尺寸并取整。校核时应从强度与弯曲两个方面分别计算,选取较大的尺寸。4.3脱模力的计算脱模力的产生范围:(脱模)塑件在模具中冷却定型时,由于体积收缩,产生包紧力。 不带通孔壳体类塑件,脱模时要克服大气压力 。 机构本身运动的磨擦阻力。塑件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 初始脱模力,开始脱模进的瞬间防要克服的阻力。相继脱模力,后面防需的脱模力,比初始脱模力小,防止计算脱模力时,一般计算初始脱模力。脱模力的影响因素:a 脱模力与塑件壁厚,型芯长度,垂直于脱模方向塑件的投影面积有关,各项值越大,则脱模力越大。 b 塑件收缩率,弹性模量E越大,脱模力越大。 c 塑件与芯子磨擦力俞大,则脱模阻力俞大。 d 排除大气压力和塑件对型芯的粘附等因素,则型芯斜角大到,塑件则自动脱落。4.4浇注系统的设计4.4.1 主流道的设计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相接触的部分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1)、主流道的尺寸设计中选用的注射机为HTF80XB,其喷嘴直径为3.0,喷嘴球面半径为10,依此主流道各具体尺寸设计如下: 主流道与浇口套(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选用如下图所示类型的衬套,这种类型可防止衬套在塑料熔体反作用下退出定模。将主流道衬套和定位环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固定在模板上,衬套与定模板的配合采用。(3)、定位环的固定 定位环采用2个M6的螺丝直接锁附固定。浇口衬套固定形式4.4.2分主流道的设计分流道是指主流道末端与浇口之间这一段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分流道应能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本设计中塑件排布比较紧凑,且采用侧浇口,流道布局如下图。流道布局4.4.3浇口的设计浇口又叫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它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塑料熔体流入型腔起着控制作用;另一个是当注射压力撤销后封锁型腔,使型腔中尚未固化的塑料不会倒流。常向的浇口形式有直接浇口,侧浇口,点式浇口,扇形浇口,圆盘式浇口,环形浇口等。浇口的位置选择原则: 浇口的位置与塑件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确定浇口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熔体在型腔内流动时,其动能损失最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 1)流程(包括分支流程)为最短; 2)每一股分流都能大致同时到达其最远端; 3)应先从壁厚较厚的部位进料; 4)考虑各股分流的转向越小越好。2. 有效地排出型腔内的气体。由于本设计中塑件外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所以选用侧浇口。浇口于端面底位置,成型后将其切除,位置隐蔽而不影响外观。4.4.4拉料杆的设计侧浇口主流道需要设置拉料杆,使开模时分流道与产品分离,浇口尺寸如CAD图所示,根据此图结合实际选用适当值。本设计采用5mm大小拉料杆。4.4.5冷料井的设计主流道的末端需要设置冷料穴以往上制品中出现固化的冷料。因为最先流入的塑料因接触温度低的模具而使料温下降,如果让这部分温度下降的塑料流入型腔会影响制品的质量,为防止这一问题必须在没塑料流动方向在主流道末端设置冷料穴以便将这部分冷料存留起来。冷料穴一般开设在主流道对面的模板上,其标称直径与主流道直径相同或略大一些,这里取为5mm,最终要保证冷料体积小于冷料穴体积。冷料穴的倒扣形式有多种,这里采用z形倒锥的冷料穴拉出主流道凝料的形式。它与推杆配用,开模时倒锥形的冷料穴通过内部的冷料先将主流道凝料拉出定模,最后在推杆的作用下将冷料和和主流道凝料随制品一起被顶出动模。 浇注系统4.5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设计冷却系统的目的在于维持模具适当而有效率的冷却。冷却孔道应使用标准尺寸,以方便加工与组装。设计冷却系统时,模具设计者必须根据塑件的壁厚与体积决定下列设计参数: 冷却孔道的位置与尺寸、孔道的长度、孔道的种类、孔道的配置与连接、以及冷却剂的流动速率与热传性质。冷却管路的位置与尺寸塑件壁厚应该尽可能维持均匀。冷却孔道最好设置是在型芯块与型腔块内,设在模块以外的冷却孔道比较不易精确地冷却模具。通常,钢模的冷却孔道与模具表面、模穴或模心的距离应维持为冷却孔道直径的12倍,冷却孔道之间的间距应维持35倍直径。冷却孔道直径通常为612 mm(7/169/16英吋),在此取8mm。 5 注射机的选用及相关参数的校核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如图所示从料头把树脂挤入料筒中,通过螺杆的转动将熔体输送至机筒的前端。在那个过程中,在加热器的作用下加热使机筒内的树脂材料受热,在螺杆的剪切应力作用下使树脂成为熔融状态,将相当于成型品及主流道,分流道的熔融树脂滞留于机筒的前端(称之为计量),螺杆的不断向前将材料射入模腔。当熔融树脂在模具内流动时,须控制螺杆的移动速度(射出速度),并在树脂充满模腔后用压力(保压力)进行控制。当螺杆位置,注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可以将速度控制切换成压力控制。根据塑件的结构、材料及质量,确定其成型工艺过程为:第一步:为使注射过程顺利和保证产品质量,应对所用的设备和塑料作好以下准备工作:(1)、成型前对原材料的预处理根据注射成型对物料的要求,检验物料的含水量,外观色泽,颗粒情况并测试其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收缩率等指标,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预热干燥,ABS材料吸湿性良好,如储存得当,成型一般不需进行干燥处理。(2)、料筒的清洗在初用某种塑料或某一注射机之前,或者在生产中需要改变产品、更换原料、调换颜色或发现塑料中有分解现象时,都需要对注射机(主要是料筒)进行清洗或拆换。柱塞式注射机料筒的清洗常比螺杆式注射机困难,因为柱塞式料筒内的存料量较大而不易对其转动,清洗时必须拆卸清洗或者采用专用料筒。对螺杆式通常是直接换料清洗,也可采用对空注射法清洗。 (3)、脱模剂的选用 脱模剂是使塑料制件容易从模具中脱出而敷在模具表面上的一种助剂。一般注射制件的脱模,主要依赖于合理的工艺条件与正确的模具设计。在和产上为了顺利脱模,常用的脱模剂有:硬脂酸锌,液体石蜡(白油),硅油,对ABS材料,可选用硬脂酸锌,因为此脱模剂除聚酰胺塑料外,一般塑料都可使用。第二步: 注射成型过程 完整的注射过程表面上共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入模、稳压冷却和脱模几个步骤,但实际上是塑化成型与冷却两个过程。第三步:制件的后处理注射制件经脱模或机械加工后,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存在的内应力,以改善和提高制件的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制件的后处理主要有退火和调湿处理。该塑料制件材料为ABS,就采用退火处理13小时。要架一套模具,首先要考虑模具尺寸是否符合机台大小的顿数.注射量是否满足要求,机台的射出投影面积是否适合模具生产,大顿数机台生产小模具,计量不容易控制,再者若用太大锁模力,对模具也有一定损伤,锁模力不够导致产品毛边过大,太大模具超过机台的负荷对合模系统也会有一定之损伤.5.1 相关参数 由于采用一模两腔,需要至少注射量为4.3X2=8.6g,流道水口废料4g,总注塑量12.6g,再根据工艺参数(主要是注射压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定注射机为HTF80XB。注射方式为螺杆式,其有关性能参数为: 型号单位1101A1101B1101C 参数螺杆直径mm343640理论注射容量cm3131147181注射重量PSg119134165注射压力Mpa206183149注射行程mm144螺杆转速r/min0215料筒加热功率KW5.7锁模力KN1100拉杆内间距(水平垂直)mm400400允许最大模具厚度mm410允许最小模具厚度mm160移模行程mm340移模开距(最大)mm750液压顶出行程mm100液压顶出力KN33液压顶出杆数量PC5油泵电动机功率KW13油箱容积l210机器尺寸(长宽高)m5机器重量t3.4最小模具尺寸(长宽)mm280280 表 HTF80XB注塑机参数(部分)5.2最大注塑量校核模具设计时,必须使得在一个注射成型的塑料熔体的容量或质量在注射机额定注射量的80%以内。校核公式为: 式中 -型腔数量 -单个塑件的重量 -浇注系统所需塑料的重量 本设计中:n=2 4.3g =4 gm=2x4.3+4=12.6 g注塑机额定注塑量为147g,注射量符合要求5.3 锁模力校核注射成型时塑件的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是影响锁模力的主要因素。如果这一数值超过了注射机所允许的最大成型面积,则成型过程中会出现涨模溢料现象,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式中 n -型腔数目 -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n=2 =3000 =200=2x3000+200=6200注射成型时为了可靠的锁模,应使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小于注射机额定锁模力。即: ()P F式中: P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MPa)F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其它意义同上根据工具书查得,型腔内通常为20-40MPa,一般制品为24-34MPa,精密制品为39-44MP()P=6200x30x1.1x0.001=204.6KN800KN锁模力符合要求5.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1)、模具长宽尺寸模具长宽尺度必须小于注塑机拉杆间距,本设计选用机台拉杆间距为400x400,模具长宽为550x600,经核算机台选用合适。(2)、模具厚度(闭合高度) 模具闭合高度必须满足以下公式式中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模厚 -注射机允许的最小模厚本设计中模具厚度为270mm 160H410 符合要求5.5 开模行程校核模具开模后为了便于取出制件,要求有足够的开模距离,所谓开模行程是指模具开合过程中动模固定板的移动距离。注塑机的开模行程是有限的,设计模具必须校核所选注射机的开模行程,以便与模具的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机后壳盖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1模2腔-斜顶抽芯含NX三维及13张CAD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9734361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