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_第1页
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_第2页
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_第3页
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_第4页
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 讲座稿孟家务中心 主讲人 :孔祥聪 作为一名教导主任 , 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课堂 , 接触一线的老师们。 在听课的过程中, 发现有许多教师不乏改革热情,纷纷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我试着审视运用小组合作 学习的课堂,发现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 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合作操之过急。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 “ 嗡 ” 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 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 “ 一言堂 ” ,多数 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

2、不听谁的,只顾 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们掐好讨论的时间,示意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 代表发言。汇报时,常常是说:“ 我觉得 ” 而不是:“ 我们觉得 ” 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 课堂教学的 “ 摆设 ” ,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形式化。2、合作次数过多。有的教师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组织了三、四次讨论,时间长达二十分钟。课堂上 合作次数过多,反而会削弱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 3、合作时间不充裕。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 时就终止合作。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 “ 中看不

3、中用 ” 的花 架子。4、问题不具备合作性。5、合作技能弱。小组合作时,组内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学习上的强者你一句我一句,各自抢着说,而 弱势者却成了旁观者,更有甚者是 “ 适逢良机做小动作 ” 。这样的合作可谓浮光掠影,反而降 低了学习效率。之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能看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策略不甚 了解,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讲座。希望能为老师们今后组织小组合作 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次讲座准备讲以下三方面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成因及分析 2、改革的措施 3、教师怎样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成因及分析:“ 倡导自主、合作、

4、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 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 案例,但更多的只是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主要的原因是:1、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口号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教研活动更是将其 作为研究重点来对待,但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我们教师本身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 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势必造成 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 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提供

5、针对性的指导,只能简单地要求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 习。2、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庭中的"王子"、"公主",家庭环境过多地促成了其狭隘、 自私、不善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心理,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 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找茬"、"挑刺"、互相埋怨,而教师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所必备的"互相包容"、"不嘲笑别人"以及强烈的 集体荣誉感等没有真正树立,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

6、起。3、组织形式依样画葫芦,别人的"拿来就用"。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 状态,随意地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 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化地变更小组人数及人员的组成,没在一套与之匹配的 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 研究,缺乏创新,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它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二、改革措施:1.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 学生全面、持续、和

7、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 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 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 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 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我最近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

8、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 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算法多 样化等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教学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 部分,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 合作学习。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它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极其 丰富。我们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互赖理论":互勉,愿意做任何促 使小组成功的事;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

9、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 接触。"接触理论":单纯机械地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学习,增进学习效果,只有发 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才能有效地学习。还要通过各种活 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 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 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 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 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3、 构建"小组

10、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任何一种形式、方法都是由内容决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 教师需根据班级规模与教室空间大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或"异质"的学习小组,原 本秧田式的座位编排形式也随之变成"马蹄型"、"半圆型"等,以增加生生之间的目光交 流,便于言语交流,这为更好地进行合作创造了条件。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对于"合作学习 "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座位编排形式的改变,它更依赖于教 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仍沿

11、用以前习以为常、得心应手的一套教学程序, 而不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创造条件,那形式再变也是徒劳。可以说,构建科学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 成功。首先,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并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 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 -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伟大的 任务。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第二,教师要给每 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之上,强调组员之间的对 话与交流、合作,也可适

12、当引进组际间的竞争。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沉下去", 深入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 热情的帮助者。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第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积 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 , 个人的发言将代表小组 , 个人的成败将与小组息息相关, 以增强集体荣誉感,促使其在今后的小组合作中全力以赴。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结论,教师 要作出妥善的处理,切不可凭个人感觉"决定一切",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与 讨论与探索。4、教师要掌握合作学习教学技能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

13、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 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小组规模一般以 4 6人为宜,一方面, 这样的规模使得小组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源;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研讨机会,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合作小组的建立以 “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 为原则。 分组时,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上、中、下分成 A 、 B 、 C 三个层次。与此同时,按照同质分组 原则和组间同质的合理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将学生分到各小组的过程中,一 定要使各小组之间保持平衡。组内男女生比例要适当,人数大

14、体上要相等。在组员的选择上, 家庭居住比较靠近的学生尽可能分在一组,以利于课外同学间的互助;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 尽可能分配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同时,还应注意小组成员在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 搭配。刚才提到的是一般情况下 4-6人为宜 。 小组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 内容的不同而改变。比如一年级学生太小,不会合作,甚至还没有合作意识。这时候如果进 行小组合作学习反而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始时,实行 2人合作,一般是 同桌合作,以后陆续过渡到 3人、 4人或者 6人。这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的。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小组人数的例子如 “ 统计 “ 一课 8

15、人一组,但在设计 “ 石头、剪子、布 ” 游戏时,就是 2人一组来完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后,小组成员在认识、情感、技能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和发展。 组内成员的异质性逐渐消失。同时,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和情感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 有差 异 偏小差异 消灭差异 组合后产生新的差异 ” ,这是合作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轨 迹。因此,当组内的异质性逐渐消失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越来越小,小组长间的相互 促进难以体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合作学习小组一学期可做 1 2次的调整。 (2小组成员技能培训要分解教师要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构和要素,设计好操作程序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小组合作 学习至少包括以

16、下几个要素:1.积极的互相依赖; 2.集体责任; 3.学生间面对面的相互 作用; 4.人际交往和小组合作技巧; 5.恰当分组。影响小组合作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合作技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当学生具备 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时,才能顺利的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可以分成两步 首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讲故事、看录像、作调查,帮助学生认识到合作技 能的重要性。然后,把合作技能划分为组织能力、 交流能力、协调能力、 互相尊重的态度四个小项, 这四个项目在显性组里设立了四个岗位,让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在岗位上分项培训,逐步掌 握合作技能。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参与机会。主要

17、培养学生的组织 能力。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现象,协调组员发言的内容,鼓励大家想新思路。 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质量和有无新想法给组员打分。培养同学间相互尊 重的态度。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结果,引导同学在交流中学习。培养交流能力。组内这四个岗位同学可自由选岗,组内协调后,每人一岗,无特殊情况不一人两岗,岗 位一月一换。这四个岗位分工清晰,训练目的明确。它让每个成员都对完成学习任务负有责 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技能。(3.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 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

18、有一定的开放性。像 “ 小华买了 6个苹果,又买了 4个苹果, 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 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像 “ 统计 ” 一课中的问题:“ 元旦快到了,一、二班准备召开元旦庆祝会,需要买一些同学们喜欢 吃的水果,该买哪些水果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当学生提出应该先调查大家最喜欢吃什么水 果后,教师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调查与统计,就很有必要。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 是多少 , 等等 。 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

19、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 心设计教学方法。我听过一节 “100以内数的认识 ” 的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数 100根小 棒,要一根一根地数,数出 10根捆成一捆,数出 10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多交流,说 一说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理解为什么把 10根拥成一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 感知 100的大小,了解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数 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 数法,知道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学生 6个人一组合作数出 100根小棒后 , 成员间没有什么交流 , 然后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数了多少根小棒, 都是

20、怎么数的 。 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汇报自己是 1根 1根地数 、 2根 2根地数 、 5根 5根地数 然后教师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 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 识 , 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 学生没有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 即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 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 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体而言

21、,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1 学会搜集资料。 一般来说, 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 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 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 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 让学

22、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 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 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 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 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 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 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

23、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 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 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6、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 新 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较之传统教学方式 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

24、去。与之 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 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 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 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 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 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 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

25、评 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师心中 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三、教师怎样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教师要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 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合作要适时,一般可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处展开:1、操作探究规律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如: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圆 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时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 集思广

26、益,达成目标。例如:教学 “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让每位学生准备好两个完 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钝角或直角三角形。上课后,让学生拿出三 角形,动手操作:“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的原 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 ” 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 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次合作做数学:“ 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 形吗?这个新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 ” 通过第二次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 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27、的面积公式再 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 “ 操作 探究 验证 ” 的过程中,学生充分 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2、选择学习策略时。学生在独立学习时,往往会碰到既相似又模糊的问题,自己又决断不下来,希望从他人 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验证,此时安排合作学习效果较好。3、解答 “ 开放性 ” 问题时。“ 开放性 ” 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 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种策略和结论。(二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1、巧设 “ 愤 ”“ 绯 ” 情境,诱发学生合作欲望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

28、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 悬念,精心设疑,创设 “ 愤 ”“ 绯 ” 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 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 “ 能被 3整除数的特征 ” 时,先写出一个数 “321” ,问学生:“ 这个数能不 能被 3整除? ” 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 能 ” !接着老师让每个小组学生准备几个多位数,先 小组计算一下能不能被 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小组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 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 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 3整除。这时教

29、室里十分活跃,大家似 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否被 3整除,学生们 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 “ 你们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 3整 除吗? ” 几名学生说了好几种意见,但都不是最恰当的。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都被难住了。 接着我说:“ 人多出神仙,同学们,你们齐心合作讨论讨论、交流交流准能解开这个谜,不信 你们就试试看。 ” 此时,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讨论交流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了解各组合 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点拨,适时调整。同学们很好地掌握

30、了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 征。又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先设问:“ 同学们,谁能用几句话说说我们校门口 的两棵白杨树长得怎样? ” 学生回答后,我又问:“ 树长得这样高,我们不爬上树能知道树的 高度吗? ”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亟待解决的困惑和悬念,都想立即学会而后 快。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然后我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给学生讲了关于如何利用金 字塔的投影测塔高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树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初步 掌握正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合作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 机,给学生多一点表

31、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例如:在教学 “ 长方形周长 ” 时,可以先问学生:“ 同学们,老师说长方形的四条边都是 相等的,你们同意吗? ” (手指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说:“ 不同意。 ” 再问:“ 为什么? ” 学生 纷纷举手阐明理由,有一个学生说:“ 上下两条边看上去比左右的两条边长。 ” 又有一个学生 说:“ 其中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短一些。 ” 接着我又问:“ 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 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几人一组互相讨 论,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去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 ”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

32、结论后,交流汇报。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真正体现 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的教学要求。又如:在教学 “ 圆的面积 ” 时,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 你想把圆割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 形?怎样割拼?拼成后的图形与圆有怎样的联系? ”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割拼的方法,并 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 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 , 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 既发扬了教学民主, 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 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

33、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 展和能力的提高。3、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中要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集体的自信心和 责任感,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例如,教学 “ 三角形的认识 ” ,在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一些三角形装在一 个纸筒里,可以问学生:“ 如果仅露出一个角来,你能判断出它是那一类三角形吗? ” 一名学 生回答:“ 能判断。如果露出的这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 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 三角形。 ” 针对

34、这个学生的发言,我又问学生:“ 你们都同意这个意见吗? ” 学生意见不一,思 维出现障碍,如果直接说出结论,这样不如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可以说:“ 他说对了一部分,谁能来补充完整呢? ” 这时,又有一名学生说:“ 他说得不全对,我来补充。 他的前两个说法是对的,第三个说法就不正确。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就不一定了,因为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当中都有锐角,所以不一定能判断。 ” 这时的教学,不 仅仅是师生双向的,而且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之间相互弥补,相互交 流。接着上面的回答,可引导学生说:“ 你说得很对,那怎么来判断呢? ” 同学们一个个都进 入思考之中,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甚至窃窃私语,急于和同学交流。观察到这种情况,便 及时地让学生展开合作与讨论。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索性站起来说:“ 同学们,你们看我这个 意见对不对?如果露出两个角来 , 我们就可以断定是什么三角形 。 ” 随即 , 又演示露出两个角, 直角和钝角同学们都猜对了。正当他们得意之时,又演示露出两个锐角,这时学生发现前面 的判断不好用了。全班又进入讨论交流之中。这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