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访案例_第1页
留守儿童家访案例_第2页
留守儿童家访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留守儿童家访案例分析 宁陕小学 张吉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一、基本案例:蒋德裕,男,11岁。父亲在汉阴老家跑车,没人管他,家里希望他能多学一些知识,于是从四年级开始转入我班就读,跟他母亲一起,母亲经营一家服

2、装店,整天繁忙,很少有时间过问他的学习情况,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家访了解情况,了解到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二、 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亲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母亲忙于生意,也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

3、上教育。而父母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2)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目前小城镇的社会教育还很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三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 用“爱心”换起信任。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更强烈,然而,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为了让他对我有依赖感,我时常走进他的生活,经常和他拉家常让他那颗孤独的心得到安慰。渐渐地他对我解除了戒备心理,把我当成了朋友。2用耐心督促进步。作为留守儿童,是家里近乎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所以他的自由空间太大了,作业常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很难保质保量。面对这种情况,在学习上我先是在本班搞“一帮一”帮扶对象。这方法坚持一个月,蒋某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改观,上网吧的次数也减少了。3用读书促其成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读书使人明智”有关读书的名言太多,但这位蒋某从小就在离开父母的环境中疯跑,他能沉下心来读书吗?我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