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1页
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2页
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3页
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4页
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阅读专项训练趣味文言文阅读一、读一读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适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二、译一译 1.两匠迁居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两匠之间,朝夕聒耳,甚苦之,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宁可做东款谢。”一日,二匠并至曰:“我等欲迁矣,足下素许东道,特来叩领。”其人大喜,遽盛款之,席间问之曰:“汝两家迁徒何处?”答曰:“他搬我屋里,我搬他屋里。”

2、60;2.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饭,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3.善说谎 武陵一市井少年,善说谎。偶于市中遇一老者,老者说之曰:“人道你善谎,可向我说一个?”少年曰:“才闻众人放干了东湖,都去拿团鱼(甲鱼),小人也要去拿,顾不得闲说。”老者信之,径往东湖,湖水渺然,乃知此言即谎。     吾悟:一者,即知其人善谎,岂可信其言乎?二者,东湖浩渺,焉能放干?善说谎者在善信者广也。善信者必为

3、贪小利者。 实战演练   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尝与诸小儿游(      )   诸儿竞走取之(      )  惟戎不动(      ) 人问之(    

4、;  )2、翻译下面句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5、#160;                                                 &

6、#160;                  取之信然。                                

7、                                                  

8、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9、;                                                  

10、;                                答案:【小题1】 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走:跑 3惟戎不动( 只有 )   4、之:他,代指王戎2、看见路旁李树上

11、的果子多得把树枝都压弯了。摘下来一尝,相信了王戎说的是真实的。3、人应该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谊(xun)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谊矣。     注释:诵:背书。方织:正在织布。辍然中止:突然停止。复进:继续背诵。谊:遗忘。 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引:拿。裂:割断。 1这篇

12、短文主要讲_                         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                   &

13、#160;                                              。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

14、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其织” 的“其”是指                       &

15、#160;        。1熟读成诵    (意思对即可)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意思对即可)  3孟子    孟母1.解释:(1)失_(2)引_(3)方_(4)辍然_2.翻译:(1)何为中止?_.(2)此织断,能复续乎?_.3.分析:(1)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          

16、;                                                  

17、;                                              (2)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18、0;                                                 

19、0;                                                 

20、0;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

21、160;               (冯梦龙广笑府)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遣子入城市肉(           )(           )    (2)谓子曰( 

22、60;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23、0;                                                 

24、0;                                                 

25、0;                                                 

26、0;                                  (2)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

27、#160;                                                 &

28、#160;                                                 &

29、#160;                                                 &

30、#160;                                                 8

3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

32、160;                                                 &#

33、160;                                                 &#

34、160;                                                 &#

35、160;                参考答案:6、(1)派(1分)   买(1分)        (2)对说,告诉(1分)7、(1)有一对父子,性子都很刚烈,不肯让人。(2分)   (2)你暂且(姑且)拿着肉回家陪客人喝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看谁站得过谁)!(2分)8、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

36、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3分) 丰收的秘密 那年我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我失之交臂。我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回到家,我始终没摆脱这种情绪的折磨,整日闷闷不乐。父亲知道后说,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接着,父亲和我谈起了小时候种玉米的事。 那时,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食不果腹,只有咱家尚可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为啥?因为那时候种的玉米种子不像现在的种子都是高产种子,大都质量不好,就那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呢。一般每家一亩地只留10斤,而咱家都是留20至25斤。人家一个坑里丢一粒玉米,咱

37、家一个坑放两三粒。人家的庄稼稀稀疏疏有的还发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粒种子没发芽或发了芽没结果,但还有很多种子长势很好,因而咱家的产量最高。稍稍一顿,父亲又道:“记住,这就是丰收的第一个秘密。” 从那以后,我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颗“种子”结果,我变得坦然多了。对了,我还写稿。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让我也有些沮丧,渐渐的,我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样刊,生活一下子充满了梦想与惊喜。大学四年,我过得充实而忙碌,收获也颇丰,证书十几个,稿费单好几十张。后来我又考研了,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38、这边分数还没下来,我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几个大报社都想要我,这时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鱼和熊掌,舍谁取谁? 我又一次询问父亲。 父亲说,等到玉米长到齐胸高的时候,就要把每个坑里生长两三棵的玉米,挑一棵最好的留下,其余的统统拔去,以使那个长势最好的获得充足的营养。至于哪棵长得最好,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 这就是丰收的第二个秘密。 后来,我还是去了北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经常写作,短短三年,便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母校,28岁已经是讲师了。我的专业是经济地理,却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 我现在常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我不断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多多播种梦想吧,那样在一些

39、梦想破灭后,我们才能依然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也要学会删除梦想的枝叶,那样我们才能专注,才能活得精彩!”小题1:父亲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秘密是什么?(2分)                                     

40、60;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

41、,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42、0;                                                 

43、0;         小题3:“我”当初英语四级考试未过,整天闷闷不乐,后来也经常遭遇失败,却为何变得坦然?(2分)                                 

44、;                                                  

45、;                                                  

46、;                                                  

47、;                             小题4:“我”学的是经济地理,为什么能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呢?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原因。(2分)             &

48、#160;                                                 &

49、#160;                                                 &

50、#160;                                                 &

51、#160;                     1(1)多播种(或多种梦想)(2)认真选择,学会放弃 2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只看重个人的得失,那么,就会丧失信心,你的心灵就会缺少快乐。3参加活动的项目多了,虽然常有失败,但也总有成功,所以变得坦然了。4“我”在上大学期间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作、发表,以至几家大报社都想要“我”;读研究生期间,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经常写作,短

52、短三年发表数百篇文章,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 父亲挑书 院殿文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

53、逢人便说。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 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对话在父亲的这一声里结束。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天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

54、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100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1.请解释文章中的两个词语

55、。不言而喻:_蹒跚:_2.结合全文内容,请你回答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_3.文章第段开头在“话”之前加了“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这样一个修饰语,能否去掉,为什么?_4. 请问“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5.读完全文,你觉得父亲挑在肩上的仅仅是书吗?谈谈你的看法?_【参考答案】一1.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2.从结构上考虑,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考虑,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父亲身体的羸弱和所承载的负担之重。3.不能去掉。因为用这样一个修饰语更能体现父亲为人的忠诚、踏实和质朴。4.比喻。使用这个修

56、辞能够形象而生动地表现父亲因为承载的生活负担之重而过早衰老的形象。5.示例:我觉得父亲背负的不仅仅是书,更是背负着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殷殷的希望。母亲的金手表琦君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

57、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

58、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

59、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1!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

60、,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注】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15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2-6段,填写下表。(4分)事件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我偷戴金手表喜欢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我献上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16文章段写到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女都流泪了。请分析她们流泪时心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_17说说金手表在母亲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并结合全

61、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这种分量的。(不超过150字)(7分) _答案(共15分)15答案:我婉谢金手表   理解   牵挂   遗憾(共4分,每空1分)16答案要点:相同点:都有分别的难过和对彼此的不舍。不同点:母亲对女儿异地求学的担忧;以及对女儿的关爱。女儿对母亲送手表的感动。(共4分,每个要点2分)17答案示例示例一:金手表对母亲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2分)从事件上分析,本文讲述了母亲与金手表的几件事展示金手表、送金手表、珍藏金手表,如展示金手表时母亲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郑重其事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共7分。事件2分,分析2分,表达1分)示例二:金手表对母亲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2分)从手法上分析,本文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到母亲展示金手表时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郑重其事的态度,侧面写到母亲去世时“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