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_第1页
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_第2页
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_第3页
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_第4页
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断面V、Ce、Nb微合金化低碳钢的力学性能M. Ya. Belkin, V. P. Krivosheev, V. M. Belkin, V. T. Alekseenko and L. L. Litvinenko近些年来,作为具有高延性、低应力集中敏感性、低脆性断裂倾向性以及有良好工艺性能的低碳钢材料引起人们了兴趣1。提高低碳钢的强度,同时保持或者改善其脆性的问题已经出现,众所周知,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微合金化。我们这里提供锭重达68吨的大锻件低碳钢的力学性能研究的一些结果。钢号为25的2个锭是按照标准条件在一个真空除气的酸性炉内生产的,一个锭是没有添加微合金化元素的,另一个锭是添加了N

2、b、V和Ce等微合金化元素,微合金化元素添加量是按照推荐值选择的2, 3。铌微合金化是在沸腾阶段添加铌铁的,钒是以钒铁形式在预脱氧之后加入的,最后的脱氧是在真空中1635下进行的,铈是以铈铁粉末形式在真空腔内模具即将立起来的时候加入的。为了避免铈铁损耗,套筒的温度没有超高100。最后的真空除气是在1590下进行的,剩下的熔炼和浇铸步骤与标准的过程是一致的。 两个锭的平均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为了确定锭的力学性能,我们在三个道次上都准备了2个三步锻件,它们重达44吨,长度为12m,在三个步骤时的直径分别为900、750和600mm。热处理包括正火和高温回火(标准热处理),随后将锻件切割成段,在长度

3、方向和横向上取试样做抗拉强度和冲击弯曲实验,我们还确定了钢的疲劳强度和脆性断裂倾向。静态和疲劳实验样品是在锻件的不同部位截取的(表面处、半径上距表面1/3处以及中心处)。疲劳实验是在2025个试样上(图1a和b)按照载荷分步变化进行的1-4,应力集中(图1b)是由实验机的夹钳产生的,试验是在MUI-6000型实验机上进行的,可以对称弯曲弧面,N=106。表1 成分, %钢Ce0.6525#微合金化钢0.320.180.210.130.0200.0200.0170.018 0.01从锻件表层到心部的样品脆性断裂抗力取做临界平面应变应力强度因子KIC,该因子是由技术和机械建筑中心科学研究所(TsN

4、IITMASh)发展的动态方法来确定的5。图1 不同实验所需试样尺寸图. a) 尺寸缩小的疲劳试样; b) 光滑疲劳试样;c) 断裂韧性实验用试样; d) 确定裂纹扩展速率用试样.用于确定KIC的样品图如图1c所示,2.02.5mm长的疲劳裂纹是在具有液压拉伸压缩功能的MUP-50型机器上产生的,断裂功是由MK-30型冲击实验机确定的。除了测试强度和断裂韧性外,我们还用图1d所示的样品研究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寿命)。样品是在锻件的表层和中心部分截取的,锻件表面的一侧以及中心的一侧分别开有缺口,这就有可能在表面和中心建立起裂纹扩展速率关系。试验是在具有拉伸和压缩功能以及频率为10Hz的MUP-5

5、0型液压实验机上进行的,试验中最大的力为30kN,循环对称系数为0.1,集中载荷施加于缺口处以产生弯曲。实验和结果处理与文献6中报道的类似,求算裂纹扩展速率的Paris方程参数按下式获得:dl=c(k)n dN式中,dl/dN是裂纹扩展速率(m/cycle),k是应力强度系数的范围(MPam1/2),c和n是材料常数。我们还用下式确定了疲劳裂纹扩展平均速率:vcp=lpNp式中,lp是失效前裂纹长度;Np是失效循环次数。锻件截面不同部位处的力学性能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添加了Nb、V和Ce的微合金化钢其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即抗拉强度,尤其是屈服强度有显著的提高,延伸率也有所提高。微合金

6、化元素的添加对钢的屈服应力和断裂韧性具有特别的效果,这些性能沿着整个截面都非常均匀,应该注意的是:性能的各相异性对于微合金化钢较低(表2),性能沿着整个截面的均匀程度比未微合金化的钢要高的多。图2 钢号为25的微合金化(白色符号)及非微合金化(黑色符号)直径分别为600(a)、750(b)及 900mm(c)的分步锻件截面的力学性能变化. S-表面; 1/3R-从表面开始半径的1/3处; C-中心.表2 样品位置 表面 半径方向1/3处中心各相异性系数*b 0.99/0.99 0.98/1.00 0.93/0.980.2 0.95/1.001.05/1.000.95/1.00 0.79/0.9

7、7 0.45/0.96 0.42/0.95 0.62/0.98 0.35/0.86 0.32/0.72K 0.55/0.73 0.51/0.68 0.61/0.65* 锻件的同一面积上样品横向性能与长度方向的性能之比注:性能中的分子是指未微合金化的25号钢,而钢号为25的性能中的分母是指 添加了V、Nb和Ce的微合金化钢.锻件不同截面的样品或者同一截面不同部位样品的疲劳实验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3-4%)。因此,两个锻件只给出了一个截面(900mm)在沿着半径三分之一表面处的实验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微合金化钢具有较低的应力集中敏感性(有效集中系数较小)以及锻件的不同部位疲劳强度具有较高的均

8、匀性(变化系数较低)。表3试样类型疲劳极限*, MPa变化系数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光滑0.0505/0.034变截面1.49/1.35 * 平均值. 从疲劳极限的平均值计算而得.注:分子和分母与表2中的相同.由于微合金化元素的添加,25号钢具有较低的应力集中敏感性,也就是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一点可以由疲劳裂纹的平均扩展速率以及与应力强度系数(Paris方程)有关的裂纹扩展速率的变化来说明,这些参数值以及平面应变应力强度因子在表4中给出。可以看出,微合金化钢的裂纹扩展速率较低,断裂韧性较高。所提供的数据证实:与标准的碳钢相比,Nb、V和Ce微合金化的大截面低碳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生产技术与标

9、准的钢相比只有一点差异,成本约高3-5%。由于机器部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微合金化将导致实质性的节约。微合金化钢现在正用于V. I. Lenin Novo-Kramatorsk机器建设工厂中重型设备的关键轴类部件中。 注:分子和分母与表2中的相同.参考文献1. M. Ya. Belkin and L. M. Belkin, “Nature of the high sensitivity of heat treated steels to stress concentrations.” Probl. Prochn., No. 2, 71 (1979).2. Ya. E. Gol&#

10、39;dshtein, Microalloying of Steei and Cast Iron in Russian, Mashgiz, Moscow (1959).3. E. Houdremont, Special Steels Russian translation, Metallurgiya, Moscow (1966).4. M. N. Stepnov, Statistical Treatment of Results of Mechanical Tests in Russian, Mashinostroenie, Moscow (1972).5. D. M. Shur and V. I. Gelmiza,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dynamic method of determining fracture toughness on small samples,” in: Questions of Strength of Large Machine Parts in Russian, I. V. Kudryavtsev (ed.), Mashinostroenie, Moscow (1976), p.3.6. Yu. A. Novo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