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配合比设计书两级配20160112_第1页
路面配合比设计书两级配20160112_第2页
路面配合比设计书两级配20160112_第3页
路面配合比设计书两级配20160112_第4页
路面配合比设计书两级配201601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A1合同段(K55-749.042YK64+422.5)2、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3、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5、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6、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本配合比用于厦沙高速公路泉州德化段A1合同段(K55-749.042YK64+422.5)隧道路面及同等级部位。二、设计要求1、抗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1030mm三、原材料说明1、 水泥:采用美岭牌P

2、.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检测报告编号: DHXSA1-C-15-074表1 水泥实测技术指标:比表面积安定性(沸煮法)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348合格3d28d3d28d5.7-28.6-2、粗集料:采用A1标石山隧道碎石加工场生产的两种级配(4.7513.2mm、13.226.5mm)碎石,合成4.7526.5 mm连续级配碎石,其参配比例为:40%:60%;,检测报告编号:DHXSA1-G-16-0012.1碎石筛分技术指标:筛孔尺寸/mm31.526.5199.54.752.36底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4.731.889.499.599.5100标准级配范围0-15-45

3、-90-10090-10095-1003、细集料:泉州浮桥砂场中砂;试验报告编号:DHXSA1-S-15-1413.1河砂技术指标: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g.cm3堆积密度/g.cm3细度模数MX1.80.02.5171.4812.863.2河砂筛分技术指标: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底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439.463.085.996.6100标准级配范围10-025-050-7070-4192-70100-90- 5、抗折剂:厦门市创慧工贸有限公司(粉剂),经试拌掺量为1.8%;检测报告编号: 6、水: A1标混凝土拌合站饮用水;

4、检测报告编号:SYJ-GL20140010-2四、确定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cfc= fr/(1-1.04*Cv)+t*s fc=5.0/(1-1.04*0.075)+0.61*0.50 fc=5.89(MPa)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0.10;t保证率系数,查表取0.61;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 查表取0.50;五、正交试验法5.1、根据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第4.1.3条规定,采用正交法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基准胶材总量、抗折剂粉掺

5、量、砂率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定三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5.2、本项目隧道路面施工工艺采用三滚轴机组摊铺,根据JTG/T F30-2014中第4.2.3条规定,碎石砼拌合物现场坍落度宜为10mm30mm,为确保满足现场坍落度为10mm30mm的要求,选取用水量为123kg。5.3、根据JTG/T F30-2014中第4.2.3条规定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20kg/m3;使用掺合料时,最大单位胶材总量不宜大于450kg/m3;经过试拌与调整,基准胶凝总量选取393kg、410kg、421kg三个变化水平作为试验条件;抗折剂掺量选取1.6%、1.8%、2.0%三个变化水平作为试验条

6、件;砂率选取35%、36%、37%三个变化水平作为试验条件。5.4、正交试验方案:见下表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20kg/m3:水平因素ABCD基准胶凝总量(kg)抗折剂掺量(%)砂率(%)空白1393(1)1.6(1)35(1)(1)2410(2)1.8(2)36(2)(2)3421(3)2.0(3)37(3)(3)5. 5、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分析:编号ABCD试验结果Y基准胶凝总量(kg)抗折剂掺量(%)砂 率(%)空白7d强度坍落度1393(1)1.6(1)35(1)(1)5.7302393(1)1.8(2)36(2)(2)5.5253393(1)2.0(3)37(3)(3)5.030441

7、0(2)1.6(1)37(3)(3)6.8255410(2)1.8(2)36(2)(1)6.4306410(2)2.0(3)35(1)(2)5.4357421(3)1.6(1)37(3)(2)7.7208421(3)1.8(2)35(1)(3)7.0259421(3)2.0(3)36(2)(1)6.320Yj1(Y1+Y2+Y3) 16.20(Y1+Y4+Y7) 20.20(Y1+Y6+Y8) 18.10(Y1+Y5+Y9) 18.40Y总和=55.8/Yj2(Y4+Y5+Y6) 18.60(Y2+Y5+Y8) 18.90(Y2+Y4+Y9) 18.60(Y2+Y6+Y7) 18.60Yj3(

8、Y7+Y8+Y9) 21.00(Y3+Y6+Y9) 16.70(Y3+Y5+Y7) 19.10(Y3+Y4+Y8) 18.80Yj1/35.406.736.036.13Yj2/36.206.306.206.20Yj3/37.005.576.376.27Rj= Yj3/3- Yj1/31.601.160.340.145.6、试验结果分析、判断:计算结果说明因素A(基准胶凝总量),对混凝土弯拉强度影响最大,因素B(抗折剂掺量)也有显著影响,因素B(砂率)的影响较小。 从上图直观走向可以看出,A3B1C3因素组合(7号试验)的混凝土强度最大,但综合考虑,A2B2C3因素组合(5号试验)较经济且强度满

9、足试配强度要求,所以优先选用5号试验组合。六、计算配合比:6.1基准水胶比和调整水胶比:1.基准水胶比0.30砂率(%)36 抗折剂(%)1.82.调整水胶比0.32砂率(%)37 3.调整水胶比0.28砂率(%)35 6.2通过正交法得出5号配合比胶材用量为410kg/m3,用水量为123 kg/m3,抗折剂掺量为胶材的1.8%砂率为36%,计算其它材料用量:抗折剂:410×1.8%=7.38 kg/m3水泥用量:410-7.38=403 kg/m3河砂用量:(2420-123-403-7)×36%=679 kg/m3碎石用量:2420-403-7-123-679=120

10、8 kg/m3 即最终选用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为: 水泥:抗折剂:砂:碎石:水:外加剂 = 403:7.38:679:1208:123(kg/m3)水灰比 = 1 :0.018: 1.68: 3.00 0.306.3在基准水胶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减0.02水灰比后材料用量(kg/m3):水胶比水 泥(kg)抗折剂(kg)水(kg)砂(kg)碎石(kg)4.75-13.2 0.304037.38 123 679 4837250.323776.921237084827230.284317.901236504837256.4试拌(30L)混凝土所需材料用量(kg):水胶比水 泥(kg)抗折剂(kg)水(kg)砂(kg)碎石(kg)4.75-13.2 0.3012.090.2213.6920.3714.4921.750.3211.310.2083.6921.2414.4621.690.2812.930.2373.6919.5014.4921.75七、调整7.1砼性能情况表:水胶比实测坍落度(mm)棍度含砂率保水性粘聚性拌合物表观密度(kg/m³)与设计重量偏差值(%)是否需要调整0.3030中中好良24100.04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