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_第1页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_第2页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主题时间:2021.03.01创作:欧阳语平行线教学目的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2.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3. 掌握命题的左义,知道一个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对于给左的命 题,能找出它的题设和结论;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教学内容【知识梳理】要点一.平行线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果直线a与b平行,记作a/7b. 要点诠释:(1) 平行義的定义有三个特征:一是在同一个平而内:二是两条直线;三是不相交,三者缺一不可:(2) 有时说两条射线平行或线段平行,实际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两条线段不相交并

2、不意味着它们就 平行.(3) 在同一平而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特别地,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不属 于上述任何一种位宜关系.2.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要点诠释:(1) 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2) 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3) “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要点二、直线平行的判定判定方法X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 VZ3=Z2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厶内错

3、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 VZ1 = Z2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 VZ4+Z2=180° 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平行线的判左是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岀平行,即由数推形.要点三.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1)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平行线的性质的一部分内容,切 不可忽视前提“两直线平行”(2)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左;从平行线得到角相等或互补

4、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 要点四、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 平行线的距离.要点诠释:(1)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一条直线上任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 条平行线的距离.(2)两条平行线的位置确左后,它们的距离就是个左值,不随垂线段的位垃的改变而改变,即平行线间的 距离处处相等.要点五、命题、定理、证明1.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岀的事 项.(2)命题的表达形式:"如果,那么,也可写成:&quo

5、t;若,则(3)真命题与假命题:真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一泄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题设成立而不能保证结论一左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2. 定理:圧理是从真命题(公理或其他已被i正明的泄理)出发,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另一个真命题,定理 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3. 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要点诠释:(1)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学过的宦义、基本 事实、定理等.(2)判断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列举一个反例即可.要点六、平移1

6、. 定义:在平而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泄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1)图形的平移的两要素: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距离.(2)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2. 性质:图形的平移实质上是将图形上所有点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线段、角的大小,具体 来说:(1)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3)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4)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是一对全等图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平行线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C. 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D. 在同

7、一平而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答案】D例2.在同一平而内,下列说法:(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 确的个数为:()A1个B. 2个C. 3彳、D. 4丿卜【答案】B【解析】正确的是:(1)(3).【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0(1) 直线养 b、c、d,如果 &b、cb、cd,则 ad(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

8、这两直线平行.A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类型二.两宣线平行的判定例3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1) AC=BD: (2) ZDAC=ZBCA:(3) ZABD=ZCDB: (4) ZADB=ZCBD,其中能使 AD/BC 的条件有()A. (1) (2) B. (3) (4) C. (2) (4) D(1) (3) (4)【答案】C【变式2 一个学员在广场上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 第一次向左拐30°B. 第一次向右拐50°C. 第一次向右拐5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

9、向右拐30°,第二次向左拐130。,第一次向右拐130° 第二次向左拐130。例4如图所示,已知ZB=25° , ZBCD=45° , ZCDE=30° , ZE=10°试说明ABEF的理由.解法1:如图所示,在ZBCD的内部作ZBCM = 25° , 在ZCDE的内部作ZEDN=10°VZB=25° , ZE=10° (已知),AZB = ZBCM> ZE=ZEDN(等量代换). ABCM, EFD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V ZBCD=45° , ZCDE=30

10、76; (已知),AZDCM = 20° , ZCDN=20° (等式性质). ZDCM = ZCDN (等量代换) CMD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V ABCM, EFDN (已证), ABEF(平行线的传递性).解法2:如图所示,分别向两方延长线段CD交EF于M点、交AB于N点.VZB=25° ,A ZCNB=180° -ZNCB-ZB = 20°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 又 V ZCDE=30° , AZEDM=150° 又 V ZE=10° ,AZEMD=180° -Z

11、EDM-ZE=20°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 ZCNB = ZEMD(等量代换).所以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变式3已知,如图,BE平分上ABD, DE平分ZCDB,且Z1与Z2互余,试判断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解:ABCD,理由如下: BE平分ZABD, DE 平分ZCDB, ZABD=2Z1, ZCDB = 2Z2.又 VZ1 + Z2=9O° ,AZABD+ZCDB=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变式4】已知,如图,AB1BD于B, CD1BD于D,【答案】证明:TAB丄BD于B, CD1

12、BD于D,ABCD 又 V 21+22=180° ,ABEFZ. CD/EF Zl+Z2=180° ,求证:CD/EF.类型三、平行线的性质例5.如图所示,如果ABDF, DEBC,且Zl=65°那么你能说出Z2. Z3、Z4的度数吗?为什 么解:V DEBC,.Z4=Z1=65°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Z2+Z 1 =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Z2=180° -Zl = 180° -65° =115° 又 DFAB(已知),AZ3=Z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Z3=11

13、5° (等量代换).【变式.&5】如图,4=/已知IJUJIl且Zl=48° ,则Z2=, Z3=, ZAABD的面积为S2,则()A. Si>Sz B Si = S2 C S【答案】B类型四、命题例6.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画直线AB:两条直线相交,【答案】48。,132° , 48°【变式6】如图所示,直线hb点A. B在直线b上,点C、D在直线h上,若AABC的而积为S, <S2 D.不确定如果是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有几个交点;若ab, b/c,则a/c;直角都相等: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

14、是对顶角.【徐不是命题:是命题;是正确的命题:是错误的命题.【变式8】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对顶角相等:(3)同角的余角相等.【答案】解:(1)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有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它们相等.类型四、平移例7.(湖南益阳)如图所示,将A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ABDE的 位置,若ZCAB = 50° , ZABC=100° ,则ZCBE的度数为.【答案】30° 【变式9】(上海静安区一模)如图所示,三角形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以得

15、到三角形ABC0A. 沿EC的方向移动DB长B. 沿BD的方向移动BD长C. 沿EC的方向移动CD长D. 沿BD的方向移动DC长【答案】A类型五、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例 8、如图所示,ABEF,那么 ZBAC+ZACE+ZCEF=()A. 180° B. 270° C. 360° D. 540°【答案】C【解析】过点C作CDAB,VCD/7 AB,.ZBAC+ZACD=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 VEF/7ABEFCD AZDCE+ZCEF=180a俩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 V ZACE= ZACD+ZDCEA ZBAC+

16、ZACE+ZCEF= ZBAC+ZACD+ZDCE+ZCEF=180° +180° =360°【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因为ab, cd,所以ad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1个B. 2个C3个D. 4个2.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A.相等B.互补C.互余D.相等或互补3. 如图,能够判定DE/7BC的条件是 0B G CA Z DCE+ Z DEC = 180 °B Z EDC = Z DCBC ZBG

17、F=ZDCB D CD丄AB, GF丄AB4. 一俩汽车在广阔的草原上行驶,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 可能是0A. 第一次向右拐40° ,第二次向右拐140°B. 第一次向右拐40° ,第二次向左拐40°C. 第一次向左拐40° ,第二次向右拐140°D. 第一次向右拐140° ,第二次向左拐40°5. 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7CE成立的条件是 0A ZA=ZACE B ZB = ZACE C ZB = ZECD D ZB+ZBCE=180°6. (绍兴)

18、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 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一):(1)(2>伺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 B. C. D.二填空题7. '在同一平而内的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8. 如图,DF平分ZCDE, ZCDF=55° , ZC=70° ,则9. 规律探究:同一平面内有直线a” a?, a3-s aK)o»若a】丄a2, a2/a3,a3丄山,按此

19、规律,和aioo的位置是10. 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 ,则另一个角的度数是11直线/同侧有三点A、B、C,如果A、B两点确左的直线厂与B、C两点确龙的直线厂都与/平行, 则A、B、C三点,其依据是12. 如图,AB丄EF于点G, CD丄EF于点H, GP平分ZEGB, HQ平分ZCHF,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 有三、解答题13如图,Zl=60° , Z2=60° , Z3=100° ,要使ABEF, Z4应为多少度?说明理由.14. 小敏有一块小画板(如图所示),她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而小敏身边只有一个量角器,你能 帮助她解

20、决这一问题吗?15. 如图,把一张长芳形纸条ABCD沿AF折叠,已知ZADB=20° ,那么ZBAF为多少度时,才能使 ABZ BD?B916. 如图所示,由Z1 = Z2, BD平分ZABC,可推出哪两条线段平行,写出推理过程,如果推出另两条 线段平行,则应将以上两条件之一作如何改变?【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 1 【答案A只有正确,英它均错.2. 【答案】D3. 【答案B【解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答案】B5. 【答案B【解谆】ZB和ZACE不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到的角.6. 【答案C【解谆】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折叠的过程,图中的虚线与已知的直线垂直,过点P的折

21、痕与虚线垂 直二、填空题7. 【答案】0或1或2或3个;&【答案】BC, DE:【解析】ZCFD=180° -70° -55° =55° ,而ZFDE= ZCDF=55° ,所以ZCFD=ZFDE.9. 【答案】aiaioo:【解析】为了方便,我们可以记为aa?a3丄a4as丄a&a7丄as创丄aw创7丄妣&时丄aioo,因 为aa2/7a3,所以a【丄a3,而巧丄生,所以/同理得剧站网、知a】2ai3,接着这样 的规律可以得aia”aioo,所以ai aioo.10. 【答案】40。或140°11【答案】共线,平行公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