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师大版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上海市大团高中 历史组 老师们现在已经对新教材都能认同和接受,总体上反映新教材采用中外通史合编的体例,以分册形式呈现,有比较严谨的学科体系和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对历史进程有一个全面概貌,但缺点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另外,抽象的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比较呆板。具体而言,老师们反映的比较容易上手的部分:1、单元导言和大事年表,有利于学生对单元重点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对历史进程的宏观掌握。2、辅助栏目“文献选读”“知识链接”“名家史论”“阅读指南”的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对知识点进行解释,既弥补教
2、材正文受篇幅限制而带来的不足,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如中国古代史部分:文献选读23段;知识链接19段;名家史论11篇;阅读指南8篇。)3、课文习题部分设置了读图学史、练习与测评、探索与争鸣,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课文形式和内容也显得丰富多样了。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读图学史17篇;练习与测评28题;探索与争鸣24题。“练习与测评”基本采用问答形式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形式,其他形式还有列举、小论文、填空、设计表格等。所设计题目既有着眼于知识巩固的题目,也有注重考察提取信息阐释历史等能力的题目,不少题目提出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材料,其能力立意的特点十分
3、突出,与简单的考察知识记忆题目明显不同,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探索与争鸣”中国古代史部分共有28课内容,其中就第7、8、25、28四课没有设计。在设计的问题中最有特色的是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供学生思考判断,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精神,另外也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深入理解某一观点的问题等。4、在行文上注重使教材图文并茂,能贴近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教材每课平均约5张图片,最多一课12张。其中二三分册就彩色插图就有120多幅,不仅包括杰出人物头像、地图,还包括文物、遗址、情景画等。5、在初高中教材内容的接轨上,尽量避免了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重复,
4、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努力采用文献和考古成就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新视角、多层面的呈现。6、学术前沿:教材在编写时积极引入当前的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如中国古代政治史部分对传统的“五大社会形态”有所淡化,经济史在写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内容新-朝贡贸易、民间贸易;视角新-从朝贡贸易的特点与心态和民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角度去看;观点新-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澳门发展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又如教材对工业革命评价上也较客观科学:“它是一个大变革、创新的时代,是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社会财富大增的时
5、代”较难处理的部分:1、加法还减法?从减轻学生记忆的角度,新教材虽然用词简洁、精练,可谓浓缩精华,但涉及到知识点很多,如展开时间不够,如不展开学生无法理解,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教师要寻找大量的史料来充实、解释。如讲唐朝突出了最重要的内容“开元盛世”,但基本没有写唐末的藩镇割据,直接“跳”到了宋朝,这样编写难以解释宋初的“重文轻武”改革,为了讲清楚这一历史演变,教师必须补充藩镇割据的知识。虽然于老师要我们不做加法,做减法,但实际上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准备,以点代面学生也较难理解,而老师感觉要求也觉得较高。2、某些课文专业性名词较多。不仅学生不理解,教师也很少接触,如:
6、第17课“北宋的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第21课天文学与数学成就中“天文仪器圭表、浑象和水运仪象台等”和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李冶的“天元术”等;这样必然增加了学生负担,与教材的“基础”性质也不太符合。或才教辅材料补充说明。3、新教材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涉及历史人物约200多人,但涉及女性仅3人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增加女性,事实上历史上不乏杰出的女性。4、新教材图文并茂,平均112字左右就有一幅插图,希望对插图能标明出处并做些简单的介绍。例如第二册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的导言下面就有一个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等,如果对这些图片的
7、出处及内容作些适当的解释的话,其作用可能更明显。5、教材为本还是教师为本?历史教科书的中心是课文呈现的知识内容,还是由各类资料而展开的探究性活动设计?可能现在对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已不再是仅仅强调内容的问题,而是对所提供的内容的方式越来越重视。那么历史教材究竟是强调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的一种叙述,还是强调提供史料、统计数字、图解、目击者的一些说法,这些有老师也表示疑惑。6、教材体现的是以点带面,但该出现的点没出现或不突出,该理清的线索不清晰。如唐朝灭亡以后到北宋建立之前的中国,能否用只言片语或一幅地图五代十国形势图带过;第三分册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写得太笼统了。可否从三国时期、西晋末年、南北朝
8、时期、唐末、南宋时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来呈现相关材料,让学生们去分析农耕文明时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影响7、概念的统一。文化与文明。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内涵超过文明,狭义上包涵在文明之中。但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前三课标题,中华文明的起源,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青铜文化。我觉得在概念上有分歧。有时文化是广义的,有时是狭义的。7、教材18、19页写道:“这一时期(春秋战国)农业经济的进步,突出地表现为耕作方式由休耕易地到垄沟互换、轮番耕作的过渡。大约到战国后期,一些先进地区已经完成了这一过渡。根据描述应该为垄作法,但描述不够准确。查找资料垄作法 (畎qun亩法) 为: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
9、。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抗旱主要体现在“上田弃亩”之中。西汉的代田法便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从表述上可以看出“垄沟互换”是和代田法有区别的。但华版的表述让人理解为“垄沟互换”就是代田法或和它差不多,或者至少是我们不能清楚地理解它
10、的内涵的。另外关于代田法的发明表述,“汉时的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经赵过的试验、示范逐步推广,成为当时先进的农业耕作方法。”疑问:代田法是赵过发明的还是劳动人民发明的经赵过总结推广的?史书的记载:赵过推广“代田法”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其中与他 曾设计、创制和使用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种田器”并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食货志)等增产措施大有关系。赵过为了使“代田法”的推广有确实的把握,曾作了长期准备和细致安排,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全面推广等一系列工作。首先 在皇帝行宫、离宫的空闲地上作生产试验,证实“代田法”确能比一般其它的
11、田地每亩可增一斛,为推广确定了前提条件。其次是设计和制作了新型配套农具,为顺利推广“代田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地方小农官)、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艺,为推广“代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第四是先在“命家田”、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最后在边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三辅、太常、弘农(今 河南西部)等地作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代便田”(汉 书·食货志)的成功。从资料记载看,应该是赵过发明的。8、第21课第2题第二问,我认为答案是“可能会”更准确。有可能是因为这时
12、活字印刷术发明了,但刚刚发明,需要有一个推广和传播的过程。9、第19课第2题,有哪些形式?原因?我认为答案是和与战。原因是:和是因为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战是因为对汉族政权来说是为了完成统一,对少数民族政权来说主要是为了掠夺财物。10、那么井田制的实行是否从商开始算?华版没有明确。田昌五教授认为田中有井,故为井田,而不是分为公田、私田。11、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插图和人物教材经济史人物人物统计性别华师大版大字辅助合计男性15116女性11大字部分人物对照表(重复不计,人教版包括活动课部分)类型华师大版经济类商鞅 赵过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刘秀 冯太后曹操 诸葛亮 唐太宗
13、 唐玄宗 王安石 成吉思汗 朱元璋 康熙乾隆小字部分人物对照表(与大字重复不计,)类型华师大版经济类王莽华版经济史人物相对较多,提到17个,提到一位女性。但如果从纯经济史角度的人物看,只有一个人即赵过,华版的16个都是帝王将相,基本都和统治政策相关。应该增加一些普通人物对这方面的贡献。如修都江堰的李冰,三国时期翻车的发明者马钧、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开工开物等。经济史插图数量与类别统计项目华师大版图片37地图4总字数12215平均平均297字一幅图片插图数量与类别统计(祥细)项目华师大版农业工具石斧图、铁农具图、圩田图灌溉汉渠遗迹、牛转翻车图作物生活姜寨遗址复原图、陶制模型城堡图(田庄)、毡
14、帐陶模型图、魏晋墓室壁画(烧烤图)其它北方人口南迁图耕织图、陶制仓廪图手工业冶炼铜爵图、双尾铜虎、兽面乳钉纹方鼎、铜盉纺织棉毯图瓷器三国吴青瓷羊尊图造船宋代海般复原模型图、唐船图商业货币金花银图集市南宋榷场分布图、姑苏繁华图耕织图(商业)、乾隆南巡图交通明月峡栈道丝绸路线图、海外贸易路线图、晚明海外贸易路线图对外贸易玻璃盘、玛瑙角杯、日本彩绘屏风、阿拉伯金币、东罗马金币、长颈鹿图、广州城外商馆区经济政策刘秀像 李世民像王安石像 朱元璋像从图表来看,基本上做到了图文并茂,教材基本上每百字左右一幅图片。但是从分布上看,分布不均衡。图较集中在商业方面,在图片的使用上,也提高了利用率,出一些相应的思考
15、问题。但总体来说,做得还不够。另外,从作为一个历史资料的角度看,图片的出处方面均未给予注明,这是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是文物图片就应标明出处,还应该对插图做简单的介绍。例如第二册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的文字下面就有一个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经查找资料,我发现这件银壶造型仿照皮囊壶,是同类器形中迄今所发现较早的一件。这件银壶发现于唐代中心地区,反映了汉族与边疆游牧民族的文化交往及相互影响。 据史书中记载,唐玄宗时曾训练舞马百匹,每当八月五日玄宗生日时,在勤政楼前大宴群臣,以舞马跪拜献寿。正如唐人张说舞马词所咏:“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表现的正是这一场面。但它们中的一些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年ICP证年检委托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最有利于女方的离婚协议书范例
- 2025至2030全球与中国椰子脆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销售模式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菌行业运营动态与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面类市场竞争战略规划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尼龙编织套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轮胎硫化机市场竞争形势与营销发展趋势报告
- 肺间质病治疗方案
- 测量个人总结
- 班主任年度工作计划15篇
- 3.1《百合花》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会展营销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文献汇报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年中考物理押题猜想卷(苏州卷)(全解全析)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新能源开发知识培训课件
- 精神科患者冲动伤人应急演练
-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训课件2025
- 《儿童保健学绪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