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_第1页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_第2页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_第3页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_第4页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述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杨春玲(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健康人群 、 亚健康人群 、 疾病人群的 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 、 分析 、 评估 、 预测 、 预防 、 维护和 发展个人技能的全过程 1。健康管理将使人获得 90%和 10%的比例 , 即 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 、 医疗费用 降到原来的 10%。 而未做健康管理的 10%的人 、 医疗费用比 原来上升 90%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 慢性病健康管理创新模式 。 现就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综述 如下 。1 慢性病的危害及相关危险性因素1. 1 慢性病的危害 “ 慢性

2、病 ” 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是 对一类起病隐匿 ,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 病因复杂 , 且有些 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 造成脑 、 心 、 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 易造成伤残 , 影响劳动能力 和生活质量 , 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 , 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 负担 。 这些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 、 、血管等疾病 , ,4100, 59%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我国 20世纪 90总死亡数的 70%, 每天约有 1. 31. 5万人死于慢性疾病 3。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仅 占 5%, 患有 疾 病 的 人 占 20

3、%, 而 75%的 人 处 于 亚 健 康 状 态 2。 “亚健康 ” 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点 , 也是大病来临 之前身体机器发出的警示信号 , 处于“ 亚健康 ” 状态的人群是 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其中 , 北京处于“ 亚健康 ” 状 态的比例是 76%, 上海 73. 49%, 广东 74. 41%3。1. 2 慢性病相关危险性因素1. 2. 1 中风 第一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 。我国著名医学专 家吴英恺教授曾说过 :控制好高血压就能减少一半脑血管病 。 第二危险因素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 它的并发病之一 就是脑血管病 。 第三危险因素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 其他如

4、肥胖 、 吸烟 、 家族病史 、 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可诱发脑出血已 得到证实 等 , 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1. 2. 2 冠心病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 疾病 。 世界医学界公认 , 高血压 、 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是冠心 病发病的三大危险因子 。 1977年确认 A 型行为是引起冠心 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引起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有糖尿 病 、 年龄 、 体力活动少 、 肥胖 、 阳性家族史等 。1. 2. 3 糖尿病 邹宇华认为遗传因素 、 高血压 、 性别 、 年龄 、 肥胖 、 精致膳食 、 久坐不动 、 吸烟 、 心理及性格因素是并发糖尿 病的主要因素 。1. 2

5、. 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 、 职业接触 粉尘和烟雾 、 空气污染 、 童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 、 年龄 、 先 天对哮喘敏感及 -抗胰蛋白酶缺乏 , 其中 80%90%因吸 烟所致 (包括主动和被动 。初次吸烟年龄 、 吸烟数量及目前 吸烟状况是重要决定因素 。据世界医学研究发现 :在慢性病 形成的原因中 , 遗传因素只占 15%, 社会因素占 10%, 气候因 素占 7%, 医疗条件占 8%, 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 60%, 这说明 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 4。2 对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 慢性疾病成为影 响身体健

6、康主要因素 。在全世界 , 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是一 种急性保健模式 , 即患病就医 , 这样的服务体系导致医疗费用 不断增加 ,家 。对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 , 之后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 从而促使人们有目的地采取各种行动改善健康 , 减少患慢性 病几率 , 降低医疗服务费用 , 改善人群健康状态 , 提高生命质 量 。 通过健康管理 , 美国在 1978年 1983年间慢性疾病发病 率大大降低 (冠心病 、 高血压分别下降 16%和 4% 。芬兰通 过健康管理项目的推广 , 人们的行为得到明显的改变 , 危险因 素大为降低 , 其中男性的吸烟率下降了一半 , 胆固醇水平下降 了 20%, 血

7、压得到明显控制 。全国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显著 降低 。 数据证实 , 为健康管理投入 1元 , 相当于减少医疗费用 36元 。 如果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回报 , 实际效益 是投入的 8倍 5。3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倡导于美国 , 如今有 7700万的美 国人在大约 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 。这意味着 每 10个美国人中就有 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2。美国上世 纪 7090年代是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的高峰期 , 为了保 证其国民的身心健康 , 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 , 一些医学健 康研究中心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新型医疗消费观念 , 并取得了 显著成

8、效 。 芬兰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 , 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 改变人群生活习惯 , 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 , 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 6。在长期 的实践中 , 结合我国 “ 慢病 ” 流行和预防控制的实际 , 苏州市与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合作 , 总结出一 套从源头上阻断 “ 慢病 ” 自然进程的健康管理模式 。 它贯彻了 战略前移 、 健康促进 、 引导自我管理的方针 , 实现了知 行 果的循环 , 增强健康意识 , 引导走上健康之路 。 广东省人民医 院把健康干预做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 , 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04健康改善计划 , 由第三方管

9、理机构负责组织专职健康顾问和 健康秘书对客户实施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跟踪服务 , 全力做 好健康护理客户的网上咨询服务 , 为其建立健康维护方案 , 包 括个性化的运动 、 营养 、 心理 、 中医养生等 7。针对心脑血管 病的发病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 , 骆华伟 4对慢性心脑血管疾 病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探讨 。 任冲利认为对高血压可 以利用社区进行健康管理 , 从而提高高血压长期治疗的依从 性 , 提高管理效果 。4 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健康管理刚刚起步 , 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尚未形成 。 健康管理的服务机构虽然已有百家 , 但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 在国内寥寥无几 , 大部分机构

10、仅提供健康管理某一个环节中 的某项服务 。 这些机构都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 。 由医疗机构利用科学的健康评估体系 , 评估出个体患慢性病 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 之后由具有医疗健康专业知识的管理者 制定不同个体的健康管理计划 ,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一对一个 性化专业系统健康干预 , 以达到个体降低患慢性病风险几率 , 改善人群健康状态 , 将成为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1 鲍勇 . 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石 J .实用全科 医学 , 2008, 6(2 :111.2 李渝梅 , 张月霞 , 安波 , 等 .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与生 活方式干预 J .职业与健康

11、, 2007, 23(17 :1567.3 董冬 .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J .科学之友 , 2007, 11: 73.4 骆华伟 . 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J .浙 江预防医学 , 2006, 18(9 :56.5 魏炜 . 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浅析 J .卫生经济研究 , 2006, 5:19.6 金彩红 . 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 J .中国卫生资源 , 2007, 10(6 :312.7 黄建 .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健康管理模 式探讨 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 2007, 5(5 :67.本文编辑 :李 梅 2009-04-02收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研究

12、进展朱 强(东阿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东阿 252201 近 10(P I期输液 、 I CC 、 种类及置 , 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CVC -R I 仍很常见 , 是长期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 , 特别是导管相 关血行感染 (CRBSI 。骆小京等 1报道导管感染致死率为 3%。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报道 2, 美国平均 CRBSI 感 染率为 5. 3/1000导管留置日 , 感染患者中平均病死率为 12%25%。因此 , 加强此类感染的防治极其重要 。现将 P I CC 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 、 发生原因 、 预防处理综述如下 。 1 CVC -R I 的诊断标准1. 1 导管相关

13、性局部感染 穿刺点局部红 、 肿 、 疼痛 、 有渗液 或脓性分泌物 , 对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 3。1. 2 CRBSI 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 、 寒战 , 伴或不伴有白细胞 计数升高 , 血液和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 4。出现以下 情况之一则可诊断 CRBSI 4, 5:导管样本培养是诊断 CRBSI 的 金标准 , 半定量培养结果 15cfu, 定量培养结果 103cfu, 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 ; 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 培养的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菌落数的 5倍以上 ; 中心 静脉血培养比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早 2h 以 上 。2 CVC -R I 的原

14、因分析2. 1 导管因素 导管因素主要集中于导管材料的选择上 , 此 类材料要求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 , 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目前 , 硅及聚氨酯为 CVCs 的主要材料 , 应用聚氯乙烯导管血 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 70%, 硅胶管仅为 20%6。 多腔导管 较之单腔导管感染机会增多 , 因为多腔静脉导管通道多 、 管腔 分隔 , 虽可满足不同成分液体同时输入 , 避免药物的配伍禁 忌 , 但增加了接头污染的机会 。 杜斌等 7研究发现 , 单腔导管 感染率为 8. 3%, 双腔导管感染率高达 37. 3%。2. 2 置管部位 置管部位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而定 。如血液 透析患者可选择颈内

15、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3种方式 8。 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 , 保留时间长 , 适合门诊透析患者 ;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易掌握 , 保留时间长 , 适合昏迷患者 ; 股静脉胃管操作方法简便 , 术后并发症少 , 是最常选用的穿刺 部位之一 9。 张莉等 10认为 , 3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 , 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气管切开患者不宜选用颈内静脉置 管 , 易被痰液污染 ; 老年患者尽量不用锁骨下静脉置管 , 易造 成气胸 ; 股静脉置管易被二便污染 , 且方便观察 。 选择顺序应 先选锁骨下静脉 , 再选颈内静脉 , 最后选股静脉 。 经锁骨下静 脉置管时应首选右侧 , 这样刺破胸膜的可能性相对小 , 且不会 损伤胸导管 。 末梢插入型 P I CC 操作简单 、 安全 , 在临床逐渐 推广 , 但容易合并导管感染及静脉闭塞 11。2. 3 置管时间 置管时间越长 , 感染的机会越多 。刘鲁 沂 12报道 , 留 置 10d 以 内 感 染 率 为 8. 3%, 超 过 20d 为 2718%, 21d 以上为 66. 7%, 但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 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