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语文阅读练习总结 (2)_第1页
期末语文阅读练习总结 (2)_第2页
期末语文阅读练习总结 (2)_第3页
期末语文阅读练习总结 (2)_第4页
期末语文阅读练习总结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专项训练周(说明文练习单元)一 、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阅读说明文的重点在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了解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其说明方法。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功能等方面。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说明的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我们写计算机的发展就可以按时间

2、顺序介绍计算机在不同时期的特征,说明计算机的发展与更新。空间顺序:就是按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部分依次说明。例如颐和园就是按照“长廊-从万寿山脚下看佛香阁和排云殿-登上万寿山远眺-昆明湖”这样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这些逻辑顺序,说明抽象事理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三 、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例如,鲸一文中,以齿鲸和虎鲸为例说明鲸的食量大,捕食凶猛。2、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

3、过一头近四万公斤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里用类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之大。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例如太阳一文中写到:“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说明太阳体积特别大。4、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喷泉,使要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四、答题技巧:1、 考查对

4、说明对象的把握 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如果是事物说明文,指出是什么事物即可。如果是事理说明文,尽量形成这样的短句:介绍了的(加上对象特征)。2、 考查对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把握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3、 考查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作用的把握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作用是:( 1) 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2)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的特点。(3)作比较:通过比较,使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更有说服力。(4)打比方: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特征。4、 考查对段意概括的把握。解题方法

5、:找中心句,结合特征进行概括。5、 考查“这”“这样”的指代意义:常是上文距离最近的一句或几句的内容。6、考查对段落语句顺序的把握:问题通常是:“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或语句顺序?”答案形式一般为: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符合逻辑。7、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问题形式一般为: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答案形式为:不能删,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8、考查发散创新能力。这类题一般形式为: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或拟标题。做题时要结合实际

6、,结合原文,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写人记事文章阅读指导 【出题点】1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3理解关键语句含义;理解词语的本义和文中意思。4理解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的作用。5评价人物。【技巧指导】1. 划分层次、段落: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2.概括主内、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

7、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3为文章拟标题:方法一:(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方法二: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4. 记叙顺序及作用:(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5 写作手法及作用(1) 拟

8、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6 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

9、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 感染力、说服力。(5)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有感染力。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7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8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内容上:首段和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 总提、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10、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戛然而止,发人深思。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9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A、正面描写(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10.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读具体语境,上下文。11.文段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一般是往前找,也有往

11、后找的;()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要注意从文中捕捉有用信息。2. 结合实例答题,要从文中找到依据。3. 找依据的时候,要注意找全,不能落项。判断说理题,这定要先判断这样做是否正确再写出依据,如果没有判断就没有分。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一、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美林药品说明书【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

12、见下表:【美林不良反应】(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美林注意事项】(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美林药物相互作用】(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1.【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_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半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