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一)_第1页
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一)_第2页
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一)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外分泌腺,尤以泪腺、唾液腺为主,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使腺细胞破坏,功能丧失,并逐渐累及内脏、肌肉、关节等器官组织的自身免疫病。西医治疗通常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多且疗效欠佳。本病属中医“内燥”、“燥痹”范畴。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此病,初步归纳出4种相应治法,现介绍如下。1 阴虚津亏型证见口咽干燥,鼻干少涕,声哑,齿

2、松碎落,两目干涩,肌肤枯涩,便秘,舌干少苔少津,脉细等。其病因病机是素体精血亏虚,或发汗太过,或久病导致津液不足,致使五脏失于濡养,其病变常累及肺、脾、肝、肾。“口为脾窍”,胃阴受损则口干;“目为肝窍”,肝肾阴虚则两目干涩;肺阴亏耗则声哑、肌肤枯涩。临床以肺胃津伤、肝肾阴虚为多见。缘“肾为先天之本”,补阴必补肾阴。方用增液汤加减。处方:生地黄、玄参、川芎、石斛、白芍、麦冬、当归、山药、枸杞子各20 g,丹参、黄精各30 g,甘草10 g。如偏于肺胃津伤者,可加百合、贝母、葛根、阿胶、桔梗;如偏于肝肾阴虚者,可加知母、续断、山茱萸、何首乌。针刺可选用太溪、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肾俞、廉泉等穴滋补

3、肝肾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采用补法,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案例1:患者,女,56岁,2006年5月来诊。口眼干燥1年,声哑,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化验:抗SSA(),抗SSB(),血糖正常。唾液腺ECT示:腮腺及颌下腺分泌摄取功能严重降低,类风湿因子()。用上述方法,并服帕夫林(白芍总苷)。1个月后复诊,口眼干燥明显好转,语音如常,嘱继续服药治疗2个月,口干、眼干基本消失,舌润生苔。2 瘀血内阻型证见口咽干燥,面色晦黯,四肢关节疼痛或畸形,两腮肿大,皮肤干燥或有瘀斑,肢端青紫(雷诺氏征),舌质黯红或绛紫,少苔少津,脉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SS有血液粘度增加及存

4、在微循环障碍的特点,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等作用。叶天士认为,燥证“延绵日久,病必入血分”。血证论也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随气上升。”此为瘀血致燥。方用增液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玄参、麦冬、牛膝、柴胡各20 g,丹参、鸡血藤各30 g,川芎、当归各15 g,甘草10 g。针刺可选用膈俞、肝俞、肾俞、血海、气海、太冲等穴以行气活血润燥。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采用平补平泻法,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案例2:患者,女,52岁,2006年12月来诊。口眼干燥3年余,伴四肢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梭形变

5、,左腮腺肿大,舌质黯红,无苔。化验抗SSB(),免疫球蛋白IgG、IgM增高,类风湿因子()。用上述方药及针灸疗法,同服帕夫林。1个月后复诊,舌润生苔,四肢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左腮腺肿基本消失,续服原药2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SS缠绵难愈,病久多瘀,故在治疗此病时,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适用于各型燥证。3 气阴两虚型证见口咽干燥,全身乏力,气短心悸,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纳差乏味,舌淡,少苔,脉细弱。燥甚者阴伤,阴液亏虚,气无所附,必致气虚;又“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气虚又使津液化源不足,敷布缺乏动力,更加重阴津亏虚,如此恶性循环而导致气阴两虚。治疗上可于润燥中加入益气之品,气能生津,寓生

6、津于补气之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气生津之药可调节机体免疫。方用八珍汤和生脉散加减。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赤芍、五味子、党参、白术各20 g,丹参、黄精、黄芪各30 g,甘草10 g。针刺可选用气海、太溪、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采用补法,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案例3:患者,女,49岁,2006年3月来诊。口干渴2年余,伴全身乏力,汗出,胸闷气短,四肢关节疼痛,舌淡少苔,脉细。化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正常,经唾液腺ECT检查确诊为SS。采用上述方药及针灸疗法,1个月后复诊,口眼干燥明显好转,全身乏力及气短、心悸

7、基本消失,续服原药巩固。4 湿热内阻型证见口咽干燥,口干不欲饮,眼痒、灼热少泪,倦怠乏力,胃中灼热,干呕,四肢关节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脉滑数。本证多因外感燥邪,或五志化火;平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运化无权,而致水湿内停,湿郁化热,湿热内阻,津失敷布,津液失去濡润功能而发为燥证。治疗上应清热祛湿与育阴润燥并行。处方:黄柏、苍术、薏苡仁、白豆蔻、杏仁、厚朴各20 g,丹参30 g,麦冬、生地黄、川芎、当归各15 g,甘草10 g。针刺可选用脾俞、丰隆、内庭、阴陵泉、曲池、足三里、大椎,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采用平补平泻法,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案例4:患者,女,29

8、岁,2006年10月来诊。患SS已有3年余,口干咽痛,发热,四肢关节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予四妙散加丹参、白豆蔻、连翘、麦冬、生地黄、厚朴、车前草,配合针灸。10剂后,咽痛、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基本消失,1个月后,口干及四肢关节疼痛已明显好转。5 结语SS属中医“内燥”范畴,阴虚致燥为其根本。故治疗首先滋阴救液以治其本,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再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参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和胃之法。需要注意的是,滋阴之品不可多用久用,以防滋腻碍脾;活血化瘀之品不可用破血破气药,如三棱、莪术、枳实等;温热之川芎、当归、红花用量宜小,以免耗血伤津;清热利湿忌用大苦大寒之剂,以免损伤脾阳。笔者把SS分为4型论述,在运用中药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此病获得较满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