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摘要:在目前高中指挥棒的影响下,老师们无法期望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还有时间去探寻语文博大而幽微的世界,所以,只能利用与抓住语文课堂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教学目标。关键词:有趣性 有效性 课堂设计 活动设计语文学习到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或是培养目标已经与小学、初中阶段有很大不同,前两个阶段可能侧重于字词句篇章等基础知识的夯实训练,而在高中阶段更多的是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个体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文章其实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门,让学生知道在门后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他们去探寻。然而,在目前高中指挥棒的影响下,老师们无法期望学生在巨
2、大的升学压力下,还有时间去探寻语文博大而幽微的世界,所以,只能利用与抓住语文课堂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教学目标。近几年的语文课堂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减退,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当然,如果有一个有效的目标反馈机制,如同打游戏的进度条,做一张试卷,苦学一个月,考试成绩提高几分,这明显的反馈学生肯定能积极起来,可是语文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所以,只能是发挥教师的能力让课堂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才能留住学生。我在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与有效性方面有一些思考与尝试。首先,当然是教师本身在备课上下功夫,比如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以四个问题为
3、切入点“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往何处”“归去如何”,这四个问题正好能将本诗从字词到主旨分析到位,整堂课思路清晰,板书美观,清清爽爽,水到渠成,非常流畅,因为本诗字词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课堂没有生成太多的东西。当然,作为高中生学习这首诗不能仅仅只了解到这一层次,适当的拓展提高是有必要的,因此,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淡如菊的陶渊明,为什么受到后世历代文人的推崇?学生对此有很多积极的思考,一部分同学认为是因为陶渊明的诗写得好,清新自然,所以后世文人效仿;有些学生认为陶隐逸的情趣受后世追捧;有学生认为是陶厌恶官场,向往山水田园的思想引起了后世文人的共鸣学生基本上能说出写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就在此
4、基础进行适当的点拨。陶渊明虽然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并非是第一个归隐的人。其实,我们的古人一直有这种隐逸的偏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隐逸情结。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他的诗作,还是他那样归隐之彻底都堪称隐人之宗。不像有些人虽言归隐却实在耐不住寂寞,时不时的关注朝野的一举一动,似乎随时要出山一样。 陶渊明的诗里面有着菊花般的清新自然。尤其他归隐后的一些作品,不事雕琢,洒脱恬淡。他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且又自成一体,开创了田园诗派,打破了玄言诗垄断诗坛的格局。就因为他的诗让人对隐逸产生了诗意的遐想,把归隐提升到一种境界。尤其一些官场不得意者,宦海失意人好吟咏他的
5、诗,以此为自己找到精神慰藉。由此我提出一个词“诗意的栖居”,学生马上觉得这个词有点熟悉,是的,我在赏析荷塘月色时,和学生一起分析过,因此这样古今贯通,学生能够理解。这节课的设计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语文教学除了传递语文知识,人格培养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我上孔雀东南飞,我的设计思路是第一课时介绍文学常识“乐府民歌”,诵读课文,解决关键字词的读音及释义,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及主旨分析,第三课时用课件总结文言文知识及古汉语常识,课后用创新设计上的作业巩固文言知识。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我采用的是听名家配乐诵读与学生代表诵读的形式,因为课文比较长,因此在某些段落要停下来进行总结,不然学生会比较倦
6、怠,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字词又熟知了故事情节。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时课堂效果很不错,生成了很多东西。比如,我让学生推测焦母为何非要休了兰芝,学生首先就想到了“无子休”这个原因,有的学生就不同意了,说是焦刘二人结婚时间不长,且焦仲卿经常加班不回家,没孩子也不能怪兰芝;有学生提出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焦母看不上兰芝,有学生又提出异议,并以课文原句反驳;有学生甚至提出是因为焦母嫉妒的心理,因为儿子媳妇太恩爱了,婆婆就看不惯媳妇了,因此焦母心理有问题,等等观点不一而足,只能说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了解的世态人情已经不是我们做老师的所能想象的了。在讨论“如何看待兰芝被休回家却有高官权贵前来提亲”这一情节的设置时,
7、学生热烈讨论,答案很多,有学生说是为了表现兰芝的好,反衬焦母的有眼无珠;有学生说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正是因为有逼亲的情节,才会出现最后的“双双殉情”;有学生甚至脑洞大开说这是一个阴谋,因为太守的儿子看上了兰芝,所以逼迫焦母休了兰芝,情节已经直奔偶像言情剧而去了。真是很有意思的讨论。最激烈的是在分析“刘兰芝哥哥”这一形象时,学生们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方认为“刘兄”贪财、势利,他认为兰芝是拖累,因此有太守儿子求亲求之不得,赶快把兰芝嫁了。另一方认为“刘兄”嫁兰芝完全可以理解,兰芝被休回家,如今能有权贵求亲,以后就有安身立命之所,避免孤苦一生,完全是好意。双方争执不下,形成辩论式的课堂讨论氛围,最后
8、第三方学生干脆就折中了,说刘兄是个聪明人,这是“双赢”的做法,辩论双方才勉强鸣金收兵。总之,这一课的设计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运用自己的思想与知识去理解、去感受,而不是我简单把答案交给他们。 再如上涉江采芙蓉一课,我设计的一个环节是在“分析主人公身份”,这一环节学生意见不一致了。初看本诗,似乎无需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是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那么,开篇涉江采芙蓉者应是游子,然而按照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夫容”,明明是女子思夫口吻,怎么是指“游子”呢?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本诗的不单纯。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很多学生还能引经据典,分析
9、得头头是道,衍生出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甚至讨论到“闺怨”诗以及古代的女诗人,非常难能可贵。这样的课堂设计就使课堂生动起来,学生活起来,当然生成的东西也多起来,这可不是仅靠老师说教就能达到的。 当然,为了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课堂,做课堂的主人,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每学期的教学中都设置了为期一周的“学生站讲台”活动,将某一单元或某几课的内容挑出来交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自己查资料、备课、上课,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特别是某些学生很有老师的范儿,环节、互动都不错,同时有一点很重要,教师要给每一节课一个总结,或是提问,或是梳理重难点,或是对学生上课内容进行补充,这样的课堂效果比教师满堂灌效果好得多,也有效得多,当然,这种形式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手段,但它能起到调动语文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我也曾利用课本剧表演来丰富课堂内容,调动积极性。比如上戏剧雷雨这一课时,我将课文内容分为四场戏,安排学生做导演,从选角、道具、场景等由学生自己安排,到表演那一天安排了摄像机全程录像,学生表演都很出色,不但台词没出现大问题,而且有几个同学很入戏,表演很投入,得到一致的赞扬。此后,我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对剧中人物独到的见解,这比我一个人口吐莲花的分析人物形象要有效的多。 这些做法不是为了课堂虚假的活跃,将有趣性与有效性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会课件-倾听
-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课件
- 《流体动力学图像处理》课件
-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练习题含答案(附解析)
- 北欧简约风格室内设计解析
- 2024年8月工程安全管理基础测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 7月兽医微生物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搪瓷装饰制品在校园文化墙的设计考核试卷
- 公路几何设计案例分析
- 服装设计企划全案
- 《飞越疯人院》电影赏析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 农业综合执法大比武测试题
-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汇编:材料分析题汇编(中国史+世界史)(教师卷)
- 厂区围墙翻新施工方案
-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农村房修建合同范本
- JT-T-1230-2018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无机阴离子测定法离子色谱法
- GB/T 2039-2024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 跨界产品研发与实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任务三 撰写直播脚本-活动2 商品直播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