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_第1页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_第2页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_第3页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_第4页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 笔者日前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案例馆获悉,在国际上享有“绿色之都”美誉的德国弗莱堡市,近年来诞生了两例可持续城区发展的成功典范。一个是新城区的丽瑟菲尔德 (Rieselfeld)和另一个由旧军营改造而成的沃邦小区(Vauban)。这两例城区案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们对住房大量需求中应运而生的。 丽瑟菲尔德新区坐落于弗莱堡市的西郊,所建造的住房可供约12000人居住。丽瑟菲尔德新区所蕴含的城市规划理念,最初来源于“城市发展及环境规划创意大赛”。这个占地面积约 70 公顷的新区,建在了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一个污水处理场的东部,是在

2、经过了详细而广泛的地质勘测和去污处理后,才进行住宅开发建设的。这个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容积率大于1)的城市社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私人绿地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土地规划,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间分隔和浪费。其规划理念的基础有三:一是灵活性,既考虑到开发,也顾及到未来。二是自适性,90%以上的建筑物最高为六层住宅公寓,既充分考虑到女性、家庭、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利益,又以商住相融,解决了居住地和工作地分开的问题。以小体量的用地建造了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结构,满足了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独特需求。三是环保型,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推广了低能耗的建筑、使用了电热联产电站供暖和综合利用太阳能、雨水回收再利用以及环

3、保型有轨电车作为区内交通方式,将公共交通、步行道、自行车道和30公里限速区以及自然小径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之成为许多欧洲动物、植物、鸟类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 沃邦小区,原是法国占领军的一个兵营,面积有38公顷,居民人口有5000人左右,地理位置与市中心相距不远。这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适宜小家庭居住的社区,小区居民具备着生态意识的城市发展主动性强的特点,以“环保意识浓厚”社区而著称。区内的房屋多为居民集体建造的环保型、低耗节能的自给住宅,充分利用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沃邦小区内所有的古树大多得以保存,楼房之间的绿化带不仅能改良小气候,而且也是儿童们游玩的场所。在私人开发的同时,市区内的公共基础设

4、施如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居民活动站、商贸市场和休闲娱乐场等非常完善。区内的楼房平顶不仅绿化而且有效收集、储存和利用了雨水。住宅区内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并统一存放于区内的公用车库。连接市中心和沃邦区内的是便捷的公交有轨电车和自行车。 据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馆弗莱堡馆馆长陈炼介绍,这两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改造的理念先进及其决策意识的超前,“绿色之都”则代表了可持续性城市发展。就城市的资本而言,一是大自然,二是市民居民的参与,三是环境保护的政策。陈炼认为,这三者的相互交融,缺一不可。也许正是由于高效率的环境和气候保护政策,使弗莱堡市在城市林地绿肺、气候保

5、护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空气和土壤质量保护、新能源的使用和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利用)以及地区公共交通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有市民居民的主动参与,才使得弗莱堡市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弗莱堡又成为首推慕尼黑和旧金山国际太阳能技术会展地区,其环保经济也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正因为如此,弗莱堡市便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科技、文化、气候、城市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品质于一体的城市,因此使得这座城市“绿色之都”锦上添花。 微能房屋(版权归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所有)据介绍,“绿色之都”的城标涵盖了诸多的理念。这些理念在实施中赢得了决定性的优势。比如:“绿是主旋律”的理念。主要体现在

6、弗莱堡市的气候和环境保护政策上。30多年前,激进的大学生、反核能运动者和持有保守观念的市民组成了联合阵线,抗议在附近的Wyhl小镇修建核电站。结果,抗议者最终获胜,德国的“绿党”也随之诞生,直至如今对弗莱堡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仍产生着深刻的影晌。1986年,城市议会决定放弃使用核能,弗莱堡设立了德国最早的环保局并将开发利用太阳能作为首要任务。与德国其他规模类似的城市相比,弗莱堡拥有更多的林地和葡萄园。由于弗莱堡的地形复杂多样,在德国大城市中甚为罕见,相对高度落差近1000米。森林类型亦复杂繁多,从黑森林山巅的混交林到莱茵河河谷的河滩林,城市就像被绿色的海洋所包围,优越的地理位置,温和的气候和阳光充

7、沛的天气,以及这一地区的风味食品和葡萄酒,使得这座城市早在19世纪便享有“意大利前厅”的美誉。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城市己成为经济竞争的“刚”与生态保护的“柔”相互结合、和谐发展的典范。而环境政策、太阳能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气候保护等,己成为城市的政治、经济以及建设和发展的驱动器。 一座城市拥有城市林地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弗莱堡,拥有林地5138公顷,林地面积占全市辖区总面积的43%。其中,90%属于自然风景保护区,15%为生态群落保护区,是德国拥有最多林地的城市之一。林地是弗莱堡的“绿肺”,也是居民重要的休闲与放松的场所。到黑森林山麓的林地里休息和活动的人们达400万左右。林间道路总长度达450公里

8、,自然风光的绚丽多彩,加上林中的交通和旅游设施非常发达,人们可在林中从事体育、探险和益智等活动,众多的森林湖泊和景观塔,都深深地吸引着本土和外地游客的眼球。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城市林业的实践上则体现为这样的观念:“林业不仅是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空间,也是人们业余活动和休闲的场所。”它不仅生产木材,提供可再生性原料,而且地下水的生成和大气的保护也都离不开城市林业。许多开放空间,对弗莱堡是具有文化、历史和美学等方面的认同价值的。如果说过去的开放空间规划是以兴建小区公园为重点(例如湖滨公园、迪腾巴赫公园等),那么如今的规划重点,已经转移到城市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结方面。在弗莱堡,林业局不仅主管着市属

9、农庄和动物园,而且也是许多私立和公立自然与环境科学培训机构的赞助者,不仅举办着林业知识的普及活动,而且还组织着有关参观和考察。弗莱堡林业研究试验站和弗莱堡大学林学及环境科学系,就是在森林生态学、气候生态学等领域里享有了国际盛誉。2001年,提出的“走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列为了国家发展“纲领”。就是因为除了海洋以外,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和气候保护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弗莱堡建立了废气排放纪录系统,制定了空气质量保护计划(LRP),开设了“臭氧电话”,以防止空气污染,并采取了相应的交通规划和完善城市公交设施等。2010年已经实行了“禁止使用空

10、气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和微尘防止计划”,并提出土壤保护、污染防治和污染清除等措施,对1790多处历史上曾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估,采取了防止污染物扩散和清除毒物等措施,及时避开了对人与环境有毒有害的污染源。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处理的构思和理念。历史上的弗莱堡,一直是一座洁净而美丽的城市,200多年前的约翰?彼德?赫伯尔( Johann Peter Hebel)就曾作诗赞美过她。几乎带有传奇色彩的蔚然成风的垃圾分选处理,使得弗莱堡市得居民已经习惯于将垃圾装入用“灰、绿、黄、褐”等不同颜色的袋中,或者是丢进垃圾箱中。在弗莱堡,垃圾回收利用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城市近80%的用纸是废纸回收加工

11、的纸,这同城市政府采取各种物质刺激手段控制垃圾量有关,其中包括对使用环保“尿不湿”的市民提供补贴,对集体合用垃圾回收桶的住户降低垃圾处理费,以及对居民自做垃圾堆肥的进行补助,等等。至于那些不可回收性的垃圾,则进行焚烧处理,这一被称作“TREA”的焚烧有很高的环保标准,保证了垃圾处理的安全性。对于焚烧垃圾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保证城市的供暖和1%的居民用电。至于有害废品,还实行了流动收集站的集中处置。弗莱堡的垃圾处置规划,则把控制垃圾量视为首要任务,垃圾的回收利用则为次之,最后才是垃圾的焚烧。其理念在于,从“用过即扔”的消费方式,向注重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过程的转变。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2、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实践。弗莱堡市的城市决策者认为,土地使用面积的扩大、土壤的板结化和因气候变异而日渐频繁的灾害性天气,都使城市防洪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在可能被洪水淹没的地段是不允许建房和必须严格审批的。严格的弗莱堡土地使用规划,采用了“模仿大自然”的方式来规划和治理河流,过去在生态环境方面和破坏河段自然走向所犯下的错误,都必须得以纠正。在弗莱堡市,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已不受工业、农业废水和有害物质的污染。珍贵的雨水,是不让其从下水道白白流走的。草地在渗入地表的过程中,其含有有害的物质必须将其过滤,地下水源的保护不仅减轻了地面水域和混合型排水渠的压力,而且生态环保的雨水得到

13、了利用,具备渗水功能的建材,或将屋顶绿化的水集中处置,以及雨水的分流,成为建设规划的标准之一。改变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就是尽可能地收集和利用雨水,或者使其不受阻挡地渗入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态原则。 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是“绿色之都”理念的有益实践。这不仅是弗莱堡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一大创造,更是经济增长要素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弗莱堡市被称为“太阳能之城”,在这里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的可再生,以及自行车道基础设施的扩建都处于德国的领先水平。被称作“能源经济”而应用在在公共交通、铁路运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宾馆入住,以及房屋建造中的隔热、低耗能也都名列德国前茅。这种对可再生能源进

14、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打入市场,使得弗莱堡在经济和生态方面,双双获利。在弗莱堡,不论是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地还是市政厅的大楼,或者是学校、教堂和居民社区,太阳能电池无处不在。在市内,高层建筑物有太阳能电池,在市外黑森林的山头上有现代风力发电和可以随着阳光照射方向旋转的“阳光屋”,这一切使弗莱堡成为“太阳能首都"。在弗莱堡,人们比其他地方最先意识到的是利用太阳能对气候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繁荣的重要性。这就是除“太阳能”政策和经济效益重视外,与居民环保意识密切相关的结果。在弗莱堡市,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有一个共识,这就是:要想观察先得了解,要想保护先得认识。这是弗莱堡市“自然探险小

15、径”的座右铭,也是弗莱堡市生态环境教育普及规律的真实体现。在弗莱堡市,学校和市林业局、生态环境站共同培养少儿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避免垃圾的产生、节省用水、节省能源。这些教育和实践都会得到城市政府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从而促进各类森林教育、环境教育的集中化、规范化和专职化。在弗莱堡,天文馆不仅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银河系,地球和地球生物圈,同时将水循环、温室效应以及太阳对未来能源的供应也列为天文馆研究观测的重点。因此,生态环境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校内,在校外的学生同样可以参加各类环保教育活动和城市所提供的各种环保教育设施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通过林业局所提供的场地或传授的林业知识,儿童们都可以了解到森林生

16、态系统,比如像生态环境站,就已经成为环境与自然保护社团BUND的所在地。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弗莱堡科技网络,让教师与学生以及其他感兴趣者通过网络了解环境教育信息。 弗莱堡的“绿色之都”理念的另外重要一条认识,还在于“市政官员与居民共同商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有远见的规划和市民参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城市土地使用规划。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开发使用日益紧缺的土地是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弗莱堡市,土地使用规划将全力控制和减少对土地的征用。再比如,城市自然与风景规划。弗莱堡市的自然与风景规划是市议会和市政府就自然、景物、环境和居民休闲等发展前景所作的设想。其目标,非常明确地把自然保护措施包括扩大有价值的保护区,与市辖区的生态群落联结成网。对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对土地使用、自然风景进行规划的同时,为未来弗莱堡市容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在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