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期末试题: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期末试题: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期末试题: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期末试题: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期末试题: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毕业监测习作部分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六年级改卷组一、“试题”评价及改进意见1、试题评价一生中,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一次平常的学习测验,一次特别的面试,自然都是“考试”。但,也不仅仅是这些。生活中,一次面对挫折时的磨练,一次面对诱惑时的考验,一次面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也都是“考试”。请将你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在4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1)按往年的情况看来,一般毕业考试都是记事作文,今年来不例外。本次作文占分比重大,共40分,包括书写、卷面分5分。

2、2011版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所以这几年毕业考试作文中都有5分的书写分,就是告诉全市的语文老师,书写的检测不再只是一个形式,而更应该切切实实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规范的书写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2)本次作文围绕“考试”,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考试”这个范围内,所以对学生来说一般不会离题,但作文中提示语,如平凡意义上的“一次平常的测验”、“一次特别的面试”、将文章中心提升的“一次面对挫折时的磨练”、“一次面对诱惑时的考验”、“一次面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等等,又给了学生足够自主选择的权利,提供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广阔空间,可让学生多角度思

3、考。与之关联的可写的内容就多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又在提醒学生有重点地选择材料。除了提示语外,还附有有温馨提醒:1、(1)题目自拟;(2)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在4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本次作文的难度。2、试题评价的标准【信度】这是一篇记事作文,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最后得分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信度较高。【难度】题型33(1)优33(1)良33(1)中33(1)差人数67945667396106本题的难度

4、值为0.78,平均得分是31.15,最高得分为39分,可见,本题难度适中,学生都能写。【区分度】本题区分度为0.19,应该说是偏低的。因而,该题也没有很好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较好地区分优劣学生。从这题的“优、良中、差”的得分人数来看,也呈现不太正态分布的特点,正常的应该是中间人数多,两端人数少,并且差的人数最少,现在得优的人数偏多。【效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本题涉及的内容,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反应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交际、写作等综合能力。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价

5、及改进意见评分标准分四类:一类文(3640):习作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表达真情实感,有感染力;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通字顺,语言生动形象;错别字极少,标点使用正确。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二类文(3035):习作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比较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真实,能表达真情实感;条理较清楚,详略恰当;文通字顺,语言较生动形象;错别字较少,标点使用较正确。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三类文(2429):习作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内容尚具体;有心理活动描写;条理尚清楚;语言尚规范,明显的病句少,错别字、标点等错误不影响阅读。以

6、27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四类文(24分及以下):习作内容与习作题目要求有偏离,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言不规范,病句较多,错别字、标点等错误影响阅读。以15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本题的评分标准有印发的具体要求和六张习作样本做参照,评分标准比较合理。它从每一类文章内容、选材、情感表达、文通字顺、等方面都明确细致的标准,而且对每一类文章都规定了基准分。这样就做到了“心中有标准,随时看标准”,给改卷指明了判断的方向。但评分标准对提示语中的“一次印象深刻”这几个关键词没有详细地体现。很多同学写了好几次考试,并且都是平均用力,导致详略不当。另外,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钓鱼的启示写的也是面

7、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有相当一些同学就照搬课文,这又该如何给分呢?所以,如果评分标准中多了这两个标准的话,我们老师评分就更加心中有数了。尽管有了较详细的评分标准,两人独立改同一篇文章,评分相差6分以上需要仲裁的文章还是很多,甚至有十几分和三十几分的差别,可能是改卷疲劳,阅读不够细致;可能是对于一篇文章中的关注点不同,有关注文章的选材立意的,有关注真情实感、布局谋篇的;也可能是受平时改卷标准影响,对标准的把握不够到位。三、得分统计、答题情况、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得分统计表一:题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33(1)39031.154.4777.8800.220.780.1

8、9表二:题目优占比例良占比例中占比例差占比例33(1)6794人52.4%5667人43.7%396人3%106人0.8%从上表一的总体分值情况来看,平均分31.15,等于百分制中的77.8,属于正常情况。从表二来看,优秀所占比例偏高,大部分处在良好一档水平,可见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总体不错,特别是从差评只占0.8%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有话可写的。、答题情况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紧扣本次作文主题“考试”来写作,以下三种表达的主题相对较多:(1)面对金钱诱惑时的抉择。学生习作举例:我很会胆怯,心里七上八下,脑中更是一片混乱!把钱交给老师吧,可是又不舍;自己私吞吧,良心上又会不安。怎么办啊?怎

9、么办才好?我决定了,把钱交给老师,不然我愧对自己的良心!第二天,我把钱交给了老师。(2)考试遇到了难题放弃作弊。学生习作举例:当做到一半时,我被一道题目难住了,我十分担心。这时好像有两个小人在我耳边说话。一个说:“要不,你去抄别人的吧?”“另一个说:“不行,不能抄别人的。”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可还是没有想到。我转念一想:“要不看一眼吧,没关系的。不,不行,我要认真考,不能抄袭。”(3)面对挫折时选择坚持。学生习作举例: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溜冰鞋开始溜,可我高兴得太早了,刚迈出一小步就摔倒了,我没有退缩,仍旧爬了起来,可手一着地,还没站稳,又狠狠地摔了下去经过三番五次的摔倒,我的脚下仿佛涂上了一层油

10、,怎么也使不上劲,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妈妈见状连忙把我抱到场外的椅子上坐下。我看着伤痛的手臂,小心得不敢再动了。妈妈见了说:“怎么了?害怕?不敢学了?”我听了,撇开妈妈的手,心中的不服油然而生。这一次我先扶着栏杆,学站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屡败屡战,终于我学会了溜冰。(4)路遇摔倒的老奶奶选择乐于助人。学生习作举例:“哎呦!“对面传来老奶奶的呼叫声。我该不该扶呢?昨天晚上,新闻还说一位阿姨为了扶老奶奶而被告上法庭,说是这个阿姨弄倒了她,还诬陷阿姨敲诈她的钱呢!我到底该不该扶呢?考验道德心的时刻到了。只见老奶奶使劲地支撑自己的身体,可还是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啦!我冲了上去3、典型错误偏题离题。在

11、本次作文评改中,发现一部分文章出现偏题离题现象,根本没有围绕提示和要求展开写,选择的材料跟“考试“根本不着边际。一部分学生把这篇作文写成了散文,每一段的开头都是“试,”,接着就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从而使习作偏题了。中心不明确。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确立得好,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神。文章的中心必须做到鲜明和集中。虽然本次作文的总主题是“考试”但是主题较大,需要确定一个小主题,所选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重点不突出。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能吸引读者。有些同学对于自己所选取的事例根本没有展开来写,缺少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描写平铺直叙,语言表达平淡乏

12、味。还有开头部分太冗长,无关紧要的话说一大堆。照搬课文。本次作文的提示语中这样一句话:“一次面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读者这句话,一些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于是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这个材料,甚至几乎和全文一模一样。行文格式不规范。在书写作文题目时,加上了“”;段落层次不分,一段到底,或者段落层次不清,长长的作文也“三段式”;一段话写完了才用句号,其它一概都是逗号;有开头,却没有结尾,事情叙述完了作文也结束了,有部分作文不仅字迹潦草,而且错别字连篇,等等。此外,一部分学生因为时间不够,根本没有写完,或写了一点点,或写了一小半,或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写完。4、原因分析面对学生的种种答卷情

13、况,如何写好考场习作,审题、立意、语言、谋篇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归纳起来,我们改卷组认为失分较多的具体原因如下:审题不够仔细。照理说,本次习作无论怎样写一般是不会离题的,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构思不当,急于动笔,没把自己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也有些同学由于审题不仔细,没有紧扣“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而写了两件事甚至是三件事,还有的写成了散文。还有一个审题不仔细的原因可能是时间不够,时间容不得他们仔细审题,从监考老师处反馈,很多作文基本上是在最后30分钟内草草完成的。选材失误。目前大部分孩子害怕作文,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他们的材料或是从优秀作文选中搬来改头换面,或是“不

14、着边际”地胡编乱造,根本不具真实性。再者,孩子们对生活缺少观察和思考,缺乏写作素材,写作中生拉硬扯,没有根据主题选择重点材料,出现详略不当的现象。入题不快。有些同学为了凑字数,生怕自己写不满,于是就增加了作文的开场白,慢慢地说了一堆多余的话,待饶了圈子,然后再入题。如有个同学在写辗转的抉择就花了三分之一的笔墨去写前一次考试的情况,然后再去写本文的重点这一次考试,我们应该把大量的笔墨花在重点上。由于前一次考试占用了一定的格子,导致重点过程无法展开,心理活动刻画得不够细腻,到最后落得个草草收场的下场。找不到具体的表达方法。大部分学生不知何为具体,他们认为具体就是文章写得长一些。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的

15、,实则不然,“具体”指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不笼统。然而,每一次习作,都有字数的要求,400字以上。如此刚性的要求,如同粗暴的说教,压制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做的就是拼命地凑字数,达到所谓的要求。再者,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习作:记事,要求把事情写具体;写人,要求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游记,要求写出景物的特点这样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找不到具体的表达方法,写作时往往重点的内容敷衍几句,空洞乏味。缺少语言积累。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说明了语言锻炼积累能力的重要性。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既注重语言的积累,又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些

16、同学的文章总是描写平铺直叙,语言缺少感染力,这都平时不重视语言积累知识积累有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四、改进教学的建议(一)培养审题能力1、弄清题目的写作范围认真细致地阅读题目所包括的所有文字,并在重点之处用点或线标明。如本次习作题目:一生中,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一次平常的学习测验,一次特别的面试,自然都是“考试”。但,也不仅仅是这些。生活中,一次面对挫折时的磨练,一次面对诱惑时的考验,一次面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也都是“考试”。请将你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在4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17、、人名;(5)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在这提示语中,“考试”是写作的中心事件,“你”这出了写作的对象,“一次”限制了事件的数量,学生所经历的“考试”肯定不止一次,“印象深刻”则告诉学生有要重点地选材。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题目进行圈圈点点,就不会离题或偏题了。2、确定写作题材记叙文是小学阶段常写的文体,记叙文可分为写景的、记事的、写人的、状物的等类型,审视记叙文题目,能够帮助小学生确定文章的体裁。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应加以指导,以免出现作文题目后学生无处下笔。我认为教师要正确了解学生依据题目确定“怎么写”。例如:这件事我做对了,抓住了题目中的“事”,就可以确定是一篇记事的文章;美丽的校园只抓住“美丽

18、”两字,就可以确定是写景的文章;我的一位长辈重点围绕“长辈”来写,一看便知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爱我的储蓄罐,要重点指导学生放在储蓄罐上,可以看出,它是状物的文章。3、看清题外的要求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审题能力,我们平时还可以进行这样一些训练:在课内外阅读中留心各种文章是怎样

19、定题目的,细心领会题目与文章中心和内容的联系;在写各种文体的作文时,注意练习怎样给文章起个醒目而又恰当的题目。相信经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努力,就能逐步掌握审题方法,增强审题能力。(二)指导学生选材。1、积累生活素材。生活即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积累写作素材。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我们要鼓励孩子,从我们身边的事物着眼,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积累,去交流。2、鼓励孩子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做真人。我们还记得作家肖复兴的荔枝吧,作者选择了很多典型事例,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深情,令人感动,尤其是母亲知道儿子回来,舍不得买荔枝,买了些有疤痕的沙果

20、,亲手把疤一个个挖去,又一个个洗干净,给儿子吃,同学来访,母亲为了孩子的自尊,不经意间端走沙果,换上荔枝,还有母亲临死也舍不得吃荔枝,都给了馋嘴的孙孙,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遗憾。文章在选材上都是些普通的事例,语言也都是朴实的,然而真是这些最普通的事例,朴实的语言,才是文章最真最美的素材,我们老师要重视这一点。3、指导学生正确立意,有正确的是非观这是正确选材的基础。 4、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要舍得放弃。以照相为例,如果将一张整身照片缩成一寸,还要看的清楚,就得舍弃一些,舍什么呢,腿固然重要,但多数要留上半身,舍去,还要舍,自然就是双臂,再舍,就是上半身,如果留到最后,就是头像,头像最重要的部位,我认为是眼睛。(三)指导具体表达“写不具体”,可以说是小学生作文存在的最突出而又最普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每次习作讲评时作具体指导,常抓不懈。记得刚学了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的场面描写,正值学校运动会,我就让学生选择一个比赛场面来描写一段话。不少同学写了“跳高”这一场面,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跳高架前只剩下朱琦同学一人了,这时横杆已升到 1.48 米,比上届的男子跳高记录高出一厘米。比赛的哨声响了,只见朱琦同学向前飞奔而去,在离横杆不到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