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的大修订工作,始于2001年1月,历经两年多才完成。修订期间,适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因此,教材的修订,既努力落实修订大纲精神,又处处渗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修订后的教材,将是学生爱读的语文教科书。 一、选文“情”、“广”、“精”,让学生爱读 课文是否爱读,小学生自有他们自己的标准。读得懂,能满足情感的需要,能满足好奇心、求知欲的需要,三者缺一不可。少了一条,都会影响学生爱读的程度。因此,选文要注重“情”,字里行间充满情趣;选文题材要广,中外古今,天上地下
2、,人间万象,科技发展都要包罗其中。除此之外,选文要精,有限的篇幅内要有更多的文化内蕴,要和生活息息相关,要文辞优美,堪称语言典范。因此,编者殚精竭虑,一是重新审视“九义”教材,包括教科书和自读课本,从中筛选要保留的课文。二是从报刊、文集中选取适合入选教材的文章。 义教教材中的课文,学生喜欢的大都保留了下来(当然,在教材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自读课本中的文章,适宜入选教科书的也选了进来,如小抄写员、小狮子爱尔莎等。 从报刊、文集中选取的新课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至情美文,反映人间真情的美文,如爱国情、亲情、师生情、朋友情、邻里情,情感真挚动人,
3、文兼质优;一类是科普文章,题材更加广泛,而且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此外,还有道德教育的选文、环保教育的选文,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文等。这些新入选的课文,都做到或以情感动人心,或以形象动人心,绝无枯燥的空洞无力的说教。此外,在上述类别题材中,增加了外国作品,使学生能更多地感知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二、重新调整教材体系,让学生爱读 大修订教材体系的调整,反映以下三条规律: 1、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
4、 小学生记忆占优势,形象思维占优势;小学生认知又带有情绪化的色彩。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诵读熟记为主,以感悟熏陶为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积累丰富的表象。 2、母语的学习规律 汉语的特点在于它的意合性,理解它应用它,靠的是感悟。多读是感悟的基础,在多读中培养语感,是汉语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 3、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规律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有其规律,阅读是吸收,吸收多少,靠感悟的多少;写作是表达,表达多少,看能把积累调动多少;口语交际虽然也是表达,却是在互动中表达,不允许有较长时
5、间的思考过程。 基于上述规律,人教版教材体系作了重大调整。 1、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三线平行并进 在“九义”教材中,阅读和习作是在重点训练项目的框架下交叉安排的。口语交际(原为听话说话)则放在附属的位置。安排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曾被认为是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读写训练项目交叉对应安排,表面上看是读写紧密结合,从实际效果看,相互制约的负面影响也不小。这次教材的修订,坚决摒弃了这种安排模式,而是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三线平行并进。重点训练项目,只保留阅读的项目
6、,每册两个,从第五册起开始安排。习作训练不安排重点训练项目,但自成体系,每次习作练习根据年段教学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口语交际中年级每册8个,高年级每册6个,也自成体系。习作和口语交际都安排在积累·运用中。 读写两条线,并不意味着不再提倡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读写结合,应侧重远距离的结合,阅读中的感悟、熏陶、积累,在习作中自然会表现出来。近距离的结合,既读一组课文或一篇范文,写一篇作文,表面上看是学生写起来比较容易,从深层看,却是有碍学生自由表达,有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此外,不安排写作重点训练项目,并不意味着不能在
7、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特点,恰恰相反,修订教材随课文根据课文特点安排了不少这样的练习。如鸟和天堂要求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大榕树的特点的,凡卡要求想一想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对你有什么启发等。 口语交际一条线,则说明修订教材对它的重视程度。 三、导读、预习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作重大改进 1、导读 经过改写的导读部分,利用学生阅读期待心理,对该组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某一方面点到为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如六年制第九册第三组课文的导读,一开始就说,“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本组课文的始终,四篇课文就是四首美好情感的赞歌。”读了这段文字,还有哪个同学不想好好学习这组课文呢? 2、预习 精读课文的“预习”部分,或简介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如十里长衔送总理),或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如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的是给学生设置一系列的悬念,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3、思考·练习 (1)在内容分析上狠砍一刀
9、 思考·练习,可以说是近乎脱胎换骨的改造。“九义”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内容理解占了很大比重,大修订教材,单纯的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已大部分删除,改为诵读为主和对重点句段的感悟为主。繁琐的内容分析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一大原因。在内容分析上狠砍一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2)强调探究学习 强调探究学习,是这次大修订教材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修订工作中最难的新探索。这在思考·练习中有充分体现。 一是提示供学生自主探
10、究的问题。这在每篇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中都有体现。 二是不仅提示供学生探究的问题,而且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引导和指导。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体会这些句子含着的意思。 这道题中,提示了供学生探究的问题: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什么是含义深刻的句子,用例句作了提示,同时怎样探究句子深刻含义,题目也作了指示,或者是联系上下文或者是联系时代背景。学生有了课后思考·练习这一拐棍,是不难在很大程
11、度上读懂课文。独立探究又能学得懂,学生怎么会厌学呢? 三是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感受。 比如夕阳一文的讨论题:读了海上日出和夕阳,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体现了在比较阅读中产生阅读感受。 又如桂林山水思考练习题:读了本课,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激发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有这样的题目引导,学生又怎能不保持学习语文的兴头呢? (3)倡导综合性学习 修订教材中处
12、处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思想。除了每册两次语文综合实践,还随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如读古诗或写景的文章,要求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画一画;故事情节强的课文要求用心去体验人物的内心并分角色演一演,读游记要求写广告词;读说明文,要求搜集说明对象相关的资料等等,都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把激发兴趣和提出阅读要求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和精读课文在编排上的区别。 4、用积累·运用取代基础训练 用积累·运用取代基础训练,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内容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原教
13、材基础训练中体现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拼音、字、词、句、修、逻、点,在修订教材积累·运用中连痕迹都不留,取而代之的是“读读背背”,在读读背背中,有中华五千年的名言警句、民谚俗语、对联古诗等,借此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取消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教学,是为了体现“多读书,少做题”的精神。学生课中或课后的繁琐机械的语基练习,也就没有了教材上的依据。 积累·运用中没有各种类型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并不意味着语文基础知识不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特点是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打
14、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大修订教材随课文安排了有关语基的思考·练习题,丰富学生对语基的感性认识,如夕阳一课,“课文中把夕阳比作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此题的作用是在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比喻句)。像这样的题目不少。此外,每课都有诵读的要求,摘录词句的要求,也都是在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课能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功课,除了编者靠教材吸引学生外,还要靠老师用教法吸引学生。老师教法不当,学生刚接触到新教材的喜悦也将随之烟消云散,因此,新教材还要有新理念、新教法。 首先,老师要准确地认识到,大修订教材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
15、知、淡化分析操作,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重复的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要消除惯势思维的消极作用。多年来形成的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在使用大修订教材的过程中仍然有可能顽强地表现出来。原教材篇数少,虽然用大部分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提问,学生仍有一定的时间读书。修订教材课文总数增加 ,如果仍沿用以内容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用来读书的时间将近乎零。学生连课文都读不熟,修订教材的优势又何从谈起? 其次,要着重研究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16、。如语文学习中的探究,有哪些特征?有什么特殊性?老师要怎样引导?特别是,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的欲望?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又如,要怎样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从中受益?这些问题,也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课程改革,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切入点在哪里?我认为就在这里。 最后,还要变着法儿让学生多读书。按大修订教材特点教学,题是做得少了,但不能忘了“少做题”是为了腾出时间多读书。没有以“多读书”作保证,“少做题”的结果可能就是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
17、160; 大修订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用好大修订教材,就能比较顺利地过渡到使用课标教材。尽快适应大修订教材,时不我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科书的使用在倡导“大语文教育观”背景下,在倡导“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的同时,仍要十分重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利用教科书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智慧。而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准确把握教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教材的修订,既努力落实修订大纲精神,又处处渗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修订后的教材,将是学生爱读的语文教科书。一、 准确把握教科书所体现的语
18、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修订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基本特点最为科学的概括。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大修订教科书中有充分的体现。 1、人文性的体现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如课文增加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文章,人类普遍关注的世界和平问题、资源问题、环保问题、科技发展问题,都有一定数量的选文;增加了情感性、哲理性的选文,反映亲情、友情的课文比以前多了,反映人生智慧的课文也比
19、以前多了。课文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丰富人文性的内涵,使学生在读书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 二是体现在“预习”和“思考 练习”中。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尊重人的探究天性,就是对人性的尊重。预习·思考练习题中的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等,都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性。 2、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教科书所体现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集中体现在课文的预习·练习中和运用·积累中。
20、 二、 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特点 大修订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年段目标的整体性,原大纲是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通过教科书把目标具体分解到一系列的读写训练项目中。新大纲只有年段教学目标,读写训练项目比原本少 ,每篇课文的教学,每次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都着眼于年段的整体目标。 二是三个维度的整体性。在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个整体,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二个整体。 三是听说读写是一具整体。在阅读教学中
21、,讨论交流,就是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小练笔,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 要准确把握课文 原教参教材说明部分写得很详细,为老师理解课文提供了帮助,当然也带来了副作用,即老师对课文的繁琐的内容分析也因之有了依据,新教参为了革除原教参所带来的弊端,教材说明部分写得很简略或比较简略,对课文思想内容只是概括说明,没有详尽的分析。这对老师独立钻研课文留有余地,但也带来了困难。因此,提高教师自学的阅读能力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准确把握课文。一是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对体
22、现课文中心的重点词句段要有深刻的理解,而不能只是大体上知道它的意思。二是要准确把握课文的表达特点。三是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准确把握课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不能给予有效的帮助,“以已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现实的。 四、 要准确把握教科书的教学法的特点 教科书中蕴含哪些教学法的因素,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目标因素,课文前面的预习·思考·练习蕴含目标因素,因此要钻研预习·思考·练习题,把两者结合起来,确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围绕目标教学
23、,为实现目标服务。 二是提高重点和疑点,预习中提示重点,让你想一想重点,自己能读懂多少,思考·练习再提示重点,引导你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十一册开国大典要求“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写下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思考·练习的要求是“读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词句讨论交流。 三是激发学习兴趣。修订大纲非常重视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大修订教科书有充分体现。(1)课文的预习或是提供背景材料,或是提示课文内容要点,或是设置悬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思考·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而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而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四、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合作探究。 新大纲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的股份合同范本
- 中标改造项目合同范本
- 出售门面租赁合同范本
- 2025陕西铜川市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57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口腔科牙周炎诊疗技能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山西阳泉盂县社区第二批专职工作人员招(选)聘1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望湖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淝河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公开招聘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招聘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双方签订的订货合同范本2篇
- 船体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 EPC项目设计人员组织架构图
- 华润电力测评真题及答案
-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05.9.5
- 商业银行法律纠纷诉讼策略的运筹方法
- 2024年华为云服务H13-821 V3.0 HCIP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台海形势分析》课件
- 《华住酒店集团》课件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
- 医学优质课件《胎盘异常》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