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_第1页
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_第2页
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_第3页
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教师手册二零一五年三月二零一七年三月 目录一、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流程11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条例33(一)指导教师资格33(二)指导教师职责33(三)指导教师注意事项33(四)答辩441、答辩注意事项442、答辩程序及参考用语44453、对答辩提问的建议55(五)成绩评定51、论文成绩评定方法52、论文成绩评定标准66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77四、教师用表表样及填写要求12121212(一)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12(二)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表1212121133(三)北京语言大学优秀学士论文申请表1419一、汉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流程时间 时间安排可

2、以根据各学期的具体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工作安排第七学期毕业论文写作动员,撰写辅导与讲座第三五十五周选题 第六十八周之前师生见面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填写开题报告第十八周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将开题报告交给指导教师修改,学生将修改好,且指导老师签字的开题报告上交学院假期学生查阅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论文写作第八学期 第三周学院召开开题报告审查小组会开题报告会,对选题进行审查,并公示审查结果第五九十十周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第十一一周学生交论文初稿学生领论文封面第十二三周学生交论文定稿第十二周评阅教师进行评阅第十三周评审组根据评阅结果讨论个案第十三四周周五论文答辩填写答辩记录表和论文评分表第十四周院学位委员

3、会讨论成绩,公布答辩结果(通过与否)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填写优秀学士论文申请表附表 各学期日程安排届时间项目201572.32 - 201572.7秋季生2012.9 -2013.1春季生 2013.2 -2013.7秋季生 2013.9 -2014.1春季生2014.2 - 2014.7秋季生2014.9-2015.1春季生交开题报告1月99日(周一三)学院召开审查开题报告会3月274日(周五)交论文初稿及领封面5月155日(周五一)交论文定稿5月252日(周一)论文答辩6月52日(周五)交优秀论文申请表下学期撰写论文的学生选题(论文协调员联系方式)贾滨滨 许义强李航 82303451二、毕业论

4、文指导教师条例(一)指导教师资格原则上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并有一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二)指导教师职责1. 进一步规范论文题目。2. 检查、了解学生论文选题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情况(要求学生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推荐参考文献。3. 督促、指导学生制订读、写计划。4. 听取读书体会及论文写作设想,给予指点。5. 指导、审订论文提纲。6. 指导学生修改初稿(学生论文初稿最后要上交学院。初稿上面要有指导教师的批改、指导意见),审订正式稿(学生论文最后定稿中的打印错误,指导教师要提醒学生改正)。7. 指出学生论文中的错别字及语言表达错误,并指导改正。8. 指导、规范论文写作格式。(三)指导

5、教师注意事项1特别注意当有学生请您担任论文指导教师时请先问清楚学生的专业和方向,从本学期开始,汉语学院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即选题要在自己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范围内。注意选题范围不要空泛,要在学生可操作的范围内并避免与近两年毕业论文选题重复。2每一到两周指导一次,平均2学时,每次平均两到三课时,时间相对固定,地点在办公室或教室(教室由院教务办安排);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指导也计算在指导时间内。对于不认真接受指导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批评、记录在案(表),并上报系主任。从首次师生见面写论文起,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指导的学生,作为按照自动放弃撰写资格处理,指导教师要及时上报系、院领导。对于

6、不认真接受指导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批评并上报学院。3. 经开题报告会(或开题评审组专家)规范后的题目,一般不得再随意作更改。4. 注意学生论文中的观点、思想内容有无偏激或不当之处。5. 注意学生论文有无抄袭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向学生提出警告并上报学院。6. 指定学生看的参考文献,指导教师自己亦应阅读、了解。7答辩前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做出评阅。(四)答辩1答辩注意事项A、答辩时间按当学期院历规定执行。B、 答辩前,答辩委员对论文做出评阅。C、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其中设主席一人。D、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事先审读学生论文,研究答辩方案、进行答辩分工;如果超过半数的评阅人(含半数)评定某生论文质量为不

7、及格,该生将被取消本次答辩资格,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E、答辩时间为30分钟:学生脱稿陈述5-7分钟,回答问题18-20分钟,答辩委员评定答辩分数3-5分钟。EF、答辩时主问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所提问题应该反映出学生对其论题的理解及论文写作中的有关情况。其他答辩委员会成员也应认真审读非主问论文,准备相应问题,避免冷场或纠缠于枝节问题而浪费时间。FG、答辩时,指导教师须回避。GH、学生答辩分数由三位答辩委员各自给出,分别填写在每个学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表上。答辩结束后立即将成绩单封装上交教务办公室。HI、答辩过程由答辩委员会指定人员记录,并用录音笔录音。答辩组负责整理并简要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8、记录表,最后上交教务办公室。2答辩程序及参考用语A、组长:×××你好!请坐!现在论文答辩开始!首先,请你用5-7分钟时间简要介绍一下论文的内容。B、学生介绍论文。C、组长:现在请你回答各位老师的提问。D、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约18-20分钟。E、组长:你的答辩到此结束。再见!3对答辩提问的建议A、提问的原则:(1)提问要有针对性。按照评阅成绩的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对评阅成绩优秀的论文,应找出能够发挥出该生较高水平的问题来问,而不要只停留在某些语言错误上;对刚刚及格的论文所提的问题,应能帮助判断是否给该生及格或不及格的答辩成绩。(2)所提问题应区分层次,可以由易

9、到难、由宏观到微观(或由面到点)、由正面到负面,避免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压力。B、提问的范围:(1)论文的内容和论证;(2)论文的语言(可以酌量);(3)与论文有关的专业知识或背景知识;(4)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过程、调查结果等;(5)参考文献的内容。(五)成绩评定1论文成绩评定方法A、答辩前,如果指导教师报告某生的论文存在抄袭问题,并且虽经提醒、批评,该生坚决不改或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规现象,经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属实,指导教师有权将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将取消该生的本次答辩资格并上报学院,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为了更加准确、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论文成绩包括两部分:论文评阅分数(占50%)和论文

10、答辩分数(占50%)。论文评阅及答辩分数由答辩委员会除指导教师外的其他成员各自独立评定,论文质量分数及答辩分数均在学生答辩后给出。B、论文进入答辩后,论文成绩包括两部分:论文评阅分数(占50%)和论文答辩分数(占50%)。论文评阅及答辩分数由答辩委员会除指导教师外的其他成员各自独立评定,论文评阅质量分数及答辩分数均在学生答辩后给出。答辩前,如果指导教师报告某生的论文存在抄袭问题,并且虽经提醒、批评,该生坚决不改或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规现象,经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属实,将取消该生的本次答辩资格,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如果超过半数的评阅人(含半数)评定某生论文质量为不及格,该生将被取消本次答辩资格,论文

11、成绩定为不及格。C、每位学生答辩后,答辩组将其分数密封,由各答辩委员会主席统一上交院学位委员会统计计算分数,根据平均分确定论文的等级(优秀、良好、中、及格或不及格)。如果超过半数(含半数)的答辩委员评定的答辩分数为不及格,该生的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D、答辩后,成绩与答辩情况汇总到院学位委员会,对于已通过答辩但有明显问题和存在异议的论文,由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如:审听答辩录音、查阅论文、询问相关人员等)重新评定成绩,并将该成绩作为最终答辩成绩。2论文成绩评定标准A、论文评阅评分从论文的选题、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论证、内容、工作量、语言等方面综合进行评分,评价要素可参考原旧版的本科毕业论文评分

12、表。B、论文答辩评分标准(1)优秀(90-100分)答辩时语音语调准确、自然,语速正常。 表达流畅,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句式有一定变化,用词准确,无错误或错误很少(3处之内)。对所提问题理解准确,回答正确,针对性强。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一定应变能力。(2)良好(80-89)答辩时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语速正常。词汇、句式较丰富,表达较流畅,重点较突出。问题回答基本正确,能表达主要意思,针对论文的内容能够准确回答。(3) 中(70-79)答辩时语音、语调不太标准,语速较慢;语法错误不太严重,话语衔接基本自然,意思能够表达清楚;针对论文的问题能够回答,但缺乏深度。(4)及格

13、(60-69)答辩时语音、语调有一定问题;语法错误较多,话语衔接有时不够自然,重复较多,但尚能表达主要意思;回答问题针对性稍差,个别问题回答有误。(5)不及格(59分及以下)答辩时,不能清楚地表述论文的主要意思或所述内容与论文的主要观点不符;不能与答辩老师进行正常交际;对于与论文相关的问题几乎不能回答或回答时错误较多。发现论文系抄袭或他人代笔。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共包括:封面、目录、题目及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脚注或尾注)、参考文献、论文原创性声明几个部分。一、目录使用小四号宋体,标明页码。可列出三级标题。“目录”两字用三号黑体,中间空两格,目录采用小四号宋体。目录页不标注页码

14、。例: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引 言2一、语序的性质和研究语序的目的、方法3(一)语序的性质4(二)语序和词序的关系61、语序和词序的联系 72、语序和词序的区别 9结 语 13参考文献 14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引 言2一、语序的性质和研究语序的目的、方法3(一)语序的性质4(二)语序和词序的关系61、语序和词序的联系 72、语序和词序的区别 9结 语 13参考文献 14二、题目及作者信息题目:居中,三号宋体。题目中出现专有名词时,如需外文,在汉字后用括号标注。 作者信息:五号宋体,在题目下空一格,依次排列作者姓名(国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等。例:“真露”烧酒在北京市场的营销策略调查报告论

15、文作者:*(韩国) 学号:*专业方向: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 指导教师:*三、摘要“摘要”二字居左打印,用五号黑体,并用 标出。例:摘要摘要内容250-300字,用五号宋体。例:摘要 本文论述了语序的重要性,认为语序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词条,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三字为五号黑体,并用 标出。例:关键词关键词可选择3-5个,用五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五、正文部分引言和正文部分紧接摘要和关键词,中间空一行,不另起页。可采用二级标题,也可采用三级标题,如果需要也可增至四级。一级标题用

16、三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黑体。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顶头,其他次级标题空两格。正文部分均使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本文件正文部分即是)。编号系统可以采用以下类型,例:一 古巴留学生错别字类型分析(1) 错字1、 笔画有误2、 部件有误(二)别字1、形别字2、音别字3、形音别字一 古巴留学生错别字类型分析(2) 错字3、 笔画有误4、 部件有误(二)别字1、形别字2、音别字3、形音别字六、结语结语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结语”二字用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两格。例:结 语七、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要另起页,“参考文献”四字用三号黑体,居中,所收文献用五号宋体。按照引用顺

17、序(须标明序号,按照每种文献第一次出现的顺序标注)或作者姓名音序(无需标序号,同一作者按文献的出版或发表时间顺序排列)排列。2电子文献,要尽量找到文献的原始出处,并按照普通文献的方式编排,直接在网上发表的文献,将杂志名/出版社名替换为具体网址。3外文文献(转写成拉丁文;或先用原来的文字编排,再翻译成汉语)4所用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6篇(部),其中纯网络文献不多于所引文献的三分之一,在正文中直接引用其内容的论著不少于4篇(部)。(1)以作者姓名音序排列的例子,如:吕叔湘1964,近代指示词“这”的来源,中国语文,第4期。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吕叔湘1990,吕叔湘文集(第一

18、卷),商务印书馆。石毓智1997,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汉语学习,第6期(2)以引用顺序排列的例子,如:1 金慧玲,1997,现代汉语各词类句法功能的考察(书面语部分)。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年论文。2 黎锦熙,19921924,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3 黄国营,1982,“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4 李宇明,1986,所谓“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八、注释毕业论文中有个别术语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自然编号,文中的序码格式为上标,位置在所要注释的文字之后。如果对引文的出处作注,格式与参考文献

19、相同。但如果引文出自著作,须清楚地标明页码,如: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第132页。每处引用他人的原文,要求学生必须给出明确的注解,说明出处,应避免把一段文字中出自不同作者的几段引文放在一起集中做注的做法。例文以下以范晓先生的论文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为例,作一简要说明(不包括目录)。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 范 晓摘要 引言论述了语序的重要性,认为语序关键词 语序;词序;句法语序;引 言一 语序的性质和研究语序的目的、方法(一)语序的性质(二)语序和词序的关系1.语序和词序的联系2.语序和词序的区别结 语(如果使用尾注,尾注排在结语后、参考文献之前)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20、)吕叔湘1964,近代指示词“这”的来源,中国语文,第4期:xx-xx(页码)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石毓智1997,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汉语学习,第6期:xx-xx(页码)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 范 晓摘要 引言论述了语序的重要性,认为语序关键词 语序;词序;句法语序;引 言一 语序的性质和研究语序的目的、方法(一)语序的性质(二)语序和词序的关系1.语序和词序的联系2.语序和词序的区别结 语(如果使用尾注,尾注排在结语后、参考文献之前)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另起一页)吕叔湘1964,近代指示词“这”的来源,中国语文,第4期:xx-xx(页码)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吕叔湘1990,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石毓智1997,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汉语学习,第6期:xx-xx(页码)四、教师用表表样及填写要求(一)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 号所在院系专 业国籍(留学生)答辩时间答辩地点指导教师答辩记录 “答辩记录”应采用问答式。答辩小组成员 “答辩小组成员”包括指导教师本人;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并由每位成员亲笔签名。成员姓名职称/学历专业研究领域所在单位签 名答辩小组评议意见/成绩: 因成绩尚未确定,答辩当天“答辩小组评议意见成绩”栏暂不填写,但请组长签名。组长签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