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减速机的维修维护验收规程_第1页
齿轮减速机的维修维护验收规程_第2页
齿轮减速机的维修维护验收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总如此1.1 适用X围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减速器的维护与检修。1.2 结构简述本机由机壳、齿轮、轴和轴承等组成。结构形式为剖分全封式。1.3 技术性能1.3.1 高速轴的转速不大于30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70C,适用于正、反两向运转1.3.2 传动比为2.5-50。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减速机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结实。2.1.4 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2.2 运行性能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2 润

2、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2.2.3 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与易损配件图。232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a. 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ob. 检修记录与验收记录;c. 设备缺陷与事故记录。2.4 设备与环境2.4.1 器体油漆完整,清洁光亮、外表无灰尘、油垢。2.4.2 根底整洁,外表与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2.4.3 各连接面、油位计、视镜、轴圭寸处均无渗漏。3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保持设备和周围场地洁净,无积次、无油垢。3.1.2 随时注意减速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声。3.1.3 检

3、查有无不正常的振动,温度是否符合规定。3.1.4 注意观察减速器的上、下结合面和轴端,有无渗油现象,如有渗漏与时消除。3.1.5 通过油标尺或油面镜,检查油面应在规定位置,加油时严格执行“三级过滤3.2 定期检查内容3.2.1 每月测定减速器各轴承部位的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3.2.2 大、中修前要进展一次全面状态监测分析。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1表1故障原因处理方法运转时有杂音1. 滚动轴承坏2. 齿轮磨损严重1. 更换滚动轴承2. 更换齿轮结合面或轴端漏油1.油面过高2. 上下结合面螺栓没拧紧或平面 变形3. 上下结合而密封失效4. 轴封损坏1. 将油放到规定位置2.

4、 拧紧螺栓或研磨平面3. 更新密封4. 更换轴封机壳温升咼1. 缺润滑油2. 轴承损坏3. 超负荷运转1. 加油至规定值2. 更换轴承3. 降低负荷3.4 紧急情况停车注:检修周期可随主机的检修周期变更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如下情况之一应急停车。a. 减速器内发出严重的不正常声音;b. 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不下降;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2。4.2检修内容小修421.1紧固松动的螺栓。421.2检查更换联轴上的易损件。消除漏油现象。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修理安全防护装置。中修包括小修内容。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铀。检查更换滚动轴承与修理挡油板。清洗机壳、更换润滑

5、油。测里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齿面与轴。大修包括中修内容。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对磨损的轴承座进展修复。423.4修理研刮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5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5.1 轴5.1.1 轴中心线直线度为为0, 02mm5.1.2 轴颈处过度磨损,可用堆焊、喷涂、电镀等方法修复。5.1.3 键槽磨损后,在结构和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比原设计放大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的 次。5.2 齿轮5.2.1 齿轮内孔圆度、圆柱度、粗糙度必须符合图样要求。磨损过大可用扩孔镶套法进展修复5.2.2 齿轮一侧齿面发生磨损或疲劳点蚀后,如果结构上许可,可成对调向使用。5.2.3 如果经济上许可,齿轮也可以用

6、堆焊法、镶环法、镶齿法进展修复。5.2.4 键槽磨损后同本规程条同样处理。5.2.5 齿轮与轴的装配多数采用压力机压入。也可以用加热法进展装配;加热温度一般不大于5.2.6 渐开线圆柱齿轮表4m180o处重新开键一359 °C。度圆直径分度H克径辎度等级13>1254002236>400'900250義5名称縉度等簸769接輕面現沿齿高不少于八4E 05)40 GO)30沿齿檢不少于&05040注:括号內数值坤于轴向重合度爭0飞的斜齿轮.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的斜齿轮。3和表4规定526.1 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用于分表法测量径向和端

7、面圆跳动应符合表分度圆直径mm法向模数mm精度等级789125 V>506380>62801003.50.l> 6.3107190112> 13.5567190>125400> 6.37190112> 6.31080100125>101690112140> 13.56380100>7190112>4008003.66.880100125> 6.310>1016100125160图1圆柱齿轮各种外表的啮合接触面积分 布示意图a正确啮合;b中心距过大; c中心距过小;d扭斜(见图1)526.2 两齿轮啮合时,齿面的接触面

8、积应符合表5规定。接触部位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上下526.3 用压铅法测量齿轮副的顶间n(mn为法向模数)。5.2.6.4 用塞尺法、压铅法和千分表法测量齿轮副的侧隙应符合表6规定。526.5齿轮副中心距在齿宽中间平面内的误差公差应符合表7规定。5.2.6.6 齿轮副轴心线应平行,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轴心线;在水平方向 的公差fy和在垂直方问公差人应符合表 8 规定。526.7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9规定。5.2.7 圆锥齿轮5.2.7.1 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歪斜现 象,用千分表测量、齿顶圆锥的径向圆跳 动应符创表10规定。5.2,7.2 在节圆锥母线长度上齿轮副轴线

9、垂直度应符合表11规定。527.3 齿轮副轴线的位置度应符合表12规定。527.4 同涂色法测量齿轮副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表 13规定。接触面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线上下,一般空载时 接触面应靠近锥齿轮小端。5.2.7. 5用塞尺法、压铅法或千分表法测量;齿轮副侧间隙应符合表14规定。表6mm名称中心距505181811201212002013203215005018008011250侧间隙表7mm中心距精度等级中心距精度等级7891078910120180180250 250315 31540040050050063063080080010009mm圆周线速 度m/s< 2>2>

10、6最大允许磨损值nnn注:m为法 向模数。表8m齿宽精度大(m大为大端模数)。mm789527.7齿轮因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上修正齿形来调整,fxfyfxfyfxfy .修正极限面积应符合表15规定< 40111892814表10>40100168254020mm>100160201032165025公称尺寸精度等级公称尺寸精度等级789789大端分度> 40100>100200圆直 径>200400>400800表 11mm名称节圆锥母线长度< 50>5080>80120>120200>200320>320500&

11、gt;500800轴线夹角偏±±±±±±±差表 12mm精度等级端面模数节圆锥母线长度< 200>200320>320500>5008007891161162.516表 14mm精度等级锥距< 50>50100>100200>200500> 500 800780.150.0.350.700.51.00表15名称精度等级789齿宽面积,修正方法v 40研磨或刮后研磨刮或挫后刮配表13接触面积精度等级789沿齿咼不少605040于605040沿齿宽不少于527.8 齿轮节圆处

12、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9规定。527.9 般小齿轮的轴向定位以大齿轮的轴心线为基准来确定,而大齿轮一般以调整侧隙决定轴向位置5.2.7.10以背锥面为基准的锥齿轮装配时将背锥面对成齐乎来保证两齿轮正确的装配位置。5.2.8 圆弧齿轮mn, mn (mn为法向模数)。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6规定。528.2 用塞尺法和压铅法测量齿轮副的项隙和侧间隙应不小于表17规定数值的2/3。5.3 机壳531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可采用着色法检查,再根据着某某况进展机械或人工研磨表16精度等级5678接触面 沿齿长 沿齿宽95%60%90%55%85%50%85%45%接触迹线位置偏差nn注:m为法向模数;2

13、。以上均指经过跑合的5.3.2 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在未紧固螺栓时,用0.05塞尺检查剖分面接触的密封性;塞尺塞入深度不大于剖分面的1/2。如达不到要求,可用着色法检查研磨,接触点应不少于2.5点/cmi。5.3.3 轴承孔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将: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各去掉约1mm并研磨合格。再用螺栓把上、下机壳连接一起用镗床将孔加工至规定尺寸。5.3.4 轴承孔外表粗糙度为伊,配合公:差为H7。5.3.5 用芯棒法测量轴心的中心跟、平行度垂直度、位置度必须符合表5、表6表10表11的规定。表17圆弧齿轮齿形齿侧闻隙齿顶 间隙圆弧齿轮齿形齿侧间隙齿顶 间隙mn=26m=730m=26侨73

14、0929-67 型n0.0490.16S74型双圆弧齿0.05 mn0.04 mn0.20统一通用双圆弧0.06 mnmmFSPH-75型双圆弧0.07 mn0.05 mnm齿0.04 mn0.20m齿0.25m536 机壳局部破裂时,如强度上许可,可用镶补、贴补、粘接、焊等方法修复。537 机壳安装时,应在结合面上徐密封胶,以保证其密封性。5.4 轴承5.4.1 滚动轴承541.1 滚动轴承在装卸时宜采用专用工具。541.2 过盈配合的轴承,可用热机械油加热的方法进展装配,油温不得超过 120 E541.3 膨胀间隙可按下式进展计算:s=a.L.式中s膨胀间隙,mmL两轴承间的距离,mn;a

15、一轴的线膨胀系数,1/C; t 轴与壳体的温差,Co5.4.1.4 圆锥滚子轴承根据标准给出的轴向游隙,留出足够的间院。5.4.1.5 滚动轴承应无损伤、锈蚀、麻点、变形松旷等缺陷。5.4.2 滑动轴承5.4.2.1 轴承合金与瓦壳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合金外表不允许有裂纹、重皮、夹渣等缺陷。5. 4.2.2瓦背与轴承座应严密均匀贴合,用着色法检查,接触面积不少于50% 一般应有的过盈量。5.4.2.3 用着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状况。接触角应为60o-90o,每平方厘米有2-4个点。5.424项间隙应符合表18规定表 18mm轴径间隙轴径间隙转速1000r/mi n转速1000r/mi

16、n转速1000r/mi n转速1000r/mi n>18300.040.0912118031500.050.111812605180261360811200.080.163615005.4.3没有益机壳以前用手盘动齿轮应转动灵活与无异常声响。5.5 联轴器联轴器找正应符合表19规定表9mm联轴 器类型外径对中偏差端面间隙联轴 器类型外径对中偏差端 面 间 隙径向位 移轴向倾斜径向位移轴向倾 斜凸缘 联轴器弹性 套柱销71106130190<<</1000345滑块 联轴器< 300>300600<<<<甲型乙型2.00联 轴器2244

17、0 0 475 6000.050.08<<66jlK齿式联轴器170185220250<<<290 430<56试车与验收齿轮减速器属于附属设备,它的试车与验收一般同主机同时进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检修完后,可专门进 展磨合运转。6.1 试车前准备6.1.1 检查油位是否在规定X围内。6.1.2 检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结实。6.1.3 盘车时无异常现象方可试车。6.2 试车6.2.1 空载试车:在额定转速下,正(反)向运转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6.2.2 负载试车:在额定转速、额定负荷下进展,根据需要可单向或双向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运转过程中应平稳,无冲击性噪音和异常振动,各密封处,接合面不得渗油和漏油。6.2.3 运转时油温不得超过40C,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 70C。6.3 验收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检验记录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后,可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7维护检修安全须知事项7.1 维护安全须知事项7.1.1 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7.1.2 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7.1.3 临时处理故障,必须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并按规定进展审批。7.1.4 凡属转动外露局部,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7.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