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验指导书_第1页
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验指导书_第2页
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验指导书_第3页
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验指导书_第4页
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 字 电 子 技 术 基 础实 验 指 导 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二一一年五月实 验 要 求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二、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三、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四、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等,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做实验。五、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使用自锁紧插头时,严禁用力拉线,拆线时,应手捏线端并旋转轻微向上用力拔起,以防线被

2、拉断。六、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老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七、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八、实验后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说明本实验箱可以完成数字电路课程实验,由实验板和保护箱组成。该实验箱的实验板采用独特的两用板工艺,正面贴膜,印有原理图及符号,反面为印制导线并焊有相应元器件,需要测量及观察的部分装有自锁紧式接插件,使用直观、可靠。 一、技术性能及配置 1、电源 输入 : AC220V 士 10 。 输出 : DC 5V/1A 、 DC 1、

3、25V 15V/0、2A (两路) 有过载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2、信号源: 单脉冲:为消抖动脉冲,可同时输出正负两个脉冲,前后沿 20ns ,脉冲宽度 0、2s ,脉冲幅值为 TTL 电平。 连续脉冲:两组,一组为 4 路固定频率的方波。其频率分别为 200KHZ 、 100KHz、50KHz、25KHz 。另一组为: 1Hz5KHz 连续可调方波,分二档由开关切换,两路输出均为 TTL 电平。3、八组逻辑电平开关:可输出 “O”、“1” 电平。置于H时输出为+5V,置于L时输出为0。4、八位电平显示:由红色 LED 及驱动电路组成。当政逻辑“1”电平送入时LED亮,反之不亮。5、 数码显示:

4、由二位7段LED数码管及二一十进制译码器组成。6、 元件库:由开关、电位器、扬声器、二极管、阻容元件构成 , 其参数均在面扳上标明。7、 圆孔型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插座: 14脚10只,16只脚3只,20 脚 1 只。二、电路原理 本实验箱有电源、信号源、电平指示、电平开关、数码管等部分组成。相应电路及器件在面板背面的印制电路板上。三、使用方法 1、将标有220V的电源插入市电插座,接通开关,面板指示灯亮,表示实验箱电源正常工作。2、连接线:实验箱面板上的插孔应使用专用的连接线,该连接线插头可叠插使用,顺时针向下旋转即锁紧,逆时针向下旋转即可松开。拔出时不要直接拉导线。3、面板上IC插座均未接电

5、源,实验时应按插入IC的引脚接好相应的电源线才能正常工作。4、IC插入插座前应调整好双列引线间距,仔细对准插座后均匀压入,拔出时需用螺丝刀从旁边轻轻翘起。5、实验时应先阅读实验指导书,在断开电源开关的状态下按实验线路接好连接线(实验中用到可调直流电源时,应在该电源调到实验值在接到实验电路中),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6、实验时要更改接线或元器件,应先关断电源开关,插错或多余的线要拔去,不能一端插在电路上,另一端悬空,防止碰到电路其他部分。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注意所有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特别是对输入空端和多余电路单元要按规定接相应电平。目 录实验一: 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1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

6、设计 5实验三: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8实验四:集成触发器的应用 11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 14实验一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一、 实验目的1 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2 熟悉数字电路学习机及示波器使用方法。3 学习基本门电路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二、 实验仪器及材料1双踪示波器2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片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片74HC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片74LS04 六反相器 1片三、 预习要求1. 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2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3. 了解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四、 实验内容实验前按学习机使用说明先检查学习机电

7、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及地线不能接错。线接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线后再通电实验。图1.1 74LS20功能测试图1. 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只,插入面包板,按图1.1接线:输入端(第1、2、4、5管脚)接电平开关,输出端(第6管脚)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注意:74LS20第7管脚接地,第14管脚接电源)。(2)将电平开关按表1.l置位,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表1.1输入输出1245Y电压(V)HHHHLHHHLLHHLLLHLLLL2. 异或门逻

8、辑功能测试 图1.2 74HC86连接图(1) 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HC86, 按图1.2接线,输入端1、2、4、5接电平开关,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级管。(2) 将电平开关按表1.2置位,将结果填入表中。表1.2输入输出1245ABYY电压(V)LLLLHLLLHHLLHHHLHHHHLHLH3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1) 用74LS00,按图1.3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3中。(2) 写出电路逻辑表达式。图1.3 74LS00连接图表 1.3输入输出ABY000110114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的测试用六反相器74LS04按图1.4接线,设各个门电路的平均传输延迟时

9、间为tpd,用奇数个门环形连在一起,电路会产生一定频率的自激振荡。如果用示波器测出输出波形的周期T,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门电路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T/(2n),式中n是连接成环形的门的个数。 图1.4 奇数个门连成振荡器5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1) 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74LS00组成或非门 (2) 画出电路图,测试其功能并填表1.4。 表1.4输入输出ABY00011011五、实验报告 1按各步聚要求记录实验测得的数据、写表达式、画电路图。2回答问题:(1) 怎样判断门电路逻辑功能是否正常?(2) 与非门一个输入接连续脉冲,其余端什么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什么状态时禁止脉冲通过? (

10、3) 异或门又称可控反相门,为什么?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方法。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加深理解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3片 74HC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片 74LS54 四组输入与或非门 1片三、预习要求1预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2预习用与非门和异或门构成的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原理。3预习二进制数的运算。四、实验内容1组合逻辑功能测试(1) 用两片74LS00组成图2.1所示的逻辑电路。(2)A、B、C接开关电平,Y1、Y2接发光

11、二极管电平显示。(3)按表2.1要求,改变A、B、C的状态并填表,写出Y1、Y2表达式。图2.1 74LS00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 表2.1输入输出ABCY1Y20000010100111001011101112. 半加器设计及功能测试(1) 用与非门74LS00和异或门74HC86设计一个半加器。(2)组装所设计的半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是否正确,填表2.2。(3)写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表达式。表2.2输入端A0101B0011输出端SCO3. 全加器设计及功能测试(1) 用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4设计一个全加器。(2)组装所设计的全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是否正确,填表2.3

12、。(3)写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表达式。表2.3AiBiCi-iCiSi000010100110001011101111五、 实验报告1. 写出实验电路的设计过程,并按要求画出设计电路图。2记录所设计电路的实验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3. 问题讨论: (1)如何用异或门来实现全加器? (2)如何用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来实现全加器电路?实验三 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一、实验目的1. 加深理解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2. 掌握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双踪示波器2.器件 74LS139 24线译码器 1片 74LS153 双4选1数据选择器 1片 74LS00 二输

13、入端四与非门 1片三、预习要求1熟悉74LS139和74LS153的功能及引脚排列。2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画出逻辑电路图。3用Mu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四、实验内容1. 译码器功能测试将74LS139译码器按图3.1接线,按表3-1所示输入电平的状态分别置位相应的电平开关,填输出状态表。 图3.1 74LS139接线图表3.1输入输出使能选择GBAY0Y1Y2Y3HXXLLLLLHLHLLHH2. 译码器转换将双24线译码器转换为38线译码器。(1) 画出转换电路图。(2) 组装所设计电路,并验证设计是否正确。(3) 设计并填写该38线译码器功能表,画出输入、输出波

14、形。3. 数据选择器的测试及应用(1) 将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参照图3.2接线,测试其功能并填写功能表3.2。(2) 将实验箱脉冲信号源中固定连续脉冲4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接到数据选择器4个输入端,输出端1Y接示波器,将选端择置位,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填表3.3。(3)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总结数据选择器作用。 表3.2 图3.2数据输入端选择端输出控制输出C0 C1 C2 C3B AGY25KHz50KHz100KHz200KHzL LLL HLH LLH HL 表3.34. 数据选择器转换设计一个电路,实现4选1转换为8选1数据选择器。(1) 画出转换电路图。(2) 组装所设计电

15、路,并验证设计是否正确。(3) 设计并填写该8选1数据选择器的功能表。五、实验报告1. 画出实验要求的波形图。2. 画出实验内容2的接线图。3. 总结译码器和数据选择的使用体会。实验四 集成触发器的应用一、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触发器的功能转换。2加深理解触发器的电平触发方式和边沿触发方式的特点。3学习集成触发器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双踪示波器2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74 双D触发器 1片 74LS112 双J-K触发器 1片三、预习要求1熟悉74LS139和74LS153的功能及引脚排列。2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画出逻辑电路图。3用Mult

16、isim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四、实验内容1测试双D触发器74LS74的逻辑功能 双D触发器74LS74的逻辑符号如图4.1所示。图4.1 74LS74逻辑符号试按下面步骤做实验:(1)分别在CLR、PR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Q、Q 端的状态。(2)令CLR、PR端为高电平,D端分别接高,低电平,用点动脉冲作为CLK,观察并记录当CLK为O、1、时Q端状态的变化。(3)当CLR =PR =1、CLK=0(或CLK=1),改变D端信号,观察Q端的状态是否变化?整理上述实验数据,将结果填入下表4.1中。表4.1CLRPRCLKDQQ01XX0110XX0111001111012

17、. 测试双J-K触发器74LS112的逻辑功能双J-K负边沿触发器74LS112芯片的逻辑符号如图4.2所示。自拟实验步骤,测试其功能,并将结果填入4.2中。图4.2 74LS112逻辑符号表4.2CLRPRCLKJKQQ01XXXX10XXXX110X0111X011X0111X113触发器功能转换(1) 将D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列出表达式,画出实验电路图。(2) 自拟实验数据表并填写之,比较两者关系。4触发器应用 用双D触发器74LS74设计一个单次脉冲发生器。该电路的功能要求是:在高频系列脉冲和手动脉冲的共同作用下,只要手动脉冲作用一次,不管手动脉冲的周期多长,电路只输出一个高频系

18、列脉冲周期宽度的脉冲信号。画出电路连接图,并测试其逻辑功能。五、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并填表。2写出实验电路的设计过程,并画电路图。3整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4总结各类触发器特点。实验五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一、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学习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双踪示波器2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175 四D触发器 1片 74LS112 双J-K触发器 2片74LS11 三输入端三与门 1片三、预习要求1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引脚排列。2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画出逻辑电路图。3

19、用Mu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四、实验内容1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1)用2片双J-K触发器74LS112设计一个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2)验证所设计的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功能,记录实验结果。2. 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1)用2片双J-K触发器74LS112和1片三输入与门74LS11设计一个8421BCD码的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2)验证所设计的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功能,记录实验结果。3. 环形计数器设计(1)利用1片四D触发器74LS175设计一个环形计数器。(2)将触发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1000,用单脉冲计数,观察各触发器的状态。(3)采用连续脉

20、冲计数,并将其中一个状态为“0”的触发器置为“1”(模拟干扰信号作用的结果)。观察计数器能否正常工作。分析原因。五、实验原理与说明1.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1)分析题意,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画出状态转换图。(2)进行状态化简,选定所需的状态数和触发器个数。(3)状态分配,将所需状态用各触发器的输出组合来表示。 (4)列出初态到次态的状态转换以及实现转换对个触发器输入端的要求。 (5)求出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6)画电路图。(7)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2. 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可以通过数码管、LED来静态测试,也可以通过示波器来进行动态测试。以十进制加法计数

21、器为例,其实验过程如下:(1)连接好电路,输出连数码管,用手控脉冲作为计数脉冲输入进行调试。(2)触发器的输出连数码管模块的DCBA输入,计数脉冲采用1Hz的方波,观察数码管的显示结果。(3)计数脉冲采用1KHz的脉冲信号,用示波器观察CLK端机4个触发器输出端的波形。(4)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在CLK脉冲未加入前,先将输出置成循环状态以外的无效态,然后再加入计数脉冲,观察电路能否进入有效循环状态。六、实验报告1写出实验电路的设计过程,列出逻辑函数式,画出设计电路图。2记录所设计电路的实验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3问题讨论:在用示波器观察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波形时,如何观察CLK及各个输出

22、地时序关系?附 录一74LS系列TTL电路外引线排列。(顶视)74LS001234567141312111098VCC 4B 4A 4Y 3B 3A 3Y1A 1B 1Y 2A 2B 2Y GND174LS00 四2输入正与非门Y= 74LS041234567141312111098VCC 6A 6Y 5A 5Y 4A 4Y1A 1Y 2A 2Y 3A 3Y GND274LS04 六反相器 Y= 74LS101234567141312111098VCC 1C 1Y 3C 3B 3A 3Y1A 1B 2A 2B 2C 2Y GND374LS10 三3输入正与非门 Y= 74LS201234567141312111098VCC 2D 2C NC 2B 2A 2Y1A 1B NC 1C 1D 1Y GND474LS20 双4输入正与非门Y= 74LS271234567141312111098VCC 1C 1Y 3C 3B 3A 3Y1A 1B 2A 2B 2C 2Y GND574LS27 三3输入或非门Y= 74LS541234567141312111098VCC J I H G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