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股份入库报告_第1页
重点推荐股份入库报告_第2页
重点推荐股份入库报告_第3页
重点推荐股份入库报告_第4页
重点推荐股份入库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入库报告化工2014年2月20日2476分析报告市场:百万元、元、%、倍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毛利率市盈率2011542.855.3267.806.030.1119.6899市场数据:2012581.187.0651.25-24.420.0815.09131收盘价(元)10.942013E668.4815.0253.464.310.0918.47125年内最高/低(元)6- 142014E668.480.0052.51-1.780.0918.47128上综指/深综指2143 - 11572015E1113.4866.57295.82463.360.4837.9023市净率0息率(分

2、红/股价)0投资要点:流通市值(百万)6583.181、公司业务符合“走出去”战略方针,已经走出去的有正和、美都控股等;注:“息率”即最近财年的税后每股股利2、向上游延伸极大的扩大现有主业的规模,也是中国基础数据:2014/2/20化学驱油先进技术输出到全球其他地方必然;每股净资产(元)1.623、的产能导致业绩大幅增加,市值成长空间巨大资产负债率(%)7.51。500万吨如果完全达产,价格在80/桶,对应EPS总股本/流通 (百万)612 - 602在8元/股以上(不含增发)。现有股价才11元,估值非常便宜。流通B/H股(百万股)0 -0信息检查无风险揭示: 1、海外扩张进展远低于预期;1.

3、61.41.210.80.60.42013-02-19 2013-06-18 2013-10-14 2014-01-302、油价。撰稿人:陈南荣HS300本次评级:买入上次评级:报告入库投资要点:1、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找油。我国缺油少气,对外依存度接近 60%效率较低,因此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找油气。目前已经有正和、美都控股、风帆、等走出去找油,潜能恒信取得了中海油的区块;国际油价在100/桶),未来几年维持在 80/桶以上的概率很大,有利于上游板块;2、代表全球最先进的化学驱油技术。全球油气发现增量较少,绝大多数是深海,对于陆地增产只能是二次、三次采油;用化学驱油是中国发展的最好,中国技术

4、就是全球最先进技术。3、 向上游走,相当于主业插上了翅膀。公司收购油气资产,既可以实现战略向上游拓展(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同时也能发挥现有主业的特长,可谓一箭双雕,比起正和股份等更胜一筹。正和是线性增长,公司业务则可能是级数增长:a)油气的勘探、开采本身是高回报;是油服公司,其钻井、测井、生产维护等收入规模将大幅增长,锐利能源则通过油气销售实现业务的发展;b)主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按大庆统计每吨聚丙烯酰胺增加 150 吨石油,价格1.7-1.8 万/吨,相当于每桶增加成本 2.65,相对目前高油价 100/桶占比很小。如果国外价格提高 10%,相当于成本增加到 2.9/桶,也不高。4、

5、国内三类油藏发展空间更大,可以再造一个。胜利油田地质构造最复杂,公司和技术在胜利油田推广,如果东营三类油藏开采顺利,将为乃至全球推广提供契机,从而带动收入和净利润较快增长。a)三类油藏是按开发完毕;温度和矿化度来,其储量是一类和二类总和还高。一类油藏已经b)环保约束。三类油藏开采环保要求很高,对要进行乳化处理,到地面则进行反乳化操作,实现盐、水、污泥分离,并将处理后的水重新注入到。公司与中石化北化院联手已经攻克这个难题。5、 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已经启动 300 亿元投资碧水蓝天。收购的公司主业是钻井、压裂和生产维护等,目前主要市场是胜利油田借此机会顺利跨入油服行业。2013 年收入会有业务量;

6、a)和西部油田,公司资质完全, 规模 4000 多万;今年开始在锐利能源拥有的区块是 785 平方公里,只有 21 口井,而且井间距是 800 米;对照国内井距 100-120 米,可以增加很多加密井。每口井投资在 500-1000 万元左右,20 天一口井,一年能打 15 口井,对应 1.5 亿收入规模;锐利能源的现金滚动来源:对周边及区块内的老油田使用化学驱油,能迅速投产。现有 21 口井,平均一口井产油 5-6 万吨/年,比胜利油田 3-5 吨/口/年高很多;b)c)油气贡献大量业绩。如果公司产能在 2015 年完成 100 万吨,2017 年到 500 万d)吨,那么公司的业绩驱动将有

7、:i. 油气收入将从 2014-2017 有 25 倍的增加;ii. 由于产能增加,按 5 万吨/口井至少 100 口井新增,扣除现有 21 口井,需要再打 80 口井,增加收入规模在 8 亿以上,对应 2013 年 0.4 亿的收入规模也有 20 倍的增长;iii. 化学驱油的用量大幅增加。锐利能源的用量在老油田收购上进展越快,用量越大。iv. 聚丙烯酰胺的主要成本是丙烯腈,下游主要是腈纶(80-90%占比),腈纶的增长较慢,行业供求紧张的局面持续。因此价格比较平稳。6、 我们以正和177 亿市值(含增发股)、57 万吨产能测算,每万吨产能对应 3.1 亿市值;公司的 2015 年 100

8、万吨产能将在 2016 年完全,这些产能主要是老油田,经过聚合物驱油。按 3 亿元/万吨计算,市值在 300 亿,往回折现的市值在 200 亿以上,现在的市值只有 62 亿,较大的增长空间,建议买入。风险揭示:1、 国际油价至 70/桶以下;2、 收购进展缓慢或终止。公司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是胜利油田长安控股子公司,致力于化学助剂驱油的开发和应用,主营微生物法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表明活性剂等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先后承担了“八五”“九五”“十五”等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技术示范工程,始终站在行业的技术前沿,拥有微生物连续催化法、均聚、共聚及工程、大设计工程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并

9、建立了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体系认证。公司能源和环保两大主题,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化学驱油助剂和一流的水处理、造纸化学品生产基地。Figure 1前 10 大股东明细业务分析2013 年中期收入2013 年中期利润1、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英文名 POLYACRYLAMIDE,简称 PAM,是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a)称 AM,用最式 CH2=CHCONH2)及其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统称,是目前应、最具发展前景的水溶性高化合物之一。聚丙烯酰胺另一个重参数是其离子性,按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性可以分为四b)种类型:非离子型

10、、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使用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PH 值、温度以及水中悬浮物种类进行选择。全球范围内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溶性高化合物,是标准的造纸化学品(27%)c)和水处理药剂(53%)。中国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主要用于石油开采(56%),其次是水处理(26%)。在中国聚丙烯酰胺主要是用于油田三次开采、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驱油剂。d)2、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沿革、现状及趋势原油开采通常分 3 个阶段:i.一次采油。主要是油田开发初期依靠天然能量,人类对油藏的作用仅限于钻出井筒为油藏提供出油通道,一般采收率仅 10%-15%;a)ii.二次采油。主要是向注水(气)保持油层等措施,采收率达到 2

11、0-35%;iii.三次采油。为采出剩余的大部分原油,从 20 世纪 50 年始,发展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技术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采油。在石油效益。递减、油价持续的形势下,油公司的。石油接替率是油公司的一个硬指标要求,通常要求达到 1 以上。然b)而我国石油接替量和后备可采储量日趋紧张,主要产油区分布在东部松辽盆地、渤海湾和西部地区。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东部老油田,包括大庆、胜利、辽河、大港、华北、中原等油田,都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失衡日益突出;西部短期内也难以高产,因此东部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新的储量发现,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必然选择。发展沿革:i. 第一次飞跃是在 2

1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中期,这是蒸汽吞吐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后期,委内瑞拉用于重油开采,从此世界开始重油开采; 60 年代美国蒸汽采油激增,项目个数达到 132 个;c)ii.第二次飞跃是 20 世界 80 年代,化学驱达到。据,美国 EOR1项目共有 133 个,其中蒸汽驱 53 个,火烧油层 38 个,化学驱 19 个,气驱 23 个。虽然蒸汽项目仍是主要的,但其他项目的数量加起来已超过蒸汽驱项目数。80 年代,美国化学驱项目数从 1980 年的 42 个剧增至 1986 年的 206 个,但到1EOR:Enhanced Oil Recovery,提高采收率198

13、8 年却快速降到了 124 个,此后逐年下降,直到现在的 2 个。造成化学驱发展变缓的主要是化学注剂比热采和注气的成本高,且化学驱后对情况认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在此期间化学驱项目数量要多于气驱,但产量却远低于气驱,如 1986 年化学驱产量为 16901 桶日,而气驱产量却高达108216 桶日。第三次飞跃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混相注气驱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最iii.早获得利用的气驱技术是烃类混相驱运用该技术在许多油田获得。随后,由于烃类气体价格上涨和天然 CO2 气藏的发现,以及 C02 混相驱技术适用范围大、成本较优势,CO2 混相渐发展起来。到 90 年代,世界上已有

14、上千个注气工程,其国最多,其注气采油量约占 EOR 总产量的 53.5%。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要求减少 CO2 排放以及各国随之制定的不同政策和排放税等措施,使得 CO2 混相驱得以迅速发展,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利用 CO2 驱油后并将其埋收率,而且能消减温室效应。d)技术现状油藏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石油采世界三次采油有 4 大技术: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1. 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驱等;2. 气驱包括 CO2 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驱和烟道气驱等;3. 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驱层等;4. 微生物驱包括微生

15、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化学驱:自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以后的近 20 多年内,化学驱i.ii.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应用。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 1996 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热力驱: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运用于委内瑞拉稠油开采的热力驱技术为蒸汽吞吐,因蒸汽吞吐技术伴随着吞吐效果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成为

16、主要接替方法。目前蒸汽驱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 采技术。为了提高热效应,国外近年来开发的稠油开采先进技术有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和电磁波热采技术。SAGD 已成为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成熟技术,而电磁波热采技术被认为是未进行蒸汽驱油区的最好替代方法,但在巴西试验效果不如注蒸汽。iii.注气驱:20 世纪 70 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获应用,到 80 年代,iv.CO2 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较少。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三次采油基本情况v.3、 世界主要Figure 2 2007 年 EOR 项目数百分比Figure

17、 3 2007 年底世界 EOR 产量分类百分比2007 年底在世界范围内计划的 EOR 项目共有 32 个,其中 C02 混相项目数 12 个,CO2 非混相 4 个,这类项目基本都在美国;蒸汽驱 7 个,火烧油层 1 个;聚合物驱 6 个,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 2 个。与 2005 年底计划的 EOR 项目数相比,聚合物驱数有明显增加,由 2 个增加到 6 个,计划实施聚合物驱的新增有巴西、阿根廷和德国,他们分别计划于 2009 年、2008 年以及 2010 年开始实施聚合物驱。从计划项目的经营公司和技术类型可见,美国仍然是未来 EOR 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和实施者。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 EO

18、B 项目是 CO2 混相非混相驱,a)美国EOR 项目的 50%。随着油价运行,化学驱呈现较好发展前景。美国是世界上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最快的。在美国,任何三次采油技术推广使用的时政策和税率决定的。美国三次采油技术最早可机是由油价、政治形势以及美国追溯到 20 世纪初期,但最初发展并不快。其从研究到试验真正受到重视是从 1973 年阿石油禁运开始的,把通过三次采油来提高采收率作为美国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对三次采油项目给予特殊的政策,使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美国三次采油技术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主要有:采取各种联邦或州可选择的消除风险措施,即降低与三次采油相关的金融和投资;

19、积极开展研究和现场试验降低三次采油地质和技术风险;鼓励天然 CO:开发及工业排放 CO2 捕集回收利用,以极大增加三次采油用 CO2 的供应量;提倡综合能源体系,减少与重油生产相关的能耗;增加技术开发、转让的投资,提高国内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1986 年以来,美国各种三次采油技术实施项目都在减少,只有 CO2 混相驱项目数一直在稳定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有十分丰富的天然 C02 气源,并在高油价下已修好了 3 条输送 C02 管道,可以把 CO2 从产地直接输送到 CO2 用地得克萨斯州;另一方面是由于 CO2 驱技术得到很快的发展,其成本大幅度下降,使一些较小的项目也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了

20、CO2 驱的发展。到 2008 年,CO2 混相驱项目数由 1986 年的 38 个增至 100 个,占三次采油总项目数的 54%。化学驱项目数在 1986 年达到后处于快速下降阶段,到 2006 年项目数减至 0。随着近年油价高速增长,美国又分别于 2006 年 6 月和 2007 年 12 月实施 2 个化学驱项目,只是目前没有产量。蒸汽驱项目数在 1986 年以前一直平稳增加,在 1986 年达到降。火烧油层项目发展一直很缓慢。(181 个)后缓慢下70 年代和80 年代美国三次采油产量均呈发展趋势,到1992 年达到(760907桶日)。近几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加州蒸汽产量减少的缘故。

21、虽然 EOR 产量有所减少,但与项目数的明显下降相比要平缓得多,说明单一项目的产量已大幅提高。2008 年的美国 EOR 项目数和产量均排世界第一。与 2006 年结果相比,项目数由 154 个增加到 184 个,增加的项目数主要是蒸汽驱(由 40 个增加到 45 个)和 CO:混相气驱(由 80 个增加到 100 个)。而产量则由 649322 桶日减少到 646111 桶日,减少 3211 桶日,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蒸汽驱和烃混相非混相驱产量减少。b)以重油开采为主,现拥有国际一流的重油开采技术,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溶剂泄油(VAPEX)、火烧油藏(Insitu Combusti

22、on)等。应用数量最多的是 SAGD 项目,大都用于油砂开采中。对于轻油主要采用注烃混相驱或非混相驱,主要是因为拥有丰的富的天然气,其原油性质又适合混相驱之故。Encana 公司在 Weybum 油CO2 混相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最的减少CO2 排放并提高采收率的项目。Talisman能源公司在 Turner Valley 油的氮气三次采油项目,计划投资 1.5 亿进行 3 年的先导性试验,以证明用注氮气开采 15%地质储量的可能性。2007 年底EOR 项目数和产量均排世界第二。与 2006 年结果相比,项目数由 45 个增加到 49 个,增加的项目数主要是蒸汽驱(由 12 个升至 14

23、个)、CO2 混相气驱(由 6 个升至 7 个)和化学驱(由 0 个升至 1 个)。产量由 200354 桶日增加到 405722 桶日,上升 205368 桶日,增加的产量主要来自于蒸汽驱、化学驱和 CO2 混相驱产量的增加。其中,CNRL 公司于 2006 年在 Pelican Lake 油田实施的聚合物驱产量达 20000 桶日。c) 委内瑞拉2006 年底,委内瑞拉石油探明储量 800 亿桶,其中约有 70%是重质原油,重油中约 70%储量是 1935 年前后在地区发现的。委内瑞拉对于提高这部分高粘度重质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是注蒸汽热采,对于低粘度原油的主要方法则是采取交替注水和注烃类

24、气体。2007 年底委内瑞拉 EOR 项目数和产量均列世界第三,与 2006 年结果相比变化不大。项目数 41 个、产量 365578 桶日。其中,蒸汽驱 38 个、产量 199578 桶日;烃混相驱 3 个、产量 16.6 万桶日。可见,烃混相驱项目数虽然少,但产量却很高。主要是委内瑞拉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于 19961998 年开始在Maturin CampoMulata 油田实施的注烃气混相驱均获得高产。d)2007 年底EOR 产量列世界第四,为 19 万桶日,约占该国石油总量的 22.6%。但项目数只有 2 个,均为杜里油田的注蒸汽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的产量就达 19 万桶日(另一个没有数

25、据)。杜里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雪佛龙石油公司旗下士公司在杜里油田的作业中进行了热采管理项目,在维持净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油的消耗和蒸汽注入量,同时使用了和采收率。4、 中国三次采油现状数据确定蒸汽移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管理a)中国非常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1979 年,我国将三次采油列为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揭开了我国三次采油发展的序幕。随后的“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对三次采油技术不仅重视室内研究,还安排许多现场试验,使得我国部分三次采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于缺乏足够的气源和我国油藏具体特征,我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气驱和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

26、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Figure 4 不同采油方式所占美国和全球石油产量的实际比例和值(%)b)化学驱。我国在化学驱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聚合物驱油已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并已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工业广;复合驱油技术获得,先导性试验获得。c)热力驱。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国热力驱技术发展经历了蒸汽吞吐试验阶段、蒸汽吞吐推广和蒸汽驱先导试验阶段以及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工业应用 3 个阶段。目前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已成为我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稠油产量主要来自辽河、胜利、河南 4 个油田。另外,由于气源问题,我国气驱研究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微生物驱油技术方面,主要开

27、展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自 1996 年起,三次采油产量上升很快。1996 年为 359 万吨,2000 年达到 1050 万吨。此后,产量连续 7 年保持在 1000 万吨以上。近年来,中国三次采油产量也稳步上升,20002007 年,热力驱增油量由 165 万吨增至 364 万吨,化学驱增油量由 147 万吨增至 179 万吨。5、 中国三次采油现状a)中国贯彻“细化管理、优化调整、突出重点、加快接替”发展三次采油的基本思路,化学驱和热力驱技术不断发展,实现接替技术转换。注气驱和微生物驱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也取得一定进展。b)化学驱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自 1992 年胜利孤岛油一区

28、 Ng3 聚合物驱、孤东油田小井距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开始,1998 年进行胜一区类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到“九五”末基本完成了I 类油藏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十五”以来化学驱技术继续向高温高盐油藏和复合驱油技术发展。到 2007 年底化学驱覆盖地质储量已达 3.94 亿吨,比“九五”末增加了 2.18 亿吨。累计增加可采储量 1680万吨,采收率达到 42.7%。“十五”以来化学驱年增油量稳步上升,由 2000 年的 147 万吨上升至 2007 年的 179 万吨。中国为了明确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从 2007 年底开始到 2008 年 7 月,全面开展提高采收率现状和潜力评价工

29、作,共对 11 个油田企业的 190 个油田、1919 个开发单元进行了潜力评价。潜力评价结果为,在油价 80桶的条件下,不同 EOR 技术的潜力为:化学驱覆盖储量 14.44 亿吨,采收率达 47,3%;热力驱覆盖储量 5.83 亿吨,采收率达 39.4%;气驱覆盖储量 5.20 亿吨,采收率达 33.1%。Figure 5 大庆油田 1996-2009 年的三次采油情况十一五期间,三次采油覆盖地址储量 1.38 亿吨、使用聚合物干粉 22.9 万吨。EOR评价结果表明:胜利油田使用化学驱总注水单元地质储量的 45.4%,进行化学驱油潜力巨大。截至 2009 年,胜利油田共动用地质储量 3.

30、71 亿吨,占使用化学驱地质储量的 33%,占胜利油田地质储量的 9.3%。Figure 6 1999-2009 年胜利油田三次采油情况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是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的驱油聚合物,占国内驱油总量的 90%以上。6、 聚丙烯酰胺的污水处理性能优异a)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具体应用是原水净化、污水处理和污泥脱水。b)当前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工业污水排放是制约广环保治理,对水处理絮凝剂提出了新的要求。Figure 7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量及增速发展的一项问题。推40030350283002625024200221502010018500162002200320042005城镇污水处理量2006200

31、720082009201020112012城镇污水处理量:百分比(右轴)数据来源:Wind资讯Figure 8 我国近年城市污水处理率()Figure 9 聚丙烯酰胺出口均价(/吨)24002400210021001800180015001500120012009009006006003003000009-1210-1211-12出口平均单价:聚丙烯酰胺:当月值12-1213-12数据来源:Wind资讯7、 聚丙烯酰胺行业概况信息网数据:2010 年我国聚丙烯酰胺表观消费量约 48 万吨,同比增速达到 20%;产量 52 万吨,增长 21%;a)b)国内 PAM(聚丙烯酰胺)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

32、升,高端需要进口,出口主要是SNF 公司独资企业埃森(中国)外销。国内最大的消费领域是油田开采,占比 56%, 水处理 26%,造纸 14%,其他行业如选矿、洗煤、冶金等占 4%;与全球(中国除外)消费结构不同,全球水处理占比 53%,造纸占 27%。Figure 10 进口 PAM 越来越小1803200150280012024009020006016003012000800-30400-60009-1210-1211-1212-1213-12进口数量:聚丙烯酰胺(39069010):当月值进口数量:聚丙烯酰胺(39069010):当月同比(右轴)数据来源:Wind资讯c) 进入壁垒i. 技

33、术壁垒。竞争力在于化学反应、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上。不同技术在效益和质量上差别较大。ii.市场准入。如三次采油需要油田证,水处理需要有涉水;iii.客户壁垒。PAM功能性、性强,的配方、技术是决定市场开发的关键。因此需要对 PAM 研制系列化研究,并与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才能对技术进行更新。如油田对驱油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般企业很难进入。iv.绿色壁垒。由于精细化工污染大,环保要求趋严的情况下,在投资、项目需要先进行评价,在生产工艺设计中,合理的产后处理工艺和三废处理步骤也非常必要,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8、 原料-丙烯腈的情况a) 丙烯腈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全球产能约 580 万吨,

34、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腈纶、ABS 和其他衍生物,如 PAM、丁腈橡胶等。亚洲 80%用于腈纶生产和 ABS 行业,价格受腈纶和 ABS 景气度影响较大。Figure 11 腈纶的产量及增速2463000020540000164500001236000082700004180000090000-4020082009产量:腈纶2010:累计值:年度2011201220132014产量:腈纶:累计同比:年度(右轴)数据来源:Wind资讯Figure 12 供需平衡下的价格相对稳定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2-08b)整体来说,丙烯腈的供求平衡,

35、下游需求一般,因此丙烯腈价格相对平稳,对公司成本冲击不大。股价催化剂1、 收购的油气区块;2、 海外拓展顺利;3、 页岩气、页岩油主题投资;4、 三类油藏开采大规模推广。估值比较我们参考申万三级行业价值对比,公司估值较高,主要是收购的资产没有反应在报表里。如果 2015-2017 年产能从 100 增加至 500 万吨,那么收入规模将大幅提高到 135 亿,对应净利润 26.8 亿,给予 10 倍 PE,对应市值在 300 亿左右;按 10%折现到现在应该在 200 亿市值附近。而当前市值连 100 亿都不到。交流纪要(2014-2-20):与会:董事长、总经理、张扬 董秘1、 公司成立于 1

36、996 年,主要为胜利油田生产聚合物驱的化学。由于国内油田属于垄逐步放开,公司的断,受制于 2 桶油。近年来随着鼓励走出去,以及国内技术水平已经从化学方法过度到生物法,完成了持续研发,菌种已经研发到第 7 代,属于国内领先,也是国际领先;2、 根据公司前期调研,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开始做聚合物驱,加上鼓励,公司认为走出去的时机成熟。而且公司也必须走出去,不然收入规模无法上升到一个新台阶;3、 公司春节前收购了油气公司,正式介入油气服务行业。将打破,大力发展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开采;4、 收购锐利能源,是出于公司后的慎重选择。锐利能源所在区块已经做了一次开发,现有 785 平方公里,有 21 口井,平均

37、每口井产量在 5-6 万吨/年,他们没有聚合物驱的技术积累,因此他们也想与公司合作进行二次、三次开采;5、 目前能被正在进行,以前那些依附在等具有资质的公司的小公司,可公司有利;出局,油田服务行业即将大洗牌。对6、 三类油藏储量更大,比一类、二类之和还大。公司已经与东营三类油藏的开采,未来前景不可估量;北化院合作开发,用于7、 技术进步。公司已经完成环保处理的技术研发,并已经实施应用。主要用于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将聚合物分离出来,将处理后的水重新注入到,保证水不被污染;2030 年非常8、 非常规开发技术对国内规油气占比达到 30%以上;,而国内非常规油气储量巨大,9、区块离现有油田最近的距离是 200 米,因此出油的概率很大。区块内的井距在 800米,国内在 100-120 米。胜利油田的增产方法很多,但国外却没有使用,因此国外老油化学驱油将有利可图;10、11、在批准开发方案后会提供 60%的资金油田被低估。主要是 WTI 比 BRENT 价格低 10;/桶,而品质却更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