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 16 S32 Cl35.5 Na23Mg24 Ag108 Ba137 Cu64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因此熵减小的反

2、应都不能自发进行C所有酸和碱的反应,用精密量热计测得的中和热都是相等的D焓是描述物质能量高低的一个物理量,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物质的焓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Na2CO3溶液 NaOH溶液 NaHSO4溶液 NH4Cl溶液 NaNO3,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 < < < B < < < < C < < < < D < < < <3.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向白醋中

3、加入镁粉出现气泡 B用pH试纸测试其pH约为2 C用白醋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亮 D向Cu(OH)2中加入白醋,Cu(OH)2溶解 4.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A和金属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 B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H+)c(OH-)的溶液5.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该试剂是ANaOH BNa2CO3 C氨水 D MgO6.在101 kPa、25时,10g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20kJ,则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2H6(g) 7/ 2O2(g)2CO2(g) 3H2O(l) H =520kJ·mo

4、l1 BC2H6(g) 7/ 2O2(g)2CO2(g) 3H2O(l) H =1560kJ·mol1C2C2H6(g) 7O2(g)4CO2(g) 6H2O(g) H =1560kJ·mol1 D2C2H6(g) 7O2(g)4CO2(g) 6H2O(l) H =3120kJ·mol17.已知反应N2O4(g)=2NO2(g)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气体的颜色变深,100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 0B前60s内v(NO2)=0.0010 mol·L-1·

5、;s-1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36 mol·L-1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装置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为CuSO4溶液B装置电解NaOH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C装置中钢闸门的保护属于牺牲阳极保护法D装置中Zn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Zn经NaCl溶液流向Fe9.室温下,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gCl(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B已知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I)=8.3×10-17 mo

6、l2·L-2,则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时,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C已知M(OH)2的Ksp=1×10-15 mol3·L-3,欲使溶液中的c(Mg2+)1.0×10-5 mol·L-1时,则应调节溶液的pH5D牙齿表面覆盖的牙釉质其中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在牙齿表面存在如下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酸性食物会损坏牙齿10.CuBr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Br2(s) 2CuBr(s)+ Br2(g) H =+105.4kJ·mol1。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C

7、uBr2于500K下加热分解,平衡时P(Br2)为5×103P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其它条件不变,增加起始CuBr2的用量,平衡时P(Br2)增大B若其它条件不变,增加起始CuBr2的用量,平衡时其分解率不变C如反应体系的体积不变,升高反应温度,则平衡时P(Br2)将会增大D如反应温度不变,将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一倍,则平衡时P(Br2)变为2.5×103Pa11.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 (g) H 0在某时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5t6时段反应速率为0B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C平衡常数最大的时段为t3

8、t4D氨气的体积分数最高时段为t0t112.已知Fe (s)+ CO2(g)FeO (s) + CO (g) H1; Fe (s)+ H2O(g)FeO (s) + H2 (g) H2;H2 (s)+ CO2(g)H2O (g) + CO (g) H3 不同温度下,反应和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数值如下 温度K1 K2 5001.003.15 7001.472.26 9002.401.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0BH1= H2H3 C反应的平衡常数K3与K1 、K2的关系: K3=K1×K2D9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3为1.513.下列选项中,、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

9、示的是选项A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向FeBr2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B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lCl3溶液向氨水中滴加过量AlCl3溶液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向Na2CO3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向Na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14.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NaHSO4溶液:c(Na+)+c(H+)=c(OH-)+c(SO42-)BNH4Cl溶液: c(NH4+)c(Cl-)c(OH-)c(H+) C20mL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10mL0.1 mol·L-1HCl混合: c(Na+

10、)c(CH3COO-)c(CH3COOH)c(H+)D0.1 mol·L-1Na2C2O4溶液(H2C2O4位二元弱酸): 2c(Na+)=c(HC2O4-)+c(C2O42-)+c(H2C2O4)15.已知反应N2(g)+3H2(g)2NH3 (g) H =92.4kJ·mol1。下图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合成氨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原料气体中H2的比例越大,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就越高 C图中a点H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43.5D平衡状态时移走部分氨气,

11、保持条件不变,H减小16.向V1mL BaCl2溶液中加V2mL0.05mol·L-1的H2SO4,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2.0(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则原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5.05×10-4 mol·L-1 B5.56×10-3 mol·L-1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52分)17(10分)根据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有关反应:(1)用KOH溶液作电解质,Pt作电极

12、,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向含Cu2+的废水中加入FeS固体,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 (3)用CO气体还原1molFe2O3固体,放热24.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向漂白粉中加入盐酸产生有毒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写出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18(10分)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池是 (填“原电池”、“原解池”、“原镀池”),乙池中A电极的名称是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2)写出甲池中甲烷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10.8克,理论上甲池中消耗

13、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此时丙池中D极析出3.2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字母,下同)aMgSO4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4)若把乙池中的A极电极材料换成Ag,把B极的电极材料换成石墨,电解液换成Cu(NO3)2溶液,则一段时间后断开装置,下列物质能使乙池中电解液恢复到反应前状况的是: aCu bCuO cCu(OH)2 dAgNO3溶液19. (10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 H =246

14、.4kJ·mol1。(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温度升高,该平衡常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2)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少容器体积

15、60;    d增加H2的浓度 e增加CO的浓度(3)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3molCO、1molCH3OCH3和1molCO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经5min后达到平衡,并测得此时混合气体压强是起始时的1.2倍则开始时反应速率大小v(正) v(逆)(填“”、“”、“=”)平衡时n(CH3OCH3)= mol,05min之间v(CO)= 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填字母)ac(CO2)=c(CO)      &

16、#160;          b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            cv(CO2)=3v(CO)      d生成amol CO2的同时消耗3amolH2 20. (10分)根据所学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以下问题:(1)常温下,将两种一元酸HA、HB分别和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酸的种类酸的浓度(mol·L-1)NaOH的浓度(

17、mol·L-1)混合溶液的pHHA0.10.1aHB0.120.1b如何根据混合后溶液的pH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若b=2,则HB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某二元酸H2R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R=H+HR- 、HR-H+ R2-在0.1mol·L-1的Na2R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R2-)+c(HR-)=0.1mol·L-1 B、c(Na+)c(R2-)c(HR-)c(OH-)C、c(HR-)+c(H+)=c(OH-) D、c(Na+)+c(OH-)=c(H+)+c(HR-)(3)将CO2通入到0

18、.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2 c(CO32-)+ c(HCO3-)= mol·L-1(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21. (12分)25下,向10mL0.1 mol·L-1的某一元酸HX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HX是 (填“强酸”、

19、“弱酸”),判断理由是 (2)计算该温度下HX的电离平衡常数Kb= (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A点:c(Na+)+c(OH-)=c(H+)+c(X-)                bB点:c(H+)= c(HX)+c(OH-)         cC点: c(X-)c(Na+)c(OH-)c(H+)    d在A和B点溶

20、液中c(H+)·c(X-)/ c(HX)的数值相等(4)已知该温度下Ksp(CaX2)=1×10-6 mol3·L-3,取B点时的溶液10mL与10mL0.002 mol·L-1 CaCl2溶液混合,通过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生成(5)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HX溶液,若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则终点颜色变化为 。下列操作能引起滴定结果偏高的是 a碱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装NaOH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装NaOH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ABDDBCACCDDBCCB非选择题(共52分)17.( 10分)(1)O2+4e-+2H2O=4OH- ( 2分)(2)FeS(s)+Cu2+(aq)=CuS(s)+Fe2+(aq)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