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教案第一篇:引言-初中物理教案学案听评课tpkw.,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引言教案例如之一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2知道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物理的广泛应用。3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根本方法。二教具玻璃杯、鸡蛋、硬纸片、圆底烧瓶、铁架台、旋转七色板、放大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牛顿管。三教学过程导言:从如今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理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有一些我们还不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如今我们的身边。1物理研究什么课本图0一1中所列举的现象,都是我们
2、所熟悉的,也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它们分别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使我们感到新奇的现象还很多,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例如: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用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远些?此处举例应包括力、热、电、光的现象。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曾经使你感到新奇的现象?引导学生发言,并指出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哪一些是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指出这都是物理研究的内容。假设学生发言涉及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也给归类,说明不是物理研究的内容。这些物理现象如今我们还不能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当我们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不仅能解释这些现象,也能利
3、用它们为人类效劳。2物理是有趣的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谜底揭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自然是欢畅的。在这众多的谜中,有许多就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到时不仅能揭开谜底,而且还能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增长我们的才干。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我们,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非常有趣的。展示一些简单而又效果明显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一: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底下抽出来,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有的同学渐渐地拉动纸条,笔
4、帽倒了或是笔帽跟着纸条走。老师演示:快速抽动纸条笔帽立在原地。为什么要快速抽纸条。才能休证笔帽不动。而渐渐地拉动纸条不会成功?这就是物理研究的内容,今天我们暂不研究,但我们毕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成功。实验二:课本图0一2实验有了前一个实验的根底,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怎样弹出硬纸片,才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不会随纸片飞出。实验三:旋转七色板实验先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将可以旋转的圆盘分成假设干个扇形,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要强调其中没有白色。提出问题:当圆盘飞快旋转的时候,圆盘该多看?演示:当圆盘旋转时将出现白色。本来圆盘上涂有各种颜色,当它旋转的时候,却偏偏呈现它所没有的颜色白
5、色。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学过光学之后,这个谜底就不难揭开。实验四:放大镜观察实验我们常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也称为凸透镜。大家可以隔着放大镜看看自己的手纹,看看书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不是总是放大的?让学生手拿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标语。要让学生观察远处较大的,且容易分辨倒立、正立的物体。学生观察后,答复观察到的现象。看到的是缩小的,而且是倒立的用放大镜看物体不总是放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的,什么情况下是缩小的?这正是光学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实验五:课本图03实验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
6、理学中那么叫沸腾。通常为使水沸腾,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实验。演示实验: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烧瓶,使水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将烧瓶置于预热的电炉上加热,让学生看到水在沸腾时有大量汽泡产生。迅速将烧瓶加塞后倒置于铁架台上。在用冷水浇烧瓶前要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是平静的。浇冷水时,烧瓶中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实验六:课本图05实验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枯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散开,甚至会被手“粘”开。3物理是有用的导言:前面的实验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生,我们还要应用这些知识为人类眼务、造福。其实在日常生
7、活中,我们就曾运用过许多物理知识,只不过有的我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我们还不知道。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能使乒乓球复圆。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由于在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知识。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消费、邮电通信、播送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立做出的重要奉献,它使我国某些尖端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展列。如:同步通信
8、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等。举例说明物理也是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根底。简要介绍课本图06“科学家的设想”,说明在将来的科学中,物理应用将更为广泛,将来物理将更有用。4怎样学物理要学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看,重要的在于考虑,要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些现象,是否也能有所发现。实验七:物体下落实验此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取一张纸和一
9、支粉笔头,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演示。演示后让学生答复看到了什么现象?粉笔头落得快,纸片落得慢从现象来看,粉笔头落得快。类似的现象同学们见过很多:树枝和树叶落地快慢不一样,石子和羽毛落地快慢不一样。通过这些观察会想到“是不是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带着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的观察,这就是明确观察目的。老师:如今我们把原来的纸片,团成纸球。问:纸球是否比原来的纸片变重了?没有演示:再使纸球和粉笔头同时下落。请同学们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少停一会,学生有所考虑后再演示,结果将是两者同时落地。分析p 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考虑。同一张纸,展开的纸片飘飘悠悠的渐渐落下来,团成纸球就很快地落下来,两者为什
10、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在观察中,就是要注意这种变化,并考虑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p 纸片落地慢的原因纸片面积大,受的空气阻力大。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物体落地快慢不同,是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而不是物体的轻重,进而引导学生考虑:假如没有空气的话,纸片、粉笔头将怎样落下呢?实验八:牛顿管实验借助此实验,着重讲什么是实验和如何做实验为了答复上面的问题,就要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这种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叫做实验。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出示牛顿管。介绍装置,说明管内空气已事先抽空。长管内放了铁片、羽毛、火柴杆等轻重不同、外表积不同的物体。提问:在空气中铁片、羽毛能否同时落地
11、?不能在真空中这些物体怎样下落呢?做演示,证明同时落地实验证明,在真空中轻重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这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物理知识。今后物理课上,许多地方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取物理知识,同学们自己也要做一些物理实验。在实验中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按规那么操作,仔细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并根据观察和记录进展分析p ,得出结论。总结实验七、八的认识过程,指出要学物理,就要重视观察和实验;要勤于考虑、着重理解,同时要重视应用知识,使之在应用中加深理解。5作业:用手帕、细绳、螺帽自制一个降落伞,观察它下落的情况。四说明做为一门新课的开场,前言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介绍物理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12、理解怎样才能学物理。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时,要表达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简单的直述,看似严谨但会给学生以枯燥的感觉。不仅有悖于物理是有趣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应把这个观点浸透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体会。因此在简单的导言之后,便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一些曾引起神奇感的自然现象,并通过简单分类使学生粗知物理研究的内容。既诱发学生的奇心,又暗示了物理研究的内容和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通过一组过程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说明物理是有趣的。力图通过这些使学生感到新厅、意外的实验,把物理的有趣表如今无言之中,又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所用实验,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体会
13、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运用置疑和列举事例的方法讲授。通过多方面的置疑,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蕴藏着许多的机密,有待于我们去探究,而物理知识是揭开这些机密的根底,学物理非常必要。怎样学物理是通过一组学生可以理解的实验一物体下落实验一创设学物理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体会应如何观察、实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观察和实验中的思维活动,既是学习方法的熏陶,也能帮助学生破除对物理学习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树立学物理的信心。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以老师自身的教学方法,表达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防止说教式的灌输。力图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第二
14、篇: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功机械功一、教学任务分析p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根底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根底,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根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间隔 ”这两个概念并不生疏。但由于生活经历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 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拟物体做功的
15、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拟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展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2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3能用公式p = w / t进展简单计算。2过程和方法经历比拟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
16、理与生活亲密相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难点:功的概念建立。四、教学资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率等两局部内容。本设计的根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根底,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老师点拨为根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实际测量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比拟物体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功的概念的根底上, 1让学生测出自己走上楼梯和跑上楼梯所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不同同学测得的数据进展比拟,在比拟中学
17、生会发现:不同的人,上楼时做的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怎样才能比拟他们做功的快慢?在需要中寻找方法,最后得到功率的概念。本设计要打破的难点是:功的概念建立。方法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做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了力不一定做了功,在学生知道了功的概念的根底上,让学生自己举例并通过讨论、辨析,搞清怎样才算做了功。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表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活动、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做功”与“做工作”的不同;做功不仅有大小,还有快慢之分。通过学生实验、举例辨析等自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能到达最正确的结合。完本钱设计的内容约需2
18、课时。六、教学流程1、 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活动阅读讨论阅读活动卡p16上的小故事,讨论问题。阅读教科书p13“机械功”,建立机械功的概念。情景视频或照片观察描绘一些力做功、力未做功的情景。活动 讨论讨论做功的要素,知道机械功w = f·s。活动应用进展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p ,体会机械功的含义。分析p 例题,稳固练习。活动学生实验进展活动卡p1活动,记下自己两次登楼的高度和所用时间。活动分析p 数据比拟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多少;比拟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快慢,完成表格填写。 活动比拟快慢进展活动卡p1交流与合作,完成表格填写,寻找比拟做功快慢的方
19、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情景 应用一些常见机械的功率。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机械功”的概念,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分析p 实验数据,感受比拟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七、教案例如第一课时一引入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答复下列问题。在两人用力大小和挪动物体间隔 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拟两人奉献大小(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在比拟中关注“力的大小”及“挪动间隔 ”这两个量。二新课机械功1问题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观察、讨论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绘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挪动的间隔
20、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挪动的间隔 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3阅读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间隔 ,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公式:w = f·s。单位:1焦=1牛·米体会1焦的大小。三知识应用3应用问题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活动进展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p ,体会机械功的含义。例题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教科书p1例题、例题。布置作业教科书,、题。学生实验这一内容既是这节课知识的应用,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
21、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的活动表格中。第二课时一引入1分析p 实验数据分析p 活动卡p1上表一中测得的实验数据。 如何比拟自己两次做功的多少? 如何比拟自己两次做功的快慢?二新课2功率1问题怎样比拟物体做功的快慢?2结论一样时间比拟物体做功的多少;做一样的功比拟所需时间的多少。3采集数据任选几位同学的登楼梯数据,填入活动卡p1表格二中。 问题分析p 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不同同学做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如何比拟做功的快慢? 结论比拟物体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可以引导学生与速度公式得出的方式进展类比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符号为p。公式:p=w/t单位:瓦特,
22、简称瓦,符号w。1瓦 = 1焦/秒。体会瓦的大小。5功率单位的由来介绍瓦特。三知识应用3应用视频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功率的大小。观看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铭牌。 例题教科书p例题、教科书p例题。3阅读教科书p阅读材料、sts另一个功率单位马力的由来。 布置作业教科书,、题。第三篇:初中物理力教案力的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互相的;3.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形状的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才能目的:1.学会观察和分析p 生活中相关物理知识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p 才能;2.学会寻求现象的共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才能。情感目的
23、:初步认识物理学的根本内容,形成科学世界观。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通过魔术告诉大家一个真理:亲眼所见的也有可能是假的,要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力的作用是互相引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教学方法:观察分析p ,讨论交流,举例子,分析p ,实验法,启发式提问法,归纳总结法,讲练法,类比法等。: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小磁铁,塑料瓶,剪刀,纸,魔术棒等:重点: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难点:1.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明晰认识。2.对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理解。:导入:老师用投影仪放一个漂亮的“力”字,请同学们欣赏它在哪里。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24、老师顺势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字写得,在很有气势也很有力度,正诠释了力的含义。”继而提出物理学 1中的力是什么,引起同学们兴趣。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主讲:首先探究什么是力。拍打某同学的手,让其感受力的作用。分析p 他会痛是因为老师用了力。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力。接着,投影两张生活照人推车和推土机铲土,分别讲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力。综合以上三个小例子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必然有别的物体施加了力。让学生提出质疑:物体受到了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例如苹果自己掉下来了。老师不直接答复,而是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看似没有施力物体的一个笔自己往上爬。解密魔术时告诉大
25、家:亲眼所见的也可能是假的,要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定小结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探究力的本质。列出三个小实验:1.人提水2.击掌3.小磁铁之间的吸引。依次完成三个小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总结出:力的作用是互相的。通过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什么作用效果?”引出第二个探究: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投影仪展示生活中最具代表的假设干例子,依次分析p 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又由运动变为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讨论,得出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最后做课堂小结。:考虑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板书设计:力一力是什么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26、态或物体的形状听评课tpkw.,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内能的利用教案例如之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利用内能的两种重要方式:加热和做功。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二教具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三教学过程1复习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略表达能量守恒定律略。2引入新课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到达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3进展新课板书:第二节 内能的利用(1)利用内能来加热老师: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利用也
27、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天天吃饭,那么生米是如何变成熟饭的?学生:是通过加热,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使米变熟。老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学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内能。学生:热水袋暖胃利用了内能。老师还可补充一些加热的例子,如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老师: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板书:一、直接加热物体老师: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可以有多种方法。目前人们最普遍运用的还是用火直接加热。火,是人类明的象征,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烟囱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首先是能浪费大。早在100多年前,门捷列夫就曾说过:“烧煤等于烧卢布”。因为煤、石油、天然气等本身都是珍贵的化工原料,其产品普及医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将它们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资综合利用的时机。再加上直接燃烧效率较低,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其次是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的废渣、废气中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一等奖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劝学》 公开课课件
- 老年人才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实验题力(五)-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项突破(原卷版)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解析版)
- 红烧排骨要煮多久
- 高中二年级英语《Unit 5 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nd Thinking》
- 老年人养生食谱知识培训课件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老年人健康生活知识培训课件
- 酸奶商品知识培训课件
- 房地产 中国高标仓物流市场报告2025年上半年
- 2024年零售药店年度培训计划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多糖结合疫苗的开发与质量控制: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应用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
- 2025-2026学年湘鲁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肺中下叶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小学法制课教学课件下载
- 年产8万吨DN900-DN1600mm球墨铸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教材)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