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经济预警模型构建_第1页
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经济预警模型构建_第2页
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经济预警模型构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经济预警模型构建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的经济预警模型,并给出了建模过程。然后使用此模型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预警监测的实证检验,以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经济安全预警系统就是根据经济指标体现的统计规律,运用经济波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经济波动现象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论文关键词:移动加权平均   综合指数   经济预警        

2、0;           经济安全预警系统就是根据经济指标体现的统计规律,运用经济波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经济波动现象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因此,如何从中发现和抽取有用的信息,建立反映客观规律的数学模型并指导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当前预警机制研究的重点。          本文采用移动加权平均的方法构造综合预警指数,讨论了算法的实现过程,构建了

3、预警模型,并使用此模型进行软件开发,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移动加权平均算法是在已设置的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剔除季节因素;然后找出其中的每个指标的历史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其映射到0-100之间;最后计算各指标加权算术平均得到的值,即为总体经济运行综合指数。该方法能够消除预警系统中各个指标的量纲不统一和性质各异问题,通过求算系统的综合预警系数作为判断经济运行状态的依据。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预警模型

4、由指标体系筛选、权重处理、“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合成、预警警限界定和指数趋势图显示五个部分组成。系统首先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运用AHP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然后运用指标值映射管理办法,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的得分处理,得出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并在趋势图中显示,最后用含有不同区域的预警图表来显示经济运行状态。通过观察分析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并明确提示经济决策部门应当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动态采取何种调控措施,其实施过程(见图1)。  &#

5、160;       选取指标          预警指标应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因此应广泛收集数据。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预警指标有很多方法,本文采用聚类+描图的方法来确定。          聚类是指给定一维空间R中的m个向量,把每个向量归属到n个聚类中的某一个,使得每一个向量与其聚类中心的距离最小,从而把

6、原来的对象集合分成相似的组或簇,求得数据内在的数据规律。本文采用基于划分的K-means聚类算法,通过聚类得到的指标需要进一步筛选,通过描图方式实现。方法是以工业增加值为基准曲线,将这些指标和工业增加值在同一坐标系绘制叠加曲线图,选出具有领先预警趋势的指标,组成预警指标组。最后将得到的指标进行专家评价,进一步筛选。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最终指标体系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沪深股市收盘价;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存款总额;工业总产值;货币供应量M2。  

7、60;       确定权重          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分为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大类。客观赋权法是指按照资料数据所反映的统计信息给指标赋权;主观赋权法是指结合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较为成熟的一种AHP方法来为上述经济指标赋权。          AHP方法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

8、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上述指标的AHP方法分析矩阵(见表1)。          计算得到:max=7.61,C.I.=0.1017,R.I=1.32,C.R.=0.077,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得到的指标权重(见表2)。          合成移动加权平均综合预警指数     

9、60;    本文求综合预警指数采用的方法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其执行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初选指标进行预处理,剔除季节等影响因素及其他不规则要素,保留趋势和循环要素,本文采用X12_A季节调整法。          第二步,将调整后的数据映射为指定区间的新数据矩阵。算法如下:设被监测指标体系为X1,X2,Xm,每个指标在统计时段t内的当期时间序列分别记为X1t,

10、X2t,Xmt(t=1,2,n),令最大值为Xmax t,最小值为Xmin t,映射区间为a,b,映射后的指标序列为X'1t,X'2t,X'mt,则有:                    第三步,将每一指标加权平均求出综合预警指数K:          (Wi为指标权重) 

11、;         例如,2008年8月沪深股市收盘价同比增长取值为0.1363,取1996年1月到2008年8月的全部数据,最大值为0.32,最小值为-0.20,则调整到区间0-100,其计算方法为(100-0)+0=64.67,故2008年8月沪深股市收盘价经移动后值为64.67。          确定预警界限          一

12、般研究认为,工业增加值与经济循环变动基本一致,因此首先确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检查值,其余指标检查值的确定可以参照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其四道预警界限相交的月份,把所求指标增长率在相应时期的平均值作为此指标的检查值,从而确定每个指标的预警界限。基于以上规律,本文在确定我国预警指标的预警阈值时,主要采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基准参照法,并根据过去经济变动或经济循环的情形,各变量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性质,以及各个时期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参考未来经济发展计划的目标等情况来综合考虑。          本文以工业增加值增长

13、率为例说明预警区间及预警界限的确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按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根据历史数    据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取18%作为“过热(红灯)”与“偏热(黄灯)”的界限,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起点较低,所以增长速度较高,而今后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不会保持过去的高增长态势,故将18%向下减2个百分点的位置确定为趋热的预警界限上限,即16%。再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其它预警界限。本文采取上述方法所得预警阀值(见表3)。          显示指数趋势图

14、0;         经济监测预警模型的研究工作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和稳定性强的计算机分析软件,才能被管理部门应用于决策实践。经过编程实现后的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趋势图(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08年上半年的下降趋势较快,到2008年12月,预警指标已经下降到蓝灯(过冷)区域,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因此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要加强综合协调职能,增加有效供给,扩大

15、内需,防止2009年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          本文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走向进行分析,使得政府可以及时调控经济运行,从而使之稳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内,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或大起大落,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决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丰富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理论,为建立我国宏观经济安全预警系统,提出了基于移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的经济预警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原理和建模过程。         

16、0;          参考文献:          1.黄继鸿,雷战波,凌超.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21(2)          2.董文泉,高铁梅,陈磊著.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