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历史方剂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_第1页
浅论基于历史方剂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_第2页
浅论基于历史方剂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_第3页
浅论基于历史方剂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基于历史方剂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作者:刘晓峰,任廷革,张帆,孙燕【关键词】  方剂文献;证候要素;数据挖掘有研究者认为,“证候要素”是指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体系的核心1。这一认识不仅仅出于对大量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古代文献学术继承的结果。对历史文献的整理是研究中医辨证体系的基础。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对古方剂文献数据进行了挖掘实验。纵观中医古代文献,“方剂”中的证候要素内容是

2、比较难于整理的,因为其内容包含在方剂的主治、组成、方论等内容之中,但是方剂文献所反映的证候要素内容往往直接源于临床实践,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要整理历史方剂文献所涉及的证候要素内容,仅仅是把相关内容提取出来就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更不要说寻找规律了,因此使用现代的挖掘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关系型“方剂数据库”,为提取其中的证候要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从历史数据挖掘的角度了解证候要素的发展状况和基本内容。现将挖掘方案和结果介绍如下。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特点我们建立的方剂数据库(下简称“方剂库”)已收录73种古代中医着作中所有方剂文献的全文,共计方剂记录92 102条。方剂库

3、采用全文解析、主题标引的数据处理方案,即在对方剂文献全文收录的基础上,对其主治、组成、来源等33项内容进行了解析,又在解析的基础上对方剂文献中提到或反映出的病名、病因、病位、病机、发病、立法、证候、症状等内容,依据“中医学主题词表”(下简称“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历史方剂文献的复杂程度不一,一条复杂的方剂文献需要解析、标引的内容有上百条子记录,最简单的方剂文献解析、标引的内容有10条子记录左右。经过这样的数据预处理后,历史方剂文献中的信息在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的同时,方剂库中的数据已高度结构化,为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这样建立的方剂库具有以下特点:除了具有一般的查询功能外,还可以利用主题词对数据

4、进行病名、病因、病位、病机、证候、症状体征等内容的检索;用主题词进行检索,是依据主题词表的树状结构向下覆盖式进行的,以保证检索的准确和全面;对于查询所得的结果,除了一般的结果显示,还可以对方剂功效、用药范围、病名、病因、病位、病机、症状、证候等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及关联分析;对统计后的结果,能够依据主题词表的结构进行向上集合,实现将统计结果按照中医知识的结构进行归纳。由于上述这些特点,方剂库实现了对历史方剂文献中所涉及的“证候要素”进行挖掘,为中医学证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2 基于方剂数据库的证候要素挖掘方法目前中医学者的一些研究认为,“证候要素”主要指辨证所需要确定的“病位”和“病性”,

5、其中“病性”是由病因、病机总结而得来。我们沿用这一思路,利用方剂库,从历史方剂文献的角度,对证候要素的相关主题进行数据挖掘,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2.1 “病位”的提取“病位”是证候要素之一,方剂库中已经有了对“病位”的主题标引,所以只要选定方剂,进行“病位”主题的统计,就可以得出历史方剂文献中有关“病位”的信息。例如,选定备急千金要方的方剂,查询结果得到4 255条方剂记录,然后对这一结果进行“病位范围”的统计,结果显示有“病位”记载的数据共4 166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位”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位”记录),去掉重复记录,获得95个不同的“病位”信息。初步挖掘出的“病位”

6、信息还不能直接作为证候要素来认识,因为研究中医诊断的学者认为,“证候要素”为具体的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以此认识作参照标准,在初步的“病位”信息中,头、胸、腹、里(相对“表”)、阳(相对“阴”)等,不符合这一标准,如“头”为诸阳之会,头部的病变往往涉及多个脏腑,无法成为具体的诊断单元。因此,必须对初步的“病位”信息进行总结,才能得到反映“病位”的证候要素。2.2 “病机”的提取“病机”是构成“病性”的证候要素之一。方剂库已有对“病机”的主题标引,从中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证候要素。从方剂库中,基于频次统计出的“病机”结果是分散的,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提供的“分类集合”功能作进一步的分析,

7、这个功能是依据主题词表的树状结构对“病机”进行分类集合统计。仍以备急千金要方为例,在检索出的4 255条方剂记录中,有“病机”记载的数据有3 346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机”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机”记录),去掉重复共有326条“病机”信息。对这些“病机”信息进行“分类集合”,如可归结为“气虚”类的病机包括:心气虚、肾气虚、脾胃气虚、肝气虚、脾肺气虚、气虚水停、气虚血滞、气虚不摄等。2.3 “病因”的提取“病因”是构成“病性”的证候要素之一,审症求因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临床辨证所说的辨病因、辨病性,都是对病理本质的判断,因此“病因”是病性证候要素中的一部分。方剂库中已有对

8、历史方剂文献“病因”的主题标引,所以只要选定方剂,进行“病因”的统计,就可以得出初步的“病因”信息。例如,在备急千金要方方剂中以“病因”为查询条件,得到4 255条方剂记录的结果,对这一结果进行“病因”种类的统计,获得有“病因”记载的记录共计2 759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因”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因”记录),去掉重复共有79种不同的“病因”信息。初步得到的“病因”信息并不能直接作为证候要素来认识,其中“六淫”、“久病正虚”、“情志伤”、“劳伤”等病因过于笼统,如“六淫”可再细分,因而不适合作为具体的诊断单元,必须对初步的“病因”信息进一步总结,才能得到直接反映“病因”的证

9、候要素。         3 限于部分历史方剂文献的证候要素提取结果利用前述的方法,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赤水玄珠四部医籍中方剂文献所涉及的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其初步结果如下。3.1 “病位”信息挖掘四部医籍的“病位”信息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1 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位示例表1提示:四部医籍中“病位”信息的分布情况并不一致,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得到其涉及的“病位”种类是完全一致的,为表、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胸膈、上焦、中焦、下焦、女子胞、髓、目(含黑睛、

10、白睛)、耳、鼻、咽、喉、齿、口、舌、肌肉、皮肤、筋、骨、关节、经脉、脉,共34项。3.2 “病机”信息挖掘四部医籍的“病机”信息如表2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2 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机示例表2提示:四部医籍中方剂文献涉及的“病机”各有侧重,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得到其涉及的“病机”的种类完全一致,为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血脱、痰、饮、水停、食积、燥屎、阳浮、阳虚、亡阳、津液亏、阴虚、精亏、髓亏,共23项。3.3 “病因”信息挖掘四部医籍中的“病因”信息如表3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3 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因示例表3提示:在四部医

11、籍的方剂中,对感受“外邪”的治疗均十分重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四部书涉及的“病因”种类完全一致,为风、寒、暑、湿、燥、火、内风、内寒、内湿、内火、内燥、血瘀、痰、饮、水停、食积、邪、虫、毒,共19项。“病因”与“病机”有一定重叠,因为血瘀、痰、饮、水停、食积在疾病过程中既具有“病机”的属性,同时又具有“病因”的属性。从上述数据挖掘的结果来看,四部医籍在“证候要素”的具体内容方面,其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在“证候要素”的范围上并无差别;且与库中全部方剂文献(92 102条)涉及的证候要素提取的结果比较分析,病位、病因要素完全一致,四部医籍中的“病机”要素仅缺少“亡阴”一项,这并不能说明四部医

12、籍对“亡阴”这一病理现象缺乏认识,因为挖掘的对象只是这四部医籍中的方剂文献,如医籍篇章中的“概述”部分没有收录,经查阅赤水玄珠中有“亡阴”的记载,只是没有出现在方剂文献中,另三部医籍虽然没有“亡阴”一词出现,但与亡阴类似的病理描述也是存在的,不过同样没有出现在方剂文献中。因此,“亡阴”的缺失,只能说明四部医籍中没有针对“亡阴”这一病理的方剂记载而已。4 讨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赤水玄珠四部医籍的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是不一致的,说明四部医籍所记载的方剂内容的侧重面不一样,这对进一步研究证候要素,为之提供相关文献的考证依据具有意义。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古代文献记载和保存均十分不易,加上自然

13、语言记载的方法、标准均无法一致,信息缺失自然相对较为严重,很多方剂文献除了症状、组成外,没有任何其他记载,数据缺乏完整性,因此客观上说,以历史文献为对象对证候要素的挖掘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临床的实际情况。尽管这样,从上述的挖掘结果来看,对证候要素的深入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挖掘实验的结果显示,方剂库中所有方剂文献所涉及的“病位”要素共34项,“病性”(病因和病机)要素共38项。同时四部医籍的所有方剂所涉及的“病位”要素共34项,病性(病因和病机)要素共37项。这一结果说明,两者在证候要素的范围上几无差别,并且涵盖了今天普遍所认识的中医证候要素的所有内容。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学对人体病理本质的认识从古至今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