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紧还是松——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第1页
是紧还是松——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第2页
是紧还是松——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是紧还是松货币政策取向分析        摘要: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方向。但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经济增长要求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则要求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陷入了两难选择。面对这种情况,是应该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还是转向扩张性货币政策?结论认为,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各种经济问题的重中之重,应该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紧缩性;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2、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1。与之相适应,货币政策由稳健性转变为紧缩性,这是1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首次调整。然而,进入2008年以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雪灾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1月份的指数再创新高,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增加。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应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而抑制通货膨胀则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时间,货币政策进退维谷,研究者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央行应坚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一、

3、当前货币政策面对的两难选择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对矛盾: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二是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向过热,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入2008年,我国就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经济形势。第一,2008年伊始,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遭遇了罕见的特大雪灾,经济损失高达1 11亿元,大量农作物被毁,公路、建筑、电网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灾后恢复生产、重建任务严峻。第二,通货膨胀压力越发严重。1月指数达到71,又创新高。虽然1月份的高数据与雪灾和春节期间消费高涨以及年末翘尾因素有关,但应该看到,指数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及各种生产资料的价

4、格上涨传递到下游产业,引起全面物价上涨。第三,股市波动加大,面临严重的资金面压力。进入2008年以后,股市波动幅度明显加大,1月14日开始的三个交易周中,股上证指数连跌555、808、926,沪深两市总市值缩水57万亿,而且今年是大小非集中上市年,仅2月份大小非解禁的公司就多达113家,解禁市值约3 400亿元,再加上大型国企接连到股市融资,股市面临的扩容压力很大。第四,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次贷危机使全球股市自2007年10月份以来损失约77万亿美元,次贷危机爆发3个月后,世界市场的资本总额下降了147,明显大于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时的132、1987年华尔街“黑色星期一”

5、的98、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后的61,并且大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和1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第五,世界经济出现衰退趋势,欧美市场消费需求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下降,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投资和信贷收缩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不利于灾后重建。而美国连续大幅降息导致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利率倒挂引起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不断创新高,需要通过通货膨胀来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可以保证,但流动性过剩无法解决,通货

6、膨胀会变得更为严重。一时间,货币政策的走向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中金、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的宏观研究报告都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下滑风险更大,货币政策应该转向,但认为,应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2。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但雪灾和次贷危机的影响都是暂时的,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该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 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明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但实际上,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从2003年9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开始,意味着货币政策逐渐向紧的方向转变。200

7、7年指数连续超过警戒线,而且投资过热的势头丝毫不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物价全面上涨,从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它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1抑制流动性过剩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流动性过剩。2001年以来,广义货币供给2的增长率一直远高于的增长率。近6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57,而2的增长率则高达1766,后者为前者的2倍,超出了国际上2供给速度与增长率之间15倍的合理比例3。2008年1月2达到1894的新高点,刷新了2006年5月份以来近19个月的纪录。过量货币供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流动性过剩。 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减少名义货币供给,

8、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会引起经济中的实际货币流通数量几倍的下降,达到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目的。从2004年到2008年1月,央行先后8次提高存款利率、9次提高贷款利率、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就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政府还实行了其他一些防止流动性过剩的措施,如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 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2007年7月20日,国务院决定从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2008年2月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

9、三期央行票据,共计1 950亿元,创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从这些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宏观调控措施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 2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企业投资资金来源有两种,一是自有资金、一是借贷资金。借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企业通过借贷资金进行投资所需要承担的成本。贷款利率越高,企业需要承担的利息越多,对投资项目的要求也就越高。因为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贷款利率时,企业进行投资才会获得正收益,否则,企业投资无法获得正回报。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只有预期收益率高的项目才会上马,预期收益率低的项目则被放弃,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企业投资

10、行为,降低投资增速。此外,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信贷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意味着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进行放贷的货币量减少,为防止出现呆坏账,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审查会更严格,企业贷款变得更困难。无法获得投资资金则项目无法上马,也会引起投资下降,防止固定资产盲目扩张。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看,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价上涨过快,为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我国已经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紧的调控。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难度,提高对开发企业的资质要求,使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变得更加严厉,对发展得过热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