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剖析_第1页
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剖析_第2页
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剖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剖析关键词辨证治疗中法分类号R241 根据“证”作为治疗依据称“辨证治疗”。目前中医临床诊治模式有3种:一是病证相结合的方法;二是以辨证为主的方法;三是以辨病为主的方法。本文从诊治模式出发,就辨证治疗临床应用作一剖析。1病证相结合中的临床应用病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又可分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及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两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辨证治疗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1改善机体的功能状况,使一些疾病得以顺利治疗如癌症病人放、化疗辨病治疗过程中,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很多病人的白细胞会严重减少,还会出现剧烈呕吐等全身反应,影响了放、化疗的完成,而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白细

2、胞,减轻全身不适反应,这样就为放、化疗疗程的继续或完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2抓住疾病全过程或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辨证治疗可加速疾病的痊愈如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服用抗痨药治疗是辨病论治。在疾病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咳嗽,声低乏力,咯血,舌红瘦小,脉细数等症状时,中医就辨为肺气阴两虚证。针对气阴两虚给予补气滋阴润肺治疗为辨证治疗。因这里气阴两虚的形成是肺结核的病理病因的结果,补气滋阴润肺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有抗结核的作用,所以两者结合治疗的结果,无疑能促进机体尽快康复。中医病证结合治疗也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如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伤寒杂病论中,太阳病以桂枝汤治之是辨病论治,若患者兼项背强几几证则用桂枝加

3、葛根汤主之,兼喘证则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兼营气不足身痛证用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的剂量并加人参,这些皆为辨证治疗。由于能在辨太阳病治疗的同时兼顾了太阳病在不同机体或太阳病某一时期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必然有助于太阳病的痊愈。此外,还有一些局部疾病,配合整体辨证治疗,常会获得满意的疗效。如患者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出血,西医诊断为牙龈炎,局部给予抗菌消炎,有时效果不甚明显或疗效不巩固,若患者在上述症状出现的同时伴有口臭、烦躁、便秘,根据中医理论,考虑到齿为胃经循行部位,上述口腔症状的出现是胃火循经上炎所致,中医辨为胃热证,给予清胃散以清胃泄火,再结合局部治疗,疗效常非常显著。2以辨证为主中的临床应用2

4、.1在疾病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应用临床上一些疾病因潜伏期长或隐匿性强,或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检验手段的滞后),或主观因素的制约(如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作出明确的疾病诊断,无法辨病论治。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医生的检查结果,对其作出证的判断并以此作为治疗依据,就防止了延误治疗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中医治病的灵活性及实事求是态度。2.2在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状况划分:一是疾病状态;二是非健康非疾病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叙述有头晕乏力、烦躁、失眠、食欲不佳等症状,但找不到任何供作出疾病诊断的客观依据(这里需注意与因条件限制及疾病本身特性暂

5、时不能作出诊断者的区别),符合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功能低下或紊乱、人体抗病能力下降的表现,因此有极易向疾病发展的倾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及人们自身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目前就诊人群中这种状态的人将越来越多。这时因无病可辨,中医的辨证论治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减轻或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使机体逐渐恢复健康。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辨证论治已成为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2.3在既病防病中的应用根据中医五行乘侮规律,在对一些疾病作出诊断的同时,又可预示疾病的传变规律。如肝病,开始时病位仅限于肝,但由于肝木易犯脾土,以致临床上很多肝病极易出现脾功能受损而在肝病不久

6、就表现出肝脾两脏同病的证候。若在肝病之初,就注意维护脾土,就可防止其向脾的传变。3辨证治疗临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辨证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上,医生忽略辨病而一味强调辨证时,有些问题应值得注意。3.1一些疾病,经过辨证治疗后症状已全部消失,但病并未痊愈如胃溃疡病,当病人出现胸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肝胃郁热证,经疏肝和胃泄热治疗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这时已无证可辨,若不辨病治疗,治疗则到此结束。但进行胃镜检查后发现,多数患者溃疡面依然存在,表明只辨证不辨病最终治愈疾病的可能性不大。3.2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证候,

7、而采取相同的治疗后,却出现明显不同的治疗效果如钩虫病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一定时期都可表现为中医的气血两虚证,若都采取气血双补的方法治疗,显然疗效肯定不同,因钩虫病若不同时进行驱虫治疗,是不能最终治愈的。3.3临床上一些可以通过辨病治疗而获痊愈的病,有时无需辨证治疗如因进食不当而致异物阻塞气管,经气管镜取出异物即愈(辨病治疗)。这时若非要辨证治疗,不仅无助于治病,还会耽误治病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4对辨证治疗临床应用之评价通过对辨证治疗临床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到其虽在临床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某些不足,尤其在最终治愈疾病方面。多数情况下,根据证进行诊断治疗只是减轻

8、或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表现以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虽有可能治愈疾病,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源于中医对疾病产生的认识。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因即正气,表现为人体抗病能力的大小(功能状态),二是外因即邪气,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各种致病因素。在两者的关系上,则更强调人体的正气。基于这种根本的指导思想,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所获得的证,更多的是反映机体的功能改变。所以在疾病状态下,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疾病的本质,极少或不能表达出疾病的根本所在。因此根据证来治病显然很难达到最终治愈疾病的目的,但结合病来治疗确能提高治病的疗效,促进机体尽快康复。而在亚健康状态下辨证治疗,由于这时是机体功能低下或紊乱时的反应,则显示出较疾病状态下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且与西医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对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证不只是仅存于疾病状态中,把证的概念框定于疾病状态下显然是缩小了范畴。证的概念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客观化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