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电感电流内环的单相逆变器设计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关键词:Butte0 引言 要得到性能稳定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其单台
2、逆变器的性能非常重要,因此,单台逆变器的控制方法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单闭环控制技术主要有电压瞬时值反馈、无差拍控制和重复控制等方案。为了满足某些应用场合的高性能指标要求,近来又出现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该方案的电流内环增大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带宽,从而使逆变器动态响应加快,同时加强了对非线性负载扰动的适应能力,也减小了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 依据内环电流反馈的不同,逆变器双闭环控制可分为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和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两种。在以滤波电容电流作为内环反馈的控制方法中,如果在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系统中增加电流限幅环节,其只能限制电容电流大小,而负
3、载电流和电感电流完全不受其约束,因而不能通过限流实施对逆变电源的保护。在以滤波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反馈时,通过限制滤波电感电流即可实现逆变器的过流保护。因此,通过对以上两种控制方法进行比较,本文采用以滤波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反馈的控制方案。1 逆变器系统模型 图1所示为单相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原理图。图中,Ud是逆变桥直流输入电压。L是输出滤波电感,C是输出滤波电容,r是输出电感、死区效应以及滤波电容的等效电阻。 对于图1所示的单相全桥逆变器,可得到下面的单相逆变电源的连续域数学模型式: 2 逆变
4、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文的双闭环控制结构由外环电压调节器和内环电流调节器组成。其中外环电压调节器Gv(s)一般采用比例一积分(PI)调节器,内环电流调节器Gi(s)可以采用比例(P)调节器。图2所示是逆变器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这个双环控制方案中,电流内环采用PI调节器,简称双环PI-P控制方式。其中电流调节器Gi(s)的比例环节用来增加逆变器的阻尼系数,以使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并且保证有很强的鲁棒性;电压外环也采用PI调节器的作用是希望使输出电压波形能瞬时跟踪给定值。这种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环控制方式的
5、动态响应速度很快,而且静态误差也很小。 设电压电流调节器分别为: 双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可以按常规方法设计,但需考虑两个调节器之间的响应速度、频带宽度的相互影响与协调。由于控制器设计步骤比较复杂,因此还需要反复试验验证;而采用极点配置方法则可以大大简化设计过程,同时能满足高性能指标要求,因此,这种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采用的是基于极点配置的逆变器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这种控制器设计方法简洁明了,参数计算容易,而且与性能指标之间有直接的量化关系,可以实现优良的动、静态特性。此外,为了使系统超调更小,响应更快,首先应
6、该要求预期系统特征方程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其次,应该取=07,以使得系统具有最小的超调量。之后,再依据对调节时间的设计要求,便可以确定n的合适取值,一般取n略小于谐振频率的值。这样,将和n代入(6)式后,就可得出系统的预期特征方程,然后比较方程系数,就可得到系统的参数值。3 单台逆变器的仿真 图3所示是在PSIM下构建的逆变器仿真模型。该模型主要有三部分:主电路、控制器和PWM脉冲生成模块。其中控制器用于实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为产生PWM脉冲提供调制信号;PWM脉冲生成模块采用双极性调
7、制方式。根据整个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并综合考虑系统的控制要求,再通过选取阻尼比和自然角频率,就可以得到系统控制器的参数。考虑到单相全桥逆变器系统控制的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最终系统仿真参数如下: 直流母线电压:Ud=200 V; 额定输出电压:Uo=110V; 额定输出电压频率:f=50 Hz; 额定输出功率:S=1 kVA; 开关频率:fc=20 kHz; 滤波电感:L=0
8、5 mH; 滤波电容:C=10F; K2P=314,K1P=64,Kli=20096,Kv=00128,KL=01。 图4给出了在输入电压为200V,额定负载分别为ZL=100时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仿真波形;由图4可见,输出电压频率均能稳定在50H z;图5所示为负载突减时的仿真波形,其中突变部分是负载ZL=20切换到ZL=40时的输出电压、电流仿真波形;图6为负载突增时的仿真波形,其中突变部分是负载ZL=40切换到ZL=20时的输出电压、电流仿真波形;通过以上仿真波形图可知,该系统工作
9、稳定,静态误差小,并具有很强的鲁棒型,同时,这种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非常快,因此可见,用该方法对该系统控制电路进行设计是有效而可行的。4 实验验证 笔者设计了一台1kVA的逆变电焊电源实验样机,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是TI的DSP芯片TMS320LF2407A。TMS320LF2407A是一款高性能16位数字信号处理器,是TI公司定点DSP2000系列中的一员,它是专门为控制与运动控制的数字化实现而设计的。该DSP可完成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的控制、负载电压和电流取样、开关管的导通关断时间控制等。其软件实现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8所示是数字控制逆变器的交流电流测试波形,由图8可以看出,本系统的交流输出电流十分稳定,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5 结束语 采用电感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逆变器系统,可利用电流内环快速、及时的抗扰性来有效地抑制负载扰动的影响,在负载突变和非线性负载下,均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快的动态响应。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控制方法。热门词条超薄变压器(12mm高)EF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领域中基于区块链的信任体系构建
- 区块链赋能金融安全与融资共舞
- Axure RP 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课件 第4章 使用元件和元件库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用区快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商业解决方案
- 代办会议合同范例
- 光缆安装维修合同范例
- 企业内部审计的数字化转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 创新医疗健康数据管理模式与隐私保护实践
- 小区垃圾问题
- 会计教育培训合同范例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中国矿山支护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灭火救援处置
-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两个经常性”工作
- 近三年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 渠道分销合同协议样本
- 【专项训练】相似三角形五大模型+训练(共45题)(原卷版+解析)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户型设计大全》PPT课件.ppt
- 植物的命名与分类阶层系统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