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_第1页
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_第2页
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    作者简介:祁建国,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病临床,教学,科研。已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过多项省级课题。 邱作成,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杂病临床,教学,科研。已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过多项省级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 【摘要】目的:探讨贝尔麻痹分期治疗的中医证型特征。方法: 分别选取急性期(发病时间小于20d)、恢复期(发病在20d40d之间)、后遗症期(发病时间大于40d)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判定为何种证型。结果:贝尔麻痹急性期以脉络空虚,寒湿凝滞证为多,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阳气

2、亏虚,痰瘀阻络证为多。结论: 对贝尔面瘫进行分期分型,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贝尔麻痹; 不同时期; 中医辨证分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12-01 贝尔麻痹是颅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25人发病,国内最近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患病率高达49.77万。临床表现为患者面神经周围性麻痹,一般起病急,一侧口角歪斜及眼闭合不全,流泪,发音不清,病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皱眉、吹口哨、鼓腮等动作,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还表现出亨特(Hunt)氏综合征,病变在鼓索支分出之前则有舌前

3、2/3的味觉丧失,有少量患者会遗留后遗症1,给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贝尔麻痹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同时,对各期的中医证型进行了临床观察。所选病例符合西医周围性面瘫,排除其他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腮腺炎、脑膜炎、肿瘤、外伤等)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现分述如下: 1 急性期以脉络空虚,寒证湿凝滞为多 可见突然口眼斜,或肌肤不仁、口角流涎,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额纹变浅或消失,面部拘紧,恶风畏寒,无汗,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浮紧,多有面部受风史。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散寒。 典型病例 张某,女,42岁,职员,2005年3月19日来诊。主诉:左侧面部板滞不适

4、4d。患者夜间感受风寒,晨起后觉左侧面部板滞不适,刷牙漏水即来我科就诊。查: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全约4mm,蹙额、皱眉动作有障碍,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示齿动作不能完成,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浮紧均为表证兼寒湿之象,中医诊为口僻(脉络空虚,寒湿凝滞),西医诊断为单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祛寒除湿通络方加减(忍冬藤、豨莶草、络石藤、防风10、细辛、羌活、独活、板蓝根、僵蚕、当归、生石膏、生地、钩藤、川芎、炙甘草)治疗2个疗程(15天)后痊愈。 2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阳气亏虚,痰瘀阻络证为多 可见平素畏寒怕冷,证见口眼歪斜, 眼睑闭合无力,鼻唇沟变浅,露齿无力,畏寒怕冷,

5、面色晄白欠华,日久不愈,面部发紧,在说话时症状较明显,舌质紫暗,苔薄腻,脉沉细。 典型病例 王某,男,36岁,个体,2007年5月26日来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30天,伴口角流涎。其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食物滞留颊齿之间,舌质紫暗, 苔薄腻,为内有瘀血痰湿,脉沉细为阳气亏虚之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诊为口僻(阳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为单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温阳益气通络方加减(炙黄芪、白人参、制附子、麻黄、细辛、当归、全蝎、防风、僵蚕 、地龙、蜈蚣、甘草),辨证加减麦冬、熟地、杜仲、牛膝、寄生、地龙和川断等治疗4个疗程(60

6、天)后痊愈。 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只在大笑露齿时患侧口角稍下垂;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显著变化。 4 讨论 贝尔麻痹,临床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炎),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管)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管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其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笑时尤为明显;患例不能皱额、挤眼、鼓腮,此病相当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男性较多见。常只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本病属祖国医学“口眼斜”、“面瘫”等范畴,

7、 祖国医学辨证,此乃属中风(中经络)范畴。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其入深,内层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失,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风又可分为外风与内风。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明代医家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清王清任又以血瘀立说,爰立通窍活血汤治疗面瘫,至今作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运用得当,确也行之有效2。总而言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症,由气血亏损,心、肝、肾三经阴阳平衡失调,阴虚

8、阳扰,风寒入中,气血瘀滞而致。 我们认为,其发病主要由于风寒、风热外袭,痰湿、瘀血侵袭面部,络脉受阻致病。三期面瘫治疗原则总以补益气血、调整阴阳、祛风寒、通经络、活血和营来立方用药,其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均有通络,急性期以散寒通络;恢复期以温阳通络;后遗症期以益肾填髓通络为主,因我们认为,其病机总因络滞,气机不通所致。 在此基础上,三期均配和穴位按摩扶正固本,补益气血,调燮阴阳,纠正平衡失调改善局部代谢,提高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和自身防御功能。并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供应有利于外用药物吸收。外敷膏药益气活血,驱瘀散结,通经活络,镇肝熄风。及时针灸治疗以加强功能康复,从而控制病情,转为慢性期,减少后遗症发生。三种疗法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协同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对贝尔麻痹进行分期辨证治疗,有助于对复杂的中医证型的把握,使辨证更为准确,也更有利于立法和用药,此文作为一次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将为后续进一步申报课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