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课文中寻找作文训练的切入点_第1页
如何从课文中寻找作文训练的切入点_第2页
如何从课文中寻找作文训练的切入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从课文中寻找作文训练的切入点横县教研室 石兴纪材里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不仅是陶治学生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素材,也是学生习作的典范。不少文章语言精湛、节奏鲜明,布局巧妙,脉络清晰,或精彩生动,或质朴动人。用好教材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把读与写紧紧结合在一起,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借课文空白训练创作思维。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的写作提出明确目标:“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探

2、索发现教材中的空白或悬念,发挥联想和想象加以补充完善。这种形似“挖墙角”、“钻牛角尖”的方式,其实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眼光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德的最后一课,文中写道:“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课文没有把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写出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写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再如天上的街市,作者对天上街市以及牛郎织女作更为细化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羽翼,想象天上街市的具体情景,想象牛郎织女自由快乐的生活,并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春城无处不飞花”,课文中总留有空白与悬念,而

3、这些空白与悬念便是学生创作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探索发现眼光,寻找这些空白和悬念,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填补,以此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训练他们的创作思维。二、借扣题技巧展现文章“灵魂”。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展现文章的“灵魂之窗”。然而,作文若有了好的题目,却没有很好地扣题,则给人以中心不突出,甚至离题之感。紧扣题目就是让“行车”不偏离路线,正常行使。作文只有扣紧题目,才能让文章的“灵魂”不离于其身,从而达到主题鲜明,环环相扣的效果。朱自清的背影紧扣题眼,层层展开。开篇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篇中写: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

4、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篇末又写: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文章开篇、篇中、篇末均紧扣题目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展开,让文章形成一条明晰的主线。这种开头破题,中间应题,结尾点题的方法,是作文中常用的技法,更为学生所接受。三、借修饰词,修辞手法亮丽作文语言。“人靠衣装,美靠亮妆。”这一经典台词用于作文也不为过,读语言是一种艺术,而修饰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装点作文亮妆常用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灵活、修辞优美、化用诗词的句子,引导学生仿写,在一点一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5、力。如让学生模仿江河的诗歌星星变奏曲,用“如果如果”的句式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愿望。模仿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样一,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表现一个场面等。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表现某种行为等。通过仿写,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积沉、提升文字的表达能力。(3)借表现手法深化作文主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正反对比、正侧面烘托、抑扬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铺垫衬托、一线穿珠、明暗结合等,是记叙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课文中常巧妙地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加强对主题的表达。例如故乡就通过描写闰土和杨二嫂在不同境况下的

6、变化,突显了作品的主题,对比手法的运用成了文章的特色;范进中举则用幽默、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散步一文则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生活的一件小事小折射出人间的真善美。蝉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一文一点,一文一法地融入写作教学。(3)借谋篇布局完善作文结构。好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例如邓稼先的小标题结构,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朱自清的春开篇总写“盼春”,接着文章分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六幅图,结尾以三个比喻句“赞春”作结。“总分总”的结构,可做学生模仿的典范。藤野先生在谋篇布局上很有特点,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作者的爱国主义这两条线索,前者是明线,是叙事线索;后者是暗线,是感情线索。两条线索相互辉映。而文中按“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地点转换顺序谋篇,更让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从课文中寻找作文训练的切入点其实远不止以上这些,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典文章,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作文范例,我们要充分地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