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读“三大平衡常数”,2010年高考的新爱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属于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是高考考试大纲新增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发现,化学平衡常数早已成为了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电离平衡常数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也渐有“升温”的表现,因此,可以预测这“三大平衡常数”在2010年的高考中,将继续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及热点。下面将分类追踪透析。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例1(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催化剂高温CO2H2答案:A解析: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2+H2CO+H2O,故D错;由题意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A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而不会减小,故B错;C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例2(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
3、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9B16C20D25答案:C解析:由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可求得反应分解消耗HI的浓度,c(HI)= 0.5mol·L-1×2=1mol/L,故式生成c(HI)= c(HI)平衡+ c(HI)分解= 4mol·L-1+1mol/L =5mol·L-1,c(NH3)平衡= c(HI)= 5mol·L-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公式K= c(NH3)平衡×c(HI)平衡=5 mol/L×4mol·L-1,故答案选C。例3(09年江苏化学·1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
4、(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答案:BC解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I3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也就意味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H0,所以A项错;因为K=,T2T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1K2,B正确;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点移动,
5、这时I3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正v逆,C项正确;D项,从状态A到状态B,I3的浓度在减小,那么I2的浓度就在增加,D正确。例4(09年海南化学·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C 解析:C项,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C错;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
6、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导出反应式为X+3Y2Z。高考解读与预测: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主要考点为:一是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正误;二是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三是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当然,它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或压强无关。宁夏、海南偏重于化学平衡常数的求算,特别是海南;山东、广东、北京、江苏等地,则偏重于表达式及影响因素的考查。将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借助图象考查,同时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化学速率等到问题,是目前高考最爱的题型之一。方法规律: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7、(g)+ nB(g)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1”。例如:Fe3O4(s)+4H2(g)3Fe(s)+4H2O(g),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则有以下结论:K/K ,V(正)V(逆),可逆反应处于化
8、学平衡状态;K/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K/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倍或减倍时,化学平衡常数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二、考查电离平衡常数例5.(2008山东卷)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10-5.60=2.5×10-6)解析:此
9、题可直接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只要准确的代入数值计算,不难得出答案。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公式可知:K1=c(H+)c(HCO3-)/c(H2CO3)=10-5.60×10-5.60/l.5×10-5=4.2×10-7mol. L-1。例6(09年海南化学·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答案:B 解析:A项,根据HA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c(H+)=
10、0.1× 0.1%mol·L-1=10-4 mol·L-1,所以pH=4,A正确;因HA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c(H+)将增大,pH值会减小,B错;C项,可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K=1×10-7 ,故C正确。D项,溶液中的c(H+)=10-4 mol·L-1 ,所以c(H+)水电离= 10-10 mol·L-1,前者是后者的106倍,D正确。例7(09年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
11、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答案:B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错;CO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2CO3,可以与OH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错;D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增大,故D错。例8(09年山东理综·2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
12、“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解析:(Kb= ,c(NH4*)=c(Cl-)0.005 mol·L-1;c(H)c(OH-)1×10-7 mol·L-1(因为是25下且为中性);NH3·H2Omol·L-10.005 mol·L-1,则:Kb=mol·L-1。高考解读预测: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研究发现,高考对电离平衡常数的考查,涉及到的省份不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海南,估计有蔓延扩张的趋势,高考对它的考查角度主要是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当然,影响它的因素,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另外,水解
13、平衡也作为一种平衡状态,也可能成为考查平衡移动的一种新形式,也要引起注意。方法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各种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电离平衡常数。如CH3COOHCH3COO-+H+,K=c(CH3COO-)c(H+)/c(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是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主要参数,也是弱酸、弱碱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尺。它只受温度的影响,因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多元弱酸来说,由于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一般是K1K2K3,即第二步电离通常比第一步电离难得多,第三步电离又比第二步电离难得
14、多,因此在计算多元素弱酸溶液的c(H+)或比较弱酸酸性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例9(2008年山东卷)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 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解析:当加入Na2SO4溶液时,c(SO42-)增大,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析出方向进行,则c(Ba2+)会减小,故A错;
15、蒸发溶液时,可使溶液的c(SO42-)和c(Ba2+)同时增大,而dc显示c(SO42-)未变,故B错;d状态点,因其在沉淀溶解平衡点c点的下方,说明未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故无BaSO4沉淀生成,C正确;D项,因a、c两点对应的都是在相同的温度下的Ksp,故二者的Ksp相同,D错。本题答案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Ksp的因素及沉淀析出的条件等,解题主要策略是应用化学平衡移动理论。学生易错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于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论掌握不到位,同时也不能正确的结合图象进行分析,从而不知所措而错选。例 10 (2008年广东卷)已知Ag2SO4的Ksp 为2.
16、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L-1Na2SO4 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因Ag2SO4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 2Ag+ + SO42- ,在Ag2SO4饱和溶液中,因为c(Ag+)=0.034mol/L,所以c(SO42-)=c(Ag+)/2=0.017mol/L;当加入100ml
17、 0.020mol/LNa2SO4溶液后,溶液中c(SO42-)=0.1L×0.017mol/L+0.1L×0.02mol/L=0.0185mol/L,c(Ag+)=0.034mol/L×0.1L/0.2L=0.017mol/L,此时Qc=c(Ag+)c(SO42-)Ksp,溶液处于未饱和状态。故答案选B。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改变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时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情况,正确的求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以及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显得相当重要,要求学生具备对图象数据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例10(2009年广东)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
18、确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C解析:A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A错误;温度一定Ksp=c(Sr2+)c(SO42-),由图可知,313K时,相同SO42-浓度下,Sr2+的浓度最大,所以平衡常数最大,B正确;283K时,a点对应的Sr2+的浓度比平衡时要小,Qc小于Ksp(283K),故对应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283K下的饱和溶液,突然升温至363K,Ksp减少,析出沉淀,但仍然为饱和溶液,D错误。例11(09年山东理综·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在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6147-2025精密电阻合金热电动势率测试方法
- GB/T 45634-2025进境出境经虫媒传播传染病防控技术规范
- GB/T 33555-2025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静电控制技术要求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拓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风电场草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疼痛科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篇)
- 酒店厨房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商铺燃气火灾应急预案(3篇)
- 企业在战略变化中的风险分析与决策试题及答案
- 产科新生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4年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内训)
- 警队训练管理制度
- 胸腔穿刺术评分表
- 15D503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 (完整版)中国书法英文版
- XX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记录(B1)
- 川教版二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0课《面对学习困难》课件
- 端午节趣味谜语及答案
- 天府国际生物城C7-1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家校携手决战中考-九年级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