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2_第1页
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2_第2页
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2_第3页
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2_第4页
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第一章 绪 论(6)u第二章 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6)u第三章 建筑的空间组合设计(4)u第四章 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4)u第六章 建筑造型设计(4)u第七章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2)u第八章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2) 合理的外部空间组合,不仅有利于内部空间处理,而且也可以从群体关系的角度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建筑群体布局时,首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应结合周围环境特点,密切结合地形,满足日照、通风、防火、交通、绿化、卫生等要求。 一、功能分区一、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即是对场地内大关系的总体把握,是场地布局的关键。1、进行用地划分:作为不同

2、内容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园用地等。2、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一区;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b)总平面图(a)功能分析图停车休息厅庭院集散广场前厅售票观众厅休息厅舞台道具排练内务院化妆门厅办公设备宿 舍及餐厨31-剧院;2-广场;3-售票;4-停车场;5-辅助建筑12455某影剧院功能分析图及总平面图某影剧院功能分析图及总平面图任务要求 1、布置拟建的建筑物,不需画道路、广场和绿地,仅标示停车场的位置。2、在拟建的建筑物旁,标注门诊、急诊、出入院和探视人流,以及供应、

3、污物(含尸体)流线。 3、标示医院主要人流和车流出入口。 建筑单体平面和朝向不得改动,但连廊的长短和方向可根据需要设置。优秀方案优秀方案及格方案及格方案20班小学总体布局方案一 20班小学总体布局方案二 20班小学总体布局方案三20班小学总体布局方案四二、二、建筑的建筑的朝向、间距朝向、间距1 1、建筑朝向建筑朝向(1)日照(2)通风(3)其他(道路走向、周围环境、地形、基地形状等)2 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1)日照间距(2)通风间距(3)防火间距(4)其他(地震、安全、卫生等) 主要考虑日照、通风、防火要求的影响,另外地形、地质等周围环境条件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的朝向和间距。1 1、建筑朝向建筑

4、朝向 应与太阳辐射、日照、常年主导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实践证明,南向最受欢迎,利于冬暖夏凉。避免西晒。(1)(1)日照日照: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向夏季风主导方向。淮河秦岭以北,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坐北朝南向的建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广泛采用。沈阳地区建筑南向、南偏东20为最佳朝向。(2)(2)通风通风:借助当地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的朝向,通常采取夏季主导风向同建筑物呈一个角度(3030 60 60)布置,自然通风效果良好。同时,使其利于通风或将有污染的部分安排在下风向。2 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1)(1)日照间距日照间距 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排正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

5、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 (2 2) )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居住建筑日照标准见表; 通常对采光要求较高的建筑应严格按照日照间距计算前后距离,例如医院病房大楼、疗养建筑、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教学楼和老年人公寓等建筑的房间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3h。I区区II区区III区区V区区越往北越大 日照间距与当地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前排建筑底层窗台的计算高度有关。日照围绕地球上的某一定点的运转轨迹图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L=H L=H ctg ctg cos cos建筑为正南北向时,建筑为正南北向时,L=HL=HctghctghCtg

6、hCtgh日照间距系数,各地根据太阳照射角的不同而不同日照间距系数,各地根据太阳照射角的不同而不同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越往北越大越往南越小建筑为正南北向时,L=HctghCtgh日照间距系数,各地根据太阳照射角的不同而不同2 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2)(2)通风通风间距间距 当建筑垂直风向前后排列时,为了使后排建筑有良好的通风,前后排建筑之间的距离应为(45)H(H为前排建筑高度)。从用地的经济性考虑,不可能选择这样的标准来满足通风的间距要求。 为了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又要节约用地,当建筑群与夏季主导风向成角度布置时,建筑间距缩小到(1.31.5)H时较为经济合理。气流漩涡区产生的位置

7、取决于建筑物的外形和风向,涡流区大正压也大的部分,通风最有利。2 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3)(3)防火防火间距间距 为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上门窗、洞口等情况。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二级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不小于9m9m,高层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不小于13m13m。 根据上述日照、通风、防火等综合要求,建筑物间距一般采用一般采用1.5H1.5H。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三、群体组合方式三、群体组合方式 庄严、肃穆、均衡统一的效果。适于纪念性强、政治性突出,或行政办公、学校、展览性建筑群体组合,同时对于位置、形体、朝向等无严格功能制约关系。 布局自由灵活,因地制宜,营造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适应性较强,适于各种民用建筑群体组合。 能很好的结合多变的地形,保证建筑各部分功能要求,形成既相对独立有紧密联系的建筑群体组合。适于建筑规模较大,平面关系要求既开展又联系紧凑的建筑群。 采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称为综合式,能兼顾上述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