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专心-专注-专业周次起止时间18.28 9.82 9.11 9.153 9.18 9.224 9.25 9.295 9.29 9.306 10.1 10.87 10.9 10.138 10.16 10.209 10.23 10.2710 10.30 11.311 11.6 11.1012 11.13 11.1713 11.20 11.2414 11.27 12.115 12.4 12.816 12.11 12.1517 12.18 12.2218 12.25 12.29191.1 1.5201.8 1.19211.22授课内容(课题、节次)时、
2、分、秒万以内加减法(一)万以内加减法(一);测量测量万以内加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二)倍的认识;口算乘法笔算乘法笔算乘法笔算乘法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总复习全册复习全册复习期末考试课时4444144444444444344备注国庆放假元旦放假1第( 一)单元课题秒的认识课型新授第 1 课时1、 借助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 =60秒。教学目标2、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 1分(60秒 )的时间观念。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
3、体会 1 分、 1 秒的长短。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2、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 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仔细观察钟表,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反馈:时钟有 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 1小格是 1秒。走 1大格就是 5秒。 如果是电子表,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 体验 1秒钟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 小结5、秒针从数字 12走
4、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 8呢?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秒针从数字 12起走一圈又回到 12,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小结:秒针走 1圈是 60秒,这时分针走 1小格就是 1分钟, 1分=60秒。(三)体验 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1分钟能做什么呢?分组写字、做口算等,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三、 巩固练习1、做练习十四: 12、补充:3、活动:板书设计:秒的认识1 分=60 秒想一想: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 100米要用 19(
5、 )。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 选:思考题2第(一)单元课题时间的计算课型新授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目标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走一圈呢?时针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3、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4、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
6、 1:2时=( )分(1) 教师: 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小结a、60+60=120分b、 2时就是 2个60分,即 60×2=120分2、让学生做 P62的“做一做” 3时=( )分2分=( )秒3、教学例 2:(1) 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 7时45分到校。(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 讨论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4、请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 P62“做一做”中的第 2小题,2、填空:3、竞赛:口头报时刻,如: 3时至 3时45分,经过几分
7、?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例1:2时=( )分a、 60+60=120分b、 2时就是 2个60分,即 60×2=120分例2:小明 7时30分离家, 7时45分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a、 分针从 6走到 9。走了 3大格,是 15分钟。b、 4530=15,是 15分钟。第2课时二次备课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 选:思考题3第(一)单元课题时、分、秒的巩固练习课型练习第 3 课时1、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目标2、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
8、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巩固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完成练习十四相关题目二、补充练习1、我能填得准(1)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针,它记录的时间比()针和()针都短。(2)80秒=( )分( )秒2、我能算得快5秒× 5=( )秒50秒 18秒 =( )秒15秒+40秒=( )秒3时 +65分=( )时( )分1时30分+2时25分 =( )时()分3、我能更细心(1)小明每天睡眠约 9( )。(2)小兰玩跳绳,跳 20下大约用 10( )。(3)小刚吃一顿饭大约用 20( )。三、梳理本单元内容指名板演大纲四、小结板书设计:时、分、秒的巩固练习1 时=60 分
9、1 分=60 秒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 选:思考题教学反思4第(二)单元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型新授第 1 课时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目标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63048 2049 2056 328 92连加、连减:5230757 3055530 67210786 20775 40 8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 1:3534问:
10、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观察、总结2练一练,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3、出示例题: 39+44交流的算法: 39+40+4=8340+44-1=834、小结三、巩固练习1 基本练习1530 425408 39 206241537 268317 2442443972362、P12 第 1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计算下面各题(1)一个加数是 36,另一个加数是 24,和是多少?(2)被减数是 57,减数是 38,差是多少?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作业设计:3534=6939+44=8335+30+4=69(34+30+5=
11、69)39+40+4=83(44+30+9=83)a 必:练习册35+4+30=69(35+4+30=69)39+4+40=83(44+9+30=83)b 选:思考题35+35-1=69 40+44-1=83( 30+30)+(5+4) =69( 30+40) +( 9+4)=835第(二)单元课题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型新授第 2 课时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目标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
12、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 28373432364237 2532 46 5438 4519 15 65 2、口算: 76-20 45-30 25-4 89-3二、新课1出示例 2(1): 6454( 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2. 出示例 2( 2): 65-48=分组讨论,指名汇报方法:A 65-40-8=17B 65-8-40=17C65-50+2=17D( 15-8 )+(50-40 ) =173观察对比 6454 和 65-48 两题有什么不同?4练一练: 36205210 342398 7636 24 5218 9025 42 39三、巩固练习1. 下面各题要在
13、两分钟内完成352462-187225752835 402854643072 15813772 18721527 162.P13 第 5-8,独立做,再订正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 3470400() 320 () 53 8687() 50()72 9063()17四、小结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作业设计:65-48=17A65-40=25,25-8=17a 必:练习册B65-8=57,57-40=17b 选:思考题C65-50=15,15+2=17D15-8=7, 50-40=10,10+7=176第(二)单元课题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课型新授第 3 课时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
14、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准备1拆数游戏(1)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480,520,790, 210,630(2)把下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360,720,270,450,840,9802口答:( 1)320 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2)320 是由几个十组成的?(3)32 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3口算:( 1)2040300( 2)300400 20(3)6020300 (4)300
15、 20060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 6( 1) 380 550想一想 380 加 550 等于多少?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出的吗?计算过程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小声说,同桌同学互相说)2、出示例 6(2)550 380问: 550 减 380 等于多少呢?你们是怎么算出的?分组讨论,指名说过程并板演3、小结:笔算时应注意些什么?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4 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三第1-3题。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作业设计:380 550930550 380 170a
16、必:练习册380550b 选:思考题+ 550 3809301707第(二)单元课题万以内加减法估算课型新授第 4 课时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 进行加、减法估算 , 培养估算意识。教学目标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3、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求近似数: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 1601 人,约是 ( ) 人,小明家到学校有 492 米,约是 ( ) 米,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 1095 元,约是 ( ) 元,学校
17、图书馆又买来新书 702 本,约是 ( ) 本。2.口算: 400+500300+400600+200100+800二、新知研讨1出示例 4,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探究估算方法。 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 在同组内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班交流。2延伸拓展: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 名和 226 名团员,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分组讨论,指名回答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5 题。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2完成练习三第6 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三第7
18、、8 题。四、课题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万以内加减法估算作业设计:共 441 个座位221+239=200+200=400不能确定a 必:练习册221+239= 220+230=450坐不下b 选:思考题8第(二)单元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综合练习课型练习第 5 课时1、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及相应的估算。教学目标2、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教学难点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1 出示数
19、字卡片: 650,200,160,280, 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2完成教材第 18 页练习三第 9 题。先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完成教材第 18 页练习三第 10 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教材 P18 页练习三第 12 题独立思考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三、技能训练。1完成教材第 18 页练习三第 11 题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 “小朋友已看的页码是142143 页”,进而一起估算出结果。2 、完成教材 P18 页练习三第 13 题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
20、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四、练习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360+280=710+280=490-270=800-270=360710490800+ 280+ 280- 270- 270作业设计:a 必:练习册b 选:思考题9第(二)单元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第 6 课时1、总结本单元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提高计算速度准确度。教学目标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总结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能运用正确的
21、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准备学习1 出示口算卡片52+35863447+3323+6962 1870262 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3 口算练习:完成第 P19第 1 题。二、基本训练。1教材 P19 “整理和复习”第2 题。归纳总结 :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2完成 P20 第 2 题。三、技能训练。1 集体研讨教材P19“整理和复习”第3 题。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2、完成 P20第 3 题。四、复习总结板书设计:整理和
22、复习作业设计:650370840750a 必:练习册+ 340+ 480- 560- 540b 选:思考题教学反思10第(三)单元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第 1 课时1、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 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师
23、:你是怎么想的?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 1 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 1 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 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 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 1 厘米里面有 10 个 1 毫米。板出: 1 厘米 =10 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 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
24、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毫米的认识1、必做:1 厘米 =10 毫米练习册、选做:2思考题11第(三)单元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第 2 课时1、通过实践使学生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教学目标2、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引入:昨天同学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2、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3、全班交流。4、发现问题,提出问
25、题。二、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 1 分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 1 分米。3、用手比划 1 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用分米量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3、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四、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2)一张床长 5 分米(3)小明高 14 分米(4)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3、填空:5 分米=()
26、厘米 =()毫米30 毫米=()分米40 毫米=()厘米 =()分米2 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 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五、全课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分米的认识1、必做:练习册1 分米 =10 厘米2、选做:思考题12第(三)单元课题千米的认识课型新授第 3 课时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教学目标2、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认识千米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
27、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 6 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 千米、灵山 23 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 圈约有多长。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 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 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 100 米有多远。2)汇报:(1)说一说走 100 米你走了几步,如果走 1000 米大约走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 100 米, 10 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 100 米?是多少千米?汇报: 1 千米 =1000
28、米(3)体验 1000 米有多远。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 千米长的物体吗?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3、填空:1 千米= ()米1 米=()厘米1米= ()分米1分米=()毫米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1 千米有多长, 1 米、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呢?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必做:练习千米的认识册1 千米 =1000 米2、选做:思考题13第(三)单元课题千米的认识课型练习第 4 课时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灵
29、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2、选钥匙开门;第一道门:这扇门有二把锁, (二把锁分别标上: 400厘米, 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 4分米、 4毫米、 5毫米、 4米、 50 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千米、5000米),下面有 4把钥匙( 3000米、 300米、 5千米、 50千米)第三道门:锁上标有 5千米 -2000米、 1000米 +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 3千米、 5千米、
30、3米、5000米、 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4、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 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 50千米,中午 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3千米=()米7公里 =()米48 千米 40 千米 =()千米7600 米 2600 米 =()千米教学反思二次备课作业设计:1、必做:练习册2、选做:思考题14第(三)单元课题吨的认识课型新授第
31、5 课时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重量概念。教学目标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一匹马、一头猪、一只熊约重多少千克?2、引出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吨,建立 1吨的质量概念。(1)出示例 7,认识“吨”(2)每袋大米重 100千克, 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3)请学生
32、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2、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8,独立完成,指名汇报(2)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3、吨的估算(1)出示例 9,分组讨论(2)指名汇报,总结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完成 P32做一做3、独立完成 P34的第 1-3 题,集体订正4、P34 第 4题,指名回答。5、拓展延伸: P34 第5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吨的认识1、必做:练习册1吨=1000千克2、选做:P34第 5 题15第(三 )单元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第6课时1、进一步认识长度
33、单位毫米、 千米和质量单位吨, 牢记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 1毫米、 1厘米、 1分米、 1米, 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 1克、 1千克、 1吨有多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 14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 14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
3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4、指名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 厘米 =10 毫米1、必做:练习1 分米 =10 厘米册1 千米 =1000 米、选做:思考21吨=1000千克题教学反思16第(四)单元课题1、万以内的加法课型新授第 1 课时1、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目标2 、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
35、自算法的过程。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会运用计算方法检验和验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 、 基础训练口算:求与的和。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2、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 1:271+122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小结方法。2、教学例 2:271+31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书写竖式,指名板演讲评:在进位时“ 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 1或忘加 1。3、小结三、巩固练习1、P37做一做,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2、P39
36、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P39练习八第 3题,连一连4、P39第5题,指名说出错在哪里,并改正。四、小结板书设计: 万以内加法作业设计:271+122=393271+31=3022712712711、必:练习册+ 122+ 31+ 9032、选:思考题393302117417第(四)单元课题1、万以内的加法课型新授1、进一步学习 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目标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会运用计算方法检验和验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列竖式计算:59+7785+6859+89问:谁还记得两位
37、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2、口算:600+800900+1001000+1003、估算:599+800900+101989+112问:不用笔算,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1、估算野生植物 445野生动物 298 ,你能估计出一共有多少种吗?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2、笔算列竖式做精确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3、怎样验算呢?指名说一说,并板演4、小结三、巩固练习1、 P 39 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 P 40第 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P 40第 8题,同桌讨论完成订正4、 P40 第9题,指名说一说四、小结板书设计: 三
38、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445+298=743 (种)445验算:298+ 298+445743743第 2课时二次备课作业设计:1、必做:练习册2、选做:思考题18第(四 )单元课题1、万以内的加法课型练习第 3 课时1、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应用法则准确地计教学目标 2、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3、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难点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919+80281+64719+253409+3042、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指名回答,
39、说不全再补充二、练习1、 P39 练习八第 2 题先估一估,再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P39 第 6 题订正时,指名说方法3、P39 第 5 题先说出错在哪里,再改正4、P39 第 4 题定时,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确三、拓展提高P40 第 10 题,分组讨论,指名汇报四、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万以内的加法1、必做:练习638+93697+235475+126532+407169+450册2、选做:思考题教学反思19第( 四 )单元课题2、减法课型新授1、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学目标2、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2、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42179 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题 1( 1) 432-322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减起?学生独立完成竖式,指名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 1( 2) 435-86现在我们把 322改成 86,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边讲边板书。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法则还用遵守吗?讨论:计算万以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亳州市中医院电极阻抗控制专项考核
- 2025年北京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工会招考试题及答案
- 鹰潭市人民医院设备日常维护考核
- 宁德市中医院激光治疗并发症处理考核
- 永磁电机生产线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厦门市中医院哺乳期核素治疗考核
- 企业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 护士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护士三基考试试题
- 手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试题(附答案)
- 心理咨询法律培训课件
- 宋代诗人林升简介
- 皮炎和湿疹(皮肤性病学课件)
- 企业股东出资协议书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坡屋面双面模板方案
- 国开药物化学(本)形考1
- 电动车消防安全预防电动车火灾培训课件
- 简单雇佣合同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4年银企预授信协议书模板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