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第三章第三章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3.1 概述概述 3.2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青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3.3 链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链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3.4 红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红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3.5 四环素的发酵生产工艺四环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或用化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或用化学、生物或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的在学、生物或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的抑制他种生物机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的抑制他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能的化学物质。 天然抗生素,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通过生物天然抗生素,主要利用
2、微生物发酵,通过生物合成生产的天然代谢产物。合成生产的天然代谢产物。 半合成抗生素:经过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半合成抗生素:经过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了分子改造,制成的这种衍生物,为半合成行了分子改造,制成的这种衍生物,为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icillin)。)。 海洋中提取的抗生物质如黄连素、海星皂苷等海洋中提取的抗生物质如黄连素、海星皂苷等也属于抗生素范畴。也属于抗生素范畴。 (1)根据来源生物的属名定名抗生素,如青霉)根据来源生物的属名定名抗生素,如青霉素。素。 (2)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定名抗生素,如四环)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定名抗
3、生素,如四环素类抗生素。素类抗生素。 (3)一些习惯性俗名、发现的地名等命名,如)一些习惯性俗名、发现的地名等命名,如正定霉素、井冈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正定霉素、井冈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根据微生物来源分类根据微生物来源分类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按医疗作用对象分类按医疗作用对象分类 ;按作用性质分类;按作用性质分类;按抗生素获得途径分类;按抗生素获得途径分类;按应用范围分类;按应用范围分类;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类;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细菌结构与抗菌作用部位示意图细菌结构与抗菌作用部位示意图NHOOOO2CH OHOH
4、OHNH3CHOHCHO3CHC2NHNHHONHC2H NNHOHOHChemPaster R3 N H H O H O H O O H O R2 O H N HR5 O C H 3 C H 3 R4 R1 CHCHCNSCHC3CH3CHOCOOHNHCO2CHChemPaster-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类3.1.4 抗生素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抗生素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 第第1条途径: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目前大多数条途径: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目前大多数抗生素品
5、种采用发酵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成本抗生素品种采用发酵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成本较低,周期较长。较低,周期较长。 第第2条途径:全化学合成生产工艺,结构相对简条途径:全化学合成生产工艺,结构相对简单的抗生素可采用此途径。单的抗生素可采用此途径。 第第3条途径:半合成生产工艺,利用化学方法修条途径:半合成生产工艺,利用化学方法修饰改良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扩大抗菌谱、提高饰改良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扩大抗菌谱、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获得新抗生素。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获得新抗生素。 微生物合成抗生素包括上游的发酵和下游提取微生物合成抗生素包括上游的发酵和下游提取两部分,对于剂型产品,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制两部分
6、,对于剂型产品,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制剂工艺。剂工艺。3.2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3.2.1 3.2.1 发展概况发展概况 19291929年,英国的年,英国的FlemingFleming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 19401940年,年,Florey & Chain, Florey & Chain, 临床应用青霉素。临床应用青霉素。 19451945年,意大利的年,意大利的BrotzuBrotzu发现一株顶头孢霉发现一株顶头孢霉( (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并证明它的代,并
7、证明它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细菌作用谢产物具有广谱抗细菌作用; ; 19531953年,年,AbrahamAbraham头孢菌素头孢菌素C C。 19581958年,青霉素母核年,青霉素母核6-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6-APA);(6-APA); 19601960年,头孢菌素年,头孢菌素C C母核母核7-7-氨基头孢霉烷酸氨基头孢霉烷酸(7-(7-ACA) ACA) -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机制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机制1 1、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阻碍粘肽合成,、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阻碍粘肽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菌体破裂死亡。使细胞壁缺损,菌体破裂死亡。-内酰胺环与粘肽五肽的最后二肽(内酰胺环与粘
8、肽五肽的最后二肽(D-D-丙氨酰丙氨酰-D-D-丙氨酰)立体构型似,可选择性与转肽酶(肽丙氨酰)立体构型似,可选择性与转肽酶(肽合成酶,合成酶,PBPsPBPs)结合阻碍粘肽的交叉联结。)结合阻碍粘肽的交叉联结。对生长中的细胞有效,静止细胞无效。对生长中的细胞有效,静止细胞无效。2 2、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CHCONSC2CHC2CH2NH2CH3OCOCHCO2 3(CH )CHHOOC2NHCOOH结构特性结构特性CHCHCNSCHC3CH3CHOCOOHNHCO2CHChemPasterCHCHCNOChemPaster-lactamsCHCHCNSCHC3CH3C
9、HOCOOH2NH青核青核(penam)(penam)CHCONSC2CHC2CH3CH2NHChemPasterCOOH头核头核(cepham)(cepham)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头孢菌素6-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6-APA)(6-APA)( (母核母核) )苯乙酸苯乙酸(侧链)(侧链)D-D- -氨基已二酸氨基已二酸( (侧链侧链) )7-7-氨基头孢菌酸氨基头孢菌酸(7-ACA)(7-ACA)( (母核母核) )临床应用的主要临床应用的主要- -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抗生素 天然青霉素:苄青霉素天然青霉素:苄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G G)和青霉素)和青霉素V V(苯氧甲基青霉素)。对
10、(苯氧甲基青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抗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易受菌活性,易受-内酰胺酶内酰胺酶作用失活而对耐药菌无效。作用失活而对耐药菌无效。天然头孢菌素:头孢菌素天然头孢菌素:头孢菌素C C和和7-7-甲氧头孢菌素甲氧头孢菌素C C(头霉素(头霉素C C)。广谱抗细菌作用,且对)。广谱抗细菌作用,且对青霉素酶稳定;后者还能耐青霉素酶稳定;后者还能耐受头孢菌素酶。受头孢菌素酶。 青霉素的优点是毒性小,但其降解物或聚青霉素的优点是毒性小,但其降解物或聚合物易引起免疫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合物易引起免疫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临床应用前需要进行皮试。临床应用前需要进行皮试。 青霉素的缺
11、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几种天然青霉素命名及其活性几种天然青霉素命名及其活性序序号号俗名俗名学名学名侧链取代基侧链取代基R-生物活性生物活性(U/mg钠盐)钠盐)1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苄青霉素C6H5-CH2-16672青霉素青霉素X对羟基苄青霉对羟基苄青霉素素HO-C6H5-CH2-9703青霉素青霉素F2-戊烯基青霉戊烯基青霉素素CH3-CH2-CH=CH-CH2-16254青霉素青霉素K庚青霉素庚青霉素CH2-(CH2)5-CH2-23005双氢霉素双氢霉素F戊青霉素戊青霉素CH2-(CH2)
12、3CH2-16106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苯氧甲基青霉素素C6H5-O-CH2-1595青霉素的理化性质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青霉素是有机酸,易溶于醇、酸、醚、酯类。青霉素是有机酸,易溶于醇、酸、醚、酯类。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很快失去活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很快失去活性。 青霉素青霉素G的的pK值为,能与无机或有机碱成盐。值为,能与无机或有机碱成盐。 青霉素盐极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有机溶剂。青霉素盐极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有机溶剂。3.2.2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发酵生产菌种菌种19281928年,年, Fleming Fleming 分离的点青霉(分离的点青霉(Penicllium Pen
13、icllium notatumnotatum);生产能力很低,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生产能力很低,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的要求。1938193819411941年年H.W.F.H.W.F.弗洛里和弗洛里和E.B.E.B.钱恩经分离制得钱恩经分离制得青霉素,并发现它对许多严重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有青霉素,并发现它对许多严重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有良好治疗效果,是一个高效低毒抗生素。良好治疗效果,是一个高效低毒抗生素。19431943年从美国皮奥利亚一位农妇的发霉甜瓜上分年从美国皮奥利亚一位农妇的发霉甜瓜上分离得到一株产黄青霉(离得到一株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
14、illium chrysogenum NRRL1951NRRL1951)。)。 青霉素生产菌种按孢子形态分为绿色孢子和黄青霉素生产菌种按孢子形态分为绿色孢子和黄色孢子的两种产黄青霉(色孢子的两种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osogenum)菌株。)菌株。 产黄青霉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可发育成两种状产黄青霉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可发育成两种状态,即球状菌和丝状菌。态,即球状菌和丝状菌。 目前生产商采用的是绿色丝状菌株。目前生产商采用的是绿色丝状菌株。黄色孢子黄色孢子菌落平坦或褶皱,菌落平坦或褶皱,圆形,边沿整齐或锯圆形,边沿整齐或锯齿或扇形齿或扇形气生菌丝形成大小梗,上气生菌丝形成大小梗,
15、上生分生孢子,排列成链状,生分生孢子,排列成链状,似毛笔,成为青霉穗似毛笔,成为青霉穗孢子圆形或圆柱形孢子圆形或圆柱形绿色孢子绿色孢子 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产黄青霉的生长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产黄青霉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发育可分为7 7个阶段:个阶段:第第I I期期分生孢子发芽,孢子先膨胀,再分生孢子发芽,孢子先膨胀,再形成小的芽管,原生质未分化,有小空胞;形成小的芽管,原生质未分化,有小空胞;第第期期菌丝增殖,原生质的嗜碱性很菌丝增殖,原生质的嗜碱性很强,在强,在期末有类脂肪小颗粒;期末有类脂肪小颗粒;第第期期形成脂肪粒,积累贮藏物,没形成脂肪粒,积累贮藏物,没有空胞,原生质嗜碱性仍强;有空胞
16、,原生质嗜碱性仍强;第第期期脂肪粒减少,形成中小空胞,脂肪粒减少,形成中小空胞,原生质嗜碱性减弱;开始产抗生素;原生质嗜碱性减弱;开始产抗生素;第第V V期期形成大的空胞,其中含有一个或形成大的空胞,其中含有一个或数个中性红染色的大颗粒,脂肪粒消失数个中性红染色的大颗粒,脂肪粒消失 ;青霉素产量最高;青霉素产量最高;第第期期细胞内看不到颗粒,并出现个细胞内看不到颗粒,并出现个别自溶的细胞,释放氨,别自溶的细胞,释放氨,pHpH上升;上升;第第期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镜检控制镜检控制 规定时间取样,显微镜观察规定时间取样,显微镜观察7个时期的形个时期的形态变化
17、,控制发酵。态变化,控制发酵。 第第14期为菌丝生长期,第期为菌丝生长期,第3期的菌体适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宜为种子。 第第45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工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 第第6期到来之前结束发酵。期到来之前结束发酵。3.2.3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流程青霉素的发酵工艺流程冷冻管冷冻管孢子培养孢子培养25,7天天斜面母瓶斜面母瓶孢子培养孢子培养25,7天天大米孢子大米孢子种子培养种子培养27,50h1:3vvm一级一级种子培养液种子培养液种子培养种子培养25,14h1:(11.5)vvm二级二级种子培养液种子培养液变温发
18、酵变温发酵26-24200h1:(0.71.8)vvm发酵液发酵液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种子制备种子制备种子制备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如图):种子制备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如图):a a b b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琼脂斜面至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琼脂斜面至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如茄子瓶斜面培养等或液体摇瓶培养)。(如茄子瓶斜面培养等或液体摇瓶培养)。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种子罐扩大培养。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种子罐扩大培养。 砂土管(冷 冻干燥管)斜 面摇瓶固 体 斜 面摇瓶固 体种 子 罐发 酵罐生产孢子制备工艺生产孢子制备工艺 斜面种子:砂土孢子用甘油、
19、葡萄糖、蛋斜面种子:砂土孢子用甘油、葡萄糖、蛋白胨组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白胨组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米孢子:移植到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米孢子:移植到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生产生产7天,天,25。 注意:每批孢子必需进行严格摇瓶试验,注意:每批孢子必需进行严格摇瓶试验,测定效价及杂菌情况。测定效价及杂菌情况。种子罐培养工艺种子罐培养工艺 一级种子发酵:发芽罐,孢子萌发,形成一级种子发酵:发芽罐,孢子萌发,形成菌丝。菌丝。 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CaCO3,玉,玉米油,消泡剂等。米油,消泡剂等。 空气流量空气流量1:3(体积比),(体积比),300350 r
20、pm,pH自然,自然, 温度温度271, 培养培养40 h。 二级种子罐:繁殖罐,大量繁殖。二级种子罐:繁殖罐,大量繁殖。 接种量接种量10 % 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玉米油,消泡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玉米油,消泡剂等剂等 1:(11.5),250280 rpm, pH自然,自然, 251, 培养培养1014 h。 质量:菌丝致密,菌丝粗壮,质量:菌丝致密,菌丝粗壮,期,倍增期,倍增期期68 h1.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种子罐的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种子罐的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这要根据菌种生长的特性、孢子发养的次数,这要根据菌种生长的特性、孢子发芽速度
21、和菌体繁殖速度,以及发酵罐的容积而芽速度和菌体繁殖速度,以及发酵罐的容积而定。定。 接种种龄和接种量接种种龄和接种量接种龄:接种龄一般以菌体处于生长旺盛期,即接种龄:接种龄一般以菌体处于生长旺盛期,即对数生长期最合适。对数生长期最合适。 接种量: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大多数发酵的最适接种量: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大多数发酵的最适接种量为接种量为715或更多。或更多。 种子质量要求:菌丝稠密,菌丝团很少,菌丝种子质量要求:菌丝稠密,菌丝团很少,菌丝粗壮,有中小空胞,处在第粗壮,有中小空胞,处在第期。期。发酵罐示意图发酵罐示意图反复分批式两段变温发酵反复分批式两段变温发酵 发酵罐:发酵罐:100 m3,装
22、料,装料80 m3,接种量,接种量20 %。 培养基:花生饼粉,葡萄糖,尿素,硝酸铵,培养基:花生饼粉,葡萄糖,尿素,硝酸铵,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苯乙酰胺苯乙酰胺,碳酸钙,玉米油,硅,碳酸钙,玉米油,硅油。油。 参数条件:参数条件:1:(0.81.2);150200 rpm;前;前60 h,26 ;60 h后,后,pH6.7, 24 。 带放:带放:6-10次,间隔次,间隔24 h,带放量,带放量10 %。 发酵周期:发酵周期:180220 h。 补料:连续流加葡萄糖、补料:连续流加葡萄糖、(NH4)2SO4以及前体以及前体物质苯乙酸盐。物质苯乙酸盐。 关键:补糖率。关键:补糖率。青霉素的
23、生产周期青霉素的生产周期3.2.4 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及发酵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及发酵过程控制过程控制 基质浓度的影响基质浓度的影响 前体的影响前体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和控制温度的影响和控制 pHpH的影响和控制的影响和控制 溶氧的在线控制溶氧的在线控制 消泡消泡3.2.4.1 基质浓度的影响基质浓度的影响 前期基质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前期基质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阻遏( (或抑制或抑制) )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 (如如葡萄糖和铵的阻遏或抑制,苯乙酸的生长葡萄糖和铵的阻遏或抑制,苯乙酸的生长抑制抑制) ); 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后期基质浓度低
24、,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合成。碳源的选择碳源的选择 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阿拉伯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淀粉和天然油脂等。糖、甘露糖、淀粉和天然油脂等。 发酵初期,利用快效的葡萄糖进行菌丝生发酵初期,利用快效的葡萄糖进行菌丝生长。当葡萄糖耗竭后,利用缓效的乳糖,长。当葡萄糖耗竭后,利用缓效的乳糖,使使pH稳定,分泌青霉素。稳定,分泌青霉素。 碳源占成本碳源占成本12 %以上,采用糖化液流加,以上,采用糖化液流加,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葡萄糖浓度的调节是根据葡萄糖浓度的调节是根据pH、溶解氧或、溶解氧或CO2释放率予以调节。释放率予以调节。什么是什么是6-APA 6-
25、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 6-APA由青霉素钾盐酶化裂解而成,是生产半由青霉素钾盐酶化裂解而成,是生产半合抗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钠和阿莫西林的重要合抗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钠和阿莫西林的重要中间体。中间体。 发酵过程中也产生发酵过程中也产生6-APA,但产量很低。糖与,但产量很低。糖与6-APA结合形成糖基结合形成糖基-6-APA,影响青霉素产量。,影响青霉素产量。 在青霉素的生产中,让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在青霉素的生产中,让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物只够维持青霉菌在前物只够维持青霉菌在前40 h生长,而在生长,而在40 h后,靠低速连续流加葡萄糖和氮源等,使菌后,靠低速连续流加葡萄糖和氮源等,使菌体处于半
26、饥饿状态,延长青霉素的合成期,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延长青霉素的合成期,大大提高了产量。大大提高了产量。 残糖残糖0.30.6 %左右,左右,pH开始升高时流加糖开始升高时流加糖 浓度:浓度:500 kg/m3; 流速:流速:1.01.25 kg/(m3h)发酵动力学发酵动力学菌体干重菌体干重残糖残糖流加氮源控制流加氮源控制 玉米浆:最好,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其前体玉米浆:最好,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其前体苯乙酸和衍生物。但其质量不稳定,产量苯乙酸和衍生物。但其质量不稳定,产量较少,故可用花生饼粉或棉籽饼粉取代。较少,故可用花生饼粉或棉籽饼粉取代。 补加无机氮源:硫酸铵、氨水、尿素(有补加无机氮源:硫酸铵、
27、氨水、尿素(有机氮)。机氮)。 氨基氮浓度:控制在氨基氮浓度:控制在0.010.05%间。间。盐离子控制盐离子控制 硫和磷:硫浓度降低时青霉素产量减少硫和磷:硫浓度降低时青霉素产量减少3倍;磷倍;磷浓度降低时青霉素产量减少浓度降低时青霉素产量减少1倍。倍。 钙、镁和钾:合适的阳离子比例为钾钙、镁和钾:合适的阳离子比例为钾30%、钙、钙20%、镁、镁41%。如镁离子少,钾离子多时,菌。如镁离子少,钾离子多时,菌丝细胞将培养基中氮源转化成各种氨基酸的能丝细胞将培养基中氮源转化成各种氨基酸的能力强。钙离子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培养基的力强。钙离子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培养基的pH。 铁易渗入菌丝内,对青霉素合成
28、有毒,铁易渗入菌丝内,对青霉素合成有毒,3040g/ml以下,故罐壁涂环氧树脂保护层。以下,故罐壁涂环氧树脂保护层。3.2.4.2 前体的影响及控制前体的影响及控制 苯乙酸或其衍生物苯乙酰胺、苯乙胺、苯苯乙酸或其衍生物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均可作为青霉素乙酰甘氨酸等均可作为青霉素G G的侧链前的侧链前体。体。利用途径:利用途径:青霉菌可将前体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青霉菌可将前体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也可作为养料和能源利用,即氧化为二氧化也可作为养料和能源利用,即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碳和水。前体究竟通过哪个途径被菌利用,主要取前体究竟通过哪个途径被菌利用,主要取决于培养条件以及所用菌种
29、的特性。决于培养条件以及所用菌种的特性。 前体的毒性前体的毒性:前体对青霉菌的生长发育有毒性,其毒性大小前体对青霉菌的生长发育有毒性,其毒性大小取决于培养基的取决于培养基的pHpH值和前体的浓度。值和前体的浓度。苯乙酰胺在碱性时毒性较大,苯乙酰胺在碱性时毒性较大,pH=8pH=8时即抑制菌时即抑制菌体生长;体生长;苯乙酸在酸性苯乙酸在酸性(pH=5.5)(pH=5.5)时毒性较大,碱性时不时毒性较大,碱性时不抑制菌丝体生长;抑制菌丝体生长;pHpH值在中性时苯乙酰胺的毒性大于苯乙酸。值在中性时苯乙酰胺的毒性大于苯乙酸。前体浓度一般始终维持在为宜。前体浓度一般始终维持在为宜。前体的氧化前体的氧化
30、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成分,pHpH,菌龄,菌龄苯乙酸被菌体氧化的速率,随培养基的苯乙酸被菌体氧化的速率,随培养基的pHpH值上升而增加。值上升而增加。 苯乙酸被菌体氧化的速率,随着菌龄的增大而增加。苯乙酸被菌体氧化的速率,随着菌龄的增大而增加。间歇或连续添加低浓度苯乙酸的办法,保持间歇或连续添加低浓度苯乙酸的办法,保持前体的供应速率仅略大于生物合成的需要。前体的供应速率仅略大于生物合成的需要。 3.2.4.3 提高产量的其他物质流提高产量的其他物质流加加 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聚氧乙烯、山梨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单月桂酸酯、三油酸糖醇酐、单油酸酯、单月桂酸酯、
31、三油酸酯。酯。 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聚丙烯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醇。酸钠、聚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醇。 其他:剪切保护剂;分散剂。其他:剪切保护剂;分散剂。3.2.4.4 温度的影响及控制温度的影响及控制 一般生长的适宜温度为一般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30,而分泌青霉素,而分泌青霉素的适宜温度是在的适宜温度是在2020,但周期很长。,但周期很长。变温控制法变温控制法,生长阶段较高温度,缩短生长,生长阶段较高温度,缩短生长时间;生产阶段适当降低温度,以利于青霉时间;生产阶段适当降低温度,以利于青霉素合成。素合成。 如采用从如采用从2626逐渐降温至
32、逐渐降温至2424的发酵温度。的发酵温度。3.2.4.5 pH值的影响及控制值的影响及控制 最适最适pHpH值,一般认为是,应尽量避免超过值,一般认为是,应尽量避免超过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pHpH值是通过下列手段控制的:值是通过下列手段控制的: pHpH值过高,可加糖、硫酸或无机氮源;值过高,可加糖、硫酸或无机氮源; pHpH值较低可加入值较低可加入CaCOCaCO3 3、氢氧化钠、氨或尿素,、氢氧化钠、氨或尿素,也可提高通气量。也可提高通气量。1. 1.也有利用自动加入酸或碱的方法,使发酵液也有利用自动加入酸或碱的方法,使发酵液pHpH值值维持在最适范围,以提高青霉素产量维持
33、在最适范围,以提高青霉素产量补糖方式控制补糖方式控制 pHpH : 一种是恒速补糖,用酸或碱来控制一种是恒速补糖,用酸或碱来控制pHpH值;值; 另一种是根据另一种是根据pHpH值来补糖,即值来补糖,即pHpH值上升得快就多值上升得快就多补,补,pHpH值下降时少补,以维持范围。值下降时少补,以维持范围。 3.2.4.6 溶氧的在线控制溶氧的在线控制 溶氧溶氧3030饱和度以下时,青霉素产量急剧下饱和度以下时,青霉素产量急剧下降;降; 溶氧溶氧1010饱和度以下时,则造成不可逆转的饱和度以下时,则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损失。 溶氧浓度过高,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过溶氧浓度过高,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
34、过低低 通气比:通气比:1:()。()。 适宜的搅拌速度: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适宜的搅拌速度: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氧。氧。 调整搅拌转速:各阶段的生长和耗氧量不调整搅拌转速:各阶段的生长和耗氧量不同。同。 葡萄糖流加控制的参考指标之一。葡萄糖流加控制的参考指标之一。3.2.4.7 泡沫控制泡沫控制 天然油脂:玉米油;天然油脂:玉米油; 化学消泡剂:泡敌;化学消泡剂:泡敌; 策略:少量多次;策略:少量多次; 注意:前期不宜多加入,影响呼吸代谢。注意:前期不宜多加入,影响呼吸代谢。3.2.5 青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青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 青霉素不稳定,遇酸、碱、热分解失活;青霉素不稳定,遇酸、
35、碱、热分解失活; 水溶液中不稳定,非极性溶剂中稳定;水溶液中不稳定,非极性溶剂中稳定; 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很小; 青霉素盐很稳定,降解产物具有致敏性;青霉素盐很稳定,降解产物具有致敏性; 防止降解,条件需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条件需温和、快速。青霉素的生物合成与理论产量青霉素的生物合成与理论产量一氨基己二酸的生物合成一氨基己二酸的生物合成 :葡萄糖葡萄糖+NH+NH3 3+0.5ADP+0.5Pi+6NAD+0.5ADP+0.5Pi+6NAD+ + 一氨基己二酸一氨基己二酸+3C0+3C02 2+0.5Pi+6NADH (I)+0.5Pi+6NADH (
36、I)前体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前体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3)(3)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 :葡萄糖葡萄糖+NH3+SO42-+12.5ATP+4NADH+FAD +NH3+SO42-+12.5ATP+4NADH+FAD 半胱氨酸半胱氨酸+AMP+PAP+10.5ADP+9.5Pi+2PPi+4NAD+FADH2 (III)+AMP+PAP+10.5ADP+9.5Pi+2PPi+4NAD+FADH2 (III)(2)(2)缬氨酸的生物合成缬氨酸的生物合成 : 葡萄糖葡萄糖+NH3+0.5ATP +NH3+0.5ATP 缬氨酸缬氨酸+C02+0.5ADP+0.5Pi (11)+C02+0.5
37、ADP+0.5Pi (11) 青霉素的合成青霉素的合成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 + - -氨基己二酸氨基己二酸+ +苯乙酸苯乙酸+ +ADP+Pi+3ATP+NADADP+Pi+3ATP+NAD+ +FAD+FAD青霉素青霉素G+6-G+6-氧氢化吡啶氧氢化吡啶-2-2-羟酸羟酸+ +4AMP+4PPi+NADH+FADH4AMP+4PPi+NADH+FADH2 2 (V) (V)将式将式(I)(I)、()()、()()、(V)(V)相加,得青霉素相加,得青霉素G G生物合成的总生物合成的总化学式:化学式:3 3葡萄糖葡萄糖+3NH+3NH3 3+SO+SO4 42-2-+ +苯乙
38、酸苯乙酸+1.5ATP+3NAD+1.5ATP+3NAD+ +2FAD +2FAD 青霉素青霉素G+6-G+6-氧氢化吡啶氧氢化吡啶-2-2-羟酸羟酸+4CO+4CO2 2+PAP+5AMP+PAP+5AMP+6PPi+9.5ADP+8.5Pi+3NADH+2FADH6PPi+9.5ADP+8.5Pi+3NADH+2FADH2 2 青霉素的理论生产得率:青霉素的理论生产得率: 葡萄糖葡萄糖+3NH+3NH3 3+SO+SO4 42-2-十苯乙酸十苯乙酸2 2青霉素青霉素G+6-G+6-氧氢化吡啶氧氢化吡啶-2-2-羟酸羟酸2 2 相对的基质相对的基质符号符号 表示单位表示单位 备注备注 mol
39、mol ggUmg 葡萄糖葡萄糖 氨氨 氧氧 苯乙酸苯乙酸 Yps Ypn Ypo Ypp 0.31 0.39 0.33 0.42 0.26 1.0 0.6l 0.77 6.99 8.87 2.94 2.62 1022 1284 11649 14789 4893 4364 ,以青霉素以青霉素G G钠盐表示。钠盐表示。- -氨基己二酸不循环使用。氨基己二酸不循环使用。6464的的- -氨基己二酸循环使用。氨基己二酸循环使用。表表 青霉素的理论生产得率青霉素的理论生产得率提炼工艺过程提炼工艺过程步骤步骤: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 青霉素的提取青霉素的提取 青霉素的精制及烘干青霉素
40、的精制及烘干3.2.5.1 3.2.5.1 发酵液的过滤和预处理发酵液的过滤和预处理 目的:分离菌体,除去杂质目的:分离菌体,除去杂质 杂质:高价无机离子(杂质:高价无机离子(CaCa2+2+,Mg,Mg2+2+,Fe,Fe3+3+)和蛋白质和蛋白质CaCa2+2+草酸,草酸钠草酸,草酸钠MgMg2+2+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FeFe3+3+黄血盐(亚铁氰化钾)黄血盐(亚铁氰化钾)蛋白质等电点,加明矾或絮凝剂法蛋白质等电点,加明矾或絮凝剂法 发酵液和滤液发酵液和滤液10 一次过滤一次过滤 鼓式真空过滤机鼓式真空过滤机 一次滤液:,略发浑,棕黄色或棕绿色。蛋一次滤液:,略发浑,棕黄色或棕绿色。蛋白
41、质含量一般在白质含量一般在2.0 mg/ml(个别情况下可达(个别情况下可达到到7.0 mg/ml) 二次过滤:澄清透明,用于提取(收率二次过滤:澄清透明,用于提取(收率90%) 板框过滤机板框过滤机 0.07%硅藻土,作为助滤剂硅藻土,作为助滤剂 硫酸酸化去除蛋白质:硫酸调加入硫酸酸化去除蛋白质:硫酸调加入0.07%溴代十五溴代十五烷吡啶(烷吡啶(PPB,去乳化剂,破坏,去乳化剂,破坏W/O型乳浊液)型乳浊液)图图1 1 滤框和滤板滤框和滤板1- 1-滤框滤框 2-2-滤板滤板 3-3-滤板外框架滤板外框架 4-4-滤板栅滤板栅 5-5-支撑格筛支撑格筛 6-6-压盖压盖框框图图2 板框压滤
42、机外形板框压滤机外形 1-固定端板固定端板2-滤板滤板 3-滤框滤框 4-活动端板活动端板 5-活络接头活络接头 6-支承支承 7-传动齿轮传动齿轮 9-手轮手轮 图图5 5 板框式压滤机操作示意图板框式压滤机操作示意图(a) (a) 过滤阶段过滤阶段 (b)(b)洗涤阶段洗涤阶段 实际上,随着高效高速萃取离心机的出现,实际上,随着高效高速萃取离心机的出现,如德国如德国Westfalia公司出品的倾析器公司出品的倾析器(decantor),可省去过滤工序,比用),可省去过滤工序,比用板框过滤除去菌丝后再提取的收率高出板框过滤除去菌丝后再提取的收率高出23%。3.2.5.2 青霉素的提取和精制青
43、霉素的提取和精制 溶剂萃取法原理:溶剂萃取法原理: 青霉素与碱金属所生成的盐类在水中青霉素与碱金属所生成的盐类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而青霉素游离酸易溶解于有溶解度很大,而青霉素游离酸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机溶剂中。 萃取(萃取(extractionextraction)是利用液体或超临界)是利用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为溶剂提取原料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流体为溶剂提取原料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操作,所以,萃取操作中至少有一相为化操作,所以,萃取操作中至少有一相为流体,一般称该流体为萃取剂流体,一般称该流体为萃取剂(extractant)extractant)。 萃取分离的特点:萃取分离的特点:1 1、 比化学沉淀
44、法分离程度高;比化学沉淀法分离程度高;2 2、 比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好、传质快;比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好、传质快;3 3、 比蒸馏法能耗低,比蒸馏法能耗低, 生产能力大,周生产能力大,周期短,连续操作,可以自动化控制;期短,连续操作,可以自动化控制;4 4、 和其他新型分离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和其他新型分离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型分离技术。一系列新型分离技术。有机溶剂的选择有机溶剂的选择 相似相溶的原理相似相溶的原理 有机溶剂还应满足以下要求:有机溶剂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1)价廉易得;价廉易得;(2)(2)与水相不互溶;与水相不互溶;(3)(3)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 差,并且
45、粘度小,表面张力适中,差,并且粘度小,表面张力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4)(4)容易回收和再利用;容易回收和再利用;(5)(5)毒性低,腐蚀性小,闪点低,使用安全;毒性低,腐蚀性小,闪点低,使用安全;(6)(6)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 表表 青霉素的分配系数青霉素的分配系数溶溶 剂剂pH=2.5pH=2.5( (溶剂水溶剂水) )pH=7.0pH=7.0( (溶剂水溶剂水) )溶溶 剂剂pH=2.5pH=2.5( (溶剂水溶剂水) )pH=7.0pH=7.0( (溶剂水溶剂水) )醋酸戊酯醋酸戊酯45/145/11/2351/235氯氯 仿仿3
46、9/139/11/2201/220醋酸丁酯醋酸丁酯47/147/11/1861/186三氯乙烯三氯乙烯21/121/11/2601/260醋酸乙酯醋酸乙酯39/139/11/2601/260乙乙 醚醚12/112/11/1901/190逆流萃取过程逆流萃取过程 正向萃取:酸化,滤液正向萃取:酸化,滤液:醋酸丁酯,碟片醋酸丁酯,碟片式离心机分离(浓缩倍)式离心机分离(浓缩倍) 反相萃取:(磷酸盐、碳酸盐缓冲液)。反相萃取:(磷酸盐、碳酸盐缓冲液)。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 反复萃取反复萃取23次,达到结晶要求。次,达到结晶要求。 萃取条件:萃取条件:10。
47、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则引起互溶的程度增加,当升高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则引起互溶的程度增加,当升高至某一温度时,甚至可使两相区消失,这样萃取操作成为某一温度时,甚至可使两相区消失,这样萃取操作成为不可能。不可能。 一方面,降低系统的温度可提高萃取效率与料液的分离一方面,降低系统的温度可提高萃取效率与料液的分离程度。程度。 另一方面,降低操作温度会使液体粘度增大,扩散系数另一方面,降低操作温度会使液体粘度增大,扩散系数减少,并增加整个系统的冷却负荷和动力消耗。减少,并增加整个系统的冷却负荷和动力消耗。 整个萃取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在整个萃
48、取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在1010以下),在保证以下),在保证萃取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青霉素的萃取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青霉素的破坏。破坏。 萃取方式萃取方式 单级萃取单级萃取 多级萃取多级萃取单级萃取单级萃取 单级萃取只包括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单级萃取只包括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 多级萃取多级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错流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错流萃取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1 1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2 2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n n料液料液溶剂溶剂萃余液萃余液萃余液萃余液萃取液萃取液溶剂溶剂萃取液萃取液溶剂溶剂萃取液萃取液萃余液萃余液多级逆流
49、萃取多级逆流萃取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1 1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2 2混合分混合分离器离器n n料液料液产物产物+ +溶剂溶剂萃余液萃余液萃余液萃余液废液废液溶剂溶剂萃取设备萃取设备 液液- -液萃取设备应包括液萃取设备应包括3 3个部分:个部分:混合设备、混合设备、分离设备、分离设备、溶剂回收设备。溶剂回收设备。 混合设备混合设备 萃取操作中,用于两液相混合的设备有萃取操作中,用于两液相混合的设备有混合罐、混合管、喷射萃取器及泵等。混合罐、混合管、喷射萃取器及泵等。 混合罐混合罐喷射式混合器喷射式混合器分离设备 管式超速离心机管式超速离心机 碟式离心机碟式离心机 3.2.5.3 脱色脱色 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 过滤,除去活性炭。过滤,除去活性炭。3.2.5.4 结晶结晶 青霉素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有钾盐、钠盐之分。 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容器在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远洋货物运输的全球化视角考核试卷
- 起重设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挑战考核试卷
- 自行车文化博物馆考核试卷
- 电机控制系统考核试卷
- 录放设备在智能零售顾客偏好分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信号同步技术考核试卷
- 幼儿园组织管理结构
- 国际化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合同
-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新课标”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水电站水工基础知识课件
-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件: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
- 营养筛查及营养实施流程图课件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李艳梅版
- 国企控股公司所属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试行)
- 海地软件帮助
-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 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