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额勒赛下游水电站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目前主要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为:目前主要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为: H H2 2S S、COCO、H H2 2、N N2 2、COCO2 2、甲醇蒸汽、乙烯、丙、甲醇蒸汽、乙烯、丙烯、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烯、液化石油气等气体 下面我们主要学习以上几种气体的基本性质下面我们主要学习以上几种气体的基本性质、防护以及急救措施、防护以及急救措施 一、一、H H2 2S S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综述: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危险性综述: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极高浓度(1000mg/m3 (1000mg/m3
3、以上以上) )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10mg/m10mg/m3 3。 H H2 2S S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二、二、H H2 2S S急救措施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水彻底
4、冲洗至少1515分钟。就医。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吸。就医。 H H2 2S S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5、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人员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灭火方法:人员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H H2 2S S气体防护气体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即进行隔离,
6、小泄漏时隔离150m150m,大泄漏时隔离,大泄漏时隔离300m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与塔相连的通风橱
7、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修复、检验后再用。 H H2 2S S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一、COCO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恶心、呕吐、无力,血
8、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白浓度可高于30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50。 COCO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一、COCO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部分患
9、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 260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0mg/m3 3 。 COCO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吸入:
10、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COCO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
11、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应配备专业防火防毒服、防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应配备专业防火防毒服、防护靴,并配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护靴,并配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COCO气体防护气体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
12、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复、检验后再用。 COCO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一、H H2 2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
13、: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综述:本品易燃。危险性综述:本品易燃。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H H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4、就医吸。就医。 H H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15、空旷处。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H H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
16、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H H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一、N N2 2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22.2类类 不燃气体不燃气体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
17、、步态不稳,称之为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若从高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减压病”。 N N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
18、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N N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N N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
19、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验后再用。 N N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一、 COCO2 2 CO CO2 2气体危险性概述气体危险性概述危险品类别:第危险品类别:第2 2类类 不燃气体不燃气体侵入途径侵入途径: :吸入、皮肤接触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健康危害: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
20、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浓度高于作用。当空气中浓度高于3%3%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头 痛、眩晕、呕吐等窒息症状;浓度高于痛、眩晕、呕吐等窒息症状;浓度高于10%10%时,可引时,可引起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思丧失起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思丧失等严重症状;浓度达到等严重症状;浓度达到25%25%以上时,能出现中枢神经以上时,能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以及窒息死亡。液体二氧化碳对的抑制、昏睡、痉挛以及窒息死亡。液体二氧化碳对眼、皮肤、呼吸道可造成冻伤。眼、皮肤、呼吸道可造成冻伤。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21、度:18000mg/m18000mg/m3 3 。 COCO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接触液化二氧化碳,可形成冻伤,用水冲皮肤接触:接触液化二氧化碳,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缓解症状,就医。洗患处缓解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溅入眼中,翻开眼睑,用水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溅入眼中,翻开眼睑,用水冲洗,立即就医。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 COCO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并是很好的灭火剂,危险特性: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并
22、是很好的灭火剂,但盛装二氧化碳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但盛装二氧化碳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 有害燃烧产物:无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场中容器,使用与着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场中容器,使用与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灭火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灭火。 COCO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时,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漏事故时,处理人员
23、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 体二氧化碳应配戴防冻护具。体二氧化碳应配戴防冻护具。 COCO2 2气体防护气体防护一、甲醇蒸汽危险性概述一、甲醇蒸汽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3.23.2类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
24、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性
25、。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50mg/m50mg/m3 3。 甲醇蒸汽防护甲醇蒸汽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26、吸。就医。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 1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溶液洗胃。就医。 甲醇蒸汽防护甲醇蒸汽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方,遇火源会
27、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甲醇蒸汽防护甲醇蒸汽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28、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覆盖,
29、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甲醇蒸汽防护甲醇蒸汽防护一、乙烯危险性概述一、乙烯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
30、冻伤。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乙烯防护乙烯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31、,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吸。就医。 乙烯防护乙烯防护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32、至空旷处。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乙烯防护乙烯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33、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乙烯防护乙烯防护一、丙烯危险性概述一、丙烯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15时,需时,需3030分钟;分钟;2424时,需时,需3 3分钟;分钟;35354040时,时,需需2020秒钟;秒钟;4040以上时,仅需以上时,仅需6 6秒钟,并引起呕吐。秒
34、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丙烯防护丙烯防护二、急救措施二、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吸。就医。 丙烯防护丙烯防护
35、三、消防措施三、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36、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丙烯防护丙烯防护四、泄漏应急处理四、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
37、近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复、检验后再用。 丙烯防护丙烯防护一、液化石油气危险性概述一、液化石油气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危险性类别:第2.12.1类类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阳餐具库存管理办法
- 绵阳市民宿管理办法
- 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 植物多样性物种组成演变-洞察及研究
- 营销人员行为管理办法
- 脱轨器使用管理办法
- 管理层绩效管理办法
- 装置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 蚌埠特殊机构管理办法
- 自助仓运营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 章节测试答案
- 工厂供电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船舶集团校园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房屋租赁托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标准)股东合伙协议及分红协议书
-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巴西白糖联营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收费处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护理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