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学年必修三第2章练习_第1页
12-13学年必修三第2章练习_第2页
12-13学年必修三第2章练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普宁二中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练习题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I卷(选择题,共 48分)、单项选择题(共 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 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 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回答1 2题:甘肃云南苴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此回答3 4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黄土高原地

2、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3.4.5.16亿吨,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荒漠草原一一荒漠的变化原因是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A.式的不同7.2001A.B.C.D.6.水分差异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岀现过

3、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D. 土壤肥沃图58.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读图5,回答9? 10题。9.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B.草原必然演化为沙漠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D. 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10. 假如三图表示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且中图为

4、荒漠草原,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 左图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00mm之间B. 中图与左图的界线为贺兰山,且该山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C. 右图所示地貌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D. 从左图至右图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以热量为基础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1题。11. 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 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 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 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 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 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 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城污染问题D. 沙漠化问题、原始森

5、林破坏问题、酸雨问 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13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1985 年19%333km520mm38 C10%2051.025 亿 kg1995 年10%478km450mm42 C35%135kg0. 975 亿 kg1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13.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A. 退耕还林B.退耕还牧C.退耕还湖D.修建水库14.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 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

6、.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5. 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A. 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 热带雨林是地 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617题。16.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B.C.D.17.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某媒体报道: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

7、在中国境内;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三分之二源于国外。回答18 19题18. 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A.蒙古B.阿富汗C.吉尔吉斯斯坦D.俄罗斯19. 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A. 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B.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C. 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D.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 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 科学 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

8、回答 20-21题受暖流的影响大陆地面积宽广D.20. 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寒流影响大纬度低,热量充足A.B.C.21.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错误的是A. 雨林生态系统中,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植被B. 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很大C. 热带雨林的减少直接导致全球碳、氧平衡受到破坏D. 雨林生态系统中,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土壤22. 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 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23. 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的

9、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 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 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D.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24.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纳木错滩涂黄河渤海水稻田A.B.C.D.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综合题25. 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 , B 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2) 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 、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

10、该地区的植被?26. 读下图,回答问题的是 工程,它将使我国大部分地(1) 世界上的荒漠包括和两种类型。(2) 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3) 图中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 图中C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荒漠? -(5) 图中B, D, E三处荒漠带为什么直逼海岸?。(6) 图中F处形成荒漠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o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600万平米,全球 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受到 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00-7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当前,世界上荒漠带继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土地荒漠化给人类造成什么后果?(8)我

11、国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区的得到有效的治理。27.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2) 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3) 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 主要原因。(4) 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5) 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 48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多选、不选或 错选, 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分 )1-5: ACACD 6-10 : ACBCB 11-15

12、 : BBACC 16-20 : DCADD 21-25 : DBAD二、 综合题25 答案: ( 1)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2) 刚果盆地 东南亚 促进全球水循环、 调节全球水平衡, 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 平衡, 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3) 人类的开发 焚耕开垦、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釆伐和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对 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 使当地 从管理和 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 林相结合;鼓励 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26. (1

13、) 热带荒漠温带荒漠(2) 深居大陆内部,各方水汽难以到达 水分(3)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候炎热干燥, 同时该地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增 加了干燥程度(4) 该地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辽阔的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亚热带季风 气 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所以不会形成荒漠(5) B、D、E 三处都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均有强大的寒流经过,而寒流有降温降湿作用,造成荒漠带直逼海岸(6) 南北走向,加上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在其背风坡形成了荒漠带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破坏森林、草原植被和不合理的灌溉等因素引起的,以后者为主会使农田减产,耕地、牧场严重退化导致耕地、草地面积锐减,并使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