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物质的跨膜运输同步测试1苏教版必修一_第1页
33物质的跨膜运输同步测试1苏教版必修一_第2页
33物质的跨膜运输同步测试1苏教版必修一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 物质的跨膜运输同步测试 1 苏教版必修一1.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 液泡缩小B.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C. 液泡颜色变浅D. 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解析】 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 0.3 g/mL 蔗糖溶液的浓度,因此,洋葱表皮细胞将失 水,发生质壁分离,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液泡缩小,细胞液浓度变大,颜色加深。【答案】 C2. (2012?浙江高考)人体肝细胞内CO?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 CO2 B. O2 C. K+ D. Na+【解

2、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所给出的四种物质存在的部位,并结合三种常 见跨 膜转运方式的特点快速作答。2和CO?是气体,可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进岀细胞,属于被动转运(被动运输),A、B两项错误;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浓度,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从高浓度转运至低浓度,不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的易化扩散,不属于主动转运, D 错误; K*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其细胞内浓度远高于细胞外浓度,进入细胞时为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的同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主动转运,C 正确。【答案】 C3. ( 2011-新课标全国卷)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C 蒸憾水中,一段时

3、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 蒸馆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解析】 红细胞放入蒸懈水中,由于细胞质溶液的浓度远大于蒸憎水,红细胞会大量吸水,直至胀破。【答案】 C4. ( 2012?台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 运的方向用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T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解析】a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运至

4、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可能是水或氧气;b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运至高浓度一侧,且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可能是葡萄糖。因为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转运(进入红细胞是易化扩散,需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答案】A5.某科学家在研究质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种曲线表示,在究具体的物质 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试问:质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o ojfeAA.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IL1 .i£曲Z'0B.主动转运D.胞吐【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物质跨膜转运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方面考虑。曲线说明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

5、关,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简单扩散。曲线说明运输速率与02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转运,而是种被动转运方式(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曲线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是简单扩散,可能是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曲线表明运输速率与02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只能是主动转运。综合分析,质膜运输物质 X的方式是主动转运。【答案】B6.( 2013-绍兴高一期末)如图所不是物质岀入细胞的三种方式不意图,据图回答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3) 氧气分子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o(4) A 和 B 的 不 同 点 是 A 不 需 要 从 图 不 来 看, 细 胞 膜 的 特 性 是度梯【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